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我对灯有着一种深刻的记忆,论说起来,灯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其作用就是为人照明的,仅此而已。我想,这样的说法应该是恰如其分的。但我还是要说,灯之于我,则不是“仅此而已”那么简单的事儿了。
回想起来,那应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了。那时,我尚年幼,家里照明还使用煤油灯。煤油灯是自制的,分上下两层,盛油的油壶是用完了的墨水瓶,瓶口有盖,在瓶盖中间凿有小孔,专门用来穿灯捻子。捻子是用棉花搓成的,烧国家供应的煤油。我还记得那时的煤油是凭票供应,一户人家一月只供应一市斤,所以就得节省着用,否则,不到月底,全家人就该摸黑了。我母亲用油比较节俭,每月打油回来后,她就给每间小房子的油灯都添满了,而且规定必须用到下个月初才给添油。那是什么灯啊!夜里看它一灯如豆,直到家兄娶回嫂子,我们家才购置了一盏戴有玻璃罩的油灯。这种灯比起家里自制的煤油灯就先进多了,那灯底座有点艺术造型,灯罩也晶莹剔透,很有观赏价值,我们管叫它罩子灯。
我年少时喜欢看书,用油自然就费一些,往往是一灯油用不了多久,瓶里的油就见底了。但书又丢舍不了,那该怎么办呢?让母亲给我的瓶里添一点吗?这对母亲来说,恐怕是难以接受的。为此,我就打起了小算盘。只要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趁机溜到母亲的房间,把母亲房间油灯里的油往我的油灯里倒一点。我自以为自己的这点鬼把戏,母亲是难以发现的,也便有些得意。实际上呢?母亲从一开始就识破了我的伎俩,只是不想戳穿罢了。直到后来,我在部队提了干,又上了大学,母亲才向我道出这一秘密。母亲说她是个文盲,心里就想着我长大了好好念书能有出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作为的人。因此,在她发现我的那点鬼把戏时,她非但没有责怪我,也悄悄地给我的煤油灯里添油,而她和父亲每天基本上都是摸着黑的。这就是我的母亲啊!现在回想,心理仍觉得热乎乎的。
日常生活中,人与灯为伴。灯呢?也是因夜而亮。大约如此,灯就会给人以敞想,给人以温暖。周作人曾出版过一部名为秉烛谈的散文集,我们且不说书写得如何精彩如何优美如何华丽,单看秉烛谈这几个字,就觉得非常美好,很有情致。其实,能制造这种情致的远不止一个周作人。譬如陶渊明,他在好几百年前就拿秉烛大做文章。我们且听老陶是怎样吟诵的。云:
寄言酣中客,日没秉当烛。
老陶尚且如此,现代人又何必对此少见多怪呢?
毕竟江河东流去!
时代变迁了,如果让现代人再去秉烛那就是倒退了。但生活中常常发生电路故障的事儿,一下子就让人陷入漆黑的世界里,觉得生活原来有那么多的不便。没有电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的。于是,就会有许许多多人拿起电话,有找本单位电工的,有找变电所的,说不准有人还会把电话直接打到市长办公室。这下问题严重了,肯定够电力局或电业局的头头们忙上一阵的。不用市长朝他们发火,他们也会向市长检讨一番。当然,须说说发生停电的原因、目前采取的措施、以及应吸取的教训,等等;这个态一定得表,不表态是过不去的。就说自己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此事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的百姓,享受贯了电力充足的工业文明,因而,也就不会委屈到“秉烛”那一步。生活的富裕,只能会进一步学会享受生活,且生活的质量标准亦愈来愈高,奋斗的目标远大起来,从而也就不会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那时候的人们把“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最高的追求。与其说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倒不如说是我们那时生活的尴尬境况。至少,也不大可能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
有关灯的记忆,总会在不经意间爬上心头,起码,我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最有意思的是关于灯的节日,这也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一部文明史啊!像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这是记忆中最为热闹、最为美妙的灯节了。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曾有诗赞曰:
灯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其实,赞灯的诗篇是比较多的。像晋代的习凿齿的咏灯笼、南朝梁纪少喻的咏残灯诗、以及唐宋明清的诗词名家们,如李商隐、花蕊夫人、欧阳修、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这些都是文人墨客。还有看灯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热闹的,恐怕这类人就更多了。小时候,我也有看灯的嗜好,不只是我,我们村上的所有小娃们,一到冬天就盼腊月二十三,好像这是小年,小年一过,眼看着离春节只有七、八天了,心里甭提该有多么高兴啊!这个时候大人们便忙着磨豆腐、杀猪宰羊,购置年货。当然,也会忙里偷闲,匝若干个灯笼,一方面要给别人家送,再就是自己家里正月十五晚上也要挂灯笼。一般说来,灯笼的式样多为宫灯,状为椭圆形,点蜡烛,也有点煤油灯的。除夕的夜晚有的人家就提前挂上了,为的是图个吉星高照。而正月十五元宵节时,那可是最热闹的灯节了。因此,人们就会在灯上做文章。大约如此,求美、求新、求花样奇特,成了人们准备灯节的标准。为了这个,人人都会匠心独具,使尽做灯的绝活儿,以期高人一筹,争得个让众人喝彩的名声罢!
