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池上客文集 > 沉睡的大漠

沉睡的大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来到大西北,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大概还是这里的大片大片沉睡的大漠。

    大漠即浩瀚的戈壁。戈壁是一句蒙古语,意即“难生草木的土地”指仅只能生长稀疏耐碱草类及灌木的砂碛,为一种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在穿越甘肃河西走廊时,我们的列车在大漠上整整行驶了六个小时。在去北部边陲最远的哈纳斯的东线途中,我们的汽车在茫茫大漠上颠簸浑如大洋中一只可怜的小船。在去敦煌阳关的路上,沿线几乎也都是大漠一眼望不到边。这一大片沉睡的土地,空中少飞鸟,千里无鸡鸣。无论起伏如丘陵还是辽阔如平原,所能看到的只有上古海洋时代留下来的鹅卵石和顽强蜷伏在地下的红柳沙枣树或骆驼草。在大漠上走车枯燥乏味,戈壁在沉睡,同伴在打盹,我却仍执着地睁着大大的两眼扫视着前方,我弄不清我的目光里究竟有几分茫然,几分惆怅。我似乎并没有以欣喜心情来欣赏大漠风光,而倒有点像当年的鲁迅回到久别的故乡的那种感受,我的心不禁有点悲凉起来了。

    呵呵,这一大片千年沉睡的大漠,这注解着西部的荒僻贫脊落后封闭的大漠!

    陡然间想起了唐人“雪拥蓝关马不前”、“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那些名句,历史上的这关那关,难道都是因大漠而设?那些曾为我一直虔诚敬仰着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诗人,那些不远万里来到边塞辛苦跋涉慷慨放歌的诗人,他们难道也都是面对这大片大片沉睡的大漠而震惊害怕了么?

    在去哈纳斯穿越准噶尔盆地的途中,我曾不止一次地下车来,公路的左边和右边都是连绵起伏的大漠。我曾有几次试着走进大漠的深处,随手拾起地上的鹅卵石细细端详,想像着远古时代呈现在这片大漠上的恣肆汪洋;我的裤角常常被地上的骆驼草绊住,好像这骆驼草是在有意引起我的关注流连。新疆的同志告诉我,这骆驼草又叫骆驼刺,其茎呈灰绿色,有针刺。又称骆驼蓬,多分枝,铺地散生。不管是骆驼刺也好骆驼蓬也好,料想都属骆驼草的家族。极目尽处,这茫茫大漠浑似骆驼草的大本营,一簇一簇,很均匀地铺展在大漠的土地上。大漠生长的植物除了红柳沙枣树及其他一些叫不出名的草木以外,最多的当属这骆驼草了。它极耐干旱,耐盐碱,生命力极为顽强。可以说它就是为大漠而生的。它依附着大漠,同时又保护着大漠,它还是“沙漠之舟”骆驼的最好食物。谁又能料想得到,骆驼那庞大的身躯不倦的体力坚韧的耐性,其能源竟来自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骆驼草?

    大漠是寂寞的,即使是世界已成地球村中国已有十三亿人的当今,大漠仍然像一片原始洪荒人迹罕至之地。当年诗人曾吟咏“大漠孤烟直”这“孤烟”所展示的图景是何等的形象!从远古由海洋深处倔强地中部崛起的那一天开始,它的出身仿佛就注定了它必定是这世界的弃儿。它不可能具备那些大江大河冲积平原的肥沃富饶,它的盐碱它的砂碛它的砾石它的广阔都只能使希冀正常生存的生物绝望地避开。多少年来它只是陆地的一种符号而没有多少陆地的实质意义,尽管有张骞通西域唐三藏取经,尽管有至今还脍炙人口的丝绸之路,但那毕竟只是少数人的行为。当赶路的商旅疲惫的车马行色匆匆从大漠上走过,大漠甚至没有能留下一点他们的足印,仅仅只是在极小的天地喧闹了那么一阵子以后,大漠很快又归于沉寂。

    是的,大漠的确沉睡得太久太久了。我们的星球在近代曾经发生的两次世界大战的炮火,没有能惊醒它的酣梦;人类登上月球的惊世之举,也没有能吸引它的目光。但这能说是它的慵懒么?它沉睡得太久皆因为它寂寞得太久。多少年来,尽管大西北已经有了一批城市,有的城市的发展已几与内地城市相差无几。但大西北太大,在祖国这只大雄鸡版图的尾部,城市毕竟还是寥若晨星。而更多的地方则仍是被大漠所盘踞,单说新疆,除了北疆的准噶尔以外,更大的还有南疆的塔里木。不到西部不知道祖国的辽阔,不走大漠不知道西部的荒凉。但我敢断定,大漠的沉睡只是它表面的冷漠。它的广袤的地下,一定也潜藏着丰富的宝藏;它的深邃的地底,一定也有地火在奔腾!

