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王莽也是田家的?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个简单”鲍鸿笑道,“从黄巾溃军之中挑选一些德高望重,比较靠谱的老者去带头处理这个事情就好了。〔咱们就算撤走了,也不可能对这些人全然不顾。正好借着此事让他们树立起一些权威来。”
“将军的意思就是三老那种性质的官吏”凌敬疑惑道。
所谓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
三老是县的下一级官员,类似乡长。作为有头脸的基层干部,三老少不了查证调停民事纠纷,算是负责教化,但他的主要工作还是收税。当时农民田里打的粮食,十分之一要上缴国家,主要用于养兵。
通常来说,要求具备正直、刚克、柔克三种德行的长者。推举这种长者来担任。一般来说权利、任务类似族长之类,只是族长的对象是一个宗族,三老往往是地域性质。
刘邦规定了选任“乡三老“、“县三老“的两条标准,一是年纪在5o岁以上,二是个人德行能作为民众的表率。同时规定每乡的三老只限任1人,县三老也限任1人,而且必须从乡三老中挑选。所以县三老实际上与乡三老属于同一性质,只是行使职责的地域范围不同而已。
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虽然处于基层,却一直受到皇帝的重视和礼遇,他们除了可以免役之外,经常是皇帝加赐米、帛、爵级的特定对象,有些场合甚至是和“宗室有属籍者“或者贵族、高官同时受赐的,虽然受赐数量有不同。
刘邦要求乡三老是“能率众者“,就是说他们在当地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对民众要有号召力。这单凭个人“有修行“是不够的,他们必须为乡族势力所认可。“乡三老“、“县三老“对地方政治乃至国家政治挥不小的影响,他们不可能只是一般的年长者,通常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和政治见解。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可以向朝廷反映地方官的政绩。有的三老甚至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也有所影响。
西汉皇帝对三老的意见十分重视。同时三老既为民师,左右乡党舆论,对“乡举里选“的察举,征辟往往起到关键作用。三老是制定地方法律法规的议会组织,同时也是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的教化组织。朝廷的政策法令的颁布和施行,都要请示三老。所以,三老实际上又担负着对朝廷的监督职能。
从刘邦宣布的政令来看,当时的三老是从民间老百姓中直接选出来的。而当时国家职官的任命虽然也是地方推荐程序,但是,那都是走的官方推荐路线,并不像这里记载的那样只要是年满5o岁和修行好及其在地方上德高望重,当事人就可以直接担任三老职务。而且,汉王国初期设置的县三老,是“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的,这就是说,这些三老是县官们的被咨询者,他们也因此免除了徭役,每年十月,县官们还要慰问奖赏他们。大家试想,如果三老们是国家职官序列,他们怎么会受到县官们这样的优待和礼遇呢所以,应该说,当时的三老,就是民间的民权职能机构和人员,只不过,他们的政治身份界于在官民之间罢了。也就是说,汉代三老是“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
当然,鲍鸿也知道,到了汉末这个阶段,宦官当政,灵帝无道,官吏方面的质量无疑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一般买官也就是官吏层次,三老这种处于民间和官方缓冲的阶级,基本上也是地方推举的多,很少会上升到要去贿赂宦官的地步。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上面的官吏其实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都是士人出身的读书人去担任,虽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管宁、王烈等道德楷模,但是专营、盘剥什么的也不会针对三老等人去下手,所以相对来说,地方上的三老等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而且刚刚也说了,三老的地位、威信历来都是受到官方认可的,所以由他们出面主持公道,制裁在乱世之中随着黄巾作乱,残害百姓,丧心病狂的凶徒,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个就类似于所谓的全民公审、诉苦大会之类的东西了,把当家作主的权利交托到百姓的手中,让他们解决这些霍乱分子。
