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登上了文塔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曲水环抱的半岛,北岸印地之上,一座古塔冲天而起,雄伟的气势傲视苍穹四百年的风狂雨落。日出日落,冬去春来,任凭天地寒暑掠过,挺拔的身躯顶住了历史的变幻从容不迫。文塔,罗定人的骄傲。
我步着主修罗定州志张国经的后尘,步着著有龙乡夜话陈大远的后尘,以及步着所有登上过文塔的人的后尘,踏着明朝的砖石,一路登上。
三米二八的壁厚,挡住了滚滚热浪的暑热,塔内沁凉幽冷的气息,透过文物古迹的遗风,任凭是在外叱诧风云的人物,又或是心浮气躁的游客,解压的心境因舒缓而回归从容,平静的心变得虔诚而肃穆。
我在塔内穿壁绕环,左旋右转,看其中构造,转了十三个层面的方向,内心却耿耿于怀于小院内的古钟、碑文,放飞的思绪透过泷江人文气息的沉淀感受着泷江文化的源远流长,厚积而薄发。带着深思,我登上了外观七层的楼阁。
我倚江、临风、远眺。站在楼阁上,我昂然挺首,极目罗城,我仿佛听到了来自信宜鸡笼山一道碧水喷薄而出的咆哮,仿佛感觉到了来自广西十万大山的龙脉直奔而来,仿佛领略到了东有云雾山脉、西南有云开山脉这一天然屏障的荫护下2400年前古老的罗定盆地上繁衍生息的百粤人民创造出的文明。
泷江的水猛浪湍急,左冲右突,冲出了无数的深峡与溪谷,在大山的余脉深处辗转涌出,汇成江河。正是这一湾江水亿万年间的百折千回,才孕育出了远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在罗定盆地上的生息繁衍。
我站在七层的楼阁上,高47米八角形的文塔,那镶嵌着塔顶直指天穹的莲花座铁柱就在我的身后延伸,7吨重的铸件怒向上空,稳重而威武。升起的太阳把我照得金黄,深紫与素白相间的塔身,微微翘起的塔檐,我犹如置身于七朵叠成的莲花内,我突然变成了有金身渡体能超脱生死的佛?抑或是倒驾慈航为众生的观音大士?我满足着自己的幻想。
我仿佛修行出了宿命通,获得往日之光的复活,在历史无法文字记载的过去“罗定东邻高要,南接阳春,西界岑溪,是一天然古国”在罗平横垌背夫山躺了2200多年的“百粤之君”他出来说话了,谁说岭南无青铜文化的历史?我展示给你看“人首柱形器”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我统治这一天然古国的王权地位,广东仅见的“青铜鉴”显赫着我贵族的身份,这些“青铜箭头”这些造型各异的箭簇,青铜镰、叉、云纹鼎、三叶矛、三棱镞等近200件的文物,曾为我于公元前约214年抗击秦始皇军队的南侵立下过赫赫战功。
我们西瓯部族不是好欺负的,在联合抗击秦军南征的百越部落军队中,我们是主力。虽然我们最终归顺于秦,但也重创了秦军,迫使秦始皇开凿灵渠,连通湘江与漓江,将长江和珠江的水系贯通,以加快调兵和运输粮草。十年苦战、三征岭南、损失30万秦兵,才平定了“百越”统一了岭南。
我在文塔的七层俯瞰泷江的水西来东去北上,我仿佛感觉到二千二百二十多年前任嚣为统帅,赵佗为将领的秦军乘着楼船沿南江直攻而入,还有水军参战,他们冲破泷喉的奇险,直冲泷江上游。从此,罗定盆地打破了万年的沉寂,有了血腥的历史。可以想象,瓯、僚等古越族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在“百粤之君”的率领下驱轻舟、挥金戈,与秦军殊死搏杀的场景是何等的悲壮与惨烈。虽然历史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但是岭南所发现的三座大型战国墓葬中,其中两座就在罗定,这就是著名的太平镇南门垌战国墓和罗平镇背夫山战国墓。透过那些锈迹斑斑静静地躺在罗定博物馆展厅里的青铜箭头,以及那些从秦军手中得来的来自吴越国的铜鉴和铜镰、来自中原地区的铜戈和铜钺、来自楚国的青铜车马器、来自夜郎的铜叉,我不难想象南江流域曾经有过的金戈铁马、边城悲风。
百粤亦即百越,中原人带着偏见说五岭以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为“百越文身地”即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我有质疑,百越真的是如中原所认为的那般野蛮与落后?我看未必。据考证,百越族是我国最早栽培稻谷的民族,也是最早饲养家猪的一个古老民族。它善铸铜器,铸剑技术尤为高超,也擅长航海。越人“水行而山处”为习水民族。百越族人民素以善制舟楫,巧于驭舟,首创水师,富于航海经验而著称于世。由此看来,应该是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精彩。
中原人之所以说百越为“蛮荒”皆因古越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及姓氏,而越人所使砨的古越语,又与中原古汉语的语音相差十万八千里,彼此不能通话。语言不通,不便统治,我感觉到秦始皇为努力汉化百越诸族而绞尽脑汁,他心急如焚的要土著越民学习汉文化和汉文字。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条道路是漫长的“百粤之君”被平定后虽归属于南海郡,但罗定盆地上依然实行着越族酋长的自制制度。
都是赵佗出的馊主意,为了完成秦始皇提倡的“与越杂处”、努力汉化百越诸族未竟的事业,他上书秦二世,奏请拨3万名无夫家的女性来南海郡为士卒补衣和照顾生活。说白了就是要他们通婚,要他们在岭南发展中原的人口,要他们在于无声处中带入中原文化,带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方式与技术。秦二世最终也只能收集到1。5万名女性,都拨给了赵佗安排落籍到了南海郡。这个数目也不少了。这一举措,非常实用,迫于交流,土著语言逐渐吸收了古汉语,别小看它,这大大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洽相处。再加上任嚣、赵佗采取了一系列的民族和睦政策,善于安抚越族人,有时恩威并用,管治有方,最终促进了南海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或许赵佗对两山包围、双河穿流过的罗定盆地情有独钟?或许他看中了这块广东乃至岭南最原生态的百粤文明之风水宝地?或许他清楚明白罗定这一盆地南接高雷,西通桂林黔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道,从而有先见之明,知道这是丝绸之路连通中原与高雷乃至南中国海的捷径,知道以后的统治者必将这里视为门庭卫防,抚绥重地,必将把它定为南陲一军事重镇?照估计,赵佗在分配这1。5万名女性中,落籍罗定盆地的名额一定不会少。这些妇女,这些丈夫为砌长城的劳役而死的、为开凿灵渠的劳役而死的、为国征战而死的“孟姜女”最后把自己的身躯也被迫搭上了为南江流域汉、越民族的融合付出苦难的一生。因历史漫长,又没有文字记载,她们一个个哀伤与凄惨的故事无法考证,不敢想象。
