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随草原上半部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迷醉草原
七月,呼伦贝尔光莹圆润,湿漉漉的草原蒸腾的绿意和蜿蜒闪亮的河水一起氤氲着云脚低垂的天空,低回的雄鹰俯瞰,山花烂漫,洁白的蒙古包星星点点,远处毛色冼亮牛儿羊儿悠闲静卧的,低头吃草的,嬉戏跳跃的;头戴草帽的牧人坐在草地上,手里的鞭子一旁慵懒的垂着。那不可触摸的美在心头荡漾,我的眼,我的心蛰伏在它柔软温柔的唇下,陶醉于它的轻吻。
犹忆少年时,推着二八的永久牌自行车去山里采山野菜。沿着路向西北方向是一个叫泉山子的生产队,走出四到五里路,尽是零散的牛羊,遍地被牛羊啃低的绿草。蚂蚱蝈蝈们振翅的响声在草原上起此彼伏连成一片。嗡嗡乱飞的蚊子,小咬,围着人前前后后的转着找机会下嘴喝人腥咸的血液。
烈日当空,整个草原越发燥热。拐过一弯,在一道山坡停住。人呆住了。蚊虫不见了踪影,虫鸣也消失了,路边密密匝匝满是红的,黄的、粉的、白的、兰的花开着。大群大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夹杂着浓郁而弥漫的花香扑面而来。蝴蝶落在车上,路上,草地上,还往直往人的脸上撞。黄色,黑色、粉色、白色,亮晶晶毛茸茸的的蝴蝶那么好看,这一切胀满了你的感官,并让让它们不知所措。配上一股清幽的山泉,叮咚作响,这里又是一处蝴蝶泉。
“蝶儿舞乱了光景,碎碎洒落在荫下,枕着湍湍的河波,荡着风中馥郁的幽香,秋千上,我眠了。痴痴的心着了迷。蝶附在耳畔轻语着情话。梦波上浮起娇羞的白莲,绽放,吐出了嫩蕊,蜜意绵绵。巧巧的蝶儿弄醒弦音,弦动,花絮纤纤,翩翩舞起了霓裳,倏倏亭亭,如影相随。倦舞南风,栖落在油油的碧草尖,露凝着相思,打湿蝶儿的花衣裳。”——蝶舞
少年的梦极容易醒。人们还是把它珍藏在心里,日子久了,梦也会象只鹰隼一样从心里蒸腾出去,迷失在远方的草原上空,盘旋,低回。草原是家,这个滋生梦境的地方,带给人的究竟是幻景还是真实,时常锥我的心,刺我的骨。
2005年7月2日上午的7点,我坐上开往草原的客车,离开城市,直奔阔别20载,仲夏的草原。当我第一眼看到草原的时候,我敢确定,这不是虚境,是真切实在的。我是真的把她放在心上了。真的,这回不会让她消弭在异乡的路上。路比直的向前延伸,那些明晃晃的叶光,从车窗穿进来,穿透了某些莫名的希望,翻过山去,向北是家乡,我信这次我是真的回来了。
木刻楞
一年没回来,家里迁了新居。
爸爸妈妈花了三年的时间盖起的松木垛儿。这种建筑是跟俄罗斯后裔学的。他们把这个叫做木刻楞。屋子里外都是木头结构的,看上去到象是小孩子搭的积木。把用上好的原木剥干净树皮,一层层罗起来,墙壁接口处,在木头上做好咬槽,让木头们上下自然的咬合在一起结实的垒起来,在这个长方体状的建筑上在加上房盖(用一种特制的刀将松木原木破成的木板做的房盖),就是地道的木刻楞了,比起蒙古包,它是草原上的宫殿。这里有很多人家都是住这种房子。
时下,已经不提倡用耗用大量的木材盖这种木刻楞,但是,作为一种文化风俗,保留下来给人看也是极其养眼的。
木刻楞的屋子里,都有炉子,火墙子。炉子是用来生火做饭的,火墙是用来排烟取暖的。炉子旁边立着火钩子,小煤铲。火钩子可以钩炉圈,小煤铲可以扒灰。火墙是个伟大的发明。一则可以使炉子里一些不充分燃烧物充分燃烧,利用他们的余温还可以足足给屋子取暖,帮人们抵御严寒,另一方面还可以环保,让灰烬彻底燃烧。这些知识都是人们适应北方严冬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总结出来的。