这个事情如果弄的不好,其实会造成平民对于权利的追求和渴望。不过,毕竟是受到了数百年的封建制度的洗脑,这个问题其实影响不大。至于说往他身上泼脏水之类的事情,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地方上三老的职权本来就是很大的。再加上现在这个时候,地方正规的官吏基本上都已经被干掉了,要不也已经跑路了,三老自然有资格全权处理地方上的一切事务,完全不存在被攻讦的地方。
“如此,倒也不失为良策,将军大能,学生佩服”凌敬笑着恭维道。
事实也是如此,或许很多贤相、名臣一心为民,可以说为了百姓谋求福祉连皇帝都敢直谏乃至是废立的都不是没有。可是,即便是如此,却也没有说是直接让百姓来做主的,这完全是意识本质的改变。
“此事你去处理即可”鲍鸿笑道,“注意在选择三老的时候一定要挑选靠谱的人。尽量要把我前面说的那些在乱世中就不能够老实本分,反而内心野性爆的家伙给全部揪出来。咱们军中的诸位义士之前也是平民,但是在乱世中爆力量,却是起兵反抗义。而有些人却是乘乱作奸犯科,荼毒百姓,那这种必须处理”
“遵命”凌敬闻言,即刻下去处理这个事情。
“田乞先生也去帮忙看一下”鲍鸿笑着招呼道,“毕竟这个事情,难免会有人为了逃脱处罚而做出一些什么举动。先生在民心把握上面绝对敏锐,还请先生去帮忙操作,不要让有心人败坏咱们的风评。”
“没问题,必不负将军重托”田乞点点头,对鲍鸿安排的这个任务没有什么意见。
接下来剩下的则是一些杂务,却是无需一一说明。
另一方面,自然还要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消息,看看经此一战,对方黄巾阵营会有什么应对。
鲍鸿正要结束会议,安排众将回去歇息,外面传来消息。
“启禀将军,外面有一员小将擒这王梁前来”亲卫吕方前来传讯。
“哦那个王梁算是彭宠麾下数一数二的名将了吧貌似还是云台名将之一啊,咱们大军都没抓到他,哪来的小将”鲍鸿笑道,“请他们前来厅中吧”
吕方自是下去传讯不提。
“云台名将是不是之前说的两汉交替时期的那个光武皇帝刘秀的麾下”一旁的霍光笑着说道。
“就是那个吧”同为西汉人士的陈平接口道,他比霍光乱入早多了,对这些基本的事情已经算是比较了解了,“说起来,那个王莽居然能够以外戚的身份篡位,也是了不得”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
对陈平来说,平定霍乱必然要在彻底爆之前,王莽那么搞能成功,却是有些能耐的。
至少后面诸吕、卫霍等家族都没做到这一点。
其中吕后其实这方面心思是有的,甚至死前还交代吕氏家人要注意,结果还是被碾压了。
而霍光则是完全没那个心思,反而是后人自己作死。
而王莽的情况倒是和霍光这个类似,他们家的王政君王皇后并不是吕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心思。而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却是有这个心思,更重要的是还有这个能力,能够大家利用王政君的身份,获得权力甚至取而代之。
王政君出身于官宦之家,传说她的母亲李氏梦月入其怀,遂有身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亲做过廷尉史,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几个小老婆,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宠。与王禁分手,改嫁荀安为妻,王政君从小失去母爱,长大后的政君,婉顺贤慧。及笄就被她的父亲嫁出去,未过门而丈夫病死,后改嫁给东平王做姬妾,未进王府门而东平王死。
许嫁之人暴病而亡,父亲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说:“你的女儿及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很高兴,便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鼓瑟。
