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王国里的圣人康德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两件事,我愈是思索愈是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这是刻在哲学家康德墓碑上,最常被人引用的名言。
康德生于一七二四年普鲁士东部的哥尼斯堡,父亲是一位马鞍师傅,康德一辈子都住在这个小镇上,直到他八十岁去世。据说康德的个子很矮,身高只有一米五,象大多数哲学家一样,终身未娶,性格有时有些古怪。有一件事可以略微看出这一点,他有一位邻居,门前有一棵树,康德每次站在窗前凝思,都会看到。在有一天,康德忽然觉得这棵树让他很不舒服,而且越来越让他不能忍受。他去找邻居商议,遭到拒绝,结果他就把家搬走了。郭沫若据此还写过一篇小说。哲学家的脾性有点与常人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大哲学家,哲学家一般都是怪人,康德也不例外。
世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把哲学当成学术的人,他们了解或精通哲学史,做的是一些阐释和教授的工作,另一种是创立自己学说和理论的人。康德两者都是,即教授哲学又有自己的学说。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懂阐释别人理论而无自己创建的人,还不能称为哲学家,至多只能算个理论家。哲学家是探究世界本源的人,他所追求的是终极和某些相对不变的真理。而理论家却是从书本到书本,这样的人满世界都是,他们的名字可以叫教授,权威或专家,而康德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在康德之前,有两类不同的意见,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者认为心灵是所有知识的基础,经验主义者认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都是通过感官而来。而康德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观念是同时通过感官和理性得来。那时黑格尔所谓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还没有像今天这样为人所熟捻,他是康德之后的人,康德死时他才三十几岁。但康德对此已经有意无意的加以运用了。事实上即使我们常人的思维中,也都有着辩证法的因素,只是我们没有象黑格尔那样上升到理性,加以法则化。黑格尔认为,知识有三个阶段:“正”“反”“合”当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时,马上就会出现一种与之相抵触的思想,两种思想的对立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黑格尔把这种现象称为辩证地过程。比如,把理性主义当成正题,与之相反的经验主义就是反题,而康德吸收了两者的部分论点,使紧张状态得到消除,就是合题。当然,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事情并没到此为止,康德的“合”也会遭到另一个新出现的反题的质疑。不过我们这里只谈康德。
康德同意经验主义的说法,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都是通过感官,但他同时也认为我们理性中的若干倾向,也左右着我们获得的经验。首先,我们见到的事物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时间和空间是我们最直观的形式,没有事物会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之外,时间和空间先于一切经验,我们不必动用感官就可预知所有事物都是时空之物。时间和空间是我们戴在眼睛上的一副有色眼镜,我们是天生就能在时空中感受事物的动物。但这并不是说时间和空间身外与我们,它们其实是我们心灵的特性,而非物质世界的属性。因为我们的心灵不止是纯粹被动的接受外部的感官刺激,它还主动的塑造它们,不仅心灵会顺应事物,事物也顺应心灵。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和事物本身并不一样。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原貌。甚至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官构造,对时间和空间会有不同的感觉。人类的感知方式决定着世界的属性和形式,所谓自然法则只是人类的认知法则,通过这些法则,人类得以部分的了解世界。但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世界的本来面目,因为我们就在世界之中,我们无法体验一个身在其中的事物。而没有体验,我们的理性就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但人的理性中有一种基本的欲望,就是要对所有未知的事物一问再问,即使明知无解,也要追问下去。康德把这类困惑他的问题,简括为四对二律背反,即:世界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世界是可分的,又是不可分的;一切都是偶然的,一切又是必然的;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因为两者都有可能,又都无法证实。对于上帝,康德也持此种不可知的态度,因为上帝同样无法证有,也无法证无。但康德同时又说:为了道德的缘故,有必要假定上帝存在。让他如此做的是他的信仰,而不是他的理性。在他看来,上帝只是信仰对象,而非实在对象。因为上帝存在与否无法证实,所以要对他“设准”也就是假设为真。有了上帝,人类的道德和精神才会有指向,人才不会变成怎样做都可以的人。
关于自由,康德有他独特的真知灼见,一般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自由。但康德的意见恰好相反,认为我们有可能成为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因为即使是动物,也有着为自己的天性和本能。当我们自以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时,我们其实是在受着某种必然性的驱使,只有在我们从自己的天性和本能中超离出来,去做道德法则和内在良知要求我们做的事情时,我们才可能是自由的。因为作为物质形成的存在者,我们完全属于自然界,没有自由意志可言。但同时,我们还是有理性的存在者,在“物自身”中占用一席之地。我们既属于自然,同时又是自然本身的一部分。当我们遵循着我们的实践理性和良知,去做道德上的抉择时,我们不仅是道德法则的遵循者,同时还是它的制定者,享有着和上帝同等的自由。