从人类走出山洞,发展到现在的木刻楞,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的历史。木刻楞越来越少了,逐渐被红砖绿瓦的平房或钢筋水泥的这楼房代替,只有很少一部分和父亲一样的人保持着古老的原汁原味的认知习惯和生活习惯。他们固执的坚持着,努力的保持着这些就要消失在人们视线之外的文明。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后代子女们,构成文明的延续与推进。
人为生存去适应环境,改变自己,保护自己,同时又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在后工业时代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象木刻楞一类的这些原始的文明,是以标本的形式走进都市的。它们的原形与实用性也随着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自然的被送进博物馆。人类的脆弱灵魂,是不是更需要钢筋水泥这些坚固的外壳作为保护支撑。
得耳布尔河雨季
家里这条河水一到雨季就要放肆一回。白茫茫的大水和绿绿的草原连成一片。根本分不清河道还是草原,漫天都是水色。牛儿被隔到河对岸望着大水哞哞直叫,不敢回来。找牛的女人,男人,孩子,不会游泳,隔着水气弥漫的河,着急的喊着那边牛儿。河两岸的人和牛慌乱无着。
有大胆会游水的小伙子,此刻,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游到水边的电线杆旁,把断了的电话线接到电话机上,给镇上打电话报告灾情,请求支援。
草原的水汛,一连几天都这样,多的时候可以持续一个月。车马不通。但夏季的草原水草丰美,物产丰富。家家户户,蔬菜粮食,什么都有。人们不愁吃喝,这里反而成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半夜,村里安排人打更防汛。嘱咐各家的男人不要睡的太实,别让大水冲进被窝里,把人和被窝都卷走的时候还在打鼾。到是小孩儿们跑前跑后又蹦又跳。象是过年,一直闹到后半夜也不肯回家睡觉。还是被大人拽着耳朵拎回家,按到凉爽的土炕上,才肯静下来。听着哗哗的水声,就在耳朵根子旁边低吼,反而老老实实的睡着了。
第二天,还没醒来,房头的麻雀又开始呱噪起来。起来穿上衣服推开门,自家的牛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站在门外,不声不响的低头啃杖子边的绿草呢。听不见水声,来到河边,水却消了,回到槽里,安稳的往常一样静静的流着,村口的木头桥也露出身子,干干净净的连着两端的沙石路,居住在桥底的燕子,时不时的留连,飞旋,鸣叫着三五成群,进进出出。在水面捕捉昆虫,养育后代。
要不是看路上还有水冲过的湿痕,和还没完全直起腰的草,谁会想到,昨天夜里,这里的水有多吓人。大人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又去干活了。剩下那些孩子在河边玩。头一天晚上水大时,没敢来河边的孩子,现在也悄悄的凑到了桥边,一起抓大水过后留在泥洼里的泥鳅和拉拉古。头一天,那些在这里跟着大人们身后忙乱的孩子开始夸张的对那些胆小的孩子们描述他们昨天见到的水是多么的可怕。胆小的孩子们崇拜的看这几个不要命的偶像在那里手舞足蹈。
