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的漂泊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心中有岸,不会漂泊”——这是几年前,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话。那时节,我正在异地求学,一些陌生的人与事,让我的心起起落落,而来自故乡和亲人的只言片语,似乎都成了泅渡寂寞的方舟。
也就是在那时,我开始怀疑种种关于漂泊的浪漫与渴望。
当黄发有师兄的这本客家漫步摆在我的案头时,不知怎的,这句话又蓦然地跳了出来。
是的,心中有岸,不会漂泊——可是,果真如此么?比如说,这漂泊千年的客家人,比如说,这本诞生在羁旅行役中的“纸上的故乡”?
真的,在那渐行渐远的流浪的身影中,我分明地看到了对“岸”的渴念与执着。
关于“客家”的全部印象,来自于一枚小小的邮票,就是那套很普通也很经典的“地方民居”那种环形的古堡一般的建筑,让我想起来自古远年代里的一些神秘的启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记忆,秘而不宣地等待着被开启。
我总是浪漫地想象着这古堡里演绎的传奇,想象着静默中所孕育的风暴与爱情,那想象往往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或中世纪的骑士罗曼司有关。我认定那方寸之间的环形家园是一个特殊种群的标记。
及至读到师兄的这本文化随笔客家漫步。
据辞海“客家”条目载:相传西晋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13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以后遂相沿而成为当地汉人的自称。
于是,对我而言“客家”的汉民族身份,就像发有师兄的客家人身份一样,因为这本书而浮出水面。
还有那些在记忆里沉默的“古堡”也终于有了更地道的称谓和更生动的比喻:“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山岭中,尤其是汀江流域的下游,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演绎着神秘的‘山中传奇’。这些由客家人用生土夯筑的民居,与周围的地形融成有机的整体,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蘑菇群。”(土楼的背影)
蘑菇群——多么有生命力的意象,那是一场雨水就能催发出的蓬勃与生机。我这才发现,我关于“古堡”的想象中恰恰缺少了一份生命的灵动与鲜活。那该是怎样一幅温暖的图景呢?不管是第一声啼哭,还是最后一声叹息,都传达着一些生生不已的秘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秘密的开启让被遮蔽的存在进入了历史。但真实的境况是,流亡者的记忆往往被历史阻断。作为“永远的外来户”客家人常被土籍侮称为“客家佬”甚至被诬为“客贼”直至19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乌尔葛德英文版的世界地理,其中“广东”辞条下还居然写着“其山地多野蛮的部落、退化的人民,如客家等等便是。”
失去故乡就意味着失去语言,失去历史——这是怎样荒凉的命运?我相信对于每一个客家人包括师兄而言,那祖辈颠沛流离之中的沉沉浮浮,那自尊与自卑间的苦苦挣扎,都让他们在冥冥之中承载着一种宿命。有一天,当他们能够言说与书写时,他们最先面对的,是客家人的千年流转,千年沉重。
将发黄的谱牒藏在身上,客家人远走他乡。对于他们来说,故乡同样是异乡。“作为汉民族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民系,他们是一群“文化流民”他们打破了安土重迁的精神枷锁,他们永远“在路上”客家的血缘是流浪的血缘,他们在经历了千年迁徙的苦痛后继续漂泊,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他们既“家而客焉”即在故乡作客,又“客而家焉”在荒芜的异乡构筑起新的家园。”(纸上的故乡)
在师兄三十多年的人生岁月中,又何尝不是“在路上”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中国人是讲究寻根溯源的。但同窗岁月里,我却一直无缘与师兄探讨一下出处的问题。只知他来自福建,初在杭州学商,后到山东从文,及至渐渐熟络时,他又去了复旦攻读博士学位。等我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河北工作后,得知他又返回了他的第二故乡,不,应该说是第三故乡山东教书。当然,在读过此书后,我反而更加困惑,对于发有师兄来说,真正的故乡又在哪里呢?是福建上杭的那片客家村落,还是黄河岸边的某处古道斜阳?
