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护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2013年的新年,我是陪母亲在医院度过的。2012年的第一场雪,是12月29日夜晚飘落的,虽然不算大,但一夜下来,屋顶、地面都白了,路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壳。母亲30号骑着电瓶车给我和哥哥家送蔬菜来了。
到我家院子的时候已经过了九点半,母亲满头汗水,满脸通红,裤子上还有一大片泥斑。
“妈,天这么冷,路这么滑,昨晚电话里不是让你别进城的吗?”我几乎有点生气了。
“看到路上蛮多人在跑,天这么好,想到你们放假在家,我就挖点萝卜、青菜送过来的。上了路,才发现路上很滑,我一路推着车跑来的。”母亲喘着气,显然有些疲劳。“跑到桥上,刚刚骑上车,轮子一滑,跌了个跟头。没得事,手膀子有点疼。”
我赶紧让母亲在沙发上歇会儿,冲了一杯热果珍。
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如果没事做似乎就很难受,以至要生病。喝完了热饮,母亲就起身要走,赶着把蔬菜送到哥哥家。母亲每次进城,瓜果蔬菜等都一式两份,儿女平等。母亲推着车,一步一滑地走了,背影消失在院墙拐角,我分明觉得母亲走路的姿势有点异样,比往常要缓慢而艰难。母亲就是这样固执,想做的事情我们都阻挡不了。
晚上电话中知道母亲平安到家了,心里踏实了几分,可是母亲说左手臂不能用力,左腹部有点疼,又安慰我说睡一觉就好了。
31号上午,带母亲去医院拍片子,结果左下肋骨骨折并造成了气胸,得立即住院。母亲还不相信,不愿住院,在医生和我的耐心说服下才勉强住下来。
母亲快70了,从记忆中那个男人活计都会做的壮实婆娘变成了一个枯瘦的老太太,唯一不变的还是起早贪黑干农活,大白天在城市大商场的一角帮人家织布衣袜,隔三岔五给她的一双儿女捎些蔬菜田货。
母亲住在病房里,一直担心着她的活计,担心着有人要取补好的衣服怎么办,担心着那件没补完说好当天取的羽绒服,显得焦躁不安。而医生明确地跟她说:“你必须立即住下,下午就要用针管给胸腔抽气,否则会更严重,甚至要动手术。”母亲被吓住了,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知所措。
一切准备就绪,医生需要给母亲绑胸带,固定肋骨,还要用长长的针管从胸腔里抽出肺部露出的气体。帮母亲脱去衣服,才发现母亲是那么瘦弱,布满了老人斑的皮肤皱巴巴的,包着骨头,让我不敢去触摸。医生用一根细长的针头注入胸腔,一点一点地抽气,一直抽了18针管。我吓得不敢直视,母亲却异常的平静。气抽好了,绷带缠好了,输液瓶挂好了,母亲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我知道,她在生自己的气,好半天她说了一句:“唉,我怎么这么不小心,给你们添麻烦了,好好的假期都挨我耽搁了。”母亲一脸懊恼。她只知道一直为儿女服务,却从不希望自己连累子女,其实子女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啊。
母亲总是那样固执,坚持自己去卫生间方便,不让我为她擦洗身子,不要我喂她吃饭,她甚至不让我们陪夜,生怕连累了我们。
母亲输液的时候,总是睁着眼睛盯着药液一滴一滴地往下淌,要换药的时候自己摸索着摁呼叫仪。我坐在母亲一边,看着母亲被岁月的风霜浸染得黑红的脸庞,沟壑纵横,斑点星罗棋布,心里酸酸的。母亲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是那么健壮能干,像个男人似的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在岁月的碾磨下,如今已成为一个瘦弱的老太婆了。而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这样衰弱地、无助地躺在床上,等候他人服侍。想到这些,仿佛有一把利剑在我心头划过,隐隐作痛。