我站在七层的楼阁上胡思乱想,一阵江风自塔底涌起,悬挂在八角飞檐下56个小铜钟的铃响划破古塔的沉寂,铃声各有各的清脆,各有各的精彩,融为一体犹如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合奏。虽然我的心里还在骂着秦始皇为暴君,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统一中国的伟业,中国这么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都被他在公元前221年给征服了,令人叹服,毛泽东评价他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他的“与越杂处”在他死后七百年的南北朝时期终于见到了实惠,后人真正得到了好处,它给南江流域带来了勃勃生机,多民族的交流,使得罗定盆地这地方变成了岭南来自中原、来自楚地、来自西江流域等地区与南中国沿海以及中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对接口,是商贸集散地,陈大远说“南江水系是我国南方海陆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对接通道”一点也不为过。
虽然我没法找到文字记载,但当时南江文化的掘起有地下作铁证,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在罗定罗镜鹤咀山发现的南朝墓是目前岭南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南朝墓葬。那个重33克的金手镯,纯金打造的哟,刻有4组走兽和花纹图案,而上面的忍冬纹是中亚粟特地区产品中常见的,而走兽花纹也是中亚地区常见的狐、飞狮等。这说明,中亚地区的物品在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时已在南江流域出现。另外,那只碗,那只其艺术风格明显受到拜占庭高足艺术风格影响的莲瓣纹高足碗,却是由我国越窑烧制,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为外国订制的出口外销瓷器。你看,国内外的货物在南朝时已在罗定盆地上有出有入,不难想象南江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辉煌。而这些辉煌,又是与民族的融洽相关联的。
如果说中原第一次向岭南移民是秦始皇“与越杂处”的政府行为的话,那么第二次的大举南迁则是因中原战乱的灾难。南北朝时期,不少豪门大族亦随之落籍岭南。南朝的梁王朝时(约公元502—557年),原籍河南鄢陵,曾任新、石二州刺史的陈法念也举族迁居罗定。他深知自己是汉人,又初来乍到,所以一定要与当地的土著越族搞好关系才有立足之地才是长久之计,所以他的家训极严,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奉行“以孝义训溪垌蛮族”深得僚人的信赖与爱戴。当时的俚、僚人民经过秦始皇“与越杂处”七百年的同化,已比较开明,基本上已能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僚人推举了陈法念为酋长,管辖西江南岸、高凉以北的地区,僚族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甘愿推举外族人担任自己部落酋长的部族了。陈法念不负众望,尽管自己的儿子佛智被当时管辖粤西南路至海南岛部落的俚族酋长冼夫人以借路为由挑起事端杀害,但陈法念及其陈氏家族能以俚、僚、汉的民族和睦大义为重,舍小家而全大家,不但无结怨,而且能以海一样的胸怀促进和好,加强民族团结,使南江流域的社会得以稳定,生产得到发展,从而使泷州延续着二百年的兴盛。陈氏家族五世显宦,能秉承陈法念倡导的以孝义训溪蛮,始终坚持以道德对土著越族进行开化训导,传播中原文明,其最大变革是使罗定盆地上原本没有姓的僚、俚族人都有了姓氏。所以我斗胆的说陈法念是一个卓越的民族工作者,他在罗定盆地上开拓了民族思想工作的先河,他的成功堪称全国的典范。
铃声悠扬,婉转于塔,在空中回荡,再波向远方,缥缈于南江流域的山山水水。我站在七层的楼阁,耳闻铃声回荡,我仿佛逆着时光隧道倒进了罗定盆地上第一个兴盛时期——隋唐期。我看到了那时的僚、俚族人,看到了他们在享受着隋文帝下令的对他们减半征税的政策,在政府的编户制度和赋税制度下,那些罗定盆地上的豪族也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因为他们不能向僚、俚人收取“赕物”土著族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僚、俚人是罗定盆地上的主宰,他们沿袭着“百粤之君”的文明,又交杂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在大量使用牛耕的同时又接受了犁耙“粮粒丰储”人口也得到了增长。丰衣足食,民族团结,灿烂的僚、俚文化也演绎出了它独特的风情与习俗,应该说,它走过了当时的辉煌。
以唱的方式来表达或宣泄情感,就没那么尴尬,于是就有了歌。我仿佛听到了僚、俚人在劳作中唱田头歌、采茶歌、龙舟歌;仿佛听到了他们或考智力或考急才或俏骂或互道情愫的男女对歌;我也仿佛听到了他们闺女出嫁前唱那些如泣如诉的哭嫁歌;也仿佛听到了他们为亲人仙逝而哭的秉承有诗经•国风中“风”脉的泷水丧歌。我感觉到隋唐时期到处都是歌的海洋,山歌已融入了俚僚人的生产劳作中,已融进了他们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中,罗定盆地上当然孕育出了歌仙刘三姐。
我也仿佛听到了在罗定盆地上出土的那16面铜鼓在汉至晋代时期被击打出的强劲节奏,我看到了僚俚人踏着铜鼓的节奏舞步雄健,豪放有力,表现出了其民风的强悍放犷。舞春牛、抢花炮、唱山歌、跳禾楼,还有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构成了农历三月初三当时僚俚人最为隆重的节日。我感觉到了成千上万个刘三姐刘三哥相聚于分界歌墟场,大摆山歌擂台,歌墟的歌声响彻罗定盆地,嘹亮着当时的泷州故城和建水县故城,山歌的余音在云雾山脉和云开山脉之间缭绕回荡,经久不息。
我站在塔的外七层,追溯历史,从罗定盆地上古代土著越族的诸多遗习与遗存中我想象得到他们千万年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顽强抗争,跌跌碰碰不知走过了多少坎坷,好不容易才到达了那二百年兴盛的隋唐期。罗定人喜食螺、蛤、蛇之类的动物,这是典型的古代越族遗存;先前罗定各地遍布供人顶礼膜拜的雷王庙、开天庙、盘古庙,这显然是瑶、壮族传统文化留下的烙印;塔的河对岸,有天后宫,天后宫可是疍家供奉的海神啊!再翻开罗定古代码头的两侧,不但有天后宫,还有龙母庙、鲁班庙、北帝庙,还有祀滩神的神滩庙,这些都是船民们所信奉的。那么多与水有关的神庙集中在一起,我不认为罗定以前的疍家都是移民来的,他们大部分应该是罗定盆地上的土著越族,因为越人“水行而山处”为习水民族。他们“善制舟楫,巧于驭舟,首创水师,富于航海经验”早在“百粤之君”时期,罗定盆地上的越人就会造船及输出水师,如果本土族人都是个旱鸭子,就不会有南北朝时期的“南江水系是我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通道”就不会有罗定盆地是“经济、文化的对接口”南江流域的人,同时崇拜盘古和天后,具有山地与海洋文化交汇的特征,这种双重信仰,形成了南江文化独特之处。
