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东东一郎文集 > 故里风物

故里风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巷深处访“怪杰”

    兴化古城内巷子窄而多,要不是路人的指点,我还得在这曲曲折折的小巷深处不知所措。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燮的故居,宛如一位历经风尘的老者,就紧挨着东城门内,安坐在那条小巷的拐角。真是好怪的人,好怪的路。

    这是苏中里下河地区的一处普普通通的旧式民宅,前后仅两进,古朴而雅洁。走进这似乎远离尘世的板桥先生故居,只见一方青砖铺就的天井,墙角那一簇不折不弯的青翠瘦竹,一两块昂首冲天的怪石,构成了一幅活脱脱的“竹石图”见我端详着故居那厚实的木门,一位热情的郑宅街坊邻居指指划划着向我介绍说,原先郑家住的却是草屋,大门是柴扉,门前有道大河,河上有板桥,再稍远处便是一望无垠的乡间一片水汪汪的垛田了。早先的垛田是美的,但垛田又是很贫穷的。不知怎的,我油然想起了郑燮曾有一封家信提起过:“兴化有三郑氏,其一为铁郑,其一为糖郑,其一为板桥郑”如此想来,当年这里的人们“以取鱼捞虾,撑船结网为生”住破屋,吃秕糠,过是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日子。而其时的郑板桥家,虽非官宦之第,然而门槛比铁郑、糖郑们稍稍高一些,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早年只是这样的耕读人家,才能有读书求学的机会。但是,象这样的人家,家底甚薄,生活艰辛,终究贫困危机总是始终伴随一生的。可以想象,郑板桥早年所居非常简陋,晚年经济状况才略有好转,因为他毕竟是“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的清官。也曾阅读过板桥家书中所言,旧日的郑宅恐怕未必有如此今日所见的整齐与洁净罢。

    座北朝南的乃是“郑家大堂屋”也曾是“郑家私塾”堂屋的上方悬着刘海粟题书“郑燮故居”木匾一块,堂屋正中长几上陈列有郑板桥全身古铜色塑像一尊,栩栩如生。我们细细地端详着这位“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清癯的面庞上,仍是一副忧国忧民的神态,身着长袍、手执画稿的七尺傲骨,仿佛铮铮作响。东西两面壁板为翠竹漆画,饶有雅意。屋里的一副手书木刻引起了我的注意,上联:“秋从夏雨声中入”下联:“春在寒梅蕊上寻”怪哉,为何上联不用“春”而反以“秋”为首字?听馆内工作人员说,这里面别有一番寓意。据考,郑板桥44岁中进士,一直待职闲居,50岁那年,才被朝廷派任山东范县县令,可谓中秋之年,晚成之器。其间,曾随乾隆帝东游泰山,被征召为“书画吏”在当时,天命之年,本可凭其才其位,圆滑处世,然而他秉性刚直,对悍吏贪勒的人事深恶痛绝,终于仅做了十年的七品官,便因赈济饥民,为民请愿,得罪权贵,被查办撤职,两袖清风地告老还乡,仍是“二十年前旧板桥”以鬻画卖字度日。朝北下屋三间,门额上嵌有板桥手书“聊避风雨”四字砖刻;东、西两边厢房,分别有两件人们熟识的手书横披,均长约三尺,阔约尺余,一是“吃亏是福”一是“难得糊涂”篇幅相似,字体相同,堪称姊妹,颇有哲理,表达了板桥的“怪诞”性格,同时也寄寓了对封建社会的强烈不满与辛辣讽刺。

    郑燮,号板桥。他能诗词,擅书画。细品故居中所陈列的作品,以兰、竹、石居多,且以画竹最为出色,不论风竹、雨竹、或是新竹、老竹,均层次分明,形态逼真,其恣纵、秀逸、清劲的风格,一扫泥古之腐气。其实,郑板桥所画之竹,不以人为师,而以自然为师,鲜有独到之处。前人所画之竹,均为他曾揣摩过。然而,郑板桥画出的却是以情画竹,以情写竹,情满于竹,展示你眼前的往往不是一两三枝瘦瘦的竹竿,而是一种人,一种品格,一种真趣,一种追求和一种力量。他的书法,亦以画法入笔,融合真、隶、行三体,别创他自诩的“六分半书”其一撇一捺,尤似竹叶临风,又似兰草含笑,且挥洒自如,力透纸著,虽字形放肆无羁,但整篇却浑然一体,错落有致,恰似乱石铺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的诗句,道出了自已创作上的艰辛和艺术上不倦求索、精益求精的精神。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作品十分贴近当时的下层民众,他曾自称“用以慰天下之劳人”这在封建社会不能不是石破天惊之举。故居中,他的一幅润格引起从多参观者的瞩目“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书条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公之所送,未必弟之所好也。送现银则中心喜乐,书画皆佳。礼物既属纠缠,赊欠尤为赖账。年老神倦,亦不能陪诸君子作无益语言也。”品读之后令人忍俊不止。其实,郑板桥公开笔榜,实则是填平了在艺术上当官的士大夫与民间的画工们的一种鸿沟,既是把艺术品推向市场的一种惊世骇俗之举,也是对其时现实愤懑而又无奈的一种选择方式。

