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的记忆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喜欢独坐在幽静的水边,看着那平静的水面。
水里冒出一圈圈气泡了,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了啊,都会让我内心好一阵的激动。在我眼里这一池幽幽碧碧的水是有着性命的,钟聚着天地的灵气呢。
在水边可以长时间的看着,总会有奇迹,总会让心灵得到意外的抚慰:这边一只长脚的水虫在水面急急爬过,划出细细的波痕,总会让人想到,仙风道骨、衣裾飘飘、凌波微步;那边水面突然跃起一条盈寸白鱼,在空中急速扭动一下腰肢,却分明是水面盛开的一朵银亮多芒的鲜花,尽管只是昙花一现的幻影,却定格在记忆深处
不错,那边真有一朵小花,一朵郁黄色的小花,周遍的水面还星散着几片铁青的圆叶。啊,荇菜。虽然是娇弱的几片,但是久违的荇菜呢。我的记忆中的荇菜叶似乎被这几片星圆的叶子复制开来了,成为浩大的一片。有关水草这部分的记忆一下子复活了
一、荇菜
清明前后,村南边水灞里,一夜间便探头探脑地冒出一枚枚嫩绿的小圆叶,像飘散着一池的星星。
被村民称做水灞的池塘其实是一组断断续续的水系。从高处远处看:一大片一大片的白亮亮的池子,由同样白亮亮的狭长水道连缀着,像一根银带拖挂着一串玉片。
这大大小小的灞水一个冬天沉睡在村子的南边。荇菜的出现,就像灞水睁开了睡眼。一群挖猪菜的村童便在水边惊叫着,银亮亮的声音在水边散落。有的孩子搂抱着水边弯曲的老柳树,用枝条够着荇菜的圆叶。有的孩子则调皮地摔脱脚上的鞋子,卷起裤管,试一下水温,便笑嘻嘻的往前探着,身后翻卷一路水花。孩子用手轻易的采到紧贴在水面的圆叶,轻轻一拉,那潜在水中细如丝线的纤茎被拉的老高。啪,轻微弹响,那圆圆的叶子便如一片沁凉薄冰留在小手里。孩子嘻嘻哈哈地笑着。岸上的孩子自然每人分到一份惊喜。
那油油滑滑冰冰凉凉的一小片叶子柔软娇嫩极了,含在嘴里细细慢慢地嚼,清香甜涩里拌和着无限的沁凉。
那时我是孩子堆里最顽皮的一个,在不适当的季节下了水,每次总会遭到同伴告密,总不免被母亲拿着枝条追出院落。足足气了一晚,但第二天便忘记了挨打,也忘记了查问那狡猾的告密者。想来孩子的心灵如那清明的灞水呢。
还记得外婆给我讲的故事,说那狼外婆听升子和斗子说自己的外婆脸上有一块大黑痣,就是趁着月色,在水里捞起一片荇菜叶,贴在脸上,骗开了升子斗子的门。我才知道这荇菜的叶子还可以做狼外婆的道具。便和小朋友们把荇菜的圆叶贴在脸上,怪声怪调地摹拟狼外婆的口气说:“升子,斗子,撮簸口子,把门开开,我可是你们的外婆呢。”
那故事依然记得,那荇菜的在脸上沁亮的感觉依然还有。
后来读诗经,才知道那开篇之作关雎就吟咏了这荇菜“参差荇菜,左右采之”那几千年前,古代少女就乘小船在水中专著地采摘荇菜,清风徐来,纤纤素手轻灵地将这圆圆的叶片摘下。那是很美的画面呢,不由引得岸边的少年怦然心动。
后来也知道这荇菜江南一代又叫莼菜,可制成一道绝美的羹肴。
初夏的时节,荇菜密密地挤满一池,那黄色的小花举撮着,那是荇菜极盛的时节。不久那圆叶变成古铜色,没多久也就枯萎了。
荇菜也只是一季的水草,虽只有短短数月的光景,但总留给人诗意的印记。
二、鹅水草
