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裤子的云文集 > 知人情婚姻与其他

知人情婚姻与其他

作者:穿裤子的云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涉世未深的少年,总是会根据一个人有限的言行,去断定一个人:或否定,或信任,或崇拜,最可怕的,甚至是爱!

    实际上,正如我们对宇宙的认知还非常有限一样,我们对人类自身的认知也很有限,甚至更有限。而且,对一个具体的个体人的认知,也绝非简单容易的事情。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也( you may know a person"s face but not his heart。)。在一些传奇小说里,一位谦谦君子,被人尊奉一生,死后真相大白,原是一位世纪大盗。诸如此类离奇的情节,不仅在传奇小说里有。就人性的复杂和人类世界的复杂而言,任何情节离奇的小说,任何小说中隐藏最深的人物,在生活中都可以找到类似,甚至是更加复杂和传奇不知多少倍。

    中国民间的俗话,知子莫若父,我基本是认同的。但也要有个前提,那就是这孩子,还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如果孩子离开父母到另一地方生活,或者即使同在一个地方生活,但另立门户自己过了,时日既久,其父母对孩子的认知和判断,就不见得一定靠得住了。再退一步,即使一个10岁的孩子,一天也没离开过父母,父母对孩子的判断也不见得精确,甚至不见得大体正确。所有家庭教育失败的案例,追根溯源,家长之不擅教化,固然占很大比重;家长对孩子的认知和判断的失误和偏差,恐怕要占更大的比重。常听家长无奈的向老师唠叨:这孩子原来一切都挺好的我敢断定,这里的一切都挺好,一定是要大打折扣的,否则断然不会一夜之间就变成现在的问题少男、问题少女了。

    知人之难的极致,就是一个人,甚至连自己都不知。所以很多人会在内心不停的反省自己:我到底是怎样的人?我究竟想要什么?我该怎样生活?很多哲人,甚至反复的问:你是谁?你来自哪里?你要到哪里去?

    当然,以上所论,很大程度是在绝对意义上认知“知人”的。而就一般的生活认知和人际相处而言,我们也没必要如此悲观主义。因为人际交往的层面是不一样的。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深层次交往,有时候则需要中层次,有时候则仅需浅层次。深交往的时候,对交往对象需要深度认知;中交往的时候,需要中度认知,浅交往的时候,则仅需浅度认知即可。

    比如出门在外,与同车次同航班的陌生人,大多也就同一趟旅程而已。目的站到后,大家各奔东西,一生也许再没有第二次联络和相见。为排遣旅途之寂寞和无聊,我和你随意东西南北的聊聊扯扯,那么这随意的聊聊扯扯,就是我们的交往,这是至为浅层次的交往之一。我对你的认知就没必要多深刻。只要觉得(知道)你这人性情还不错,对于所聊话题能聊到一块去,就够了。至于你心地是否善良,对人是否诚信,经历是否繁复,城府是否很深,甚至你姓什名谁,芳华几何,都是无关紧要的。反之,我至于你,亦然。不必管很多,我们只顾慢聊闲扯即是。

    再进一步,比如生意场上,我有一笔数万乃至数十万的生意要和你做。那么这就要起码知道你公司的基本情况,甚而要知道你的财务基本状况和商业信誉等等了。至于你的个人隐私,通常我是不需要知道太多的。当然,愈是重要的商业伙伴,生意的标的越大,彼此需要对对方的认知就越多,越深入。因为越多越深入,贸易的安全系数就越高。

    婚姻,在中国文化中,向来被称为终身大事。就个体而言,还真是这样。所以通常我们是提倡先爱情后婚姻的。这不仅是因为爱情是婚姻的基础,也因为爱情阶段,大家彼此可以增加了解,即使婚姻不求爱情的前提,彼此之间有足够深度的认知,也会为以后婚姻的稳固打下基础。所以一见而钟情,而谈婚论嫁,浪漫是浪漫了,其婚姻风险的系数终归比较高。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则彼此的认知应该是爱情的基础。爱情的通常形式是谈,所以叫谈恋爱。因为要了解彼此,谈是最便捷最效率的方式。当然要深度认知一个人,仅是谈,就不大够。所以还要交往,交往中可以听其言,观其行,甚至可以通过别人多方位的认知“其人”不记得哪位作家说过,结婚前,双方最好先一同旅游一次,因为旅途中,最能验证两个人是否适合生活在一起。婚姻登记条例中,婚检的拟增设,既是对社会的负责,对登记双方也不无价值和意义,因为它使得欲婚姻的双方在最终婚姻之前,又多了一些彼此间的认知。现在的年轻人,干脆做的更充分,流行的那叫试婚。试婚是否应该提倡,大家见仁见智。但反对者,估计也不会否认它能够让双方对彼此有更多的更为深度的认知。

    以上啰嗦了这么多,实际上也基本是在静态的设定下谈“知人”的。而社会冰冷的现实是,一切都在运动,都在变化。对于人而言,这变化,既会变好,也会变坏,也会变得既好又坏(更复杂)。如果考虑到这一层,要“知人”就更难了。

    我不禁联想到吾国的公务人员的升迁任命制度。现在的做法,基本是组织考察,组织任命。其实“组织”如何考察呢?就是一些人员,代表(实际是代替)“组织”进行考察。对组织再负责的“代表”考察的方式也无非是通过民意进行调查。若果真能尊重民意,则这个考察,大约等于体现民意的选举。但关键是那些“代表”就真的那么靠得住么?谁能为对那些“代表”的公道和公正打包票呢?难道是当初代表组织考察他们的那些“代表”么?这样追溯下去,则怕要追到“祖宗八辈儿”去了,而人性又何其复杂,这里边将会产生多少变数!所以,我觉得根本不需要做繁复的研究和论证,就公务人员的产生方式而言,吾国现行的组织任命制,其科学性,不及古代的举荐制加上级任命制;后者则不及公开选举制。因为“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组织”代表者的眼睛也可能是雪亮的,而“组织”的眼睛肯定一定是乌黑的——因为严格的说“组织”根本没有眼睛!“组织”哪怕是畜生,它都是有眼睛的,但组织是什么?组织肯定不是畜生吧。

    佛学说: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则一人,肯定是一复杂的世界无疑。所以,非为久远计,我只需浅层的“知人”“知你”;若为久远计,我肯定要努力深度的“知人”“知你”从根本上“知你”但是你千万不要以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知人”越彻底越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如果我真像一片玻璃一样被你彻底看穿(当然这从逻辑上是做不到的),我肯定远远的躲开你。所以,有时候,为久远计,你还得为对方计,给他足够的私密空间,让他能做高深状,能有高深感。毕竟,有裸奔癖好的人,是很少很少的吧,有则病态。

    陶喆唱苏三说,我很喜欢听,但歌词经常遗忘所有,除了“一个人却一个世界”那句。是啊,一个人,就一个世界,你多尝试了解他,也不要了解太多太多太多,更不要总想把你的世界和他叠加,把两个人的世界变成一个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