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边的队在苏北平原上的上海女人们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北平原。我已经开始上小学,妈妈在农村供销社工作,我们的家也经常随她工作的调整而到处搬迁。一年级下学期我们搬到了一个名叫唐屯的村子,距离县城30公里。
我们习惯了这种搬迁,觉得新奇而有趣,但每次妈妈都觉得不开心,在一个地方呆上几年,和周围的同事们邻居们成了好朋友,却又要分别,这滋味远不是我们小孩子所能体会了的。
我对这个新村子充满了好奇,我们所居住的供销社大院也比我们原来的住的地方大多了,人也多了许多。这点对喜欢热闹的我来说是最开心的。尤其在供销社大院里,可以看到好几个穿着讲究,操着南方口音的漂亮的姑娘们经常走来走去,在这较为偏僻的北方农村,她们可以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都是妈妈的同事,我们也渐渐混熟了。
妈妈告诉我,她们来自上海,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我不太明白,估计就是广播里经常说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吧。妈妈说她们都是高中毕业,有文化,领导并没有安排她们到农村下地干活,而是让她们在供销社、学校工作。有的做会计,有的做采购,有的做售货员,或在学校当老师。
在唐屯供销社工作的上海姑娘们,总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当然对于我也如此,她们身上的气质吸引着我,我很愿意跟她们接触,再加上小时候的我比较乖巧活泼,聪明伶俐,她们也喜欢带我玩。最先接触到的是和我们住在一排的叫朱丽谨阿姨,我一直觉得她的名字很好听,曾在心里埋怨我的父母亲没有给我起这样一个名字。朱姨个头不高,不胖不瘦,脸盘不大,皮肤较白,眼睛很有神,却时常抑郁和落寞,我便觉得这眼睛里经常有许多我读不懂的东西。她扎着二条细细的麻花辫,她一直为她比较少的头发而苦恼,说是血热造成的。她并不善言谈,给人感觉不远不近,显得比较有城府。但由于妈妈善良宽厚,朴实大方,她却愿意到我家来坐坐,和妈妈聊天。我也爱坐在她旁边听大人们讲话,时不时插上一句嘴,问这问那。印象里,上海好大,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和我隔得好远好远。我感觉得到她希望回故乡的渴望,也同样感觉得到她心底的那份无奈。
朱姨每次回上海,都要给我们带上海糖果,各种各样的,裹着花花绿绿的糖纸,令人眼花缭乱,别说吃了,光看一眼,都觉得很幸福了,要知道,我们那里卖的糖只有一分钱一块的黑糖块啊。这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了,通常把糖珍藏起来,好几天不舍得吃上一块,或者给最好的朋友一起分享。
朱姨1980年才离开唐屯,那时她30岁,没有结婚。她的弟弟也从上海赶来和他一起整理东西,临走时他们姐弟俩到我家来告别,妈妈眼睛湿润了,说以后有机会再来玩,我感觉心里是空落落的,朱姨摸着我的脑袋说:“好好上学,将来考到上海的大学,去找朱姨。”她依旧带了一包糖果,她知道这是我最爱吃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也不知她结婚了没有,头发长多了没有。
住在我家前排的还有一个刘姨,我不记得她的名字了,个子高高的,是搞采购的,很喜欢带我出去,她性格比朱姨活泼多了,特别喜欢花。那时候她经常到各村子里去收蒲苇编制成的辫花的垫子,我便同她一起去。那是晚春不冷不热的日子,玫瑰花开得很盛,她每次收完活,总能让我抱一束火红的香喷喷的玫瑰回家。那时村子里长着许多杏树,茂密的叶子之中,一个个青杏已经象蚕豆一样大了,树枝很低,伸手就可以够着,我看着很眼馋,真想偷偷地摘几个啊。刘姨看出我的心思,故意说:“这棵杏树结了这么多果实啊,可惜还没有熟不能吃,摘了就浪费了。我先给这棵树的主人说好,等成熟了,我带你来,让他给我们留着好不好啊。”没有一点说教,充分给足了我面子,我体会到被尊重的快乐,这委婉的语气,我一直铭记在心。
刘姨工作很能干,一点也没有城市人的那种娇气。后来我们家也离开了唐屯,再次提起她是好多年后,妈妈说,她没能回到上海,是在老乡家收购农产品时,倒在收购现场,再也没有醒来,据说是心脏病,但之前并没有听说她有心脏病!这消息让我着实惋惜难过了一阵子。