更热闹的是耍灯,那是一种团体表演。由十人以上或数十人组成的灯笼方阵,又称舞龙灯。表演是应邀在谁家门前进行的。但无论谁家邀请,都须在门前摆上一张大方桌,还要张灯结彩。我记得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曾有一出名剧叫夫妻观灯的地方花鼓戏,其内容就是描述那种热闹场景的。现在细想,历历在目。仿佛自己手里提着灯笼,同几个村童在村子里窜上窜下,比谁的灯漂亮。这个时候,全村上下已灯火如星,温馨一片。从记事起,心中便收藏了这个永恒的记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首无题的确令人击节叹赏!此时此刻,我头顶上的电灯恐怕是不会流泪的。这不能怪它冷酷无情,而是它没有具备蜡烛那样的功能。缘于此,我是感觉不到蜡烛那种无言亦无奈的伤感了。现在,我也经常熬夜,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分,日光灯冷冷地注视着我独自苦思。即便如此,我对灯心里还是存有万万分的感激!是的,灯照明了夜空,也照亮着我,使我不至于感到孤寂。有灯与我为伴,我的思想才不至于干涸、不陷入停顿,而且十分活跃。如此这般,我又何苦去为无烛而自寻烦恼呢?
我对灯有着一种深刻的记忆,论说起来,灯也不是什么稀罕之物,其作用就是为人照明的,仅此而已。我想,这样的说法应该是恰如其分的。但我还是要说,灯之于我,则不是“仅此而已”那么简单的事儿了。
回想起来,那应是三十多年前的事儿了。那时,我尚年幼,家里照明还使用煤油灯。煤油灯是自制的,分上下两层,盛油的油壶是用完了的墨水瓶,瓶口有盖,在瓶盖中间凿有小孔,专门用来穿灯捻子。捻子是用棉花搓成的,烧国家供应的煤油。我还记得那时的煤油是凭票供应,一户人家一月只供应一市斤,所以就得节省着用,否则,不到月底,全家人就该摸黑了。我母亲用油比较节俭,每月打油回来后,她就给每间小房子的油灯都添满了,而且规定必须用到下个月初才给添油。那是什么灯啊!夜里看它一灯如豆,直到家兄娶回嫂子,我们家才购置了一盏戴有玻璃罩的油灯。这种灯比起家里自制的煤油灯就先进多了,那灯底座有点艺术造型,灯罩也晶莹剔透,很有观赏价值,我们管叫它罩子灯。
我年少时喜欢看书,用油自然就费一些,往往是一灯油用不了多久,瓶里的油就见底了。但书又丢舍不了,那该怎么办呢?让母亲给我的瓶里添一点吗?这对母亲来说,恐怕是难以接受的。为此,我就打起了小算盘。只要家里没人的时候,我就趁机溜到母亲的房间,把母亲房间油灯里的油往我的油灯里倒一点。我自以为自己的这点鬼把戏,母亲是难以发现的,也便有些得意。实际上呢?母亲从一开始就识破了我的伎俩,只是不想戳穿罢了。直到后来,我在部队提了干,又上了大学,母亲才向我道出这一秘密。母亲说她是个文盲,心里就想着我长大了好好念书能有出息,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人,一个对社会有作为的人。因此,在她发现我的那点鬼把戏时,她非但没有责怪我,也悄悄地给我的煤油灯里添油,而她和父亲每天基本上都是摸着黑的。这就是我的母亲啊!现在回想,心理仍觉得热乎乎的。
日常生活中,人与灯为伴。灯呢?也是因夜而亮。大约如此,灯就会给人以敞想,给人以温暖。周作人曾出版过一部名为秉烛谈的散文集,我们且不说书写得如何精彩如何优美如何华丽,单看秉烛谈这几个字,就觉得非常美好,很有情致。其实,能制造这种情致的远不止一个周作人。譬如陶渊明,他在好几百年前就拿秉烛大做文章。我们且听老陶是怎样吟诵的。云:
寄言酣中客,日没秉当烛。
老陶尚且如此,现代人又何必对此少见多怪呢?