也许,这样的追问本身就隐含着无限的困惑。就像很小的时侯,父亲告诉我,我们真正的家乡是山西洪桐的那棵大槐树下。及至年长,和别人论起出处时,才发现大槐树的儿女可谓多矣,简直是五湖四海皆兄弟了。年深日久“大槐树”渐渐淡化为一个象征的背景,只是每当填写表格时“籍贯”一栏还会让我蓦然想起那个传说里的故乡,想起一棵树与生命渊源的隐秘关联。那么,对我而言,真正的故乡又在哪里呢?是无从考证的那片绿荫,还是我每每写下但依然陌生的那个河北大平原上的小村庄?
读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我不禁感动于那份“寻找”的热情,这是作家真正意义上的“寻根”之作,它已经超越了家族意义上的追本溯源,从塞北荒漠到江南水乡,一个茹姓氏族的迁移演变,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存背景上,窥视到人类飞翔的姿态。
文明的历史就是漂泊的历史——对此,英才辈出的客家人应该有着更深的体会。
也许,心中有岸,才会漂泊。每个人的心中,都该藏着一个“岸”吧,它召唤着我们,引领着我们,它可以是家园,是祖国,也可以是古老的大槐树,是梦中的乐土与福祉,甚或是莫可名状的遥远的远方。
——让每一次漂泊都成为回归。“岸”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在师兄的“客家”漫步,常常会有一些暖融融的细节让我流连。师兄说,先民颠沛流离的经历使客家人对乞丐有着一份特别的同情与尊重。小时侯给乞丐打米,母亲总会反复告诫他不能反手往乞丐的布袋里倒米,否则不仅对人不尊重,而且会“造恶”当他十余岁开始远行求学时,母亲还会叮嘱他,那些指手画脚对你好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好,当你帮助别人时,你一定要站得更低。(低调的关怀)
真的,人世间真正的关怀往往是谦卑的、低调的善意。那么,让我们上路吧,怀着善良谦卑的心。
(文化随笔客家漫步 黄发有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002年4月
“心中有岸,不会漂泊”——这是几年前,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话。那时节,我正在异地求学,一些陌生的人与事,让我的心起起落落,而来自故乡和亲人的只言片语,似乎都成了泅渡寂寞的方舟。
也就是在那时,我开始怀疑种种关于漂泊的浪漫与渴望。
当黄发有师兄的这本客家漫步摆在我的案头时,不知怎的,这句话又蓦然地跳了出来。
是的,心中有岸,不会漂泊——可是,果真如此么?比如说,这漂泊千年的客家人,比如说,这本诞生在羁旅行役中的“纸上的故乡”?
真的,在那渐行渐远的流浪的身影中,我分明地看到了对“岸”的渴念与执着。
关于“客家”的全部印象,来自于一枚小小的邮票,就是那套很普通也很经典的“地方民居”那种环形的古堡一般的建筑,让我想起来自古远年代里的一些神秘的启示,它们承载了太多的记忆,秘而不宣地等待着被开启。
我总是浪漫地想象着这古堡里演绎的传奇,想象着静默中所孕育的风暴与爱情,那想象往往与莎士比亚的戏剧或中世纪的骑士罗曼司有关。我认定那方寸之间的环形家园是一个特殊种群的标记。
及至读到师兄的这本文化随笔客家漫步。
据辞海“客家”条目载:相传西晋永嘉年间(4世纪初),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9世纪末)以及南宋(13世纪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以后遂相沿而成为当地汉人的自称。
于是,对我而言“客家”的汉民族身份,就像发有师兄的客家人身份一样,因为这本书而浮出水面。
还有那些在记忆里沉默的“古堡”也终于有了更地道的称谓和更生动的比喻:“在闽粤赣交界地区的山岭中,尤其是汀江流域的下游,一座座奇特的土楼演绎着神秘的‘山中传奇’。这些由客家人用生土夯筑的民居,与周围的地形融成有机的整体,就像是从土地中生长出来的蘑菇群。”(土楼的背影)