离唐屯十多里地,有个地方叫文寨,那里有个会计叫刘双花,也是上海人,人长得很漂亮,白白的皮肤,一看就是城里的大家闺秀,她完全没有上海人的精明,相反却非常老实。她时常到唐屯报帐,估计那时候供销社的会计核算都在一起,我便经常能看见她。因为她漂亮,所以很引人注意。听其他人说,她嫁给了文寨供销社一个姓陈的男人,那个男人比她大七岁,婆婆很厉害,平时管得很严,去串串门都不行。据说婆婆一家人在她刚到文寨的时候就看上了她,没结婚前,对她千好万好,孤单一人的她似乎找到家的感觉,但结了婚却没有了自由。从她那胆怯的眼神和落寞的神情看,她生活真的不幸福,很是可怜。她是为数不多的嫁给本地人的上海女人。
学校里还有位上海知青老师,上三年级的时候,她曾经教过我们几堂课数学课,老师叫王荻凯,很瘦,印象中是那种冷艳的女人,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比较酷的,带着眼睛,很认真地讲课,声音很好听。有一次正上课,外面有人把她喊了出去,回来时声音哽咽说:“对不起,同学们接下来自修,老师有点事要出去!”我们都很诧异,事后才知道她同来插队的同乡好友跳井自杀。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自杀,问大人们,他们总是说小孩子不要乱打听,至今我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使一个异乡女人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而选择客死在异乡?
王老师没过多久,便回了上海,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
五年级没有上完,我们又随着妈妈搬了家,来到一个叫李楼的地方,巧的是妈妈的同事里也有一个上海知青,她叫徐国英,皮肤很白,(才发现上海人都很白,也许我们自己太黑了,呵呵!)她带着眼睛,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为人热情善良,爱看书,很有修养。手很巧,好多衣服都是她自己裁剪,穿在身上既时髦又实惠。不久她和妈妈成了好朋友,我们亲切地叫她徐姨,她非常喜欢孩子,经常到我们家来,我们就缠着她讲故事,于是我们重温了童话故事“为什么十二属相中没有大象却有老鼠?”、“为什么猫见到老鼠就要逮老鼠?”等。有些童话故事至今还在脑海里浮现。仍记得,老鼠给孩子起的名字是随着他偷吃猪油的进度来起的,第一个孩子的名字叫“去了层皮”第二个孩子叫“去了一半”第三个孩子叫“一扫光”!。这些童话故事在徐姨甜美的略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描述中,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上了初中,我非常喜欢英语,她没事便教我学习,让我多听多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人重视英语,但徐姨却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将来会有大用处。果然英语越来越被重视,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许多学英语的方法是得益于徐姨的指点的。
那个年代里,男女似乎不能成为朋友,要么就是处对象的情人,要么就是夫妻。但徐姨却有个结过婚的男朋友,也是同事,他们以兄妹相称,男人的孩子称她为姑姑。尽管外人们指指点点,徐姨却我行我素,坦坦荡荡。我们家人非常理解她,我始终如一地认为徐姨和那位叔叔绝对是宽厚的友谊。
徐姨在苏北一直没有结婚,直到快四十岁才回到上海,经人介绍找了一个中年丧妻的海员,海员有个儿子叫晨晨,喜欢孩子的她,并没有再要孩子,而是把晨晨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和睦相处。喜欢讲故事的她肯定能俘虏孩子的心的!
回上海后,徐姨又几次回苏北看我们,她是我见过的唯一的一个乐观向上、敢于面对过去生活的上海女人,在我上大学之后,她来我家看望我们,妈妈告诉她我已经上了北京的大学,她非常遗憾地说:“怎么不去上海上呢?我家就在徐汇区,旁边就有个上海交大,离我家近得很呢!”