    东西房陈列有郑氏祖传钱柜床、站柜、书桌、洗脸架,壁上悬满板桥木刻楹联,书画墨迹及遗物;庭院东侧为小书斋,是板桥当年读书作画处,陈设古朴典雅。凭窗可览,窗前小影婆娑,兰花小吐,充满了诗情画意。东厢房,乃郑板桥的卧室。我环顾四壁,仅一床一桌一柜,粗拙简朴。“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倒映在纸窗上的竹影发出沙沙的微响。此情此景,令人不由低吟起板桥先生散淡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步出小巷,沿路西行,这里以板桥为名的店铺居多,住户以板桥字画装饰为荣。不远处悠悠飘来一曲板桥道情的优雅旋律,抑扬顿挫,令人如痴如醉。想来,盖地方民众十分敬重郑板桥的为人和他“高尚的灵魂”现代气息与板桥遗风揉合在一起,更使兴化沾上了这水汪汪的灵气。

    家乡的荻芦

    我的故里,在苏中里下河地区是出了名的“锅底洼”河岸上,沟渠边,总是生长着一丛丛、一簇簇不同凡响的“芦苇”家乡河沟纵横,湖荡遍布,出门见水,无船不行。当年这里十年九涝,每年夏季的汛期,这里成了一片汪洋泽国,许多庄稼无法耕作。然而,适宜在这里蓬勃生长的植物,也许就是它们了。

    在我的映象中,家乡的芦苇品种与其它地方绝对不同,青叶特别地阔,苇杆特别地粗,既有点像竹,又有点象苇,故家乡人将这有些特别的芦苇品种就叫“荻芦竹”

    荻芦竹对当地人的用途很大,不仅是很好的燃料,而且可人工编制成芦芭,芦帘等等,是很好的建房材料和农田保温设施。属于荻芦竹一生中的有两个重大节日,一是端阳,那时,淡淡清香的芦苇为人们奉献出自己碧绿似玉的宽阔叶片,作为包裹粽子的外衣,其味其汁早已渗入那浓浓的粽子,成为诱人食馔;二是重阳,因为此时此节“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荻芦竹也进入收割期了。

    其实,我心中喜爱的还是那深秋里开放的荻芦花。

    特别是当你站在那深秋的芦滩时,那一片又一片素洁银白的荻芦花在瑟瑟的秋风中苍凉而凄美地摇曳着。它就象我的乡人一样,淳朴无言,厚实无华,从容而又愁然,宠辱而又不惊,这些不竟让人怦然心动。因为这是一种甘于淡泊和寂寞且再普通不过的花絮。荻芦花永远依赖着日精月华,风霜雨露生存繁衍着。它生长在这块土地上,十分知足而谦卑地感激着自然的恩泽,永远以一种虔诚的姿态,膜拜着这里神奇的天宇、土地、河流。

    在那个难忘的秋晨,我踩着满地的白霜,独自一人来到北城郊辽阔的芦滩旁。放眼眺去,浅浅的河水映照着旷远的蓝天,游云在风中纷飞,大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之苍凉之感。大片大片白茫茫的荻芦花与高天洁白的云朵相映相辉,眼前的这芦花竟触手可及,而在遥远的白云则不得不望之嗟叹了。世上总是有许多“远”与“近”的繁复深邃命题,在这里却被诠释得如此简单明了,大自然的造化将万物神奇巧妙地相融相合起来了。太阳刚刚从云端里钻出来,就把淋漓尽致的光辉泼墨般地在芦荡里,成片的显得十分苍黄苇杆在风中顽强地挺立,想必,那初时的葱绿和粗壮锋芒,现时已与游云和流水一起隐匿在岁月的深处中。

