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陈亚珍文集 > 灵魂树

灵魂树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不知在哪儿看到这样一个情节,说很久以前傣族人出门办货,是骑着大象从山寨里悠然走出。当时我眼前出现了北方的田野,一个牧童骑着牧归的老牛,披着夕阳悠然走在山间小路的情景。这种亲切、浪漫、古风之美,曾经让我生发了一种怀念。我一直向往有一天能够接近这个迷人的画面,有机会接近大象,而且看到傣族人骑在大象背脊上的高妙。

    汽车把我们载到浓荫密林处停下,我放眼一望:哦,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庄,大树参天,浓荫蔽日,蟒蛇在树根下熟睡,小鸟啁啾,彩蝶飞舞,大象甩着鼻子风度翩翩地在场中游走,大象已不再是傣族人的脚夫,它完全成为人们的观赏物,它很通人性,会向游人点头致意,还有一点商业意识,能辨别钞票的数额,所有的动作都那么温文而雅。如果游人赏它10块钱,它会向你点头致意,如给50元它会弓下前腿表示更进步的礼仪。如果给伍元钱,它会象个小孩子嫌少一样,一甩鼻子恼悻悻地转身离开你,表示不和你这小气鬼玩。它身躯的庞大和性情的乖觉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气氛,虽然我不大喜欢市侩的嘴脸,但它礼仪周全,行为内敛,丝毫沒有膨胀自己的贪婪,倒像一个与时具进的哲学家,它明确而善意地告诉你一个“适者生存”的道理。我不禁会心地笑了。

    看得出这是个以温情养育环境的一个民族。据导游说,这里的人在母腹中就是佛教徒,他们信仰小乘佛教。相信灵魂的凝聚力,所以,夜晚几代人同居一室,让灵魂在睡眠中充分聚合,以示肉体独立,灵魂一致。死后火葬,把骨灰撒在自家的田地,让土地永远肥沃。她们的卧室不须生人进出,以免分裂他们的灵魂。亘古以来他们都是把生命交给佛祖来救度。居住在这里的人夜不闭户,运输工具随处可仍,从不上锁,但无丢失现象。因为他们知道,是自已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终不属于自己,贪恋不该属于自己的东西会受到天谴。因此从古至今,他们的生活非常安静。他们的山寨沒有孤儿寡母流落在外,如果出现无人看养的孤寡,全村人轮流养活,直到生命终极。

    哦,我禁不住肃然起敬了,我觉得高原不仅仅是地域的高度,最主要是人性人格的高度。他们生得自在,死得超脱,他们不像“汉老大”生要追求富贵、名号,死要追求厚礼、厚葬。儿女如何对待父母,仅典籍就著有二十四孝,然而有关孝道却一日日趋于淡薄,孤儿寡妇流落街头不可细数,为财产争夺,夫妻离异,子女出走,父子仇视,比比皆是。我真的不敢相信,在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世界一角,原来还存在着这样一个温暖的山庄。佛的精神世界实在博大,它的广阔和深邃,在这里体现的竟是如此具体。

    有人说小乘佛教重在救自己,大乘佛教重在救众生。

    然而我无法体会“大乘”的力量,却在此地体会到“小乘”的温暖。这里沒有寺庙,却人人内心设有寺庙。倒是故里五台山,大乘佛教圣地,在鳞次栉比的宏大寺院内外,喧嚣得如同闹市屡屡让我失望。披着袈裟的“和尚”却在民间费心盘剥财帛,难道佛教徒也会因势利导?从形而上走向形而下,趋于世俗化?那么威力广大无边、大慈大悲、普渡众生、全知全能的神,却是多么遥远啊!看来万事万物一旦神化、偶像化就望尘莫及了。而“小乘”视释迦牟尼为教主,仅仅是一个现实的教祖和传教师,一个完全达到觉悟的人,他只追求个人自我解脱,只把“灰身灭智”证到阿罗汉作为自己的最高目标。反倒亲切实在。难道说“大而空”“小而实”在此也有体现?

    当导游把我们以文化考察团体介绍给前来接待的我们傣族姑娘时,她像一个检阅游人的大使,她的态度热情而不轻佻,谦虚而不谦卑,她的言谈圆润而不圆滑,淳朴而不呆板,一个傣族姑娘何以有如此好的修为呢?

    她说,你们都是文化人,戴白白眼镜的小伙子,嫁给我们傣族姑娘可以免去三年苦力。戴黑黑眼镜的小伙子,在我们傣族就是个大花猫,想要嫁给我们,得罚你十五年苦力。我们彼此面面相觑,随后哑然笑了。因为这里面除了高度近视眼符合傣族姑娘的文化人形象以外,多数人都是大花猫。而戴白白眼镜的人还恰恰不从事文化工作,反而戴黑黑眼镜的“大花猫”还大都出自从事文化工作的人里面。这不知是巧合,还是生活的颠覆。

    在这里,我们统统都得受傣族姑娘的蔑视。

    傣族姑娘说:我们第一要感谢佛祖,第二要感谢毛泽东,第三要感谢知识分子。在场的“分子们”自觉把自己列为文化人,突兀脊梁挺直,坐姿也不约而同地进行了一下不同程度的调整。脸上的肌肉也在骄傲中不自在地抽搐了几下以示谦虚。然而,感谢前两者都尚可理解,可知识分子可与佛祖、领袖,同尊同爱,却让在坐的人受宠若惊,且不知是何缘故。