毕竟江河东流去!
时代变迁了,如果让现代人再去秉烛那就是倒退了。但生活中常常发生电路故障的事儿,一下子就让人陷入漆黑的世界里,觉得生活原来有那么多的不便。没有电就会带来一系列问题的。于是,就会有许许多多人拿起电话,有找本单位电工的,有找变电所的,说不准有人还会把电话直接打到市长办公室。这下问题严重了,肯定够电力局或电业局的头头们忙上一阵的。不用市长朝他们发火,他们也会向市长检讨一番。当然,须说说发生停电的原因、目前采取的措施、以及应吸取的教训,等等;这个态一定得表,不表态是过不去的。就说自己作为主管部门的领导,对此事是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的百姓,享受贯了电力充足的工业文明,因而,也就不会委屈到“秉烛”那一步。生活的富裕,只能会进一步学会享受生活,且生活的质量标准亦愈来愈高,奋斗的目标远大起来,从而也就不会像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那时候的人们把“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最高的追求。与其说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倒不如说是我们那时生活的尴尬境况。至少,也不大可能想到今天会有这么好的生活条件。
有关灯的记忆,总会在不经意间爬上心头,起码,我是经历了那个年代的。最有意思的是关于灯的节日,这也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一部文明史啊!像正月十五元宵节观灯,这是记忆中最为热闹、最为美妙的灯节了。初唐四杰之一的卢照邻曾有诗赞曰:
灯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其实,赞灯的诗篇是比较多的。像晋代的习凿齿的咏灯笼、南朝梁纪少喻的咏残灯诗、以及唐宋明清的诗词名家们,如李商隐、花蕊夫人、欧阳修、黄庭坚、陆游、杨万里等;这些都是文人墨客。还有看灯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热闹的,恐怕这类人就更多了。小时候,我也有看灯的嗜好,不只是我,我们村上的所有小娃们,一到冬天就盼腊月二十三,好像这是小年,小年一过,眼看着离春节只有七、八天了,心里甭提该有多么高兴啊!这个时候大人们便忙着磨豆腐、杀猪宰羊,购置年货。当然,也会忙里偷闲,匝若干个灯笼,一方面要给别人家送,再就是自己家里正月十五晚上也要挂灯笼。一般说来,灯笼的式样多为宫灯,状为椭圆形,点蜡烛,也有点煤油灯的。除夕的夜晚有的人家就提前挂上了,为的是图个吉星高照。而正月十五元宵节时,那可是最热闹的灯节了。因此,人们就会在灯上做文章。大约如此,求美、求新、求花样奇特,成了人们准备灯节的标准。为了这个,人人都会匠心独具,使尽做灯的绝活儿,以期高人一筹,争得个让众人喝彩的名声罢!
更热闹的是耍灯,那是一种团体表演。由十人以上或数十人组成的灯笼方阵,又称舞龙灯。表演是应邀在谁家门前进行的。但无论谁家邀请,都须在门前摆上一张大方桌,还要张灯结彩。我记得上个世纪的五十年代,曾有一出名剧叫夫妻观灯的地方花鼓戏,其内容就是描述那种热闹场景的。现在细想,历历在目。仿佛自己手里提着灯笼,同几个村童在村子里窜上窜下,比谁的灯漂亮。这个时候,全村上下已灯火如星,温馨一片。从记事起,心中便收藏了这个永恒的记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李商隐这首无题的确令人击节叹赏!此时此刻,我头顶上的电灯恐怕是不会流泪的。这不能怪它冷酷无情,而是它没有具备蜡烛那样的功能。缘于此,我是感觉不到蜡烛那种无言亦无奈的伤感了。现在,我也经常熬夜,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分,日光灯冷冷地注视着我独自苦思。即便如此,我对灯心里还是存有万万分的感激!是的,灯照明了夜空,也照亮着我,使我不至于感到孤寂。有灯与我为伴,我的思想才不至于干涸、不陷入停顿,而且十分活跃。如此这般,我又何苦去为无烛而自寻烦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