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中的湘籍将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接束。”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红军是英雄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先后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踏上漫漫征途。这场史诗般壮怀激烈,气吞山河的伟大的长征,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推动了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而完成这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壮举的,竟是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火红的青春,推动了中国革命巨轮的前进。
时隔半个多世纪,人们习惯把当时的红军正式称为“老”红军,实际上,他们当时都非常的年轻。
一位来自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年青妇女韦尔斯,长征胜利后到达延安,用饱含热情的笔,在她的续西行漫记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红军的风貌。
“使我印象最深的确是那使这支军队有独特性格的两点——年轻和牺牲精神中国革命就是活跃的中国士兵,穿着草鞋越过了一省又一省,不断地作战。他们什么都没有,除了手中夺来的一支步枪,肩上一袋没收来的米,脑中一个新意见,心上一首新歌,晒黑了的脸上一丝真挚的微笑红军正因为是极年轻的军队,所以才能溢满着力量、理想,牺牲的勇气与热诚——而且永远自以为快乐。”这就是中国的工农红军。平均18——19岁的战士,由20岁出头的师团首长率领,在一批30岁上下的红军领袖的指挥下,克服千难万险,转战十几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完成了震惊中外的长征。
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和辉煌灿烂的文化。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堪称一朵奇葩。它影响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湖湘人物。来自湖南的红军指挥员,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红一、二方面军的中坚力量。
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授衔令,中将以上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共220人,其中来自湖南的达三分之一。以1934年长征开始时计算他们的年龄,其中(只统计参加长征的):彭德怀、贺龙、罗荣恒元帅当时平均年龄为35、3岁;5位大将平均年龄为30岁;15位上将平均年龄为26岁;45位中将平均年龄为24岁。
红六军团奉令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如果把中央主力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比作一幕威武雄壮的话剧,那么,1934年8月7日,26岁的肖克和26岁的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率先西征,无疑是这幕话剧最精彩的序幕。
在中央红军实行大规模转移之前,位于湘赣根据地的红六军团,接受了更为艰巨的任务,向湖南的中部进军,发动湖南战争,创造新的苏区。这一战略举动,牵制了大量的敌人,并相机向北前进,与贺龙的红二军团取得了联系。
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军事行动,全军将士为之振奋。
8月7日,红六军团9000余人在肖克、王震率领下,从江西永新、遂川一带出发,突围西进,沿着赣江两岸,经过4天日夜兼程,连续突破敌人4道封锁线,于11日中午到达湖南桂东的寨前圩,在那里召开了誓师大会,庆祝突围初战告捷。
肖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西进,有如晴天霹雷,震惊了蒋介石和湘、桂两省军阀。他们派出大量军队围追堵截,派出飞机成天在天空轰炸。
红六军团的指战员顽强地与敌军周旋,在80多天的转战中,横跨赣、湘、黔、桂4个省,行程5000余里,终于于10月24日到达黔东印江县,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亦写下了红六军团战史上最辉煌的一笔。
突破乌江天险,确保中央红军顺利过江。
1935年元旦,红四团在25岁的团长耿飚的率领下,来到离乌江60公里的一个村子里。连续行军的疲劳。大家都希望美美地地睡上一觉。
耿飚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红四团立即出发,拂晓前赶到江界渡口,并迅速突破乌江天险。
北风呼号,细雨绵绵。200多米宽的乌江波涛汹涌,对岸的敌人不停地向红军射击。在这滚滚的江面上,架起一座通往胜利彼岸的桥梁,谈何容易。
耿飚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根据就地条件,果断地决定扎排架浮桥。敌人看到红四团开始架桥,更加疯狂地射击。在我方火力掩护下,经36小时紧张战斗,浮桥终于跨过乌江。
1月3日,红四团主力打开了通道。突破乌江天险,确保了中央红军顺利过江。
强渡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作石达开第二”的梦想。
1934年春,年仅24岁的杨得志,便担任了红一团的团长。这名铁匠出身的红军指挥员,以其骁勇成为红一方面军有名的主力团队。
1935年5月,上级把强渡大渡河的艰巨任务交给了红一团。大渡河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当年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就在这里全军复灭的。当时,红军的处境异常险恶,正如蒋介石疯狂吹牛地:“后有金沙江,前有大渡河,几十万大军在后堵击,共军有翅膀也难飞过。”他梦想“让朱毛作石达开第二”
“我们不是石达开,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我们面前,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突破不了的天险!”杨得志坚定地表示。
庄严的时刻来到了,在杨得志的指挥下,17名勇士跳上了渡船。“同志们,十万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坚决渡过去,消灭对岸的敌人!”杨得志下达了出击令,渡船在热烈地鼓动中离岸。胆颤心惊的敌人在对岸向渡船开火。“打!”杨得志命令炮兵“给我狠狠地打!”