    在许多年以前,大清国曾有一位宝刀不老的老将军抬棺行边,率领着他的数十万大军行走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大漠上。收复新疆战争的结果还尚难预料,他就急不可耐雄心勃勃地规划起了开发大漠的蓝图。他叫他的官兵每人随身携带一束树枝,军队走到哪里就把树枝栽到哪里。走一路栽一路,硬是将春风引度过了玉门关。他深知开发大漠首先就必须绿化大漠,他坚信只要树木能够成活的地方就一定是人类能够生存的地方。他成功了,他不仅收复了新疆稳定了大西北而且还将绿色带到了大西北,他的部队许多也就地躺下使自己也变成了绿色的种子。

    又过了许多年以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里又出了一位胡子将军,率领着他的上十万大军也开赴在了这片当年老将军曾经走过的大漠上。他比老将军看得更远志向也更宏大,他不仅解放了整个大西北的土地,而且还干脆将他的部队摇身一变成了新疆建设兵团,而驻地就选择在了这阒无人迹的大漠上。他给他的官兵放假,限定时间叫他们回内地娶个老婆带来西北安家,他坚信他的官兵对祖国这片未被开垦的处女地的感情。他也成功了,如今凡是有新疆建设兵团所在的地方都变成了绿州,大西北在建国以后诞生的许多中小城市里几乎都有建设兵团活跃的身影。

    人的视野往往容易受到空间的限制,但人的思绪却可以穿越历史。在流连大漠的那些个时刻,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上面提到的两位将军,我为他们的献身精神所感动,为他们的坚定信心所折服。但我并不是想在这里有意饶舌赞颂他们为中华民族创下的丰功伟绩,他们的丰功伟绩已经永远地记录在了历史的光荣簿上。我只是想实实在在地说,他们所作的努力对于整个大漠的开发毕竟还是难以毕其功于一役的。他们都已经成为历史,而历史却还在延续。大漠因他们的努力而得到了局部的开发,但这开发显然还远远不够。我们都知道,当今没有大西北的开发就谈不上整个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而没有千里大漠的唤醒也就谈不上整个大西北实质意义上的开发。而真正要尽早尽快地唤醒这千年沉睡的大漠,必须要靠很多很多的人的共同努力,要靠一代又一代人的前仆后继继往开来艰苦奋斗英勇牺牲。说直白一点就是要准备牺牲一代人或几代人的青春。建国之初的新疆建设兵团已经开了成功的先例,他们的后代也已经在这遥远的地方生根开花结果。六十年代的大规模知青上山下乡也可以说是一种大胆的尝试,尽管这一种尝试已经流产至今还在不断遭人非议,但不能说这项决策就没有一点积极的意义。我始终认为,历史上发生的许多事情要历史地来看才可能相对比较准确,对于孤立的每个个人来说可能不那么公平,但如果站在整个国家整个民族发展的角度来看就可能会是另外一种答案。当年老人家曾意味深长地说过“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句话,拿到今天可不可以这样来说:“西部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西部在时下许多人的眼中可能只被看作是一片野地、荒地和险地,但在有志于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人们看来,这里却无疑又是宝地、圣地和等待开垦的处女地。要尽快尽早地唤醒这沉睡的大漠,不能只停留在舆论道义上的一般号召和几个典型人物的示范作用上,而真是要来那么一场带有某种强制性和政策性相结合的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譬如说可否搞大规模的移民屯田?

    我为我的这一大胆设想的脱口而出感到震惊,也似乎感到了一种积郁心底很久的想法被释放出来的由衷的快慰。这时,大漠的深处隐隐传来一声炸雷,怕是要下雨了,我感觉这仿佛是大漠对我这一思想报以的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