村外那圆如锅底的池塘,村民称为锅底塘。初夏时节,这池塘里的水草已经很密匝。那水草枝枝攀攀的,有的形如松针,有的形如流苏,有的形如飘带水底下是深深浅浅黑压压的一片,那种须杈交错的凌乱,是很难形容的,反倒成了乱的意象,正如日本古代和歌里就有“今生生疑团,心如水藻乱”的句子,直接拿水藻形容内心的纷乱。
那有水藻的池塘很少有人下去,据说水藻会缠着人的腿而叫人难以解脱,那情形很可怖。
野外那叫锅底塘的池塘,水很清澈,黑压压的水藻就沉静在水底,只有寸许的游鱼成群结队地在其间曳尾觅食。有时用泥块抛掷下去。“咚”水面溅出一朵水花,那鱼群一下子银光点点地霰散开来。那泥团悠悠地在水藻间落着。鱼群旋即又云聚而来触碰那不明之物,争论不休,最后又曳尾而去。
“水至清则无鱼”这是素朴的常识。村民是不到这锅底塘来捞鱼摸虾的,家长也叮嘱孩子不要到有水草的池塘游泳。这反倒成就了这池塘里的各种水草,水草任性的疯长着。
后来发现这水底的一种水草,凡是养鹅苗的村民都要采的。这种草褐中带金,狭长的叶子像飞天提婆的飘带。村民叫做渣草或水渣草。
村民看准了这鹅水草,用两根长长的竹竿伸进水里一夹,然后把两根竹竿用力绞动着。那水草在水中的断裂声通过中空的竹竿,传到手中,传到耳中。那水中气泡续续地冒着,鱼群早已惊散。村民把卷缠着渣草的竹竿往怀中用力拉拽,像和水里的怪物争夺着自己落水的孩子。旋即,那水底浊水翻卷而上。村民拉脱了水草在水里涮涮了,很满意地把两根竹竿与先前旋转的方向反转一下,那漂亮的水草便脱落在大竹篮里,一股水草的腥气在空中洇开。只要往水里绞三两下就足够家里的鹅雏吃上几天。
那水面飘着断裂的水草,很凌乱,几枚小鱼在起哄似地追着漂浮水面的一片叶子。没几天那池塘又恢复原样,那一点鹅水草并不影响池水的大局。
那村民扛着沉甸甸的竹篮往回走。那篮子里的水一路溅落着,泥地上一路飞扬起泥土的腥气。
村民回到家中,在庭院的树下,并着两条长凳,上面压着一张宽阔的砧板,把满把水渣草一拧,用快刀“咔哧咔哧”地切着,一边用刀轻轻地一推,剁碎的鹅草便落在地下一只大木盆里。那“咔哧咔哧”的声音很有节奏,那清新的水草气息飘满庭院。
那大匾筐里的鹅雏大概很熟悉这种声音,隔着盖布闻到了这清新的气息,一起起哄似的呦呦地叫着,那匾筐四周听得鹅雏用小嘴抗议地敲啄着。那情景是很热闹的。
村民抓一把碎米粒往盆里一撒,再用大手一搅和,金褐透明的碎草上沾着星星似的碎米粒。
这时可以把鹅雏放出来了。揭开匾盖,一股热浪浪的腥气。嫩黄的小鹅苗跌跌撞撞地伸伸腰肢便急急地奔向食物,伸着脖子吃着,直吃得脖子鼓出一个小疙瘩。
说也奇怪,等到那鹅雏渐渐褪去了身上的鹅黄,自己可以户外觅食,便不再食用那水草了。
想来,这水草是乳口小鹅极其喜欢吃的,一直伴随小鹅成长。
三、鸡头米
村子南边密布着水系,大灞由西向东流进大河,与大灞相连是由北向南的另一独立水系——黄泥沟。其实也是一串池荡组成,有的段落长满芦苇,有的段落长满水草,有的段落长满菱角。而最南边一带的水塘比较浅,却被鸡头米那阔大带刺的绿叶密密匝匝地占领了。
鸡头米,我们那儿叫鸡头泡。到盛夏的季节,那密叶间突然举撮着一个刺球似的脑袋,上端还微露着紫色的花瓣。远看分明是昂得极高的鸡头,那是一种在鸡群中挑战的姿态,抑或是一种引吭高歌的姿态。
那鸡头米浑身长满了刺,是不允许人靠近的。尽管外表很不友好,但无论是根茎还是芡实却很诱人。
每次孩子们都要把裤管捋得很高,极为小心地斜着身用脚蹬踏着它那淤泥中的根须。但每回总被那尖利的密刺刺伤手指或腿脚。被连根拔起的茎叶,象落地的降落伞一般被孩子拖到岸边。孩子们用牧鹅的竹竿对准布满密刺的根茎一阵敲打着,直到被打得身首离披,再小心的批开根茎带刺的表皮,露出白花花的管子。那管子嫩脆多孔,青涩香甜。孩子们喜欢生吃,而村民却用来和红辣椒一同炒了吃,那口感清香浓糯,美极了。
