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格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很久没有写这种游记性的历史散文了,从前年的故国游魂、周庄的个性到去年的西安故事、广州不太冷陆续在各大媒体上发表以来,读者反响强烈。但是近年一直在写长篇。一直没有动笔写此类型的文章。时隔一年,不免有些怀念。。权写一文,以资纪念。
——作者题记
一
最早从文化这个角度了解上海,是从唐人先生的金陵春梦第一卷那里看来的。
唐人先生笔下的上海,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当时的上海人,最有个性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大买办和各式各样的帮会人物。之所以是有个性,是因为这些人物你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根本无从看到。这就构成了上海的独立人格。
上海人精明不必说了,这座城市塑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大批弄潮儿,他们没有开天辟地的本事,也没有浴血奋战的功勋。但是他们善于在这个地方抓住机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高高地站在潮流的顶端。
褒者有之,贬者有之。
余秋雨先生在散文集文化苦旅上海人是这样评论上海人的
“(上海人)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统领全局的强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与怯弱相伴随。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连玩也玩得不轻松。前顾后盼,拖泥带水。连谈恋爱也少一点浪漫色彩。”
这就是上海人,海派文化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西安的粗犷,广州的婉约,沈阳的大气,和北京的自豪。他们有的,是一种从中国文化最深处走出,又和西方现代文明给相结合的一种人格。他们精明比不过温州人,文化氛围不能和北京人相比。但是他们有他们独特的魅力所在。他们跳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圈子,但是又根源于这个圈子。
其实,他们自己的心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无奈。
无奈上海人。 二
上海原本叫华亭 。
它没有厚重的历史氛围,当西安在秦王朝的威风之下时,它还在东南一隅不为人知。当洛阳在汉王朝的气势之中时。它还在原来的地方,度过着原来的日子。它的历史,从中国正式有了海运外贸开始。
华亭县志是这样记叙上海的:
“上海县旧名华亭,在宋时,番商辐臻,乃以镇名,市舶提举司在焉......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上之洋也。”
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以前,上海这个地方,还不为人所知。历史创造了地域。这就是历史和地域的相依性。上海顺应着历史的潮流出现在世人面前。郑和下西洋的刘家港,黄道婆的松江,都让上海这个地方走进了中国的史册。
可悲的是,上海作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是外国人发现的。
中国人长期有一种老大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地栽在中国人的心中。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它更强的国家。中国的统治者有一句老话“逐鹿中原,问鼎天下”认为中原决定一切。但是在封建王朝最后一缕余辉洒尽之时。王朝的梦被边疆的枪炮震碎了。这是他们才彻底知道了老祖宗的一句话“皮之不存,毛且焉附。”
183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黎逊向英政府呈送了一份报告书。报告书是这样写的:
“......窃以为(上海)地势重要,非各口岸所能比拟。背依平原腹地,长江沿岸支撑,前有日本,澎湖诸岛相拱......诚望帝国与大清政府共管互利......”