可惜啊!可惜,我站在塔的外七层大叹可惜,罗定盆地上有这么好的一个土著民族,却在唐代以后走向了它的消亡。而消亡的原因,其罪魁祸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争。
唐玄宗时代,泷州刺史陈行范领导僚族人民反唐称帝,被唐王朝派十万大军围剿泷州,陈行范与六万多起义僚人被杀,许多僚人因此被迫西迁,留居下来的僚人都不敢称僚了,改称僮族(今壮族)。
紧接来的是唐朝末年原在荆楚地区生活的瑶族大举南迁,这应该是第三次大移民了,瑶族在补充了罗定盆地上已变得稀疏了的人口的同时也促使了罗定盆地上的土著俚僚族人的加速消亡。此后历经宋、元、明各朝凡八九百年,罗定盆地上的居民已改变为以瑶、僮族为主体了。
如果说僮族还保留着原罗定土著越人的遗风的话,那么到了明万历四年的那场灭绝种族的大屠杀却彻底改变了罗定盆地上的居民结构。
宋、元、明三朝时,南江流域的瑶、僮族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统治压迫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此起彼伏,持续时间长。到明万历四年初,明王朝出动十万大军兵分十路并进,征剿罗定瑶、僮族人民,历时一年,血洗五百六十四个瑶僮村寨,杀害四万多人。可以这样说,不管大小老嫩孕妇,通杀。迫使瑶僮人民逃离家园,再次西迁大逃亡,避居深山。这一次的赶尽杀绝,罗定盆地上的居民结构发生了质的改变,从此,代表罗定盆地上土著越族的僚俚人彻底消亡了,瑶、僮两族也彻底在罗定盆地上消失。
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后,屠杀后的罗定盆地被蹂躏得一片萧条,满目疮痍,村寨是凋零的废墟,农田因痛失了主人而野草丛生,百废待兴。明王朝对罗定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增加人口方面,参与征剿瑶民的官兵成批落籍了罗定,又大批汉人第四次大举迁入,官府又公开招募流民定居垦荒,从此,罗定盆地变成了赤裸裸的一块移民集散地,泷州也好,建水也罢,它的城市已变为清一色由汉人居住的移民城市。
呜呼哀哉!我站在塔的外七层,远眺罗城,默哀罗城,我为消亡了的罗定土著越族祈祷,超脱其亡灵。我诅咒唐、明等封建王朝灭绝人性的残暴,可怜那些土著越族,自己千万年世代赖以生存的故土,活生生的被南迁的汉人强占豪夺,自己为捍卫故土最后还全族葬身于封建王朝的刀下。可怜他们,明王朝在屠杀了他们之后还把他们的故土改为“罗定”取名为罗旁平定之意,升格为罗定直隶州,直接由中央派出钦差管治,架构类似于现在的深圳特区。可怜他们的灵魂,还蒙在鼓里,他们只知他们世袭居住的泷水地区的故土,秦时属南海群,汉隶端溪县,晋时置龙乡、夫阮县治,南朝梁、陈间至唐设泷、建二州,宋至明万历四年前为泷水县,却不知明万历五年后被更改为了罗定。我仿佛感觉到泷水地区土著越族的亡灵在罗定盆地上空缥缈飞浮,他们哀号的努力辨认着自己的故土。
都说“国破山河在”可是,那些飞浮的亡灵,找不到自己的后人,找不到原来的村寨,所到之处全是南迁来的汉人,以及汉人为彪炳他们的“缘山立寨耕守”的开族始祖而兴建的祠堂和书院,他们还把中原汉族的制度、习俗以及宗族观念引入罗定,充斥罗定,这使得罗定盆地上少数民族的特性丧失殆尽,可怜那些土著越族的亡灵,再也无法辨认自己的村落。逝去皆空,灰飞烟灭,时过境迁,已有120多座祠堂和书院镇守着村寨的、拥有508个姓氏的罗定已经拒绝接纳那些土著越族的亡灵。可怜那些正宗罗定人的土著越族,再也没有归家之路。
试看全城都不是罗定人的罗定人,他们的始祖迁入罗定开枝散叶,一个姓氏繁衍出的就是宗亲的一族人,罗定盆地上的人口迅速膨胀,试看他们的后裔,为了维系迁入人口之间的关系,为了记录祖宗的来龙去脉,根源自何方,便于万世流长,于明万历五年后,纷纷以他们的开山鼻祖之名修建祠堂和书院,反倒过来说,这些祠堂和书院恰恰成了他们都不是罗定人的证据。
罗定最大族的陈姓,就有三大支族,分别是南宋胡妃事件逃祸而来的兴濂支族,在罗城修建有兴濂书院(陈家祠);南朝的梁王朝时自河南省迁入的法念支族,在围底古模分别修建有陈公宗祠和刺史祠;元末明初因逃避北方战乱而南迁,最终由英德迁徙而入的万高公支族,在罗镜鸭寨修建有陈氏万高公祠。罗定比较有名的古祠还有谭御史寿海公祠,谭寿海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土,曾任河南道投察御史,他为罗定谭族先祖;还有榃祝黄氏宗词,黄氏是罗定望门大族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入籍泷水县;还有三达祠、平田古祠、感黄氏宗祠、山田陈氏宗祠、赤坭陈氏宗祠、罗镜叶氏宗祠、冈头水贤良书院等等,每一座古祠,炫耀着的是他们南迁罗定后同一祖宗下繁衍男丁的兴旺,展示的是他们宗族的发展势力,昭示给人们看的是他们傲视一方的霸气。
我站在塔的外七层,俯首泷江,想象着飞浮中的土著越族的亡灵,我于心不忍,我为祖宗侵占了他们的故土而愧疚,我是陈姓万高公的后裔,我的祖先不是罗定人,却已迁居罗定开基四百多年了,照推算,应该是十六世纪中叶明嘉靖年间来的,陈万高是陈族的第110世祖,在罗定,支族编排他为万高1世,他初来乍到,首先在罗镜的鸭寨占据着地方,后来地盘逐日扩大,现在他的后裔遍布了罗定的好几个镇以及信宜、广西等地。就分支我叶来说,我的7世祖元佐(万高7世),生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他迁往了罗定连州镇的清水塘开基,后人在那又为他修建了祠堂,彪炳他迁居清水塘垦荒开基、繁衍子孙后代的功绩。我的9世祖文勋,又携了两个儿子迁往高垌垦荒开基,在寨脚建造的大屋经后人维修成了祖屋,至现在,我已是万高的第16传,寨中文勋公的后人也近二百,祖屋每逢初一、十五,春分、清明,婚庆嫁娶,葬丧之事等都烛光摇曳,香火袅绕,鞭炮轰鸣。我猜想,那些土著越族的亡灵,每逢闻着那些发自自己的故土、却不是自己的后人点燃的蜡烛香火味,一定是揪心的痛。
此时,塔上八角飞檐下悬挂着的56个小铜钟,响得散乱而无序,断续的铃声此起彼落,悲切的弥散在烟波升腾的江面上,清远而低回,像是在招魂,又像是在为亡灵排解幽怨,听着悲怆的铃声,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身在如此的境界,我伤感,我怀古,我为土著越族的消亡而悲哀。
我知道,历史的车轮只能滚滚向前,不可回头,不单只是罗定土著越族俚、僚的消亡,整个大中华的岭南百越族也都消亡了。或许这不叫消亡,叫民族大同化,中原人对南方通过战争、迁徙、贸易、杂居、通婚等,蚕食了一个民族,大鱼吃小鱼,民族同化美其内容为文化的融合,实际上就是汉化。
我站在塔上劝慰罗定土著越族的亡灵,你们安息吧!你们的消亡,有它历史的必然因素,或许,你们的消亡确实与汉化互为依归,试看那些各个朝代一批又一批千里迢迢而来泷江流域拓荒的汉人,或许他们有些成了你们的上门女婿,他们的后代,也有你们的遗传密码,有你们的dna,你们就不要计较他们的姓氏了,他们的血液,也流淌着你们的血脉。
土著越族的亡灵们!你们应该敞开胸怀,历史已经构成事实,请不要过份悲愤,你们就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来容纳他们在你们的故土上接续你们繁荣泷江流域的重任吧!只要你们的心胸能容纳百川,你们的灵魂就可以逍遥自在于泷江流域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在若有若无的禅道间来去自如,出入随缘,何乐而不为?