    此情此景,我情不自禁地走到近前,伸手扳折一枝高长而又肥硕的荻芦花,轻轻地弹去它那苇杆叶上的细密的霜露,将那令人心动的灵物带回家中,插入书房中那只旧的花瓶中,自己的心绪不由也随之那尚且湿润的花絮悠悠微动起来。在一方小小的书室中,有一枝白得有点耀眼的荻芦花,加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清茶,满桌飘着墨香的书稿,该是何等的温馨意境啊。

    眼前这枝荻芦花,犹如一位平凡的村姑,默默无语地陪伴着你读书,若用手背去摩挲,感到的是非常异样的冰凉滑腻,柔若无骨,大有一种特别的“红袖添香”之感。此花的许多动人之处,就在于她的朴素之美,抽出的花絮细长柔韧,蕴含着一层浅薄微湿的淡淡灰紫,令人不知不觉幻感之中,这荻芦花一俟盛开,盈眼便是一团亮丽毛茸的洁白了。

    时下正值冬至时分,清冷而如银的月光,映照在这枝白似雪的荻芦花上,便更显现出一种典雅的极致,令人在这溶溶的月色之中愈见一种柔若纯情的村姑的风姿。这景致,极易让敏感的心灵游向远古的诗经里优雅的叙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一朵从古至今仍然多么无奈的爱情之花。然而,眼前这荻芦花却肯定不会懂得这令人动容的呤唱,它自身存有的只有一种坦然,一种依着季节轮回的更替抽穗扬花的坦然,并在一派日月清辉之中如镀了一圈银白的光晕,端庄地承受自然的光润露泽。流淌至今的河流依旧潺潺东逝,荻芦花不为所动;一年一度的雁阵迁徒轮回,芦花只是痴痴地廝守着脚下的这块土地。或许它深深懂得,所有的使它离开生于斯长于斯的诱惑,一切只能归于凋零。它的这种慧根与定性,不得不令我等意欲轻易背弃故乡的人羞容自愧。

    不知何因动力的驱使,令我在一个黄昏时分,又一次站在河岸傍与荻芦花对视,那隔河的河滩上,荻芦花一穗一穗的洁白素雅。田野、河道都是荻芦花柔曼的舞姿,仿佛有召唤的声音从芦荡里传出,仿佛有凝望的眼睛从芦荡里向我这边张望。很快,芦滩沉醉在夕阳的浑照里,每一杆荻芦都向往着光芒,都踮着脚尖去与最后的辉光会面。白茫茫的荻芦花倒映在澄碧的水面上,仿若下了一场不融之秋雪,衬得河水顿然亮白了几分。金色阳光裹紧坚挺的芦苇,苇杆清亮如竹,蓝天、树木、田畴、河流,在此构成了那样优美和谐的一幅天蓝、金黄与雪白色的画图。

    我久久地伫立,秋风从芦滩边不停地掠驰,带走荻芦花千丝万缕的不尽怀念。此时,那少许的业已枯黄的荻芦杆叶在河水里打圈漂浮,它们终将沉没到河底。植物的生长和消亡总是那样的坦然宁静,不由令我“茫茫吁天情,唯已心知之”此时,铭刻在心底的得与失、苦与乐,伤感和愁绪,在家乡的芦滩前消失得干干净净,感觉到的只是水乡泽国大地的博大宽容和水色天空的无比广阔。那一片荻芦花总是那样地安宁,人间的大美和真善在这片土地上总是呈现地那样纯粹。或许,这片土地经历了过多的苦难,它依然流淌着远古清清的河水,生长着千年旺盛的荻芦花和与她朝夕相依的忍辱负重的父老乡亲。在这令人怦然心动的自然景色面前,我恍然觉得自己也成了一管清癯的荻芦竹,头著白色的冠花,把家乡的情怀装在了行囊之中。

    垛田 的菜 花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若步出兴化城往东走,用不多远,遥遥望去,就有一片极为奇特的田块映入你的眼帘。它没有平常庄稼地那一望无垠的葱绿,却拥有漫天盖地的金黄。这就是苏中里下河负有盛名的“千岛之乡”─垛田的菜花。

    迎着拂面的和煦春风,人未走近垛田,就飘来一阵又一阵夹杂着湿润泥土气息的菜花异香。走到近前,只见无数个四面环水而生长着繁密菜花的垛格,恰似一个又一个金色的小岛,在清澈的碧波中微微的浮动;那一道又一道曲曲弯弯的河沟,俨然布下了古代“八卦阵”一般。