蘑菇群——多么有生命力的意象,那是一场雨水就能催发出的蓬勃与生机。我这才发现,我关于“古堡”的想象中恰恰缺少了一份生命的灵动与鲜活。那该是怎样一幅温暖的图景呢?不管是第一声啼哭,还是最后一声叹息,都传达着一些生生不已的秘密,一些不为外人所知的秘密。
秘密的开启让被遮蔽的存在进入了历史。但真实的境况是,流亡者的记忆往往被历史阻断。作为“永远的外来户”客家人常被土籍侮称为“客家佬”甚至被诬为“客贼”直至1920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乌尔葛德英文版的世界地理,其中“广东”辞条下还居然写着“其山地多野蛮的部落、退化的人民,如客家等等便是。”
失去故乡就意味着失去语言,失去历史——这是怎样荒凉的命运?我相信对于每一个客家人包括师兄而言,那祖辈颠沛流离之中的沉沉浮浮,那自尊与自卑间的苦苦挣扎,都让他们在冥冥之中承载着一种宿命。有一天,当他们能够言说与书写时,他们最先面对的,是客家人的千年流转,千年沉重。
将发黄的谱牒藏在身上,客家人远走他乡。对于他们来说,故乡同样是异乡。“作为汉民族一个独特而稳定的民系,他们是一群“文化流民”他们打破了安土重迁的精神枷锁,他们永远“在路上”客家的血缘是流浪的血缘,他们在经历了千年迁徙的苦痛后继续漂泊,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他们既“家而客焉”即在故乡作客,又“客而家焉”在荒芜的异乡构筑起新的家园。”(纸上的故乡)
在师兄三十多年的人生岁月中,又何尝不是“在路上”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中国人是讲究寻根溯源的。但同窗岁月里,我却一直无缘与师兄探讨一下出处的问题。只知他来自福建,初在杭州学商,后到山东从文,及至渐渐熟络时,他又去了复旦攻读博士学位。等我研究生毕业,回到家乡河北工作后,得知他又返回了他的第二故乡,不,应该说是第三故乡山东教书。当然,在读过此书后,我反而更加困惑,对于发有师兄来说,真正的故乡又在哪里呢?是福建上杭的那片客家村落,还是黄河岸边的某处古道斜阳?
也许,这样的追问本身就隐含着无限的困惑。就像很小的时侯,父亲告诉我,我们真正的家乡是山西洪桐的那棵大槐树下。及至年长,和别人论起出处时,才发现大槐树的儿女可谓多矣,简直是五湖四海皆兄弟了。年深日久“大槐树”渐渐淡化为一个象征的背景,只是每当填写表格时“籍贯”一栏还会让我蓦然想起那个传说里的故乡,想起一棵树与生命渊源的隐秘关联。那么,对我而言,真正的故乡又在哪里呢?是无从考证的那片绿荫,还是我每每写下但依然陌生的那个河北大平原上的小村庄?
读王安忆的纪实与虚构,我不禁感动于那份“寻找”的热情,这是作家真正意义上的“寻根”之作,它已经超越了家族意义上的追本溯源,从塞北荒漠到江南水乡,一个茹姓氏族的迁移演变,让我们在有限的生存背景上,窥视到人类飞翔的姿态。
文明的历史就是漂泊的历史——对此,英才辈出的客家人应该有着更深的体会。
也许,心中有岸,才会漂泊。每个人的心中,都该藏着一个“岸”吧,它召唤着我们,引领着我们,它可以是家园,是祖国,也可以是古老的大槐树,是梦中的乐土与福祉,甚或是莫可名状的遥远的远方。
——让每一次漂泊都成为回归。“岸”的意义,也就在于此吧。
在师兄的“客家”漫步,常常会有一些暖融融的细节让我流连。师兄说,先民颠沛流离的经历使客家人对乞丐有着一份特别的同情与尊重。小时侯给乞丐打米,母亲总会反复告诫他不能反手往乞丐的布袋里倒米,否则不仅对人不尊重,而且会“造恶”当他十余岁开始远行求学时,母亲还会叮嘱他,那些指手画脚对你好的人并不是真正的好,当你帮助别人时,你一定要站得更低。(低调的关怀)
真的,人世间真正的关怀往往是谦卑的、低调的善意。那么,让我们上路吧,怀着善良谦卑的心。
(文化随笔客家漫步 黄发有著 南方日报出版社2002年1月版)
2002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