    傣族姑娘说,听外公说,1957年有几个戴白白眼镜的人到他们山寨插队落户,都叫知识分子。皮肤白白的,身体胖胖的。他们住进寨里看到傣族人吃得都是从山上捕杀的野兽烧烤而食,身上带着刀刀铲铲,他们认为傣族人是野蛮人种,开始互不来往。后来他们饿不过,就到寨子里逮鸡吃,傣族人像看外星人一样,见他们私自逮鸡,大伙围在一起商讨:要不要把他们抓回来,寨里的头人说,不用抓,让他们吃点东西吧,来时胖胖的,几天就痩成这样,太可怜了。

    傣族人的宽容和善意感动了这些人。

    后来开始彼此接近,成为朋友后,这些知识分子教他们种橡胶树,教他们识字,和他们一起修田种地。现如今傣族人最大的收益就是那时候种下的橡胶树,每户平均年收入20万。傣族姑娘说,她们不缺钱,就是那些知识者给她们铺就的幸福路。她们的进步也是知识者给她们打开的窗口。她们这里是女婚男嫁,男人要出嫁首先要给女方做三年苦工,这三年是考验男人的意志、品行,合格后才可真正成婚。成婚后男人就不再考虑养家糊口,主要是培养子女的文化传承,傣族男人八岁进寺院,白天学文化,晚上打坐念经,修行修心,经过十年寒窗,成为合格的文化人才有出嫁成婚的资格。在傣族,男人是精神与文化的坐标。然而却是女人当家,据知,这里的妇女主任比村长权力大,女人有休夫的权力,男人沒有选择,由此就有了女权的味道。

    当有人问起,男人是否甘愿为奴呢?

    傣族姑娘说,男人不是“奴”是一个家庭的精神领袖。

    我们不约而同地“哦”了一声!

    这里沒有权利之争,仅仅是一种分工而已。我突然想起“子不教,父之过”应该出于此地,怎会出于汉先祖呢?汉族男人养家,居功自傲,觉得女人是累赘,喜新厌旧,打骂无常。而傣族女人养家,任劳任怨,把男人当做精神领袖,离婚率仅是零。我不得不抓出最初提倡“男尊女卑”的元凶,进行审问,立定男尊女卑的秩序到底对人类有多少益处?即便后人早已发现了它的弊端,经过流血牺牲废弃,而这种等级暴力犹如一剂苦药汁,仍然在今日里变相地在蔓延浸泡我不禁扬声长叹,为约定俗成的文化产生悲鸣。

    而傣族人对汉族文化人的崇拜,是缘于那场“反右”运动下放劳动的知识分子。所以汉族男人戴白白眼镜的想要嫁给傣族姑娘,可以免去三年劳工,直接成婚

    哦!我们又是一声不约而同的浩叹!

    大家互相戏言,把谁谁留在此处做女婿,享受尊重。

    可“尊重”又是何其沉重的一顶桂冠呀!

    如今的知识分子谁敢在阳光下晾晒自己的灵魂呢?

    面对傣族姑娘真挚单纯的的目光,我竟下意识有那么些躲闪。精神文化的传承者是应该受到尊重,然而,如今的文化人纷纷倾轧到金钱、物质当中醉生梦死,早已丧失了高处不胜寒的精神纬度。

    然而在这里,我发现了真正的大地之子,他们的无尽之美就在于“耕耘”他们无时不在耕耘自己的思想、精神、文化、品格这个浩大的田园,人生不过昙花一谢、灯火一闪,无论春夏秋冬,都与泥土、乡野共荣辱,才能守住你最后的家园。我并不知道那些知识者今在何处,姓甚名谁,精神节操是否被世风熏染,然而那些挺拔的橡胶树即是站立的灵魂!人足以可称之为伟大,不是因为位子多高,业绩多大,而是当他的思想不断被人砍杀,甚至遭受了人格风暴的扫荡都拒绝平庸,他深受委屈,头颅虽然不能高举,但他的灵魂却能在任何时候都能发出光亮,他们的喉咙不能发出声音,但他们却把精神根植在泥土里,长在大地上。他们天生就有一种抗体,拒绝“世病”的浸染!我以为这便是灵魂的高度!人之千万年,每一个生命不过弹指一挥间,在一切永恒与非永恒之间,朴素的劳动变成无言的哲学史,仅此就千古流芳了。而这里又恰恰是存放灵魂最好的净土。

    望着那高耸的橡胶树我称之为----灵魂树。

    在树丛中慢步穿行,我觉得自己是个侏儒,无论怎样打捞自己的高度都无法与此比拟。没有机会羞愧,面对喧嚣而丑陋的世界,好像也轮不着我来羞愧。那些杀人越货,拐卖妇女儿童者;那些贪官污吏,巧取豪夺者;那些投机专营,混得虚名者;那些说假话办假事的虚伪者,足以觉得自己还算清白,面目还不算全非。于是持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的态度,自以为够得上超脱然而,面对世间的病象,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本身就是罪过,也许你还尚存一点良知,但你却失去了肝胆!洁身自好无非是站在岸上避免泥腿湿脚,捞一个“清高”的声名而已。而意义仅止于自己的感受。面对傣族人的“眼镜”情节,我竟是羞愧难当!

    人活着,无论什么身份大约都该追求一些意义,就像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女娲补天一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意志,一种执着!人一旦发现某种意义,灵魂的碎片就可以获得一次整合,人是需要意义来医治空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