一旁的河水安稳的躺着,哗哗的流着,笑呵呵的应和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声,天特别蓝。
话说草原
我的家,是这个草原的老住户。
早在一百年前,老祖爷爷年轻在闯关外的时候,发现这是块宝地,有山有水,地土肥沃,人烟稀少,又少战乱,就回山东老家不远万里把全家都迁到这里。作为那时的移民,在这片草原上,能见到的土著也就是几十户沙俄后裔。他们热情奔放,对人友好,老祖爷爷一家来后和他们一起在草原上牧羊牛放马,一起打猎捕鱼。
每逢春天河水开化,大雁成群结队的来了,野鸭在草原上到处落蛋,泡子里的鲫鱼瓜子挤的直往岸上蹦,狍子见人不知道害怕,不知道跑,这一带说人憨的俚语“傻狍子”应该是这个由来。还听老人们讲,现在只有在界河才能见到的大马哈鱼,宾馆饭店都难见到的哲逻鱼、细鳞鱼,那时在我们屯子边的这条不到二十米宽的得耳布尔河里随处都可以见。
那时,人们最稀罕的是人。这里没有旅店,也没有饭店,再远的异乡人来到这里,不论走到谁家,都可以放心住下。冬天,零下四五十度的大雪地,一米多厚的雪,车马难通,几十上百里地都不一定见到个人影,这里的人们,看到个人,不管认不认识,见没见过面,第一句就是问人家吃没吃饭,冷不冷,饿不饿,然后热情的把人拽回家,给烧热炕头,给做好吃的,大碗盛饭,大碗喝酒,全家人围前围后嘘寒问暖,热热乎乎,就是害怕人家会冻死或饿死在外面。
后来我们的家族人丁兴旺,有了爷爷,有了爸爸,有了哥哥。冷还是照样冷。这些故事都只能坐在木头垛里旺旺的炉子边上听父辈们讲。
小时侯,最馋苏联阿姨家打的列巴。
姑姑会做苏联阿姨家打的列巴,不管忙成什么样,每到过年,都会从几十里外的生产队上给捎来一大面袋,外加头年秋天时做好的牙咯哒果酱(蓝莓酱),原汁原味的苏联口味,现在想起来还要流口水。听说发面时有一道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列巴引子(作用相当于发酵粉),要采草原上开的正好的紫红色的列巴花进行加工才能得出那种地道的苏联列巴味道,现在的西点屋做不出来,然后上烤炉里烤,烤的火要用木柴,具体哪种木柴也有讲究,我只记得小时侯,家里用桦木绊子做饭、取暖,有一次,妈妈打完列巴,怕列巴落上灰,熄了烤炉里的火,在列巴上面盖了一层报纸,然后就出去给猪们弄野菜去了,等回来一看,报纸已经成了灰,我和哥哥早都馋的不行了,还没等把灰吹干净,列巴就已经进肚子里。
迷醉草原
七月,呼伦贝尔光莹圆润,湿漉漉的草原蒸腾的绿意和蜿蜒闪亮的河水一起氤氲着云脚低垂的天空,低回的雄鹰俯瞰,山花烂漫,洁白的蒙古包星星点点,远处毛色冼亮牛儿羊儿悠闲静卧的,低头吃草的,嬉戏跳跃的;头戴草帽的牧人坐在草地上,手里的鞭子一旁慵懒的垂着。那不可触摸的美在心头荡漾,我的眼,我的心蛰伏在它柔软温柔的唇下,陶醉于它的轻吻。
犹忆少年时,推着二八的永久牌自行车去山里采山野菜。沿着路向西北方向是一个叫泉山子的生产队,走出四到五里路,尽是零散的牛羊,遍地被牛羊啃低的绿草。蚂蚱蝈蝈们振翅的响声在草原上起此彼伏连成一片。嗡嗡乱飞的蚊子,小咬,围着人前前后后的转着找机会下嘴喝人腥咸的血液。
烈日当空,整个草原越发燥热。拐过一弯,在一道山坡停住。人呆住了。蚊虫不见了踪影,虫鸣也消失了,路边密密匝匝满是红的,黄的、粉的、白的、兰的花开着。大群大群翩翩起舞的蝴蝶夹杂着浓郁而弥漫的花香扑面而来。蝴蝶落在车上,路上,草地上,还往直往人的脸上撞。黄色,黑色、粉色、白色,亮晶晶毛茸茸的的蝴蝶那么好看,这一切胀满了你的感官,并让让它们不知所措。配上一股清幽的山泉,叮咚作响,这里又是一处蝴蝶泉。