回顾历史,明万历五年(1577年)距今已431年,而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的此座文塔也要迎来它四百周年华诞。不管罗定盆地上养育着哪一个民族,它都平等的把机会留给用勤劳和智慧开拓泷江流域、使其富庶的子民,兴建这座文塔,虽是落籍罗定的汉人后裔所为,但流淌有你们土著越族血脉的他们,其愿望与你们却是高度一致的,都是祈盼罗定以后能够“社会安宁、文风璀璨、人才辈出”希望它一代比一代辉煌,永远朝气蓬勃!
我站在塔的外七层,放眼罗定,今天,我可以欣慰的告诉泷江流域的土著越族,虽然你们已经消亡了431年,但你们千万年在南江(泷江)流域所走过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你们所创造出来的南江文化正在被重新发掘、梳理和整合,经考证,罗定江其实就是历史上多次提到的南江,它自古就被列为构成珠江水系的4条主干江川之一,云浮市正准备将所有散落在南江流域的历史文化点归纳到“南江文化”这一综合概念之下,使之成为专家学者认可的学术提法,成为“学术概念”从而为“南江”复名而呐喊,努力把“南江文化”打造成品牌,并致力于推动它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使“南江文化”与珠江水系的其它主干江川文化一起并驾齐驱,同时傲视于广东文化。这下子你们可安心了吧。
泷水地区的“文化抢救”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广州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在泷水地区的乡村进行了采风活动,他们采访收集整理民间歌谣,抢救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对泷水地区民间歌谣的体裁和乡村文化的变迁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评价,也对泷水地区未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南方电视云浮台也在云浮举办了一个名为“寻古•岭南行”之“魅力云浮”文化论坛,邀请了省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罗定、新兴、云城、郁南的学者一起讨论云浮的历史文化,同时邀请了香港名人宋先生做节目主持,制作播出了两集共30分钟的电视片,为传扬南江流域的历史文化作出了努力。
近年来我欣喜的看到了在南江流域的重镇连滩举办的民俗歌舞汇演,看到了被称为“南江文化活动化石”的舞蹈“跳禾楼”我脑海里闪现着的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宋之问所写的过蛮洞与入泷江,宋之问曾任泷州参军,他应该看过代表土著越族的僚、俚人民所表演的“跳禾楼”因为蛮越之地,民间早有歌舞祭祀之风,我庆幸,我骄傲,1300年前宋参军在泷江流域所看到过的民间祭祀之舞今天我也能欣赏到。我也想到了明嘉靖四十年德庆州志所记载的“泷江八景”中的“大湾渔唱”与“径口樵歌”再联系到宋参军在过蛮洞中所描写的“竹迷樵子径,萍匝钓人家”我相信初唐时期的宋参军一定也听过“大湾渔唱”与“径口樵歌”我也庆幸,1300年后的今天我也听到了宋参军曾经听到过的旋律。
更令南江流域土著越族亡灵感到欣慰的是,每年正月二十日的庙诞,又可以看到唐、明时期有幸避过战争杀戮而西迁大逃亡的你们少数民族的后裔回来参加活动了,广西的、贵州的,那些壮族、黎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就是隋唐时代的俚僚,宋代以后的僮侬,他们都属百越后裔,是岭南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
近年来“南江文化”经过梳理、改造,并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单是“跳禾楼”再现于世,还有舞春牛、抢花炮、唱山歌,八音锣鼓与扮饰巡游,唐代十番与打马舞,明代擂石鼓与吹石角等也改造成了民俗风情歌舞。那些民间艺术如龙龛摩崖石刻、神滩庙遗址、学宫、泷水民居、刘三姐遗迹等也得到了很好的重修和保护。现在在你们故土里生活着的人们,对你们创造出的历史文化如此的尊重,那些土著越族的亡灵们,你们真的不能再有幽怨了,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就放开胸怀,宽心的云游四方去吧。
回过头来,我要说说的是这座文塔,它虽然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但对于华夏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它显得的是如此的年轻与单薄,它是泷江流域土著民族消亡了以后才建造的,它没有经历过以前的泷水、泷州的历史,它根本不知道泷江流域土著民族聚居的情况,不知道他们的“文身凿齿,瘴疠肆虐,生活贫困”它根本不清楚泷水地区土著民族饱受南迁汉人强霸土地、被汉人借着当朝权势压迫剥削、使他们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惨状,它只知道有明万历五年更改名字后的“罗定”它是浸润在“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军事管制特区”的糖水环境下诞生的,所以它根本没有机会见证泷江流域饱受着战争的硝烟、曾经留下不少人为的创伤、灭绝了一个民族而使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那一段哀伤和凄怨的历史故事。
但作为一座塔的建造,它是有特色的,它是罗定年代最早的高层建筑,那矗立塔顶总重逾7吨的连花座铁柱,为广东古塔之最,铁柱上镌刻有造塔时的建塔铭,也是迄今我省已发现和保留最完好的有绝对年代的铁铸塔柱,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文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不为过。
我站在塔的七层楼阁上也累了,并且有点口渴,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下去后要好好品尝一番罗定豆鼓与白粥,今天的罗定人喜食螺、蛤、蛇之类的动物,这是典型的古代越族遗存,我也不例外,我对罗定的美食也情有独钟,我想,我的祖先不是罗定人,在我的身上却带上了古代越族的遗习,在罗定的16传中,我不知道我的哪一代祖宗染上了土著越族的dna。我发觉,不单只是我,现在在罗定盆地上居住的所有汉人的气质、性格等特征都带有了古百粤民族先民的特别禀赋,在外地人的印象中,罗定人被蒙上了某些极其微妙的传奇色彩。