红一团强渡大渡河的成功,有力地配合了左翼兵团抢占泸定桥,使蒋介石“让朱毛作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
青春是伟大的力量,生命在青春时代沸腾。我们所熟悉的一部分湘籍老战士在长征中的职务与长征开始时的年龄分别为:左权,红一军团参谋长,27岁;李志民,红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26岁;彭绍辉,红六军团参谋长,28岁;宋时轮,红三十军军长,27岁;谭政,红一军团一师政委,27岁;肖克,红六军团军团长,26岁;王震,红六军团政委,26岁;谭家述,红六军团参谋长,25岁;唐延杰,红二十八军参谋长,25岁;耿飚,红一军团参谋长,25岁;宋任穷,红军干部团政委,25岁;杨得志,红一军团二师师长,24岁;邓华,红一军团一师政委,24岁;唐亮,红三军团随营学校校长,24岁;廖汉生,红二军团六师政委,23岁;方强,红二十二师政委,23岁;苏振华,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政委,22岁;杨勇,红一军团四师十团政委,22岁;刘志坚,红四军政治部主任,22岁;刘转连,红十七师师长,22岁;周仁杰,红十六师师长,22岁;黄霖,中央军委警卫团团长,21岁;丁秋生,红二十五军二一五团政委,21岁;钟赤兵,红三军团五师政委,20岁;张震,红一方面军四师十二团参谋长,20岁;江文,红二方面军通信大队政委,20岁;刘道生,共青团中央局组织部部长,19岁;
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开列所有红军战士的名单,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在英雄的长征路上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那时,为了摆脱国民党百万军队的剿杀,红军突破重围,实行战略转移。空前严峻的政治斗争和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军事斗争,促使年轻的红军战士在政治思想上更加坚定,军事素质,指挥能力进一步提高与成熟起来。
笔者从浩浩的长征史中撷取几个小小的片段,足以从先辈的青春业绩中受到鼓舞和鞭策。
刻苦自励,顽强奋斗,百折不挠是湖湘人民一个显著的特点。“唯楚有才”千百年来,湖湘文化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英雄伟人。长征路上,湖湘的战将亦灿若星辰,他们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在中华民族的史籍上,留下了风流千古的一页。
“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的结果而告接束。”它向全世界庄严宣告“红军是英雄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的走狗蒋石等辈则是完全无用的。”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先后离开原来的根据地,踏上漫漫征途。这场史诗般壮怀激烈,气吞山河的伟大的长征,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篇章,推动了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而完成这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决定意义壮举的,竟是一批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他们用自己火红的青春,推动了中国革命巨轮的前进。
时隔半个多世纪,人们习惯把当时的红军正式称为“老”红军,实际上,他们当时都非常的年轻。
一位来自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年青妇女韦尔斯,长征胜利后到达延安,用饱含热情的笔,在她的续西行漫记中,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红军的风貌。
“使我印象最深的确是那使这支军队有独特性格的两点——年轻和牺牲精神中国革命就是活跃的中国士兵,穿着草鞋越过了一省又一省,不断地作战。他们什么都没有,除了手中夺来的一支步枪,肩上一袋没收来的米,脑中一个新意见,心上一首新歌,晒黑了的脸上一丝真挚的微笑红军正因为是极年轻的军队,所以才能溢满着力量、理想,牺牲的勇气与热诚——而且永远自以为快乐。”这就是中国的工农红军。平均18——19岁的战士,由20岁出头的师团首长率领,在一批30岁上下的红军领袖的指挥下,克服千难万险,转战十几个省,长驱二万五千里,完成了震惊中外的长征。
中华民族有着历史悠久和辉煌灿烂的文化。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个组成部分,堪称一朵奇葩。它影响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湖湘人物。来自湖南的红军指挥员,组成了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中的两大主力——红一、二方面军的中坚力量。
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授衔令,中将以上参加过长征的红军老战士共220人,其中来自湖南的达三分之一。以1934年长征开始时计算他们的年龄,其中(只统计参加长征的):彭德怀、贺龙、罗荣恒元帅当时平均年龄为35、3岁;5位大将平均年龄为30岁;15位上将平均年龄为26岁;45位中将平均年龄为24岁。