“蝶儿舞乱了光景,碎碎洒落在荫下,枕着湍湍的河波,荡着风中馥郁的幽香,秋千上,我眠了。痴痴的心着了迷。蝶附在耳畔轻语着情话。梦波上浮起娇羞的白莲,绽放,吐出了嫩蕊,蜜意绵绵。巧巧的蝶儿弄醒弦音,弦动,花絮纤纤,翩翩舞起了霓裳,倏倏亭亭,如影相随。倦舞南风,栖落在油油的碧草尖,露凝着相思,打湿蝶儿的花衣裳。”——蝶舞
少年的梦极容易醒。人们还是把它珍藏在心里,日子久了,梦也会象只鹰隼一样从心里蒸腾出去,迷失在远方的草原上空,盘旋,低回。草原是家,这个滋生梦境的地方,带给人的究竟是幻景还是真实,时常锥我的心,刺我的骨。
2005年7月2日上午的7点,我坐上开往草原的客车,离开城市,直奔阔别20载,仲夏的草原。当我第一眼看到草原的时候,我敢确定,这不是虚境,是真切实在的。我是真的把她放在心上了。真的,这回不会让她消弭在异乡的路上。路比直的向前延伸,那些明晃晃的叶光,从车窗穿进来,穿透了某些莫名的希望,翻过山去,向北是家乡,我信这次我是真的回来了。
木刻楞
一年没回来,家里迁了新居。
爸爸妈妈花了三年的时间盖起的松木垛儿。这种建筑是跟俄罗斯后裔学的。他们把这个叫做木刻楞。屋子里外都是木头结构的,看上去到象是小孩子搭的积木。把用上好的原木剥干净树皮,一层层罗起来,墙壁接口处,在木头上做好咬槽,让木头们上下自然的咬合在一起结实的垒起来,在这个长方体状的建筑上在加上房盖(用一种特制的刀将松木原木破成的木板做的房盖),就是地道的木刻楞了,比起蒙古包,它是草原上的宫殿。这里有很多人家都是住这种房子。
时下,已经不提倡用耗用大量的木材盖这种木刻楞,但是,作为一种文化风俗,保留下来给人看也是极其养眼的。
木刻楞的屋子里,都有炉子,火墙子。炉子是用来生火做饭的,火墙是用来排烟取暖的。炉子旁边立着火钩子,小煤铲。火钩子可以钩炉圈,小煤铲可以扒灰。火墙是个伟大的发明。一则可以使炉子里一些不充分燃烧物充分燃烧,利用他们的余温还可以足足给屋子取暖,帮人们抵御严寒,另一方面还可以环保,让灰烬彻底燃烧。这些知识都是人们适应北方严冬恶劣的生存环境中总结出来的。
从人类走出山洞,发展到现在的木刻楞,不知道过了多少年的历史。木刻楞越来越少了,逐渐被红砖绿瓦的平房或钢筋水泥的这楼房代替,只有很少一部分和父亲一样的人保持着古老的原汁原味的认知习惯和生活习惯。他们固执的坚持着,努力的保持着这些就要消失在人们视线之外的文明。用自己的言传身教教育后代子女们,构成文明的延续与推进。
人为生存去适应环境,改变自己,保护自己,同时又创造了自己的历史。在后工业时代钢筋水泥的城市里,象木刻楞一类的这些原始的文明,是以标本的形式走进都市的。它们的原形与实用性也随着达尔文的优胜劣汰的进化论自然的被送进博物馆。人类的脆弱灵魂,是不是更需要钢筋水泥这些坚固的外壳作为保护支撑。
得耳布尔河雨季
家里这条河水一到雨季就要放肆一回。白茫茫的大水和绿绿的草原连成一片。根本分不清河道还是草原,漫天都是水色。牛儿被隔到河对岸望着大水哞哞直叫,不敢回来。找牛的女人,男人,孩子,不会游泳,隔着水气弥漫的河,着急的喊着那边牛儿。河两岸的人和牛慌乱无着。
有大胆会游水的小伙子,此刻,脱了衣服,跳进水里,游到水边的电线杆旁,把断了的电话线接到电话机上,给镇上打电话报告灾情,请求支援。
草原的水汛,一连几天都这样,多的时候可以持续一个月。车马不通。但夏季的草原水草丰美,物产丰富。家家户户,蔬菜粮食,什么都有。人们不愁吃喝,这里反而成了真正的世外桃源。
半夜,村里安排人打更防汛。嘱咐各家的男人不要睡的太实,别让大水冲进被窝里,把人和被窝都卷走的时候还在打鼾。到是小孩儿们跑前跑后又蹦又跳。象是过年,一直闹到后半夜也不肯回家睡觉。还是被大人拽着耳朵拎回家,按到凉爽的土炕上,才肯静下来。听着哗哗的水声,就在耳朵根子旁边低吼,反而老老实实的睡着了。