    登上农家新建的小楼,放眼远眺,这里菜花黄,河水清,蜿蜒曲曲的小河包围着金色的田畦,编织成一圈又一圈美丽的金色花环。河网纵横交错,垛岸星罗棋布,大片大片的油菜花,犹如水中的金山,溶溶滟滟,令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特有的地形地貌构成了独特无有的田园风光,直叫人叹为壮观。象垛田菜花这样恢宏博大的气势,不用说在兴化别的地方,即便是踏遍苏中大地,恐怕也很难寻觅。垛田菜花,无论是作为大自然对人间的恩赐,还是作为农作物生长期的召唤,在这里都以其惊人的奇艳和独特的芬香令人赞叹不已。

    这方圆不足数十平方公里的泽国黑土上,孕育这片奇特田野的母亲是遍布周边大大小小的湖荡。若随便询问哪一家庄户,从他们的嘴里信口拈来,附近能称得出名字的湖荡有十数个,象旗杆荡、高家荡、得胜湖、芦州荡、乌巾荡等等。与湖荡相联系的就是这些独具风采的垛格。相传先人们为了抗击外侮,将一望无际的平川,挖掘并堆砌成大小不一的土丘,引来附近湖荡的水系造就成沟河纵横的屏障。难怪有不少考古和历史学者们论证,垛田腹部的“旗杆荡”乃因岳飞抗金胜利时立起胜利大旗而得名;毗邻的“得胜湖”曾经是元末农民领袖张士诚大败官军的地方,水浒作者施耐庵就是在这里找到生活的原型。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亦诞生在垛田的下甸村。抗日战争那拉锯式的年代,新四军战士和游击健儿凭借这块有利的地形,埋伏得有影无踪,活跃得如鱼似水,与扫荡的日寇百般周旋,打得敌伪军龟缩在兴化县城里心悸胆寒。人们也不会忘记,这灵动的垛格,这欢快的流水,尽管曾领略过无数次狂风暴雨,但芬芳的菜花却依然是金灿灿地开着,奉献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的执着却依然一往情深而不改初衷。

    多少年来“垛田油菜,全国挂帅”油菜的品种、质量、产量一直是这块富庶之地群众的骄傲。也许,相见固然有缘,可沟通却需琢磨。不少来过此地的人们只知赞美垛田那金黄金黄的菜花,却很少注意到点点垛格的深邃。那一块块方阵般的垛格,星罗棋布;一条又一条沟溪,九曲十八弯,让人仿佛进入了一片梦幻般的世界。此时此刻,如若能趁着融融的春日,登上农家一叶扁扁的轻舟,却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河面清波粼粼,河底水草飘飘,船儿水中走,人在花中行,荡漾的碧波映着蓝天上一抹抹淡白淡白的云彩,映着垛岸上的一片片金黄,那花香浓烈得醉人,直撩人肺腑。若半躺在小小木船的舱首,头枕着船板,仰望着那湛蓝湛蓝天空中淡白淡白的云彩,嗅着四面袭来的油菜花香,耳闻小船与水波叮咚的撞击声,相信你不会不被这大自然天人合一的神奇造化的妙处所折服。在这天籁之声中,默默地品尝茫茫世间的水与花的韵味,感受到的是别一般的大自然造化的宁静与和谐,一种在阳光水汽交融之中悄悄升腾的朦胧式的美,胸中荡漾着的是一种返朴归真的涟漪,那悠长绵缠不尽的乡思会油然而生。

    或许,你若还未曾登上这方物阜丰厚的水土,想必也能会隐隐地感受到一种令人无法拒绝的律动;假若你能有幸亲临观赏这里花光水影的田园风光,兴许能在不知不觉之中领略到恬淡情调的幽雅;如若你能再亲手来捧上一把这草木华滋的垛田沃土,定会相信你能挤捏出水乡泽国古文明的汁液,也自然会能寻觅到淡远的岁月章回。

    沙沟菩提树

    在我的家乡,只要说起菩提树,稍有点佛教知识的人都会将其称之为“神树”因为它与佛祖释迦牟尼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这“神树”一般只生长在南方,在长江以北地区则是非常稀有的了。可是,我家乡县城西北部有一镇,名唤沙沟,镇中有一“大士禅林”庵内,就有一棵十分罕见的菩提树,那是清朝道光年间栽植的,距今有200多年。