外国人发现了上海,上海于是成了一个畸形的地理事物。它一开始就被暴露于一个资本主义的社会之下。它没有经受过封建社会的太多洗礼,它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它属于一个开放的社会。
这就是上海,没有历史的沧桑,却有人格的沧桑。
三
世界上像中国这样几千年的历史古国没有几个。二十五部史书摞起来可以有一层楼高。
但是有一点历史文化的人都看得出来,所有的文明古国都成了穷国。
原因很简单,客观上说,人数激增,老大思想严重,社会结构简单,进化速度慢。主观的原因就是过多的封建时代束缚了人的思维。丧失了整个民族前进的动力。
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不外乎两种,没有古代哲学家的国家和没有封建时代的国家。
这样整个民族就没有了思想的条条框框。就有了民族的发展动力。
中国两者都有,这是一种悲哀。
上海作为中国的一份子,这一点很可贵。
它没有所谓的“国学大师”、“理学宗师”、“通硕大儒”之类的虚名人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只有一个文化人物,他奠定了上海人格的基石。
他就是徐光启。
至今上海还有一处地名,是上海的教学区,文化中心。这个区叫徐汇区。徐汇区就是为了纪念徐光启而命名的。他把自己心灵的门户向世界洞开,世界记住了他。他的墓碑上刻着明皇帝的文字和拉丁文字母。
这是他一生的人格写照,也是整个上海人格的缩影。东西方文化的兼容并蓄,造就了独特地域的独特人格。
上海有它的文化底蕴,是独特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是一种开放、叛逆和潮流。它紧随着这个时代,与世界的发展同步。
中国人里面不能没有上海人,中国文化不能没有海派文化。
四
还有一个人,也提到了海派文化。
他就是我的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吉博士。
刘老师作为一名上海人,他在去年给我的书信中是这样评价海派文化的:
“......海派文化以活跃、与世界及时沟通为特征......不可不去也。”
这两个词把上海人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上海人的活跃,表现在思想的活跃,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无论是工人暴动,还是学生运动,或是经济开放,制度改革。上海人都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文革”是从上海开始的,那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但是皇甫平的文章也是从上海向全国发出的,他挽救了中华民族。
上海之于中华民族,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慨。地方虽小,但也称得上是大上海。它的大,并不是范围的大,领域的大。而是一种思想的博大,有一种“振臂一呼,赢粮而影从”的气势。
那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更是一种人格的力量。
上海是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一个别样风景。是国际舞台的窗口,但是它又不代表中国文化的全部。上海人是中国人这个特殊人群的重要组成。但是又不是中国人的典范。上海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丧钟,但是上海文化又根源于中国封建文化。它甩不开自己的那个情结。上海人是中国人这个群体走向世界的标志,但是又预示着,中国文化中的太多,将扫进历史。
也许,我们这些十几亿的非上海人还应做点什么,因为我们也有我们的独立人格。
窃以为。
很久没有写这种游记性的历史散文了,从前年的故国游魂、周庄的个性到去年的西安故事、广州不太冷陆续在各大媒体上发表以来,读者反响强烈。但是近年一直在写长篇。一直没有动笔写此类型的文章。时隔一年,不免有些怀念。。权写一文,以资纪念。
——作者题记
一
最早从文化这个角度了解上海,是从唐人先生的金陵春梦第一卷那里看来的。
唐人先生笔下的上海,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当时的上海人,最有个性的就是各式各样的大买办和各式各样的帮会人物。之所以是有个性,是因为这些人物你在中国的其他地方根本无从看到。这就构成了上海的独立人格。
上海人精明不必说了,这座城市塑造了在中国近代史上一大批弄潮儿,他们没有开天辟地的本事,也没有浴血奋战的功勋。但是他们善于在这个地方抓住机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高高地站在潮流的顶端。
褒者有之,贬者有之。
余秋雨先生在散文集文化苦旅上海人是这样评论上海人的
“(上海人)没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没有统领全局的强悍,上海人的精明也就与怯弱相伴随。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连玩也玩得不轻松。前顾后盼,拖泥带水。连谈恋爱也少一点浪漫色彩。”
这就是上海人,海派文化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有西安的粗犷,广州的婉约,沈阳的大气,和北京的自豪。他们有的,是一种从中国文化最深处走出,又和西方现代文明给相结合的一种人格。他们精明比不过温州人,文化氛围不能和北京人相比。但是他们有他们独特的魅力所在。他们跳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这个圈子,但是又根源于这个圈子。
其实,他们自己的心里有着太多太多的无奈。
无奈上海人。 二
上海原本叫华亭 。
它没有厚重的历史氛围,当西安在秦王朝的威风之下时,它还在东南一隅不为人知。当洛阳在汉王朝的气势之中时。它还在原来的地方,度过着原来的日子。它的历史,从中国正式有了海运外贸开始。
华亭县志是这样记叙上海的:
“上海县旧名华亭,在宋时,番商辐臻,乃以镇名,市舶提举司在焉......其名上海者,地居海上之洋也。”
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以前,上海这个地方,还不为人所知。历史创造了地域。这就是历史和地域的相依性。上海顺应着历史的潮流出现在世人面前。郑和下西洋的刘家港,黄道婆的松江,都让上海这个地方走进了中国的史册。
可悲的是,上海作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是外国人发现的。
中国人长期有一种老大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思想一直根深蒂固地栽在中国人的心中。他们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比它更强的国家。中国的统治者有一句老话“逐鹿中原,问鼎天下”认为中原决定一切。但是在封建王朝最后一缕余辉洒尽之时。王朝的梦被边疆的枪炮震碎了。这是他们才彻底知道了老祖宗的一句话“皮之不存,毛且焉附。”
1836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名普通职员黎逊向英政府呈送了一份报告书。报告书是这样写的:
“......窃以为(上海)地势重要,非各口岸所能比拟。背依平原腹地,长江沿岸支撑,前有日本,澎湖诸岛相拱......诚望帝国与大清政府共管互利......”