我走出了文塔,沿着文塔公园的阶梯而下,临江而去,自桥底登上了旧桥的桥面,在桥面上我再次观望文塔,只见它深紫与素白相间的塔身依然在江边公园里挺拔秀丽,透着几分古朴的神秘,傲视着苍穹。
曲水环抱的半岛,北岸印地之上,一座古塔冲天而起,雄伟的气势傲视苍穹四百年的风狂雨落。日出日落,冬去春来,任凭天地寒暑掠过,挺拔的身躯顶住了历史的变幻从容不迫。文塔,罗定人的骄傲。
我步着主修罗定州志张国经的后尘,步着著有龙乡夜话陈大远的后尘,以及步着所有登上过文塔的人的后尘,踏着明朝的砖石,一路登上。
三米二八的壁厚,挡住了滚滚热浪的暑热,塔内沁凉幽冷的气息,透过文物古迹的遗风,任凭是在外叱诧风云的人物,又或是心浮气躁的游客,解压的心境因舒缓而回归从容,平静的心变得虔诚而肃穆。
我在塔内穿壁绕环,左旋右转,看其中构造,转了十三个层面的方向,内心却耿耿于怀于小院内的古钟、碑文,放飞的思绪透过泷江人文气息的沉淀感受着泷江文化的源远流长,厚积而薄发。带着深思,我登上了外观七层的楼阁。
我倚江、临风、远眺。站在楼阁上,我昂然挺首,极目罗城,我仿佛听到了来自信宜鸡笼山一道碧水喷薄而出的咆哮,仿佛感觉到了来自广西十万大山的龙脉直奔而来,仿佛领略到了东有云雾山脉、西南有云开山脉这一天然屏障的荫护下2400年前古老的罗定盆地上繁衍生息的百粤人民创造出的文明。
泷江的水猛浪湍急,左冲右突,冲出了无数的深峡与溪谷,在大山的余脉深处辗转涌出,汇成江河。正是这一湾江水亿万年间的百折千回,才孕育出了远在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开始在罗定盆地上的生息繁衍。
我站在七层的楼阁上,高47米八角形的文塔,那镶嵌着塔顶直指天穹的莲花座铁柱就在我的身后延伸,7吨重的铸件怒向上空,稳重而威武。升起的太阳把我照得金黄,深紫与素白相间的塔身,微微翘起的塔檐,我犹如置身于七朵叠成的莲花内,我突然变成了有金身渡体能超脱生死的佛?抑或是倒驾慈航为众生的观音大士?我满足着自己的幻想。
我仿佛修行出了宿命通,获得往日之光的复活,在历史无法文字记载的过去“罗定东邻高要,南接阳春,西界岑溪,是一天然古国”在罗平横垌背夫山躺了2200多年的“百粤之君”他出来说话了,谁说岭南无青铜文化的历史?我展示给你看“人首柱形器”代表着春秋战国时期我统治这一天然古国的王权地位,广东仅见的“青铜鉴”显赫着我贵族的身份,这些“青铜箭头”这些造型各异的箭簇,青铜镰、叉、云纹鼎、三叶矛、三棱镞等近200件的文物,曾为我于公元前约214年抗击秦始皇军队的南侵立下过赫赫战功。
我们西瓯部族不是好欺负的,在联合抗击秦军南征的百越部落军队中,我们是主力。虽然我们最终归顺于秦,但也重创了秦军,迫使秦始皇开凿灵渠,连通湘江与漓江,将长江和珠江的水系贯通,以加快调兵和运输粮草。十年苦战、三征岭南、损失30万秦兵,才平定了“百越”统一了岭南。
我在文塔的七层俯瞰泷江的水西来东去北上,我仿佛感觉到二千二百二十多年前任嚣为统帅,赵佗为将领的秦军乘着楼船沿南江直攻而入,还有水军参战,他们冲破泷喉的奇险,直冲泷江上游。从此,罗定盆地打破了万年的沉寂,有了血腥的历史。可以想象,瓯、僚等古越族为保卫自己的家园,在“百粤之君”的率领下驱轻舟、挥金戈,与秦军殊死搏杀的场景是何等的悲壮与惨烈。虽然历史没有留下文字的记载,但是岭南所发现的三座大型战国墓葬中,其中两座就在罗定,这就是著名的太平镇南门垌战国墓和罗平镇背夫山战国墓。透过那些锈迹斑斑静静地躺在罗定博物馆展厅里的青铜箭头,以及那些从秦军手中得来的来自吴越国的铜鉴和铜镰、来自中原地区的铜戈和铜钺、来自楚国的青铜车马器、来自夜郎的铜叉,我不难想象南江流域曾经有过的金戈铁马、边城悲风。
百粤亦即百越,中原人带着偏见说五岭以南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域为“百越文身地”即尚未开化的蛮荒之地。我有质疑,百越真的是如中原所认为的那般野蛮与落后?我看未必。据考证,百越族是我国最早栽培稻谷的民族,也是最早饲养家猪的一个古老民族。它善铸铜器,铸剑技术尤为高超,也擅长航海。越人“水行而山处”为习水民族。百越族人民素以善制舟楫,巧于驭舟,首创水师,富于航海经验而著称于世。由此看来,应该是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精彩。
中原人之所以说百越为“蛮荒”皆因古越人没有自己的文字及姓氏,而越人所使砨的古越语,又与中原古汉语的语音相差十万八千里,彼此不能通话。语言不通,不便统治,我感觉到秦始皇为努力汉化百越诸族而绞尽脑汁,他心急如焚的要土著越民学习汉文化和汉文字。但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条道路是漫长的“百粤之君”被平定后虽归属于南海郡,但罗定盆地上依然实行着越族酋长的自制制度。
都是赵佗出的馊主意,为了完成秦始皇提倡的“与越杂处”、努力汉化百越诸族未竟的事业,他上书秦二世,奏请拨3万名无夫家的女性来南海郡为士卒补衣和照顾生活。说白了就是要他们通婚,要他们在岭南发展中原的人口,要他们在于无声处中带入中原文化,带入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方式与技术。秦二世最终也只能收集到1。5万名女性,都拨给了赵佗安排落籍到了南海郡。这个数目也不少了。这一举措,非常实用,迫于交流,土著语言逐渐吸收了古汉语,别小看它,这大大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洽相处。再加上任嚣、赵佗采取了一系列的民族和睦政策,善于安抚越族人,有时恩威并用,管治有方,最终促进了南海郡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或许赵佗对两山包围、双河穿流过的罗定盆地情有独钟?或许他看中了这块广东乃至岭南最原生态的百粤文明之风水宝地?或许他清楚明白罗定这一盆地南接高雷,西通桂林黔镇,是西江走廊的交通要道,从而有先见之明,知道这是丝绸之路连通中原与高雷乃至南中国海的捷径,知道以后的统治者必将这里视为门庭卫防,抚绥重地,必将把它定为南陲一军事重镇?照估计,赵佗在分配这1。5万名女性中,落籍罗定盆地的名额一定不会少。这些妇女,这些丈夫为砌长城的劳役而死的、为开凿灵渠的劳役而死的、为国征战而死的“孟姜女”最后把自己的身躯也被迫搭上了为南江流域汉、越民族的融合付出苦难的一生。因历史漫长,又没有文字记载,她们一个个哀伤与凄惨的故事无法考证,不敢想象。
