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草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好大的雨!从夜里一直下到天明,浓密的乌云久久地不愿散去,滂沱大雨让这个小长假想出行的人不免有些遗憾。明天就是端午了,买菜回来身上又湿又凉,这天气真叫人捉摸不定,昨儿还骄阳似火,今儿却天凉如水,心里正嘀咕着,忽然发现门口的鞋柜上摆着两把端午草,每把端午草有两根粗壮的艾草和两棵油绿的菖蒲,一根新稻草扎着。草叶上淌着雨水,越发清亮。一阵阵艾叶和菖蒲的散发的药香扑鼻而来,让我顿感神清气爽。这么大的雨,母亲还是出来卖端午草了!

    每年,母亲都要到街市上卖端午草。端午前几天,母亲就会挑选出干爽、个长的新稻草,晒干、理好,留着扎端午草,每一根稻草都得精挑细选,那专注深情和细致劲儿总叫我莫名的感动。我小的时候,父亲在北方煤矿挖煤,母亲带着我和哥哥艰难度日,可母亲凭着她的聪慧和吃苦耐劳,愣是没让我们吃多少苦。春天的荠菜、野芹菜,夏天的端午草、田螺、河蚌、蚬子,秋冬的芦根、老菱,母亲都能找来到街市上换成钱贴补家用。我们渐渐长大,日子也渐渐宽裕,可早年的这些拾野赶集的习惯母亲却保持了下来。今天春上,母亲还卖过好些的野蒿、野芹菜、马兰头,只是野芹菜和马兰头已被母亲种植在自留地里,不用满村子去找了。当然,母亲去街市前总会捎一些给我们兄妹。于是生在小城里的我们,也能时常品尝到应时野菜的清欢。

    还没到端午节,母亲就时常到屋后、河边去看她种的艾草和菖蒲,那神情仿佛是看她精心饲养的宠物,满眼的喜悦和温和。艾草本来是野生的,几年前母亲愣是挖回艾草的根种在茅房的后面,一年年、一茬茬,越冒越多,茅房后的一大片都齐刷刷长满了艾草,棵棵挺秀精神。每年春天,母亲都要挑上几桶粪肥洒在艾草地里,待到端午,母亲种的艾草枝干粗、个头高、叶片肥,村子里的人都爱问母亲讨上几根,母亲也乐呵呵地割上一些分送给邻里乡亲。艾草割下来,母亲会一根一根撕去枯叶,用井水冲去叶片上的浮尘,洗净的艾草水灵灵的,青绿的枝叶上浮着一层白色的绒毛,鲜活灵动,惹人喜爱。前些年,母亲都是去村里的各条河边找菖蒲,每次天不亮就起床,个把时辰,母亲就割回来几大捆的菖蒲,每次割完菖蒲回来,母亲总是满身的泥水(混合着的是汗水),满脸的笑。母亲早饭顾不得吃,就开始像择菜一样整理菖蒲,洗净根部的污泥,拣去枯叶烂草,一棵棵排齐。然后用稻草把菖蒲、艾草两两用稻草扎紧、码齐、成捆,母亲每每打理她的端午草都非常认真、细致,仿佛开始着一次神圣的旅程,容不得一点拖泥带水。母亲常说:“一年就一回,弄清爽了,人家摆在屋里也好看。”所以,每年母亲的端午草都特别抢手,常常在人家后面去,却在人家前面就卖光了。每次母亲都要留几把送给摊位旁的卖水果、蔬菜的熟人,当然也一定会留两把给儿子、女儿送来。后来,母亲就在屋后的如泰运河边种了好些菖蒲,就再也不用去别处寻找了,自己种的菖蒲更加壮实些。其实,随着时代的发展“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喝雄黄”等端午习俗越来越淡化了。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中小学生)都不甚了解一些传统节日习俗了,或许正是因为一些像母亲这样的人的坚守,有些习俗在相互影响中被默默沿袭下来了。

    母亲年年要卖的端午草,不只是艾草和菖蒲。母亲还有人家很少有卖的“勒草”至于“勒草”的学名,母亲也不知道,一直以来我们都叫它“勒草”这种草一般长在河坎、荒滩、野地,任性十足,越煮越结实,所以过去人们扎粽子都用“勒草”记得我十来岁的时候,每年四月份,母亲总有几天要早出晚归去农场、棉场、“二十一团”这些地方割“勒草”每天割上两捆,绑在自行车后回来。接下来的日子,我和哥哥放学后就是帮着妈妈忙“勒草”先是拣,然后是晒和收,等草干了,就一把一把扎起来,挂在厨房的芦苇墙上。端午前,母亲就会把“勒草”拖到集市上去卖。与“勒草”一起卖的还有芦苇叶,立夏过后,母亲常常起早钻到河边的芦苇丛里,一个早工就能打到十几斤苇叶,清洗干净便和“勒草”一起去卖给城里人。这几年,母亲在屋后的田边也种了“勒草”而且这种草繁殖能力特别强,每年春天,都能收割很多“勒草”母亲照例精心洗晒,悉心打理,照例拖到集市上去卖。可是买“勒草”的的人越来越少了,现在很多人都用塑料绳扎粽子,尽管母亲常常用“塑料绳有毒,勒草没毒,煮的粽子香”之类的话劝说顾客,可是很多人还是不相信“勒草”的牢度而选择用塑料绳或者鞋绳扎粽子,事实上这种干“勒草”扎的粽子煮熟后都有深深的勒痕,粽子真的很结实也有独特的香草味,更别说绿色环保了。但是时代的进步让许多好习俗遭遇的摒弃和冷落,只有像我母亲这样的人,还在苦苦坚守着“勒草”地,坚守着老传统。母亲年事已高,家里也不缺钱,早该安享舒适的生活,只是她不愿听从子女的劝告,放弃她对端午草种植和出售的活计,想到每年母亲推着满车的端午草,站在中心市场门口兜售,布满褶子的脸庞被经年的阳光晒得黑瘦,凌乱的白发在风飞扬,七十来岁的人独自应对着形形色色顾客的讨价还价,连买带“饶”我的内心便有说不出的难过,还有莫名的感动。我一再让母亲别卖端午草了,母亲的固执和乐观总说服了我。母亲说,现在卖端午草的人越来越少了,家里种的能卖多少就卖多少,再卖几年,卖不动了就不卖了,等到你们的孙子吃粽子恐怕就没有端午草了。说到这些,母亲的眼睛里流露出些许无奈和悲凉。

    今年是甲午战争的120周年,明天又到甲午年的端午节了。逝水流年,岁岁端午,年年端午。只是当今的端午节,似乎与屈原、曹娥、伍子胥的历史传说无关,与时令、节气、耕耘无关,与吟诗作赋、忧国忧民、祈福辟邪无关,似乎只是与美食有关,与商业炒作有关。再读读苏轼的六幺令?天中节——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

    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

    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

    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曾经,我们的传统节日承载多少历史习俗,承载多少悲喜情怀,承载多少文化基因?而今,我只能从母亲双手包的粽子和扎的端午草里,呼吸到一股节日的气息,这气息里更多是母爱的味道。我虽然基本学会了包粽子,至于端午草我却无力打理,再过几年,也只能去集市去买了。不过,到那时,不知还有没有人卖端午草了。回首往事,感慨今朝,常常怕面对未来,怕时间让我们再失去些什么,再遗忘些美好的东西,比如端午草。

    (如烟写于2014年6月1日农历五月初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