政君十八岁那年,王政君应选入宫,适皇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氏死,司马良娣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司马氏死后,刘奭十分悲伤,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怕太子忧伤过度,令皇后挑选五名宫女,供太子选妃,王政君位列于候选人中,她穿着一件绣着红色花边的艳服,刚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还陷于思念爱妃司马氏的悲痛之中,无心选妃,皇后在旁边催促,刘奭随便指着靠近自己身边的一位宫女,皇后看王政君长相还算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就忙命人将王政君送到东宫。就这样,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谁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太子刘奭再也没临幸于她。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驾崩,刘骜三岁,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的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前被立为皇太子。
“母以子贵”,由此,王政君成了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太皇太后。然而,王政君万万没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儿王莽,竟篡夺她儿孙的皇位。王政君思念汉朝,最后在悲愤、忧郁之中度过她的晚年。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一人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终于断送了汉朝刘姓的江山。太皇太后忧愤而死。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遗体被运往渭陵,与元帝合葬。
“咳咳”一旁的荀汪忽然开口说道,“提起这个王政君、王莽,我倒想起了一个算是比较凑巧的事情。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好像王政君、王莽他们家也是田乞先生他们田家的后人来着”
“什么”
众人包括鲍鸿闻言,都是大吃一惊,田乞他们家要不要这么牛叉啊
王政君,其先世据说是传说中的黄帝后裔。东周时,先祖田完为齐国卿大夫,姓田氏,后田氏代齐,做了国君,传延至田建这一代被秦始皇平灭。后来项羽又封田建之孙田安为济北王。汉高祖建国,田安被削夺王爵,仍住在齐地,当地人称为“王家”,从此,田安后世子孙便以“王”为姓氏。田安是王政君的五世高祖。
田安的孙子王遂在汉文、景之际,住在东平陵。后来,王遂生儿子王贺,王贺字翁孺又生王禁,王禁便是王政君的生父。王政君的祖父王贺在汉武帝时任绣衣御史,曾到魏郡缉捕地方“群盗”,因宽纵不诛、“奉使不称”被免职。
再到其父王禁,只担任小小廷尉史一职。王禁胸怀大志又“不修廉隅”,偏又喜酒好色,娶了几房妻妾,生有四女八男:长女君侠,次即王政君,再次君力和君弟;长子王凤以下有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政君与王凤、王崇同为王禁的正妻李氏所生。
众人只是震惊,却是不知道跑去配合凌敬做事的田乞知道这个事情会是什么表情。8
“这个简单”鲍鸿笑道,“从黄巾溃军之中挑选一些德高望重,比较靠谱的老者去带头处理这个事情就好了。〔咱们就算撤走了,也不可能对这些人全然不顾。正好借着此事让他们树立起一些权威来。”
“将军的意思就是三老那种性质的官吏”凌敬疑惑道。
所谓三老是古代掌教化的乡官。战国魏有三老,秦置乡三老,汉增置县三老,东汉以后又有郡三老,并间置国三老。
三老是县的下一级官员,类似乡长。作为有头脸的基层干部,三老少不了查证调停民事纠纷,算是负责教化,但他的主要工作还是收税。当时农民田里打的粮食,十分之一要上缴国家,主要用于养兵。
通常来说,要求具备正直、刚克、柔克三种德行的长者。推举这种长者来担任。一般来说权利、任务类似族长之类,只是族长的对象是一个宗族,三老往往是地域性质。
刘邦规定了选任“乡三老“、“县三老“的两条标准,一是年纪在5o岁以上,二是个人德行能作为民众的表率。同时规定每乡的三老只限任1人,县三老也限任1人,而且必须从乡三老中挑选。所以县三老实际上与乡三老属于同一性质,只是行使职责的地域范围不同而已。