还有,康德认为“因果律”和时间空间一样,不是世界的属性,而是人自身的属性,认为人完全可以被创造成一种不会到处寻找四周事物成因的动物。康德是第一个从人的感官入手,来理解人对世界的观念的哲学家。他指出,所谓自然法则只是人自身的法则,世界只是人眼中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本身。至于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永远无法窥知的。因为我们的感官决定了世界在我们眼中的样子。而世界的“全貌”我们更是永远无法知晓,因为我们身在其中的事实,决定了我们观察的方式和角度,决定了我们画中人的目光。我们可能会逐步扩大我们的认知范围,但我们永远不能达到“全知”因此,上帝对于我们将永远存在,他即在我们头顶,亦在我们心中。
“有两件事,我愈是思索愈是神奇,心中也愈充满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法则。它们向我印证:上帝在我头顶,亦在我心中。”这是刻在哲学家康德墓碑上,最常被人引用的名言。
康德生于一七二四年普鲁士东部的哥尼斯堡,父亲是一位马鞍师傅,康德一辈子都住在这个小镇上,直到他八十岁去世。据说康德的个子很矮,身高只有一米五,象大多数哲学家一样,终身未娶,性格有时有些古怪。有一件事可以略微看出这一点,他有一位邻居,门前有一棵树,康德每次站在窗前凝思,都会看到。在有一天,康德忽然觉得这棵树让他很不舒服,而且越来越让他不能忍受。他去找邻居商议,遭到拒绝,结果他就把家搬走了。郭沫若据此还写过一篇小说。哲学家的脾性有点与常人不同,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大哲学家,哲学家一般都是怪人,康德也不例外。
世上有两种哲学家,一种是把哲学当成学术的人,他们了解或精通哲学史,做的是一些阐释和教授的工作,另一种是创立自己学说和理论的人。康德两者都是,即教授哲学又有自己的学说。从严格意义上讲,只懂阐释别人理论而无自己创建的人,还不能称为哲学家,至多只能算个理论家。哲学家是探究世界本源的人,他所追求的是终极和某些相对不变的真理。而理论家却是从书本到书本,这样的人满世界都是,他们的名字可以叫教授,权威或专家,而康德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
在康德之前,有两类不同的意见,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理性主义者认为心灵是所有知识的基础,经验主义者认为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都是通过感官而来。而康德认为我们对世界的观念是同时通过感官和理性得来。那时黑格尔所谓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法,还没有像今天这样为人所熟捻,他是康德之后的人,康德死时他才三十几岁。但康德对此已经有意无意的加以运用了。事实上即使我们常人的思维中,也都有着辩证法的因素,只是我们没有象黑格尔那样上升到理性,加以法则化。黑格尔认为,知识有三个阶段:“正”“反”“合”当一种新思想被提出来时,马上就会出现一种与之相抵触的思想,两种思想的对立就会产生一种紧张状态,但这种紧张状态又会因为有人提出,融合了两种思想长处的思想而消除。黑格尔把这种现象称为辩证地过程。比如,把理性主义当成正题,与之相反的经验主义就是反题,而康德吸收了两者的部分论点,使紧张状态得到消除,就是合题。当然,按照黑格尔的观点,事情并没到此为止,康德的“合”也会遭到另一个新出现的反题的质疑。不过我们这里只谈康德。
康德同意经验主义的说法,我们对世界的了解都是通过感官,但他同时也认为我们理性中的若干倾向,也左右着我们获得的经验。首先,我们见到的事物都是在时间和空间中发生,时间和空间是我们最直观的形式,没有事物会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之外,时间和空间先于一切经验,我们不必动用感官就可预知所有事物都是时空之物。时间和空间是我们戴在眼睛上的一副有色眼镜,我们是天生就能在时空中感受事物的动物。但这并不是说时间和空间身外与我们,它们其实是我们心灵的特性,而非物质世界的属性。因为我们的心灵不止是纯粹被动的接受外部的感官刺激,它还主动的塑造它们,不仅心灵会顺应事物,事物也顺应心灵。我们所看到的事物和事物本身并不一样。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事物的原貌。甚至我们可能会有不同的感官构造,对时间和空间会有不同的感觉。人类的感知方式决定着世界的属性和形式,所谓自然法则只是人类的认知法则,通过这些法则,人类得以部分的了解世界。但我们永远无法确知世界的本来面目,因为我们就在世界之中,我们无法体验一个身在其中的事物。而没有体验,我们的理性就无法做出合理的判断。但人的理性中有一种基本的欲望,就是要对所有未知的事物一问再问,即使明知无解,也要追问下去。康德把这类困惑他的问题,简括为四对二律背反,即:世界是无限的,又是有限的;世界是可分的,又是不可分的;一切都是偶然的,一切又是必然的;人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因为两者都有可能,又都无法证实。对于上帝,康德也持此种不可知的态度,因为上帝同样无法证有,也无法证无。但康德同时又说:为了道德的缘故,有必要假定上帝存在。让他如此做的是他的信仰,而不是他的理性。在他看来,上帝只是信仰对象,而非实在对象。因为上帝存在与否无法证实,所以要对他“设准”也就是假设为真。有了上帝,人类的道德和精神才会有指向,人才不会变成怎样做都可以的人。
关于自由,康德有他独特的真知灼见,一般认为,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是自由。但康德的意见恰好相反,认为我们有可能成为自我中心思想的奴隶,因为即使是动物,也有着为自己的天性和本能。当我们自以为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时,我们其实是在受着某种必然性的驱使,只有在我们从自己的天性和本能中超离出来,去做道德法则和内在良知要求我们做的事情时,我们才可能是自由的。因为作为物质形成的存在者,我们完全属于自然界,没有自由意志可言。但同时,我们还是有理性的存在者,在“物自身”中占用一席之地。我们既属于自然,同时又是自然本身的一部分。当我们遵循着我们的实践理性和良知,去做道德上的抉择时,我们不仅是道德法则的遵循者,同时还是它的制定者,享有着和上帝同等的自由。
还有,康德认为“因果律”和时间空间一样,不是世界的属性,而是人自身的属性,认为人完全可以被创造成一种不会到处寻找四周事物成因的动物。康德是第一个从人的感官入手,来理解人对世界的观念的哲学家。他指出,所谓自然法则只是人自身的法则,世界只是人眼中的世界,而不是世界本身。至于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永远无法窥知的。因为我们的感官决定了世界在我们眼中的样子。而世界的“全貌”我们更是永远无法知晓,因为我们身在其中的事实,决定了我们观察的方式和角度,决定了我们画中人的目光。我们可能会逐步扩大我们的认知范围,但我们永远不能达到“全知”因此,上帝对于我们将永远存在,他即在我们头顶,亦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