笔趣阁 > 大汉天子文集 > 数字的幻想

数字的幻想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极宇宙源于时空之先,宇宙播种机让生命生生不息给予了我们许多启示:在顺宇宙漂移的顺向前有无数个世界与我们一模一样的曾在生命宇宙层次上诞生,它们都曾经历了与我们一模一样的发展痕迹。理论上说,它们的现在正是我们未来,在顺向前的世界有无数个未知的地球和无数个未知的我;而反之在逆向里,有着无数个过去了的我,有着无数过去了的地球,它们正在经历着我们过去曾经走过的历史。

    数字是人们的精神意识获得精确与明晰的主要手段。它有三种作用,一是表示数量,二是表示序列,三是表示关联信息。从数字存在的意义上来看,它是存在形维进化出细化力后的产生物,人们越来越依赖于数字来精确明晰意识!大至宇宙的开源,小至意识流的运动,人们正在努力把一切都数字化,可惜物象世界与幻象世界虽具有一一对应的存在关系,但并不相属,我们不能够用物象解释幻象,同样也不能用幻象解释物象。数字作为对道象世界最客观真实的反映表述,那是形维主导的幻象世界观照实维的主要方式。心灵自观如果也可数字化,我们便再也不是存在于物界中的人了,而是存在于幻象世界中的虚拟体了。

    数字严格的模拟我们物象世界中三维时空模式,所以它能真实正确地反映实在,如果假设1 1=0、1、2、3甚至更多的不同结果,数字便无法运算,这与我们一维时间方向决定的唯一存在性矛盾,但与我们的心灵却融合,我们总是充许自己的意识模糊性地去适应混沌,正是因为四象世界本来就由混沌控制,我们的意识才能产生有序的精确与明晰。

    太阳系内各大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从水星开始到地球直至冥王星分别是:0。387\0。732\1。00\1。52\2。75。26\9。54\19。2\30。01\39。5\计算各行星之间的间距后重列出一组数据为:0。387\0。336\0。277\1。52\1。25\2。43\9。66\10。9\9。44\然后我们用这列数据的后一个数字除以前一个数得出一组数据模拟它们曾发生的涨缩运动变化,如图表:

    (波动数据列表1)

    观察数据的一增一减变化,我们便能体验到创生时的那种一涨一缩的运动!在海王星与冥王星那儿出现了差错,2006年8月25日终于把冥王星定义为矮行星,太阳系变为了八大行星!

    我们把每一个涨缩变化期划为涨缩期,计算出涨期的递涨数据列与缩期递缩数据列,(即把涨期与涨期的数差作为涨列;缩期与缩期的数差作为缩列)

    涨期的变化数列为:0。0131782946

    4。6649962

    0。15799177

    1。097442063

    缩期的变化数列为:0。043812293

    1。121621579

    0。439798222

    0。262309344

    再把这两列数据各自相加计出总涨距和总缩距分别为,总涨距:5。553716399总缩距:1。867551438

    把各递涨数列除以总涨距得出表2:

    比较这两列数列,我们便发觉它们之间的比例变化很相似,一涨一缩的关系是协调一致的有节奏的波动,太阳系生产时的颤动从数字的变化中可感到了生命冲动带来的无比兴奋与喜悦!

    地球大气层应是与地球内部各圈层同步形成的,按此思想,我们把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内核,列成一组代表圈层厚度的数据列;再把散逸层,热层,中间层,平顶层,对流层也列成一组数据列,然后把它们间隔穿插成一列代表地球系统形成时圈层变化的数列:

    对流层:170

    内核:1278。140013306577

    平顶层:3338。73151515

    外核:22000。015

    中间层:3562。85714286

    下地幔:19200。018229166

    热层:16511。63636463

    上地幔:9470。174234424

    散逸层:x=(21781)≈23。12

    地壳:y=(15578。5714)≈0。14

    我们认为地球大系统在产生地壳圈层后便相应产生了散逸层,产生地幔后又产生了热层----依此类推。在这些数据里,我们以x,y表示散逸层与地壳的厚度,因为要推测原始地球的初况,现在的地壳厚度与散逸层的厚度的测量结果并不是原来的厚度。按照上面的计算方法,得出了涨缩变化数列,如果早期的原始大气与地球圈层没有质量亏损,按数列涨缩变化判断,可粗略地猜测上地幔后的数据变化应该是大于0。17423442而近似于11。6363645与38。73151515之间的数,我们把它假定为23。12,那么后面的一个数据按涨缩变化关系推测为0。14,假定出这两个近似数据后,我们便可推算x=21781,y=15578。5714。也就是说,按此法计算地球自身生长变化,大气层中的散逸层的厚度应是21781公里,而我们地球现时的地壳厚度应是15578。5714公里,但实际上我们现时的大气圈层并没有那么厚,而现时的地壳厚度只有平均17公里!有大量的质量在地球的生长过程中亏损了。由此我们可以设想,早期的地球也心定存在着大量的质能抛散活动,月球便是我们地球剧烈膨涨抛散物质流后所产生的分娩物,而早期的月球也必定存在着大量的大气,只是后来由于自身吸引力过弱,无法保存这些轻元素而全部逃逸到茫茫的宇宙太空中去了。