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虽然处于基层,却一直受到皇帝的重视和礼遇,他们除了可以免役之外,经常是皇帝加赐米、帛、爵级的特定对象,有些场合甚至是和“宗室有属籍者“或者贵族、高官同时受赐的,虽然受赐数量有不同。
刘邦要求乡三老是“能率众者“,就是说他们在当地较大的地域范围内对民众要有号召力。这单凭个人“有修行“是不够的,他们必须为乡族势力所认可。“乡三老“、“县三老“对地方政治乃至国家政治挥不小的影响,他们不可能只是一般的年长者,通常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知识和政治见解。汉代的乡三老、县三老可以向朝廷反映地方官的政绩。有的三老甚至对国家重大政治事件也有所影响。
西汉皇帝对三老的意见十分重视。同时三老既为民师,左右乡党舆论,对“乡举里选“的察举,征辟往往起到关键作用。三老是制定地方法律法规的议会组织,同时也是宣传国家政策法规的教化组织。朝廷的政策法令的颁布和施行,都要请示三老。所以,三老实际上又担负着对朝廷的监督职能。
从刘邦宣布的政令来看,当时的三老是从民间老百姓中直接选出来的。而当时国家职官的任命虽然也是地方推荐程序,但是,那都是走的官方推荐路线,并不像这里记载的那样只要是年满5o岁和修行好及其在地方上德高望重,当事人就可以直接担任三老职务。而且,汉王国初期设置的县三老,是“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徭戍。以十月赐酒肉。“的,这就是说,这些三老是县官们的被咨询者,他们也因此免除了徭役,每年十月,县官们还要慰问奖赏他们。大家试想,如果三老们是国家职官序列,他们怎么会受到县官们这样的优待和礼遇呢所以,应该说,当时的三老,就是民间的民权职能机构和人员,只不过,他们的政治身份界于在官民之间罢了。也就是说,汉代三老是“非吏而得与吏比“的地方社会领袖。
当然,鲍鸿也知道,到了汉末这个阶段,宦官当政,灵帝无道,官吏方面的质量无疑是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不过一般买官也就是官吏层次,三老这种处于民间和官方缓冲的阶级,基本上也是地方推举的多,很少会上升到要去贿赂宦官的地步。
另一方面,很多地方上面的官吏其实还是比较靠谱的,毕竟都是士人出身的读书人去担任,虽然不是说所有人都是管宁、王烈等道德楷模,但是专营、盘剥什么的也不会针对三老等人去下手,所以相对来说,地方上的三老等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而且刚刚也说了,三老的地位、威信历来都是受到官方认可的,所以由他们出面主持公道,制裁在乱世之中随着黄巾作乱,残害百姓,丧心病狂的凶徒,也是可以接受的。
这个就类似于所谓的全民公审、诉苦大会之类的东西了,把当家作主的权利交托到百姓的手中,让他们解决这些霍乱分子。
这个事情如果弄的不好,其实会造成平民对于权利的追求和渴望。不过,毕竟是受到了数百年的封建制度的洗脑,这个问题其实影响不大。至于说往他身上泼脏水之类的事情,那就更不用多说了。地方上三老的职权本来就是很大的。再加上现在这个时候,地方正规的官吏基本上都已经被干掉了,要不也已经跑路了,三老自然有资格全权处理地方上的一切事务,完全不存在被攻讦的地方。
“如此,倒也不失为良策,将军大能,学生佩服”凌敬笑着恭维道。
事实也是如此,或许很多贤相、名臣一心为民,可以说为了百姓谋求福祉连皇帝都敢直谏乃至是废立的都不是没有。可是,即便是如此,却也没有说是直接让百姓来做主的,这完全是意识本质的改变。
“此事你去处理即可”鲍鸿笑道,“注意在选择三老的时候一定要挑选靠谱的人。尽量要把我前面说的那些在乱世中就不能够老实本分,反而内心野性爆的家伙给全部揪出来。咱们军中的诸位义士之前也是平民,但是在乱世中爆力量,却是起兵反抗义。而有些人却是乘乱作奸犯科,荼毒百姓,那这种必须处理”
“遵命”凌敬闻言,即刻下去处理这个事情。
“田乞先生也去帮忙看一下”鲍鸿笑着招呼道,“毕竟这个事情,难免会有人为了逃脱处罚而做出一些什么举动。先生在民心把握上面绝对敏锐,还请先生去帮忙操作,不要让有心人败坏咱们的风评。”
“没问题,必不负将军重托”田乞点点头,对鲍鸿安排的这个任务没有什么意见。
接下来剩下的则是一些杂务,却是无需一一说明。
另一方面,自然还要派出斥候前去打探消息,看看经此一战,对方黄巾阵营会有什么应对。
鲍鸿正要结束会议,安排众将回去歇息,外面传来消息。
“启禀将军,外面有一员小将擒这王梁前来”亲卫吕方前来传讯。
“哦那个王梁算是彭宠麾下数一数二的名将了吧貌似还是云台名将之一啊,咱们大军都没抓到他,哪来的小将”鲍鸿笑道,“请他们前来厅中吧”
吕方自是下去传讯不提。