这次父母来北京,闲谈之中,又讲起了当年几个上海知青,又讲起徐姨。我便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父母和徐姨不见已有二十多年,我们家也从北方搬到了南方。旧的信件地址早已隔断了联系。假如她能看到我这篇文章该多好,说不定能联系上我,现在交通如此发达,有时间我一定带父母去上海看望她!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苏北平原。我已经开始上小学,妈妈在农村供销社工作,我们的家也经常随她工作的调整而到处搬迁。一年级下学期我们搬到了一个名叫唐屯的村子,距离县城30公里。
我们习惯了这种搬迁,觉得新奇而有趣,但每次妈妈都觉得不开心,在一个地方呆上几年,和周围的同事们邻居们成了好朋友,却又要分别,这滋味远不是我们小孩子所能体会了的。
我对这个新村子充满了好奇,我们所居住的供销社大院也比我们原来的住的地方大多了,人也多了许多。这点对喜欢热闹的我来说是最开心的。尤其在供销社大院里,可以看到好几个穿着讲究,操着南方口音的漂亮的姑娘们经常走来走去,在这较为偏僻的北方农村,她们可以说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们都是妈妈的同事,我们也渐渐混熟了。
妈妈告诉我,她们来自上海,是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我不太明白,估计就是广播里经常说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吧。妈妈说她们都是高中毕业,有文化,领导并没有安排她们到农村下地干活,而是让她们在供销社、学校工作。有的做会计,有的做采购,有的做售货员,或在学校当老师。
在唐屯供销社工作的上海姑娘们,总能吸引别人的眼球,当然对于我也如此,她们身上的气质吸引着我,我很愿意跟她们接触,再加上小时候的我比较乖巧活泼,聪明伶俐,她们也喜欢带我玩。最先接触到的是和我们住在一排的叫朱丽谨阿姨,我一直觉得她的名字很好听,曾在心里埋怨我的父母亲没有给我起这样一个名字。朱姨个头不高,不胖不瘦,脸盘不大,皮肤较白,眼睛很有神,却时常抑郁和落寞,我便觉得这眼睛里经常有许多我读不懂的东西。她扎着二条细细的麻花辫,她一直为她比较少的头发而苦恼,说是血热造成的。她并不善言谈,给人感觉不远不近,显得比较有城府。但由于妈妈善良宽厚,朴实大方,她却愿意到我家来坐坐,和妈妈聊天。我也爱坐在她旁边听大人们讲话,时不时插上一句嘴,问这问那。印象里,上海好大,仿佛是另外一个世界,和我隔得好远好远。我感觉得到她希望回故乡的渴望,也同样感觉得到她心底的那份无奈。
朱姨每次回上海,都要给我们带上海糖果,各种各样的,裹着花花绿绿的糖纸,令人眼花缭乱,别说吃了,光看一眼,都觉得很幸福了,要知道,我们那里卖的糖只有一分钱一块的黑糖块啊。这也是我最幸福的时刻了,通常把糖珍藏起来,好几天不舍得吃上一块,或者给最好的朋友一起分享。
朱姨1980年才离开唐屯,那时她30岁,没有结婚。她的弟弟也从上海赶来和他一起整理东西,临走时他们姐弟俩到我家来告别,妈妈眼睛湿润了,说以后有机会再来玩,我感觉心里是空落落的,朱姨摸着我的脑袋说:“好好上学,将来考到上海的大学,去找朱姨。”她依旧带了一包糖果,她知道这是我最爱吃的。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她,也不知她结婚了没有,头发长多了没有。
住在我家前排的还有一个刘姨,我不记得她的名字了,个子高高的,是搞采购的,很喜欢带我出去,她性格比朱姨活泼多了,特别喜欢花。那时候她经常到各村子里去收蒲苇编制成的辫花的垫子,我便同她一起去。那是晚春不冷不热的日子,玫瑰花开得很盛,她每次收完活,总能让我抱一束火红的香喷喷的玫瑰回家。那时村子里长着许多杏树,茂密的叶子之中,一个个青杏已经象蚕豆一样大了,树枝很低,伸手就可以够着,我看着很眼馋,真想偷偷地摘几个啊。刘姨看出我的心思,故意说:“这棵杏树结了这么多果实啊,可惜还没有熟不能吃,摘了就浪费了。我先给这棵树的主人说好,等成熟了,我带你来,让他给我们留着好不好啊。”没有一点说教,充分给足了我面子,我体会到被尊重的快乐,这委婉的语气,我一直铭记在心。