那鸡头似的芡实,被一层厚实的密布着利刺的皮紧紧地裹束着,要想吃得那芡实就得准备着被刺扎几下。孩子们凡是吃得鸡头米,就得经受这样的挑战。记得我每次手指被扎得鲜血殷红。
那带刺的厚皮终究会被剥掉的,那露出的一团紧束的白瓤。白瓤里是一粒粒芡实,被一层膜包着,膜下便是一个圆似珍珠的硬壳包裹的芡实米。用鲜血换来的东西是自然珍贵的,那层层包裹的芡实米是洁白的是香糯可口的。
乡下的孩子都知道,那鸡头米的生长阶段不同,那味道是不一样的。
孩子们还为鸡头米起了好多名字。刚结实的壳是淡红色的,很软,里面是一包香甜的浆汁,我们称做“小红子”过一个阶段,那珍珠似的壳是鲜红色的,依然较软,里面的芡实有了些劲道,我们称做“大红子”再过一个阶段,那硬壳而变暗,里面的芡实很有力度,我们这时称为“糯米饭”大概和糯米一样的粘糯了。最后,那壳变成褐色,坚硬的很,里面的芡实干硬成粉末,外面的膜反倒松垮无力,这时又被称做“老忧子”
孩子们总是把批开的鸡头皮随处乱抛,又被太阳烤灼得像鞋掌一样的坚硬,不小心总被扎在脚上。那时乡间的孩子都是赤脚的。我好几次被那厚皮上的密刺扎在脚板上,疼得龇牙咧嘴,只得坐在泥地上,扳着脚一根一根地往外拔,再用泥巴灰一抹,便一瘸一拐地追赶着在前面疯跑的染着红顶记号的我家的鹅群。
那鸡头米的记忆是香甜的,但想来也不免觉得手脚间还有隐隐的疼痛。
四、野菱角
在黄泥沟一带有一片野塘,初夏的时候,清幽的水面浮散着细碎的绿叶,零星的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有这些绿碎叶点缀些许小白花,池塘便有了生机,也就有了希望。
在过不久,那花儿谢了,那碎叶的底下,就有了青豆般菱角的雏儿。孩子们是等不及的,探到水中,捞起紫色的细茎牵连着的水淋淋的一簇碎叶,把那叶下的那点雏儿给揪了下来。
那野菱角的雏儿长着嫩刺,还不足以扎手。剥开青涩的皮,里面也只是白色的一点浆汁。孩子们总是用衣角兜着,懒得去剥,直接扔进嘴里慢慢地细嚼,那青涩甘甜的感觉也很不错。
等到接近秋天的时候,那菱角已经长得很坚硬了,菱肉的味道也美极了。只是那刺总能扎破手指,那刺虽没有鸡头米的刺密集,但野菱角那硬壳上的四根青刺不但尖利而且密布肉眼难辨的倒刺。采菱角时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我们总是坐在长木盆里划开密集的碎叶,仔细的翻检着,再把多芒的青色野菱角揪下来放在木盆里的小竹篮里。有几回只顾着采摘和同伴的木盆撞到一起,木盆来一个底朝天。那水里牵牵绊绊的细茎绞缠在手脚间,粗糙的碎叶和尖利的菱刺扎在身体上又疼又痒。好在水边长大的孩子水性极好,总能摆脱凌凌乱乱的茎叶的纠缠。
但那水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小虫,村民称为鸭虱子,叮得我浑身奇痒,害得我一连好几天都不敢靠近水边。
那成熟的野菱角的米粒是很香糯的,手巧的村民把它磨成面,放到水里煮沸,再冷凝成醴酪,和其它菜肴一道炒了吃。那味道爽滑浓糯,香而不腻,回味无穷。
家乡的这几种野生的植物,人可尽用的,只要你有了一份闲情。物没有主,采之自然,这倒更增添一份情趣,更有一份回味。