“云台名将是不是之前说的两汉交替时期的那个光武皇帝刘秀的麾下”一旁的霍光笑着说道。
“就是那个吧”同为西汉人士的陈平接口道,他比霍光乱入早多了,对这些基本的事情已经算是比较了解了,“说起来,那个王莽居然能够以外戚的身份篡位,也是了不得”
汉高祖死后,吕后以陈平为郎中令,傅教惠帝。惠帝六年,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但因吕后大封诸吕为王,陈平被削夺实权。吕后死,陈平与太尉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代王为文帝。
对陈平来说,平定霍乱必然要在彻底爆之前,王莽那么搞能成功,却是有些能耐的。
至少后面诸吕、卫霍等家族都没做到这一点。
其中吕后其实这方面心思是有的,甚至死前还交代吕氏家人要注意,结果还是被碾压了。
而霍光则是完全没那个心思,反而是后人自己作死。
而王莽的情况倒是和霍光这个类似,他们家的王政君王皇后并不是吕后,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心思。而王政君的侄子王莽却是有这个心思,更重要的是还有这个能力,能够大家利用王政君的身份,获得权力甚至取而代之。
王政君出身于官宦之家,传说她的母亲李氏梦月入其怀,遂有身孕,生下了政君,她的父亲做过廷尉史,王禁嗜酒好色,娶了好几个小老婆,生有四女八子,王政君的生母李氏失宠。与王禁分手,改嫁荀安为妻,王政君从小失去母爱,长大后的政君,婉顺贤慧。及笄就被她的父亲嫁出去,未过门而丈夫病死,后改嫁给东平王做姬妾,未进王府门而东平王死。
许嫁之人暴病而亡,父亲王禁十分奇怪,找人算了一卦,算卦之人说:“你的女儿及富贵之命,将来所嫁之人一定是显贵之人。”王禁很高兴,便教政君写字读书,弄琴鼓鼓瑟。
政君十八岁那年,王政君应选入宫,适皇太子刘奭的爱妃司马氏死,司马良娣临死前,对皇太子说:“妾本不该死,是那些妃嫔咒的。”司马氏死后,刘奭十分悲伤,他想起司马良娣的话,誓不再接近嫔妃,汉宣帝怕太子忧伤过度,令皇后挑选五名宫女,供太子选妃,王政君位列于候选人中,她穿着一件绣着红色花边的艳服,刚好坐在最靠近太子的位子上,太子还陷于思念爱妃司马氏的悲痛之中,无心选妃,皇后在旁边催促,刘奭随便指着靠近自己身边的一位宫女,皇后看王政君长相还算说得过去,更何况皇太子点头,于是就忙命人将王政君送到东宫。就这样,相貌平平的王政君,在一个偶然的机遇中成为了太子妃,太子刘奭并不喜欢王政君,谁知政君侍宿一夜而怀孕生子。此后太子刘奭再也没临幸于她。公元前49年十二月,宣帝驾崩,刘骜三岁,皇太子刘奭在宣帝驾崩的当天,登上未央宫前殿的龙位,他就是汉元帝,刘骜是他的长子,前被立为皇太子。
“母以子贵”,由此,王政君成了掌握实权的皇太后、太皇太后。然而,王政君万万没想到,她一手栽培的侄儿王莽,竟篡夺她儿孙的皇位。王政君思念汉朝,最后在悲愤、忧郁之中度过她的晚年。王政君生于汉宣帝时,一生经历七朝,历尽沧桑,她一人虽没有什么政治野心,但愚庸无能,软弱寡断,终于断送了汉朝刘姓的江山。太皇太后忧愤而死。享年84岁,她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太皇太后的遗体被运往渭陵,与元帝合葬。
“咳咳”一旁的荀汪忽然开口说道,“提起这个王政君、王莽,我倒想起了一个算是比较凑巧的事情。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好像王政君、王莽他们家也是田乞先生他们田家的后人来着”
“什么”
众人包括鲍鸿闻言,都是大吃一惊,田乞他们家要不要这么牛叉啊
王政君,其先世据说是传说中的黄帝后裔。东周时,先祖田完为齐国卿大夫,姓田氏,后田氏代齐,做了国君,传延至田建这一代被秦始皇平灭。后来项羽又封田建之孙田安为济北王。汉高祖建国,田安被削夺王爵,仍住在齐地,当地人称为“王家”,从此,田安后世子孙便以“王”为姓氏。田安是王政君的五世高祖。
田安的孙子王遂在汉文、景之际,住在东平陵。后来,王遂生儿子王贺,王贺字翁孺又生王禁,王禁便是王政君的生父。王政君的祖父王贺在汉武帝时任绣衣御史,曾到魏郡缉捕地方“群盗”,因宽纵不诛、“奉使不称”被免职。
再到其父王禁,只担任小小廷尉史一职。王禁胸怀大志又“不修廉隅”,偏又喜酒好色,娶了几房妻妾,生有四女八男:长女君侠,次即王政君,再次君力和君弟;长子王凤以下有王曼、王谭、王崇、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政君与王凤、王崇同为王禁的正妻李氏所生。
众人只是震惊,却是不知道跑去配合凌敬做事的田乞知道这个事情会是什么表情。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