外国人发现了上海,上海于是成了一个畸形的地理事物。它一开始就被暴露于一个资本主义的社会之下。它没有经受过封建社会的太多洗礼,它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它属于一个开放的社会。
这就是上海,没有历史的沧桑,却有人格的沧桑。
三
世界上像中国这样几千年的历史古国没有几个。二十五部史书摞起来可以有一层楼高。
但是有一点历史文化的人都看得出来,所有的文明古国都成了穷国。
原因很简单,客观上说,人数激增,老大思想严重,社会结构简单,进化速度慢。主观的原因就是过多的封建时代束缚了人的思维。丧失了整个民族前进的动力。
世界上发达的国家不外乎两种,没有古代哲学家的国家和没有封建时代的国家。
这样整个民族就没有了思想的条条框框。就有了民族的发展动力。
中国两者都有,这是一种悲哀。
上海作为中国的一份子,这一点很可贵。
它没有所谓的“国学大师”、“理学宗师”、“通硕大儒”之类的虚名人物。在中国古代史上,只有一个文化人物,他奠定了上海人格的基石。
他就是徐光启。
至今上海还有一处地名,是上海的教学区,文化中心。这个区叫徐汇区。徐汇区就是为了纪念徐光启而命名的。他把自己心灵的门户向世界洞开,世界记住了他。他的墓碑上刻着明皇帝的文字和拉丁文字母。
这是他一生的人格写照,也是整个上海人格的缩影。东西方文化的兼容并蓄,造就了独特地域的独特人格。
上海有它的文化底蕴,是独特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的。是一种开放、叛逆和潮流。它紧随着这个时代,与世界的发展同步。
中国人里面不能没有上海人,中国文化不能没有海派文化。
四
还有一个人,也提到了海派文化。
他就是我的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刘吉博士。
刘老师作为一名上海人,他在去年给我的书信中是这样评价海派文化的:
“......海派文化以活跃、与世界及时沟通为特征......不可不去也。”
这两个词把上海人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上海人的活跃,表现在思想的活跃,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气魄。无论是工人暴动,还是学生运动,或是经济开放,制度改革。上海人都是全国第一个吃螃蟹的。“文革”是从上海开始的,那是中华民族的悲哀。但是皇甫平的文章也是从上海向全国发出的,他挽救了中华民族。
上海之于中华民族,有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感慨。地方虽小,但也称得上是大上海。它的大,并不是范围的大,领域的大。而是一种思想的博大,有一种“振臂一呼,赢粮而影从”的气势。
那是一种文化的力量。更是一种人格的力量。
上海是中国这块土地上的一个别样风景。是国际舞台的窗口,但是它又不代表中国文化的全部。上海人是中国人这个特殊人群的重要组成。但是又不是中国人的典范。上海文化是中国封建文化的丧钟,但是上海文化又根源于中国封建文化。它甩不开自己的那个情结。上海人是中国人这个群体走向世界的标志,但是又预示着,中国文化中的太多,将扫进历史。
也许,我们这些十几亿的非上海人还应做点什么,因为我们也有我们的独立人格。
窃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