只是那荇菜和鸡头米倒是极其清幽的雅士,不能有半点污物的侵染。如今农药和化肥的普遍使用,家乡很难看到这两类植物的影子。那种散荡开怀的乐趣也只能复活在记忆深处了,想来总有一点悲悲凉凉的感觉。
水,总是灵透的,水中之物也总是脱俗的。
喜欢独坐在幽静的水边,看着那平静的水面。
水里冒出一圈圈气泡了,水面荡起一圈圈涟漪了啊,都会让我内心好一阵的激动。在我眼里这一池幽幽碧碧的水是有着性命的,钟聚着天地的灵气呢。
在水边可以长时间的看着,总会有奇迹,总会让心灵得到意外的抚慰:这边一只长脚的水虫在水面急急爬过,划出细细的波痕,总会让人想到,仙风道骨、衣裾飘飘、凌波微步;那边水面突然跃起一条盈寸白鱼,在空中急速扭动一下腰肢,却分明是水面盛开的一朵银亮多芒的鲜花,尽管只是昙花一现的幻影,却定格在记忆深处
不错,那边真有一朵小花,一朵郁黄色的小花,周遍的水面还星散着几片铁青的圆叶。啊,荇菜。虽然是娇弱的几片,但是久违的荇菜呢。我的记忆中的荇菜叶似乎被这几片星圆的叶子复制开来了,成为浩大的一片。有关水草这部分的记忆一下子复活了
一、荇菜
清明前后,村南边水灞里,一夜间便探头探脑地冒出一枚枚嫩绿的小圆叶,像飘散着一池的星星。
被村民称做水灞的池塘其实是一组断断续续的水系。从高处远处看:一大片一大片的白亮亮的池子,由同样白亮亮的狭长水道连缀着,像一根银带拖挂着一串玉片。
这大大小小的灞水一个冬天沉睡在村子的南边。荇菜的出现,就像灞水睁开了睡眼。一群挖猪菜的村童便在水边惊叫着,银亮亮的声音在水边散落。有的孩子搂抱着水边弯曲的老柳树,用枝条够着荇菜的圆叶。有的孩子则调皮地摔脱脚上的鞋子,卷起裤管,试一下水温,便笑嘻嘻的往前探着,身后翻卷一路水花。孩子用手轻易的采到紧贴在水面的圆叶,轻轻一拉,那潜在水中细如丝线的纤茎被拉的老高。啪,轻微弹响,那圆圆的叶子便如一片沁凉薄冰留在小手里。孩子嘻嘻哈哈地笑着。岸上的孩子自然每人分到一份惊喜。
那油油滑滑冰冰凉凉的一小片叶子柔软娇嫩极了,含在嘴里细细慢慢地嚼,清香甜涩里拌和着无限的沁凉。
那时我是孩子堆里最顽皮的一个,在不适当的季节下了水,每次总会遭到同伴告密,总不免被母亲拿着枝条追出院落。足足气了一晚,但第二天便忘记了挨打,也忘记了查问那狡猾的告密者。想来孩子的心灵如那清明的灞水呢。
还记得外婆给我讲的故事,说那狼外婆听升子和斗子说自己的外婆脸上有一块大黑痣,就是趁着月色,在水里捞起一片荇菜叶,贴在脸上,骗开了升子斗子的门。我才知道这荇菜的叶子还可以做狼外婆的道具。便和小朋友们把荇菜的圆叶贴在脸上,怪声怪调地摹拟狼外婆的口气说:“升子,斗子,撮簸口子,把门开开,我可是你们的外婆呢。”
那故事依然记得,那荇菜的在脸上沁亮的感觉依然还有。
后来读诗经,才知道那开篇之作关雎就吟咏了这荇菜“参差荇菜,左右采之”那几千年前,古代少女就乘小船在水中专著地采摘荇菜,清风徐来,纤纤素手轻灵地将这圆圆的叶片摘下。那是很美的画面呢,不由引得岸边的少年怦然心动。
后来也知道这荇菜江南一代又叫莼菜,可制成一道绝美的羹肴。
初夏的时节,荇菜密密地挤满一池,那黄色的小花举撮着,那是荇菜极盛的时节。不久那圆叶变成古铜色,没多久也就枯萎了。
荇菜也只是一季的水草,虽只有短短数月的光景,但总留给人诗意的印记。
二、鹅水草
村外那圆如锅底的池塘,村民称为锅底塘。初夏时节,这池塘里的水草已经很密匝。那水草枝枝攀攀的,有的形如松针,有的形如流苏,有的形如飘带水底下是深深浅浅黑压压的一片,那种须杈交错的凌乱,是很难形容的,反倒成了乱的意象,正如日本古代和歌里就有“今生生疑团,心如水藻乱”的句子,直接拿水藻形容内心的纷乱。