    沙沟本是兴化、高邮、宝应、盐都等县域交界的僻隅之处,隶属于兴化的一个重镇,因为此地低洼呈盆地状,湖河港汊交横纵错,是苏北里下河地区的“洼中之洼”旧时对外的交通仅靠水路往来,所以显得相对十分封闭。抗战初期,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因为躲避日寇进攻,曾一度将省政府机构迁至兴化沙沟镇隐藏起来。

    这苏北并不富裕的集镇之中,现今值得寻觅的,是那些仍然保持着旧时容貌的风物景观,其中就有这珍贵的菩提树。

    五月初夏的一天,偶有的工作机遇,使我们有机会专门造访这小镇特有的景致。当踅走在镇里弯弯曲曲的小巷,穿过一座古老的砖砌拱桥时“大士禅林”庵突兀就在桥北的拐角处了。

    进入这座佛庵,并不收门票。且进门、出门,皆一切随缘,显得格外平易近人。进得庵内,里面空间甚为宽敞,佛像众多,但这座庵里,并看不出香火旺盛的迹象,只让人感受到一种出奇的静穆。在这座恍若隔世的庵院中小心移步,心中却是十分唯恐冒犯了比丘尼们独有的这份清静。

    我们进庵的目的,就是寻觅仰慕已久的那棵菩提树。不多时,好象有一种意念的提示,让我们忽然眼睛一亮,那修茸一新的庵院东侧,静静地伫立在一隅的,不就是那棵高直挺立的菩提树吗?我急速来到树下,仰起了脸,看到那树叶呈碧玉般的绿,绿得真是有点青翠欲滴,厚密的枝叶之中,此时竟有着无数串玲珑剔透的“菩提子”倒悬下挂。想必,那美丽而带有百般禅意的“菩提子”必定是此树的果实,稚小的一簇一簇“菩提子”竟宛若僧尼们挂在项上的颗颗佛珠,细观之,其上还附着一层层粉粉的绒絮,使人从心底愈加感受到此树种的不凡经历。想当年,佛祖就静坐此树种下,参禅悟法,苦修六年,终于得道成佛。他曾誓言:“我不能得证,就不起此座。”其时,佛祖慧眼相中的正是这青翠欲滴的玉叶的荫庇啊。后人无不认为,树种的珍奇正在于此。

    那么,更令我们好奇的是,为什么在苏北的偏僻小镇会有这样的神树?经细细地询问当地人,因为年代过于久远,大都摇头回答不出。然而,庵中却有一位热心的俗家老人,为我们讲述了虽不久远但却仍也十分神奇的故事。抗战期间,因为日寇得获沙沟镇驻有国民党重要人物的情报,便派出大批飞机进行狂轰滥炸,全镇民居大部分均被毁于战火,无辜平民死伤无数“大士禅林”庵这佛家清静之地也不能幸免,全部毁于大火,这棵菩提树也被日寇扔下的炸弹拦腰斩断,罹难的树身被大火烧焦。此刻正值寒冬,附近一位信佛的“二太爷”伤心惋惜之余,在庵里余烬中帮助收拾物什时,发现了残留的菩提树根,于是他便试着用河泥稻草将幸存树根捂盖好,不料第二年开春,这棵历经磨难的菩提树竟神奇般地从树根处冒出新的萌芽复活了。后经“二太爷”精心培护数年,小树又渐渐长高长成。数十年过去,此树又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年年开花结果,被当地人视为全镇的宝树。

    初夏的阳光,正穿过厚厚的枝叶,点点滴滴泼洒了一地,繁茂的树冠向四周伸展得似一把墨绿色的巨伞,使得树荫下的人们格外感受到被庇护的清凉快感。然而,这棵菩提树在恶劣环境中生生不息,乐观向上的可贵品格,则深深打动了我的心灵。面对此菩提树静默无语的神态和历尽沧桑而不衰的顽强生命力,我感到自己更加肤浅弱小,更无资格来解读它,留下的只有相见恨晚的感觉。虽然,我不是一个佛教徒,但,这也不会丝毫影响对博大精深的佛教哲理的仰慕。两百多年,这菩提树曾见证了家乡兴衰历史,目睹了小镇变迁的风风雨雨。古人曾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于眼前这棵郁郁苍苍而又禅意十分的菩提树,我的内心产生出一种说不出道不白的虔诚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