我站在七层的楼阁上胡思乱想,一阵江风自塔底涌起,悬挂在八角飞檐下56个小铜钟的铃响划破古塔的沉寂,铃声各有各的清脆,各有各的精彩,融为一体犹如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合奏。虽然我的心里还在骂着秦始皇为暴君,但我不得不佩服他统一中国的伟业,中国这么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都被他在公元前221年给征服了,令人叹服,毛泽东评价他是个厚今薄古的专家,他的“与越杂处”在他死后七百年的南北朝时期终于见到了实惠,后人真正得到了好处,它给南江流域带来了勃勃生机,多民族的交流,使得罗定盆地这地方变成了岭南来自中原、来自楚地、来自西江流域等地区与南中国沿海以及中亚国家经济、文化交流的对接口,是商贸集散地,陈大远说“南江水系是我国南方海陆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对接通道”一点也不为过。
虽然我没法找到文字记载,但当时南江文化的掘起有地下作铁证,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在罗定罗镜鹤咀山发现的南朝墓是目前岭南发现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一座南朝墓葬。那个重33克的金手镯,纯金打造的哟,刻有4组走兽和花纹图案,而上面的忍冬纹是中亚粟特地区产品中常见的,而走兽花纹也是中亚地区常见的狐、飞狮等。这说明,中亚地区的物品在距今一千五百年前的南朝时已在南江流域出现。另外,那只碗,那只其艺术风格明显受到拜占庭高足艺术风格影响的莲瓣纹高足碗,却是由我国越窑烧制,专家认为这很可能是为外国订制的出口外销瓷器。你看,国内外的货物在南朝时已在罗定盆地上有出有入,不难想象南江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上的辉煌。而这些辉煌,又是与民族的融洽相关联的。
如果说中原第一次向岭南移民是秦始皇“与越杂处”的政府行为的话,那么第二次的大举南迁则是因中原战乱的灾难。南北朝时期,不少豪门大族亦随之落籍岭南。南朝的梁王朝时(约公元502—557年),原籍河南鄢陵,曾任新、石二州刺史的陈法念也举族迁居罗定。他深知自己是汉人,又初来乍到,所以一定要与当地的土著越族搞好关系才有立足之地才是长久之计,所以他的家训极严,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奉行“以孝义训溪垌蛮族”深得僚人的信赖与爱戴。当时的俚、僚人民经过秦始皇“与越杂处”七百年的同化,已比较开明,基本上已能接受中原先进的文化。在此基础上,僚人推举了陈法念为酋长,管辖西江南岸、高凉以北的地区,僚族可能是历史上第一个甘愿推举外族人担任自己部落酋长的部族了。陈法念不负众望,尽管自己的儿子佛智被当时管辖粤西南路至海南岛部落的俚族酋长冼夫人以借路为由挑起事端杀害,但陈法念及其陈氏家族能以俚、僚、汉的民族和睦大义为重,舍小家而全大家,不但无结怨,而且能以海一样的胸怀促进和好,加强民族团结,使南江流域的社会得以稳定,生产得到发展,从而使泷州延续着二百年的兴盛。陈氏家族五世显宦,能秉承陈法念倡导的以孝义训溪蛮,始终坚持以道德对土著越族进行开化训导,传播中原文明,其最大变革是使罗定盆地上原本没有姓的僚、俚族人都有了姓氏。所以我斗胆的说陈法念是一个卓越的民族工作者,他在罗定盆地上开拓了民族思想工作的先河,他的成功堪称全国的典范。
铃声悠扬,婉转于塔,在空中回荡,再波向远方,缥缈于南江流域的山山水水。我站在七层的楼阁,耳闻铃声回荡,我仿佛逆着时光隧道倒进了罗定盆地上第一个兴盛时期——隋唐期。我看到了那时的僚、俚族人,看到了他们在享受着隋文帝下令的对他们减半征税的政策,在政府的编户制度和赋税制度下,那些罗定盆地上的豪族也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因为他们不能向僚、俚人收取“赕物”土著族人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僚、俚人是罗定盆地上的主宰,他们沿袭着“百粤之君”的文明,又交杂了中原先进的文化,在大量使用牛耕的同时又接受了犁耙“粮粒丰储”人口也得到了增长。丰衣足食,民族团结,灿烂的僚、俚文化也演绎出了它独特的风情与习俗,应该说,它走过了当时的辉煌。
以唱的方式来表达或宣泄情感,就没那么尴尬,于是就有了歌。我仿佛听到了僚、俚人在劳作中唱田头歌、采茶歌、龙舟歌;仿佛听到了他们或考智力或考急才或俏骂或互道情愫的男女对歌;我也仿佛听到了他们闺女出嫁前唱那些如泣如诉的哭嫁歌;也仿佛听到了他们为亲人仙逝而哭的秉承有诗经•国风中“风”脉的泷水丧歌。我感觉到隋唐时期到处都是歌的海洋,山歌已融入了俚僚人的生产劳作中,已融进了他们衣食住行的生活细节中,罗定盆地上当然孕育出了歌仙刘三姐。
我也仿佛听到了在罗定盆地上出土的那16面铜鼓在汉至晋代时期被击打出的强劲节奏,我看到了僚俚人踏着铜鼓的节奏舞步雄健,豪放有力,表现出了其民风的强悍放犷。舞春牛、抢花炮、唱山歌、跳禾楼,还有男女间的抛绣球、碰蛋等,构成了农历三月初三当时僚俚人最为隆重的节日。我感觉到了成千上万个刘三姐刘三哥相聚于分界歌墟场,大摆山歌擂台,歌墟的歌声响彻罗定盆地,嘹亮着当时的泷州故城和建水县故城,山歌的余音在云雾山脉和云开山脉之间缭绕回荡,经久不息。
我站在塔的外七层,追溯历史,从罗定盆地上古代土著越族的诸多遗习与遗存中我想象得到他们千万年来为了生存和发展,在与大自然顽强抗争,跌跌碰碰不知走过了多少坎坷,好不容易才到达了那二百年兴盛的隋唐期。罗定人喜食螺、蛤、蛇之类的动物,这是典型的古代越族遗存;先前罗定各地遍布供人顶礼膜拜的雷王庙、开天庙、盘古庙,这显然是瑶、壮族传统文化留下的烙印;塔的河对岸,有天后宫,天后宫可是疍家供奉的海神啊!再翻开罗定古代码头的两侧,不但有天后宫,还有龙母庙、鲁班庙、北帝庙,还有祀滩神的神滩庙,这些都是船民们所信奉的。那么多与水有关的神庙集中在一起,我不认为罗定以前的疍家都是移民来的,他们大部分应该是罗定盆地上的土著越族,因为越人“水行而山处”为习水民族。他们“善制舟楫,巧于驭舟,首创水师,富于航海经验”早在“百粤之君”时期,罗定盆地上的越人就会造船及输出水师,如果本土族人都是个旱鸭子,就不会有南北朝时期的“南江水系是我国南方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通道”就不会有罗定盆地是“经济、文化的对接口”南江流域的人,同时崇拜盘古和天后,具有山地与海洋文化交汇的特征,这种双重信仰,形成了南江文化独特之处。
可惜啊!可惜,我站在塔的外七层大叹可惜,罗定盆地上有这么好的一个土著民族,却在唐代以后走向了它的消亡。而消亡的原因,其罪魁祸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战争。
唐玄宗时代,泷州刺史陈行范领导僚族人民反唐称帝,被唐王朝派十万大军围剿泷州,陈行范与六万多起义僚人被杀,许多僚人因此被迫西迁,留居下来的僚人都不敢称僚了,改称僮族(今壮族)。