那有水藻的池塘很少有人下去,据说水藻会缠着人的腿而叫人难以解脱,那情形很可怖。
野外那叫锅底塘的池塘,水很清澈,黑压压的水藻就沉静在水底,只有寸许的游鱼成群结队地在其间曳尾觅食。有时用泥块抛掷下去。“咚”水面溅出一朵水花,那鱼群一下子银光点点地霰散开来。那泥团悠悠地在水藻间落着。鱼群旋即又云聚而来触碰那不明之物,争论不休,最后又曳尾而去。
“水至清则无鱼”这是素朴的常识。村民是不到这锅底塘来捞鱼摸虾的,家长也叮嘱孩子不要到有水草的池塘游泳。这反倒成就了这池塘里的各种水草,水草任性的疯长着。
后来发现这水底的一种水草,凡是养鹅苗的村民都要采的。这种草褐中带金,狭长的叶子像飞天提婆的飘带。村民叫做渣草或水渣草。
村民看准了这鹅水草,用两根长长的竹竿伸进水里一夹,然后把两根竹竿用力绞动着。那水草在水中的断裂声通过中空的竹竿,传到手中,传到耳中。那水中气泡续续地冒着,鱼群早已惊散。村民把卷缠着渣草的竹竿往怀中用力拉拽,像和水里的怪物争夺着自己落水的孩子。旋即,那水底浊水翻卷而上。村民拉脱了水草在水里涮涮了,很满意地把两根竹竿与先前旋转的方向反转一下,那漂亮的水草便脱落在大竹篮里,一股水草的腥气在空中洇开。只要往水里绞三两下就足够家里的鹅雏吃上几天。
那水面飘着断裂的水草,很凌乱,几枚小鱼在起哄似地追着漂浮水面的一片叶子。没几天那池塘又恢复原样,那一点鹅水草并不影响池水的大局。
那村民扛着沉甸甸的竹篮往回走。那篮子里的水一路溅落着,泥地上一路飞扬起泥土的腥气。
村民回到家中,在庭院的树下,并着两条长凳,上面压着一张宽阔的砧板,把满把水渣草一拧,用快刀“咔哧咔哧”地切着,一边用刀轻轻地一推,剁碎的鹅草便落在地下一只大木盆里。那“咔哧咔哧”的声音很有节奏,那清新的水草气息飘满庭院。
那大匾筐里的鹅雏大概很熟悉这种声音,隔着盖布闻到了这清新的气息,一起起哄似的呦呦地叫着,那匾筐四周听得鹅雏用小嘴抗议地敲啄着。那情景是很热闹的。
村民抓一把碎米粒往盆里一撒,再用大手一搅和,金褐透明的碎草上沾着星星似的碎米粒。
这时可以把鹅雏放出来了。揭开匾盖,一股热浪浪的腥气。嫩黄的小鹅苗跌跌撞撞地伸伸腰肢便急急地奔向食物,伸着脖子吃着,直吃得脖子鼓出一个小疙瘩。
说也奇怪,等到那鹅雏渐渐褪去了身上的鹅黄,自己可以户外觅食,便不再食用那水草了。
想来,这水草是乳口小鹅极其喜欢吃的,一直伴随小鹅成长。
三、鸡头米
村子南边密布着水系,大灞由西向东流进大河,与大灞相连是由北向南的另一独立水系——黄泥沟。其实也是一串池荡组成,有的段落长满芦苇,有的段落长满水草,有的段落长满菱角。而最南边一带的水塘比较浅,却被鸡头米那阔大带刺的绿叶密密匝匝地占领了。
鸡头米,我们那儿叫鸡头泡。到盛夏的季节,那密叶间突然举撮着一个刺球似的脑袋,上端还微露着紫色的花瓣。远看分明是昂得极高的鸡头,那是一种在鸡群中挑战的姿态,抑或是一种引吭高歌的姿态。
那鸡头米浑身长满了刺,是不允许人靠近的。尽管外表很不友好,但无论是根茎还是芡实却很诱人。
每次孩子们都要把裤管捋得很高,极为小心地斜着身用脚蹬踏着它那淤泥中的根须。但每回总被那尖利的密刺刺伤手指或腿脚。被连根拔起的茎叶,象落地的降落伞一般被孩子拖到岸边。孩子们用牧鹅的竹竿对准布满密刺的根茎一阵敲打着,直到被打得身首离披,再小心的批开根茎带刺的表皮,露出白花花的管子。那管子嫩脆多孔,青涩香甜。孩子们喜欢生吃,而村民却用来和红辣椒一同炒了吃,那口感清香浓糯,美极了。