母亲住院的日子,我得以跟母亲长时间地在一起。一个单人间,母亲输液,我在一旁静静地看书。待母亲有精神的时候,就跟我聊天,从家长理短到鸡毛蒜皮,再到经年往事,絮絮叨叨地,我也乐得做个倾听者,不时的附和几句。人常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棉袄,可是,我似乎一直未曾有机会做母亲的贴身棉袄。小时候,母亲忙于挣工分,挣口粮,难得有时间跟儿女用心地去交流,何况在母亲的眼里,我们兄妹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以村小第一全乡第四的成绩考到乡中学,开始了寄宿生活。母亲就是开学前一天把我送到学校,为我挂好上铺的蚊帐,交代了几句就回去了。以后每星期回去一趟,母亲也就是给我准备一些米和咸菜,很少问我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初中毕业,我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取师范学校,母亲一高兴,把所有教我的老师(连同食堂烧饭的师傅)请回家吃了一顿饭。我是我们村第一个考取中专的孩子,母亲抑制不住满心的自豪,逢人就告诉,那些日子,咱家的草屋屋檐似乎高了几尺。三年师范,除了寒暑假很少能跟母亲在一起,青春年少的我也很少愿意跟劳碌的母亲去交流什么。再后来就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开始了自己劳碌的生活,就更难得跟母亲聊天说话了。偶尔回家,母亲唠叨几句,常常还觉得啰嗦。这几天,天天听母亲唠叨,听母亲讲我小时候的事情,讲她年轻时候的事情,倒是感觉很温馨。老人太需要一个倾听者了,要不他们太孤独,太寂寞了。
其实,老人对子女的要求实在很少很少,只是希望儿女能时常回家看看,能听听他们的唠叨,能陪他们吃顿饭而已。陪母亲在医院的日子,我感觉母亲真的老了,太需要我们陪伴了。天下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有朝一日我们也会老去,父母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们得抓紧多陪陪老人哪。
2013年的新年,我是陪母亲在医院度过的。2012年的第一场雪,是12月29日夜晚飘落的,虽然不算大,但一夜下来,屋顶、地面都白了,路面结了一层厚厚的冰壳。母亲30号骑着电瓶车给我和哥哥家送蔬菜来了。
到我家院子的时候已经过了九点半,母亲满头汗水,满脸通红,裤子上还有一大片泥斑。
“妈,天这么冷,路这么滑,昨晚电话里不是让你别进城的吗?”我几乎有点生气了。
“看到路上蛮多人在跑,天这么好,想到你们放假在家,我就挖点萝卜、青菜送过来的。上了路,才发现路上很滑,我一路推着车跑来的。”母亲喘着气,显然有些疲劳。“跑到桥上,刚刚骑上车,轮子一滑,跌了个跟头。没得事,手膀子有点疼。”
我赶紧让母亲在沙发上歇会儿,冲了一杯热果珍。
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如果没事做似乎就很难受,以至要生病。喝完了热饮,母亲就起身要走,赶着把蔬菜送到哥哥家。母亲每次进城,瓜果蔬菜等都一式两份,儿女平等。母亲推着车,一步一滑地走了,背影消失在院墙拐角,我分明觉得母亲走路的姿势有点异样,比往常要缓慢而艰难。母亲就是这样固执,想做的事情我们都阻挡不了。
晚上电话中知道母亲平安到家了,心里踏实了几分,可是母亲说左手臂不能用力,左腹部有点疼,又安慰我说睡一觉就好了。
31号上午,带母亲去医院拍片子,结果左下肋骨骨折并造成了气胸,得立即住院。母亲还不相信,不愿住院,在医生和我的耐心说服下才勉强住下来。
