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非昔比话马兰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有一次七色花和马兰花杂志组织的笔会,在马兰矿召开,笔者有幸参加。眺望矿区,如此优美高雅的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一流的矿井设备,规模宏大的矿区和家属区,身临其境,马兰如此之大、之快的变化,不得不令人叹服!
马兰,在我的记忆深处,它曾经是不满千人的村庄,只有贫瘠的土地和荒凉的山坡,当地老百姓甚至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那时基本没有什么娱乐生活,马兰人茶余饭后、农闲季节原则上过着得过且过阳坡圪姥姥里暖和的日子。
祖祖辈辈,长年累月就那样过着寡淡无味的日子,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就是阴历三月二十,石佛堂娘娘庙“还花花”赶庙会,那是最隆重的节日了。当时的石佛堂,与其说是个庙,更确切地说,只是一个内径高不足两米,宽不到三米的石窟而已,窟内有三尊栩栩如生的石佛。传说是三个姐妹修炼成仙,其中一个在此坐化。。每年庙会期间,这里空前热闹,因为老百姓管它叫送子娘娘庙。顾名思义,别看这送子娘娘庙平日里冷冷清清,无人问津,从外观上看,只见半山坡上有个不起眼的洞,洞口还不到一米见方。如果不刻意寻找,你是难以发现的。但是一到节日就大不相同了,这里人山人海,花团锦簇,四邻八村的人们提着供品,挎着花篮,编着翘翘,有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大姑娘小媳妇,有颤巍巍的老大娘老大爷,有顽皮捣蛋的少年儿童,有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人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说说笑笑一起涌向庙会,因石窟地处山坡,又没有像样的院子或平台,香客只有在山坡上展开阵势,一束束鲜艳的纸花,从庙里到庙外,供奉的漫山遍野,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香烛烟雾缭绕,袅袅上升慢慢弥漫开来,炮竹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山谷,烘托的山脉也有了灵气。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赶会的人们都很虔诚,自己都吃不上的白面,要精心制成各种供品来此敬献神灵,目的都很明确,不外乎是这么两种:一种人是为家中儿女双全求子许愿的,俗话叫“拔花”据说灵验的很。谁家生了儿子还没有女儿,就到庙上拔个“红花”代表女儿,如果有了女儿还没有儿子,就在庙上拔个“白花”代表儿子,如果如愿以偿,每年庙会到此还愿献花。另一种人是来此还愿的。许愿得以实现后,来此还愿上布施,每个人根据自己许得愿而还愿,有人许的是老汉花,一生还愿到老直到去世为止;有人许的是成人花,还愿到结婚为止,而多数人一般还花到十二岁为止。当然也有看红火凑热闹的,庙会过后一切归于平静,继续过着少盐没醋、短襟襟袄来漏风风裤的日子,生活又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轨迹。
而今的马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市场繁荣,职工家属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现代化矿井设备先进,管理一流,人才济济,效益突飞猛进,幸福生活蒸蒸日上。
以往的屯兰河两岸,虽然只隔200米,但几十里范围没有一座桥梁,晴天人们过河,只能踩着不规则的河石,左摇右晃,尽管挥舞着胳膊力求保持平衡,但稍一不慎就有掉到河水里的可能,过了河,泥一腿水一脚的现象屡见不鲜。河对岸的孩子们下学时,路经河滩是家长们最担心的时刻。
遇到雨天时,百里屯兰川的雨水便顺着勾勾叉叉前呼后涌奔腾咆哮一起汇集在屯兰河水中,使昔日的涓涓细流,迅速洪水猛兽般滚滚而下。河水瘦小时,大人们挽起裤脚可以趟过去,孩子们则在河的两岸等待叔叔伯伯们到来,才可以帮忙背过河去。河水涨了时,就是壮汉子也得手挽着手臂挽着臂互相扶持才能过河,而放学的孩子只能静静地站在雨林中,面对滔滔河水胆战心惊,只能耐心等待河水的退去,那种无奈和无助无法形容,瘦小的孩子往往会害怕的大哭起来,笔者就曾因为过不了河而哭过鼻子。
而今的马兰矿,光武家庄到马兰村仅有二里地的河岸,就顺次建造了马兰桥、三号桥、二号桥、便民桥、一号桥五座桥梁。陌生人一进马兰矿区,那座座宏伟壮观的桥梁,犹如一个个迎宾的卫士营,晚上的五座桥梁霓虹闪烁,横跨矿区和家属区,又像天宫一条条绚丽的彩带,首先映入人们的眼帘,将马兰矿区装点的亦真易幻神奇迷人。
马兰矿家属区的一栋栋楼房,掩映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优美环境中,现代化的小区管理,给文明和谐矿区又增添了美妙的乐章。昔日里只有土豆白菜冷冷清清的市场,被国内外大江南北琳琅满目的各种新鲜水果、蔬菜、食品和商场所替代,繁华似景好不热闹,凡是社会上有的这里应有尽有。矿区的办公楼和任务楼酷似一对镇守山城的卫士,二十年来,在这里演绎了多少运筹帷幄的英雄赞歌,脱颖出多少建设矿山、发展矿山、壮大矿山拥有辉煌成就的煤海骄子,出台了多少勇于创新善于改革的新政策,产生了多少技术改造革新尖子,培养出多少名出类拔萃的领导干部,生产的精煤被誉为世界瑰宝,输送到祖国和世界各地,为西山的发展、为山西焦煤的壮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马兰,这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熟悉,是因为有童年的记忆留在这里;说陌生,是因为已然找不到当年的一丁点模样,但你由贫瘠变得富有,由落后步上先进,由愚昧走向文明,由沉寂变得繁华进而沸腾起来,你的子民越来越多,你的儿女越来越有出息,经济迅猛发展,交通十分便利,文化空前繁荣,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高雅、文明、充实、快乐。
二十年的岁月,马兰从一个未见过世面的丑小丫,成长为久经考验成熟的小媳妇;从一个原始、落后、封闭的小村庄,发展为现代化大型矿井,这其中,有多少马兰人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有的工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马兰,我们为你自豪,为你骄傲!