那鸡头似的芡实,被一层厚实的密布着利刺的皮紧紧地裹束着,要想吃得那芡实就得准备着被刺扎几下。孩子们凡是吃得鸡头米,就得经受这样的挑战。记得我每次手指被扎得鲜血殷红。
那带刺的厚皮终究会被剥掉的,那露出的一团紧束的白瓤。白瓤里是一粒粒芡实,被一层膜包着,膜下便是一个圆似珍珠的硬壳包裹的芡实米。用鲜血换来的东西是自然珍贵的,那层层包裹的芡实米是洁白的是香糯可口的。
乡下的孩子都知道,那鸡头米的生长阶段不同,那味道是不一样的。
孩子们还为鸡头米起了好多名字。刚结实的壳是淡红色的,很软,里面是一包香甜的浆汁,我们称做“小红子”过一个阶段,那珍珠似的壳是鲜红色的,依然较软,里面的芡实有了些劲道,我们称做“大红子”再过一个阶段,那硬壳而变暗,里面的芡实很有力度,我们这时称为“糯米饭”大概和糯米一样的粘糯了。最后,那壳变成褐色,坚硬的很,里面的芡实干硬成粉末,外面的膜反倒松垮无力,这时又被称做“老忧子”
孩子们总是把批开的鸡头皮随处乱抛,又被太阳烤灼得像鞋掌一样的坚硬,不小心总被扎在脚上。那时乡间的孩子都是赤脚的。我好几次被那厚皮上的密刺扎在脚板上,疼得龇牙咧嘴,只得坐在泥地上,扳着脚一根一根地往外拔,再用泥巴灰一抹,便一瘸一拐地追赶着在前面疯跑的染着红顶记号的我家的鹅群。
那鸡头米的记忆是香甜的,但想来也不免觉得手脚间还有隐隐的疼痛。
四、野菱角
在黄泥沟一带有一片野塘,初夏的时候,清幽的水面浮散着细碎的绿叶,零星的开着四瓣的小白花。有这些绿碎叶点缀些许小白花,池塘便有了生机,也就有了希望。
在过不久,那花儿谢了,那碎叶的底下,就有了青豆般菱角的雏儿。孩子们是等不及的,探到水中,捞起紫色的细茎牵连着的水淋淋的一簇碎叶,把那叶下的那点雏儿给揪了下来。
那野菱角的雏儿长着嫩刺,还不足以扎手。剥开青涩的皮,里面也只是白色的一点浆汁。孩子们总是用衣角兜着,懒得去剥,直接扔进嘴里慢慢地细嚼,那青涩甘甜的感觉也很不错。
等到接近秋天的时候,那菱角已经长得很坚硬了,菱肉的味道也美极了。只是那刺总能扎破手指,那刺虽没有鸡头米的刺密集,但野菱角那硬壳上的四根青刺不但尖利而且密布肉眼难辨的倒刺。采菱角时总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我们总是坐在长木盆里划开密集的碎叶,仔细的翻检着,再把多芒的青色野菱角揪下来放在木盆里的小竹篮里。有几回只顾着采摘和同伴的木盆撞到一起,木盆来一个底朝天。那水里牵牵绊绊的细茎绞缠在手脚间,粗糙的碎叶和尖利的菱刺扎在身体上又疼又痒。好在水边长大的孩子水性极好,总能摆脱凌凌乱乱的茎叶的纠缠。
但那水中有一种看不见的小虫,村民称为鸭虱子,叮得我浑身奇痒,害得我一连好几天都不敢靠近水边。
那成熟的野菱角的米粒是很香糯的,手巧的村民把它磨成面,放到水里煮沸,再冷凝成醴酪,和其它菜肴一道炒了吃。那味道爽滑浓糯,香而不腻,回味无穷。
家乡的这几种野生的植物,人可尽用的,只要你有了一份闲情。物没有主,采之自然,这倒更增添一份情趣,更有一份回味。
只是那荇菜和鸡头米倒是极其清幽的雅士,不能有半点污物的侵染。如今农药和化肥的普遍使用,家乡很难看到这两类植物的影子。那种散荡开怀的乐趣也只能复活在记忆深处了,想来总有一点悲悲凉凉的感觉。
水,总是灵透的,水中之物也总是脱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