红六军团奉令西征揭开了红军长征的序幕
如果把中央主力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比作一幕威武雄壮的话剧,那么,1934年8月7日,26岁的肖克和26岁的王震,率领的红六军团率先西征,无疑是这幕话剧最精彩的序幕。
在中央红军实行大规模转移之前,位于湘赣根据地的红六军团,接受了更为艰巨的任务,向湖南的中部进军,发动湖南战争,创造新的苏区。这一战略举动,牵制了大量的敌人,并相机向北前进,与贺龙的红二军团取得了联系。
这是一次重大的战略军事行动,全军将士为之振奋。
8月7日,红六军团9000余人在肖克、王震率领下,从江西永新、遂川一带出发,突围西进,沿着赣江两岸,经过4天日夜兼程,连续突破敌人4道封锁线,于11日中午到达湖南桂东的寨前圩,在那里召开了誓师大会,庆祝突围初战告捷。
肖克、王震率领红六军团西进,有如晴天霹雷,震惊了蒋介石和湘、桂两省军阀。他们派出大量军队围追堵截,派出飞机成天在天空轰炸。
红六军团的指战员顽强地与敌军周旋,在80多天的转战中,横跨赣、湘、黔、桂4个省,行程5000余里,终于于10月24日到达黔东印江县,与贺龙率领的红二军团胜利会师。亦写下了红六军团战史上最辉煌的一笔。
突破乌江天险,确保中央红军顺利过江。
1935年元旦,红四团在25岁的团长耿飚的率领下,来到离乌江60公里的一个村子里。连续行军的疲劳。大家都希望美美地地睡上一觉。
耿飚突然接到上级命令,要红四团立即出发,拂晓前赶到江界渡口,并迅速突破乌江天险。
北风呼号,细雨绵绵。200多米宽的乌江波涛汹涌,对岸的敌人不停地向红军射击。在这滚滚的江面上,架起一座通往胜利彼岸的桥梁,谈何容易。
耿飚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根据就地条件,果断地决定扎排架浮桥。敌人看到红四团开始架桥,更加疯狂地射击。在我方火力掩护下,经36小时紧张战斗,浮桥终于跨过乌江。
1月3日,红四团主力打开了通道。突破乌江天险,确保了中央红军顺利过江。
强渡大渡河,粉碎了蒋介石“让朱毛作石达开第二”的梦想。
1934年春,年仅24岁的杨得志,便担任了红一团的团长。这名铁匠出身的红军指挥员,以其骁勇成为红一方面军有名的主力团队。
1935年5月,上级把强渡大渡河的艰巨任务交给了红一团。大渡河是岷江的一条支流,当年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就在这里全军复灭的。当时,红军的处境异常险恶,正如蒋介石疯狂吹牛地:“后有金沙江,前有大渡河,几十万大军在后堵击,共军有翅膀也难飞过。”他梦想“让朱毛作石达开第二”
“我们不是石达开,我们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在我们面前,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突破不了的天险!”杨得志坚定地表示。
庄严的时刻来到了,在杨得志的指挥下,17名勇士跳上了渡船。“同志们,十万红军的希望,就在你们身上!坚决渡过去,消灭对岸的敌人!”杨得志下达了出击令,渡船在热烈地鼓动中离岸。胆颤心惊的敌人在对岸向渡船开火。“打!”杨得志命令炮兵“给我狠狠地打!”
红一团强渡大渡河的成功,有力地配合了左翼兵团抢占泸定桥,使蒋介石“让朱毛作石达开第二”的梦想彻底破灭。
青春是伟大的力量,生命在青春时代沸腾。我们所熟悉的一部分湘籍老战士在长征中的职务与长征开始时的年龄分别为:左权,红一军团参谋长,27岁;李志民,红二十七军政治部主任,26岁;彭绍辉,红六军团参谋长,28岁;宋时轮,红三十军军长,27岁;谭政,红一军团一师政委,27岁;肖克,红六军团军团长,26岁;王震,红六军团政委,26岁;谭家述,红六军团参谋长,25岁;唐延杰,红二十八军参谋长,25岁;耿飚,红一军团参谋长,25岁;宋任穷,红军干部团政委,25岁;杨得志,红一军团二师师长,24岁;邓华,红一军团一师政委,24岁;唐亮,红三军团随营学校校长,24岁;廖汉生,红二军团六师政委,23岁;方强,红二十二师政委,23岁;苏振华,红三军团四师十二团政委,22岁;杨勇,红一军团四师十团政委,22岁;刘志坚,红四军政治部主任,22岁;刘转连,红十七师师长,22岁;周仁杰,红十六师师长,22岁;黄霖,中央军委警卫团团长,21岁;丁秋生,红二十五军二一五团政委,21岁;钟赤兵,红三军团五师政委,20岁;张震,红一方面军四师十二团参谋长,20岁;江文,红二方面军通信大队政委,20岁;刘道生,共青团中央局组织部部长,19岁;
今天我们再也不能开列所有红军战士的名单,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在英雄的长征路上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那时,为了摆脱国民党百万军队的剿杀,红军突破重围,实行战略转移。空前严峻的政治斗争和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军事斗争,促使年轻的红军战士在政治思想上更加坚定,军事素质,指挥能力进一步提高与成熟起来。
笔者从浩浩的长征史中撷取几个小小的片段,足以从先辈的青春业绩中受到鼓舞和鞭策。
刻苦自励,顽强奋斗,百折不挠是湖湘人民一个显著的特点。“唯楚有才”千百年来,湖湘文化熏陶了一代又一代英雄伟人。长征路上,湖湘的战将亦灿若星辰,他们一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在中华民族的史籍上,留下了风流千古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