    用适合意识去理解认识的粒子性去表示万有引力,实心的圆点表示实子,它代表着实维的吸力;用一个圆圈表示虚子,它代表着形维的斥力,两个实子与一个虚子结合成一个引力粒子。

    万有引力便可以这样表示:如图(万有引力粒子系统图)

    反之万有斥力,一个实子与两个虚子结合成一个斥力粒子,可以这样表示:如图(万有斥力粒子系统图)

    万有引力与万有斥力相互作用,三个引力粒子结合成强引力系统,它再与三个斥力粒子形成的强斥力系统结合,两个强力系形成了强相互作用力粒子:如图(强相互作用粒子系统图)

    反之,两个引力粒子与一个斥力粒子构成弱引力系统,而二个斥力粒子与一个引力粒子构成一个弱斥力系统,这两个力系再结合形成弱相互作用力粒子:如图(弱相互作用粒子图)

    当然这种力的物质结构形式只是为了形象而描绘。而实际上是空间的立体结构,斥子具有无数圈层,吸子是在斥子圈层的包容下被束缚成了共同构筑的粒子系统。力的进化作用由此开源,逐渐形成了各种更高一级的系统力,直至人类的意识思维力的出现。这些基本粒子不断的组合,进化发展成更高一级的粒子,最终是形成了原子、分子、以及生命大分子----不断按系统进化发展的原则变化着。

    由微观走向宏观是一种构筑,存在同时亦有由宏观走向微观的细分化进化过程,实子与虚子统称之为“极子”首先是由极子组构成几乎无限巨大的实虚宇宙,这实虚宇宙统称“太极宇宙”它发生了大爆炸后的分化形成顺逆宇宙。顺宇宙刚创始时充满了吸斥子相互碰撞叠加的系统构造,同时又充满着散涉无规约的单独存在的斥子和吸子,一片混沌。

    在这里我们又习惯地把实子称之为吸子,虚子称之为斥子。

    整体上的系统构造体是一团超巨大的云雾状构造系统,但是还没有构建成真正有完善功能的自在系统,最后由于不断的喷发涨缩便形成了一层又一层波浪式的层次系统,我们便称之为层次宇宙。第一次收缩把处于不同远近距离的宇宙物质向宇宙中心拉扯,由于各个层次距离不同,吸力便受影响发生不同效果,于是较近的便被挤压得非常密实,较远的又太过疏散,形成由密实不同程度分出来的层次来,这便是各层次宇宙,而各层次宇宙又会在自身系统的矛盾作用下构筑成性质各不同的系统宇宙,形成总星系模式。在第二次喷发期间,高质能的极子流在穿行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粒子流不同程度地轰击着各层次宇宙,较近的全被轰散,较远的只是获得一个波动力,推斥着各层次宇宙的各星系向更广延的空间漂游。在恰当的层次上,由于极子流的轰击,便得基本粒子组合成了高级的粒子系统,最终由粒子系统开始了物质的进化,直至形成了化学元素。在这同时。总星系又开始分化演变生成各星系,直至分化出了银河系,太阳系,最后产生地球。而地球又演变出生命宇宙,直至地球进化出人类宇宙。因为地球不会只有一个,同一层次宇宙的星球几乎都被宇宙播种机赋予了其向生命层次进化的系统动力,所有拥有生命形式的星球便总称之为“生命宇宙”而所有拥有人类生命智能的星球便称之为“人类宇宙”整个太极宇宙都体现着高度的矛盾与统一。

    质量是指吸斥子的数量上的性质,而能量则是指吸斥子运动上的性质,一种是结合能,另一种是分裂能。从由微观向宏观的构筑过程,系统处于吸收能量以达成结合,是故反之物质内部处于越低级的基本粒子系统间的结合能越高级!从宏观向微观的细分化建设过程,系统处于释放能量以达成分解,是故越宏大的构造系统作为母系统总是比更低一级的子系统具有更高级的能量。力与运动实是同一个矛盾下的两个不同的称谓,从根本上说,力是层次的变换,是虚子界定了圈层后的层次变换。对于吸斥子来说,力量是无限大的,运动的速度也是无限大的,但是由它们构筑成的物象世界统一表现为系统的力与运动。规律是存在的必然关系,这称之为道,这种必然的关系最基本的表现是整个存在具有的整体的、持续的、延展的变化发展关系,此种关系是一切规律得以存在的依据。大量统计规律是指某母系统内具有的一定的统一机制的系统内所发生的现象的大量统计。这是由母系统对子系统具有相生相承关系决定的,比如一个人抛钱币,它具有可统计规律,硬币正反面出现的机率在进行大量统计后几本上各占一半。如果不是一个人抛钱币,而是有多个人一起抛,而这钱币又不止一个,我们必定会遭遇混沌,任一子系统出现的规律都是由母系统所决定的,而任一子系统的规律只适合于其子系统自身,如果此子系统的自性与另一子系统的自性相干,其规律只适合于二系统之间,只有所有子系统的共性才是该母系统的自性,由母系统决定子系统,而低一级的决定更高一级的系统,同一个系统内的规律相似,如果可成立一门专科研究各系统之间规律的相似律,可称之为规律学,我们最终可以用规律推导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