刘姨工作很能干,一点也没有城市人的那种娇气。后来我们家也离开了唐屯,再次提起她是好多年后,妈妈说,她没能回到上海,是在老乡家收购农产品时,倒在收购现场,再也没有醒来,据说是心脏病,但之前并没有听说她有心脏病!这消息让我着实惋惜难过了一阵子。
离唐屯十多里地,有个地方叫文寨,那里有个会计叫刘双花,也是上海人,人长得很漂亮,白白的皮肤,一看就是城里的大家闺秀,她完全没有上海人的精明,相反却非常老实。她时常到唐屯报帐,估计那时候供销社的会计核算都在一起,我便经常能看见她。因为她漂亮,所以很引人注意。听其他人说,她嫁给了文寨供销社一个姓陈的男人,那个男人比她大七岁,婆婆很厉害,平时管得很严,去串串门都不行。据说婆婆一家人在她刚到文寨的时候就看上了她,没结婚前,对她千好万好,孤单一人的她似乎找到家的感觉,但结了婚却没有了自由。从她那胆怯的眼神和落寞的神情看,她生活真的不幸福,很是可怜。她是为数不多的嫁给本地人的上海女人。
学校里还有位上海知青老师,上三年级的时候,她曾经教过我们几堂课数学课,老师叫王荻凯,很瘦,印象中是那种冷艳的女人,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比较酷的,带着眼睛,很认真地讲课,声音很好听。有一次正上课,外面有人把她喊了出去,回来时声音哽咽说:“对不起,同学们接下来自修,老师有点事要出去!”我们都很诧异,事后才知道她同来插队的同乡好友跳井自杀。没有人告诉我们为什么自杀,问大人们,他们总是说小孩子不要乱打听,至今我也不明白到底是什么使一个异乡女人失去生活下去的勇气,而选择客死在异乡?
王老师没过多久,便回了上海,离开了这个让她伤心的地方。
五年级没有上完,我们又随着妈妈搬了家,来到一个叫李楼的地方,巧的是妈妈的同事里也有一个上海知青,她叫徐国英,皮肤很白,(才发现上海人都很白,也许我们自己太黑了,呵呵!)她带着眼睛,一看就是个知识分子,为人热情善良,爱看书,很有修养。手很巧,好多衣服都是她自己裁剪,穿在身上既时髦又实惠。不久她和妈妈成了好朋友,我们亲切地叫她徐姨,她非常喜欢孩子,经常到我们家来,我们就缠着她讲故事,于是我们重温了童话故事“为什么十二属相中没有大象却有老鼠?”、“为什么猫见到老鼠就要逮老鼠?”等。有些童话故事至今还在脑海里浮现。仍记得,老鼠给孩子起的名字是随着他偷吃猪油的进度来起的,第一个孩子的名字叫“去了层皮”第二个孩子叫“去了一半”第三个孩子叫“一扫光”!。这些童话故事在徐姨甜美的略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描述中,变得更加妙趣横生。
上了初中,我非常喜欢英语,她没事便教我学习,让我多听多说,在那个时代,没有人重视英语,但徐姨却坚持自己的观点,说一定要好好学习英语,将来会有大用处。果然英语越来越被重视,我的英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许多学英语的方法是得益于徐姨的指点的。
那个年代里,男女似乎不能成为朋友,要么就是处对象的情人,要么就是夫妻。但徐姨却有个结过婚的男朋友,也是同事,他们以兄妹相称,男人的孩子称她为姑姑。尽管外人们指指点点,徐姨却我行我素,坦坦荡荡。我们家人非常理解她,我始终如一地认为徐姨和那位叔叔绝对是宽厚的友谊。
徐姨在苏北一直没有结婚,直到快四十岁才回到上海,经人介绍找了一个中年丧妻的海员,海员有个儿子叫晨晨,喜欢孩子的她,并没有再要孩子,而是把晨晨当成自己的亲生孩子,和睦相处。喜欢讲故事的她肯定能俘虏孩子的心的!
回上海后,徐姨又几次回苏北看我们,她是我见过的唯一的一个乐观向上、敢于面对过去生活的上海女人,在我上大学之后,她来我家看望我们,妈妈告诉她我已经上了北京的大学,她非常遗憾地说:“怎么不去上海上呢?我家就在徐汇区,旁边就有个上海交大,离我家近得很呢!”
这次父母来北京,闲谈之中,又讲起了当年几个上海知青,又讲起徐姨。我便有了写这篇文章的想法。父母和徐姨不见已有二十多年,我们家也从北方搬到了南方。旧的信件地址早已隔断了联系。假如她能看到我这篇文章该多好,说不定能联系上我,现在交通如此发达,有时间我一定带父母去上海看望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