紧接来的是唐朝末年原在荆楚地区生活的瑶族大举南迁,这应该是第三次大移民了,瑶族在补充了罗定盆地上已变得稀疏了的人口的同时也促使了罗定盆地上的土著俚僚族人的加速消亡。此后历经宋、元、明各朝凡八九百年,罗定盆地上的居民已改变为以瑶、僮族为主体了。
如果说僮族还保留着原罗定土著越人的遗风的话,那么到了明万历四年的那场灭绝种族的大屠杀却彻底改变了罗定盆地上的居民结构。
宋、元、明三朝时,南江流域的瑶、僮族人民反抗封建王朝统治压迫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此起彼伏,持续时间长。到明万历四年初,明王朝出动十万大军兵分十路并进,征剿罗定瑶、僮族人民,历时一年,血洗五百六十四个瑶僮村寨,杀害四万多人。可以这样说,不管大小老嫩孕妇,通杀。迫使瑶僮人民逃离家园,再次西迁大逃亡,避居深山。这一次的赶尽杀绝,罗定盆地上的居民结构发生了质的改变,从此,代表罗定盆地上土著越族的僚俚人彻底消亡了,瑶、僮两族也彻底在罗定盆地上消失。
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后,屠杀后的罗定盆地被蹂躏得一片萧条,满目疮痍,村寨是凋零的废墟,农田因痛失了主人而野草丛生,百废待兴。明王朝对罗定盆地上实施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增加人口方面,参与征剿瑶民的官兵成批落籍了罗定,又大批汉人第四次大举迁入,官府又公开招募流民定居垦荒,从此,罗定盆地变成了赤裸裸的一块移民集散地,泷州也好,建水也罢,它的城市已变为清一色由汉人居住的移民城市。
呜呼哀哉!我站在塔的外七层,远眺罗城,默哀罗城,我为消亡了的罗定土著越族祈祷,超脱其亡灵。我诅咒唐、明等封建王朝灭绝人性的残暴,可怜那些土著越族,自己千万年世代赖以生存的故土,活生生的被南迁的汉人强占豪夺,自己为捍卫故土最后还全族葬身于封建王朝的刀下。可怜他们,明王朝在屠杀了他们之后还把他们的故土改为“罗定”取名为罗旁平定之意,升格为罗定直隶州,直接由中央派出钦差管治,架构类似于现在的深圳特区。可怜他们的灵魂,还蒙在鼓里,他们只知他们世袭居住的泷水地区的故土,秦时属南海群,汉隶端溪县,晋时置龙乡、夫阮县治,南朝梁、陈间至唐设泷、建二州,宋至明万历四年前为泷水县,却不知明万历五年后被更改为了罗定。我仿佛感觉到泷水地区土著越族的亡灵在罗定盆地上空缥缈飞浮,他们哀号的努力辨认着自己的故土。
都说“国破山河在”可是,那些飞浮的亡灵,找不到自己的后人,找不到原来的村寨,所到之处全是南迁来的汉人,以及汉人为彪炳他们的“缘山立寨耕守”的开族始祖而兴建的祠堂和书院,他们还把中原汉族的制度、习俗以及宗族观念引入罗定,充斥罗定,这使得罗定盆地上少数民族的特性丧失殆尽,可怜那些土著越族的亡灵,再也无法辨认自己的村落。逝去皆空,灰飞烟灭,时过境迁,已有120多座祠堂和书院镇守着村寨的、拥有508个姓氏的罗定已经拒绝接纳那些土著越族的亡灵。可怜那些正宗罗定人的土著越族,再也没有归家之路。
试看全城都不是罗定人的罗定人,他们的始祖迁入罗定开枝散叶,一个姓氏繁衍出的就是宗亲的一族人,罗定盆地上的人口迅速膨胀,试看他们的后裔,为了维系迁入人口之间的关系,为了记录祖宗的来龙去脉,根源自何方,便于万世流长,于明万历五年后,纷纷以他们的开山鼻祖之名修建祠堂和书院,反倒过来说,这些祠堂和书院恰恰成了他们都不是罗定人的证据。
罗定最大族的陈姓,就有三大支族,分别是南宋胡妃事件逃祸而来的兴濂支族,在罗城修建有兴濂书院(陈家祠);南朝的梁王朝时自河南省迁入的法念支族,在围底古模分别修建有陈公宗祠和刺史祠;元末明初因逃避北方战乱而南迁,最终由英德迁徙而入的万高公支族,在罗镜鸭寨修建有陈氏万高公祠。罗定比较有名的古祠还有谭御史寿海公祠,谭寿海为明永乐十三年(1415)进土,曾任河南道投察御史,他为罗定谭族先祖;还有榃祝黄氏宗词,黄氏是罗定望门大族之一,明洪武四年(1371)入籍泷水县;还有三达祠、平田古祠、感黄氏宗祠、山田陈氏宗祠、赤坭陈氏宗祠、罗镜叶氏宗祠、冈头水贤良书院等等,每一座古祠,炫耀着的是他们南迁罗定后同一祖宗下繁衍男丁的兴旺,展示的是他们宗族的发展势力,昭示给人们看的是他们傲视一方的霸气。
我站在塔的外七层,俯首泷江,想象着飞浮中的土著越族的亡灵,我于心不忍,我为祖宗侵占了他们的故土而愧疚,我是陈姓万高公的后裔,我的祖先不是罗定人,却已迁居罗定开基四百多年了,照推算,应该是十六世纪中叶明嘉靖年间来的,陈万高是陈族的第110世祖,在罗定,支族编排他为万高1世,他初来乍到,首先在罗镜的鸭寨占据着地方,后来地盘逐日扩大,现在他的后裔遍布了罗定的好几个镇以及信宜、广西等地。就分支我叶来说,我的7世祖元佐(万高7世),生于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他迁往了罗定连州镇的清水塘开基,后人在那又为他修建了祠堂,彪炳他迁居清水塘垦荒开基、繁衍子孙后代的功绩。我的9世祖文勋,又携了两个儿子迁往高垌垦荒开基,在寨脚建造的大屋经后人维修成了祖屋,至现在,我已是万高的第16传,寨中文勋公的后人也近二百,祖屋每逢初一、十五,春分、清明,婚庆嫁娶,葬丧之事等都烛光摇曳,香火袅绕,鞭炮轰鸣。我猜想,那些土著越族的亡灵,每逢闻着那些发自自己的故土、却不是自己的后人点燃的蜡烛香火味,一定是揪心的痛。
此时,塔上八角飞檐下悬挂着的56个小铜钟,响得散乱而无序,断续的铃声此起彼落,悲切的弥散在烟波升腾的江面上,清远而低回,像是在招魂,又像是在为亡灵排解幽怨,听着悲怆的铃声,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身在如此的境界,我伤感,我怀古,我为土著越族的消亡而悲哀。
我知道,历史的车轮只能滚滚向前,不可回头,不单只是罗定土著越族俚、僚的消亡,整个大中华的岭南百越族也都消亡了。或许这不叫消亡,叫民族大同化,中原人对南方通过战争、迁徙、贸易、杂居、通婚等,蚕食了一个民族,大鱼吃小鱼,民族同化美其内容为文化的融合,实际上就是汉化。
我站在塔上劝慰罗定土著越族的亡灵,你们安息吧!你们的消亡,有它历史的必然因素,或许,你们的消亡确实与汉化互为依归,试看那些各个朝代一批又一批千里迢迢而来泷江流域拓荒的汉人,或许他们有些成了你们的上门女婿,他们的后代,也有你们的遗传密码,有你们的dna,你们就不要计较他们的姓氏了,他们的血液,也流淌着你们的血脉。
土著越族的亡灵们!你们应该敞开胸怀,历史已经构成事实,请不要过份悲愤,你们就用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来容纳他们在你们的故土上接续你们繁荣泷江流域的重任吧!只要你们的心胸能容纳百川,你们的灵魂就可以逍遥自在于泷江流域的山山水水、沟沟壑壑,在若有若无的禅道间来去自如,出入随缘,何乐而不为?