第二天,还没醒来,房头的麻雀又开始呱噪起来。起来穿上衣服推开门,自家的牛儿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回来了。站在门外,不声不响的低头啃杖子边的绿草呢。听不见水声,来到河边,水却消了,回到槽里,安稳的往常一样静静的流着,村口的木头桥也露出身子,干干净净的连着两端的沙石路,居住在桥底的燕子,时不时的留连,飞旋,鸣叫着三五成群,进进出出。在水面捕捉昆虫,养育后代。
要不是看路上还有水冲过的湿痕,和还没完全直起腰的草,谁会想到,昨天夜里,这里的水有多吓人。大人们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又去干活了。剩下那些孩子在河边玩。头一天晚上水大时,没敢来河边的孩子,现在也悄悄的凑到了桥边,一起抓大水过后留在泥洼里的泥鳅和拉拉古。头一天,那些在这里跟着大人们身后忙乱的孩子开始夸张的对那些胆小的孩子们描述他们昨天见到的水是多么的可怕。胆小的孩子们崇拜的看这几个不要命的偶像在那里手舞足蹈。
一旁的河水安稳的躺着,哗哗的流着,笑呵呵的应和着孩子们天真的笑声,天特别蓝。
话说草原
我的家,是这个草原的老住户。
早在一百年前,老祖爷爷年轻在闯关外的时候,发现这是块宝地,有山有水,地土肥沃,人烟稀少,又少战乱,就回山东老家不远万里把全家都迁到这里。作为那时的移民,在这片草原上,能见到的土著也就是几十户沙俄后裔。他们热情奔放,对人友好,老祖爷爷一家来后和他们一起在草原上牧羊牛放马,一起打猎捕鱼。
每逢春天河水开化,大雁成群结队的来了,野鸭在草原上到处落蛋,泡子里的鲫鱼瓜子挤的直往岸上蹦,狍子见人不知道害怕,不知道跑,这一带说人憨的俚语“傻狍子”应该是这个由来。还听老人们讲,现在只有在界河才能见到的大马哈鱼,宾馆饭店都难见到的哲逻鱼、细鳞鱼,那时在我们屯子边的这条不到二十米宽的得耳布尔河里随处都可以见。
那时,人们最稀罕的是人。这里没有旅店,也没有饭店,再远的异乡人来到这里,不论走到谁家,都可以放心住下。冬天,零下四五十度的大雪地,一米多厚的雪,车马难通,几十上百里地都不一定见到个人影,这里的人们,看到个人,不管认不认识,见没见过面,第一句就是问人家吃没吃饭,冷不冷,饿不饿,然后热情的把人拽回家,给烧热炕头,给做好吃的,大碗盛饭,大碗喝酒,全家人围前围后嘘寒问暖,热热乎乎,就是害怕人家会冻死或饿死在外面。
后来我们的家族人丁兴旺,有了爷爷,有了爸爸,有了哥哥。冷还是照样冷。这些故事都只能坐在木头垛里旺旺的炉子边上听父辈们讲。
小时侯,最馋苏联阿姨家打的列巴。
姑姑会做苏联阿姨家打的列巴,不管忙成什么样,每到过年,都会从几十里外的生产队上给捎来一大面袋,外加头年秋天时做好的牙咯哒果酱(蓝莓酱),原汁原味的苏联口味,现在想起来还要流口水。听说发面时有一道最重要的工序就是列巴引子(作用相当于发酵粉),要采草原上开的正好的紫红色的列巴花进行加工才能得出那种地道的苏联列巴味道,现在的西点屋做不出来,然后上烤炉里烤,烤的火要用木柴,具体哪种木柴也有讲究,我只记得小时侯,家里用桦木绊子做饭、取暖,有一次,妈妈打完列巴,怕列巴落上灰,熄了烤炉里的火,在列巴上面盖了一层报纸,然后就出去给猪们弄野菜去了,等回来一看,报纸已经成了灰,我和哥哥早都馋的不行了,还没等把灰吹干净,列巴就已经进肚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