母亲快70了,从记忆中那个男人活计都会做的壮实婆娘变成了一个枯瘦的老太太,唯一不变的还是起早贪黑干农活,大白天在城市大商场的一角帮人家织布衣袜,隔三岔五给她的一双儿女捎些蔬菜田货。
母亲住在病房里,一直担心着她的活计,担心着有人要取补好的衣服怎么办,担心着那件没补完说好当天取的羽绒服,显得焦躁不安。而医生明确地跟她说:“你必须立即住下,下午就要用针管给胸腔抽气,否则会更严重,甚至要动手术。”母亲被吓住了,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知所措。
一切准备就绪,医生需要给母亲绑胸带,固定肋骨,还要用长长的针管从胸腔里抽出肺部露出的气体。帮母亲脱去衣服,才发现母亲是那么瘦弱,布满了老人斑的皮肤皱巴巴的,包着骨头,让我不敢去触摸。医生用一根细长的针头注入胸腔,一点一点地抽气,一直抽了18针管。我吓得不敢直视,母亲却异常的平静。气抽好了,绷带缠好了,输液瓶挂好了,母亲静静地躺在床上,一句话也不说。我知道,她在生自己的气,好半天她说了一句:“唉,我怎么这么不小心,给你们添麻烦了,好好的假期都挨我耽搁了。”母亲一脸懊恼。她只知道一直为儿女服务,却从不希望自己连累子女,其实子女照顾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啊。
母亲总是那样固执,坚持自己去卫生间方便,不让我为她擦洗身子,不要我喂她吃饭,她甚至不让我们陪夜,生怕连累了我们。
母亲输液的时候,总是睁着眼睛盯着药液一滴一滴地往下淌,要换药的时候自己摸索着摁呼叫仪。我坐在母亲一边,看着母亲被岁月的风霜浸染得黑红的脸庞,沟壑纵横,斑点星罗棋布,心里酸酸的。母亲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是那么健壮能干,像个男人似的一个人挑起家庭的重担。在岁月的碾磨下,如今已成为一个瘦弱的老太婆了。而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这样衰弱地、无助地躺在床上,等候他人服侍。想到这些,仿佛有一把利剑在我心头划过,隐隐作痛。
母亲住院的日子,我得以跟母亲长时间地在一起。一个单人间,母亲输液,我在一旁静静地看书。待母亲有精神的时候,就跟我聊天,从家长理短到鸡毛蒜皮,再到经年往事,絮絮叨叨地,我也乐得做个倾听者,不时的附和几句。人常说,女儿是妈妈的贴心棉袄,可是,我似乎一直未曾有机会做母亲的贴身棉袄。小时候,母亲忙于挣工分,挣口粮,难得有时间跟儿女用心地去交流,何况在母亲的眼里,我们兄妹还是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以村小第一全乡第四的成绩考到乡中学,开始了寄宿生活。母亲就是开学前一天把我送到学校,为我挂好上铺的蚊帐,交代了几句就回去了。以后每星期回去一趟,母亲也就是给我准备一些米和咸菜,很少问我在学校的生活、学习。初中毕业,我以全乡第一的成绩考取师范学校,母亲一高兴,把所有教我的老师(连同食堂烧饭的师傅)请回家吃了一顿饭。我是我们村第一个考取中专的孩子,母亲抑制不住满心的自豪,逢人就告诉,那些日子,咱家的草屋屋檐似乎高了几尺。三年师范,除了寒暑假很少能跟母亲在一起,青春年少的我也很少愿意跟劳碌的母亲去交流什么。再后来就工作了,结婚了,生子了,开始了自己劳碌的生活,就更难得跟母亲聊天说话了。偶尔回家,母亲唠叨几句,常常还觉得啰嗦。这几天,天天听母亲唠叨,听母亲讲我小时候的事情,讲她年轻时候的事情,倒是感觉很温馨。老人太需要一个倾听者了,要不他们太孤独,太寂寞了。
其实,老人对子女的要求实在很少很少,只是希望儿女能时常回家看看,能听听他们的唠叨,能陪他们吃顿饭而已。陪母亲在医院的日子,我感觉母亲真的老了,太需要我们陪伴了。天下最不能等的就是孝敬父母,有朝一日我们也会老去,父母跟我们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我们得抓紧多陪陪老人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