回顾历史,明万历五年(1577年)距今已431年,而建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的此座文塔也要迎来它四百周年华诞。不管罗定盆地上养育着哪一个民族,它都平等的把机会留给用勤劳和智慧开拓泷江流域、使其富庶的子民,兴建这座文塔,虽是落籍罗定的汉人后裔所为,但流淌有你们土著越族血脉的他们,其愿望与你们却是高度一致的,都是祈盼罗定以后能够“社会安宁、文风璀璨、人才辈出”希望它一代比一代辉煌,永远朝气蓬勃!
我站在塔的外七层,放眼罗定,今天,我可以欣慰的告诉泷江流域的土著越族,虽然你们已经消亡了431年,但你们千万年在南江(泷江)流域所走过的历史我们不会忘记,你们所创造出来的南江文化正在被重新发掘、梳理和整合,经考证,罗定江其实就是历史上多次提到的南江,它自古就被列为构成珠江水系的4条主干江川之一,云浮市正准备将所有散落在南江流域的历史文化点归纳到“南江文化”这一综合概念之下,使之成为专家学者认可的学术提法,成为“学术概念”从而为“南江”复名而呐喊,努力把“南江文化”打造成品牌,并致力于推动它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与现代文明的相互融合,使“南江文化”与珠江水系的其它主干江川文化一起并驾齐驱,同时傲视于广东文化。这下子你们可安心了吧。
泷水地区的“文化抢救”工作正在进行当中,广州中山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在泷水地区的乡村进行了采风活动,他们采访收集整理民间歌谣,抢救即将消失的民间文化,对泷水地区民间歌谣的体裁和乡村文化的变迁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和评价,也对泷水地区未来的乡村文化建设形成了自己的思考。
南方电视云浮台也在云浮举办了一个名为“寻古•岭南行”之“魅力云浮”文化论坛,邀请了省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罗定、新兴、云城、郁南的学者一起讨论云浮的历史文化,同时邀请了香港名人宋先生做节目主持,制作播出了两集共30分钟的电视片,为传扬南江流域的历史文化作出了努力。
近年来我欣喜的看到了在南江流域的重镇连滩举办的民俗歌舞汇演,看到了被称为“南江文化活动化石”的舞蹈“跳禾楼”我脑海里闪现着的是初唐时期著名诗人宋之问所写的过蛮洞与入泷江,宋之问曾任泷州参军,他应该看过代表土著越族的僚、俚人民所表演的“跳禾楼”因为蛮越之地,民间早有歌舞祭祀之风,我庆幸,我骄傲,1300年前宋参军在泷江流域所看到过的民间祭祀之舞今天我也能欣赏到。我也想到了明嘉靖四十年德庆州志所记载的“泷江八景”中的“大湾渔唱”与“径口樵歌”再联系到宋参军在过蛮洞中所描写的“竹迷樵子径,萍匝钓人家”我相信初唐时期的宋参军一定也听过“大湾渔唱”与“径口樵歌”我也庆幸,1300年后的今天我也听到了宋参军曾经听到过的旋律。
更令南江流域土著越族亡灵感到欣慰的是,每年正月二十日的庙诞,又可以看到唐、明时期有幸避过战争杀戮而西迁大逃亡的你们少数民族的后裔回来参加活动了,广西的、贵州的,那些壮族、黎族、瑶族等少数民族,他们就是隋唐时代的俚僚,宋代以后的僮侬,他们都属百越后裔,是岭南土生土长的少数民族。
近年来“南江文化”经过梳理、改造,并注入了新的活力,不单是“跳禾楼”再现于世,还有舞春牛、抢花炮、唱山歌,八音锣鼓与扮饰巡游,唐代十番与打马舞,明代擂石鼓与吹石角等也改造成了民俗风情歌舞。那些民间艺术如龙龛摩崖石刻、神滩庙遗址、学宫、泷水民居、刘三姐遗迹等也得到了很好的重修和保护。现在在你们故土里生活着的人们,对你们创造出的历史文化如此的尊重,那些土著越族的亡灵们,你们真的不能再有幽怨了,冤家宜解不宜结,你们就放开胸怀,宽心的云游四方去吧。
回过头来,我要说说的是这座文塔,它虽然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但对于华夏五千年璀璨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它显得的是如此的年轻与单薄,它是泷江流域土著民族消亡了以后才建造的,它没有经历过以前的泷水、泷州的历史,它根本不知道泷江流域土著民族聚居的情况,不知道他们的“文身凿齿,瘴疠肆虐,生活贫困”它根本不清楚泷水地区土著民族饱受南迁汉人强霸土地、被汉人借着当朝权势压迫剥削、使他们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惨状,它只知道有明万历五年更改名字后的“罗定”它是浸润在“岭南历史上第一个军事管制特区”的糖水环境下诞生的,所以它根本没有机会见证泷江流域饱受着战争的硝烟、曾经留下不少人为的创伤、灭绝了一个民族而使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性改变的那一段哀伤和凄怨的历史故事。
但作为一座塔的建造,它是有特色的,它是罗定年代最早的高层建筑,那矗立塔顶总重逾7吨的连花座铁柱,为广东古塔之最,铁柱上镌刻有造塔时的建塔铭,也是迄今我省已发现和保留最完好的有绝对年代的铁铸塔柱,是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所以文塔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不为过。
我站在塔的七层楼阁上也累了,并且有点口渴,我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下去后要好好品尝一番罗定豆鼓与白粥,今天的罗定人喜食螺、蛤、蛇之类的动物,这是典型的古代越族遗存,我也不例外,我对罗定的美食也情有独钟,我想,我的祖先不是罗定人,在我的身上却带上了古代越族的遗习,在罗定的16传中,我不知道我的哪一代祖宗染上了土著越族的dna。我发觉,不单只是我,现在在罗定盆地上居住的所有汉人的气质、性格等特征都带有了古百粤民族先民的特别禀赋,在外地人的印象中,罗定人被蒙上了某些极其微妙的传奇色彩。
我走出了文塔,沿着文塔公园的阶梯而下,临江而去,自桥底登上了旧桥的桥面,在桥面上我再次观望文塔,只见它深紫与素白相间的塔身依然在江边公园里挺拔秀丽,透着几分古朴的神秘,傲视着苍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