2220字2010。5。3
有一次七色花和马兰花杂志组织的笔会,在马兰矿召开,笔者有幸参加。眺望矿区,如此优美高雅的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施,一流的矿井设备,规模宏大的矿区和家属区,身临其境,马兰如此之大、之快的变化,不得不令人叹服!
马兰,在我的记忆深处,它曾经是不满千人的村庄,只有贫瘠的土地和荒凉的山坡,当地老百姓甚至有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那时基本没有什么娱乐生活,马兰人茶余饭后、农闲季节原则上过着得过且过阳坡圪姥姥里暖和的日子。
祖祖辈辈,长年累月就那样过着寡淡无味的日子,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就是阴历三月二十,石佛堂娘娘庙“还花花”赶庙会,那是最隆重的节日了。当时的石佛堂,与其说是个庙,更确切地说,只是一个内径高不足两米,宽不到三米的石窟而已,窟内有三尊栩栩如生的石佛。传说是三个姐妹修炼成仙,其中一个在此坐化。。每年庙会期间,这里空前热闹,因为老百姓管它叫送子娘娘庙。顾名思义,别看这送子娘娘庙平日里冷冷清清,无人问津,从外观上看,只见半山坡上有个不起眼的洞,洞口还不到一米见方。如果不刻意寻找,你是难以发现的。但是一到节日就大不相同了,这里人山人海,花团锦簇,四邻八村的人们提着供品,挎着花篮,编着翘翘,有洋溢着青春活力的大姑娘小媳妇,有颤巍巍的老大娘老大爷,有顽皮捣蛋的少年儿童,有天真活泼可爱的小姑娘,人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说说笑笑一起涌向庙会,因石窟地处山坡,又没有像样的院子或平台,香客只有在山坡上展开阵势,一束束鲜艳的纸花,从庙里到庙外,供奉的漫山遍野,到处洋溢着喜庆的气氛。香烛烟雾缭绕,袅袅上升慢慢弥漫开来,炮竹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山谷,烘托的山脉也有了灵气。在那个贫穷的年代,赶会的人们都很虔诚,自己都吃不上的白面,要精心制成各种供品来此敬献神灵,目的都很明确,不外乎是这么两种:一种人是为家中儿女双全求子许愿的,俗话叫“拔花”据说灵验的很。谁家生了儿子还没有女儿,就到庙上拔个“红花”代表女儿,如果有了女儿还没有儿子,就在庙上拔个“白花”代表儿子,如果如愿以偿,每年庙会到此还愿献花。另一种人是来此还愿的。许愿得以实现后,来此还愿上布施,每个人根据自己许得愿而还愿,有人许的是老汉花,一生还愿到老直到去世为止;有人许的是成人花,还愿到结婚为止,而多数人一般还花到十二岁为止。当然也有看红火凑热闹的,庙会过后一切归于平静,继续过着少盐没醋、短襟襟袄来漏风风裤的日子,生活又回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轨迹。
而今的马兰,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市场繁荣,职工家属业余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现代化矿井设备先进,管理一流,人才济济,效益突飞猛进,幸福生活蒸蒸日上。
以往的屯兰河两岸,虽然只隔200米,但几十里范围没有一座桥梁,晴天人们过河,只能踩着不规则的河石,左摇右晃,尽管挥舞着胳膊力求保持平衡,但稍一不慎就有掉到河水里的可能,过了河,泥一腿水一脚的现象屡见不鲜。河对岸的孩子们下学时,路经河滩是家长们最担心的时刻。
遇到雨天时,百里屯兰川的雨水便顺着勾勾叉叉前呼后涌奔腾咆哮一起汇集在屯兰河水中,使昔日的涓涓细流,迅速洪水猛兽般滚滚而下。河水瘦小时,大人们挽起裤脚可以趟过去,孩子们则在河的两岸等待叔叔伯伯们到来,才可以帮忙背过河去。河水涨了时,就是壮汉子也得手挽着手臂挽着臂互相扶持才能过河,而放学的孩子只能静静地站在雨林中,面对滔滔河水胆战心惊,只能耐心等待河水的退去,那种无奈和无助无法形容,瘦小的孩子往往会害怕的大哭起来,笔者就曾因为过不了河而哭过鼻子。
而今的马兰矿,光武家庄到马兰村仅有二里地的河岸,就顺次建造了马兰桥、三号桥、二号桥、便民桥、一号桥五座桥梁。陌生人一进马兰矿区,那座座宏伟壮观的桥梁,犹如一个个迎宾的卫士营,晚上的五座桥梁霓虹闪烁,横跨矿区和家属区,又像天宫一条条绚丽的彩带,首先映入人们的眼帘,将马兰矿区装点的亦真易幻神奇迷人。
马兰矿家属区的一栋栋楼房,掩映在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优美环境中,现代化的小区管理,给文明和谐矿区又增添了美妙的乐章。昔日里只有土豆白菜冷冷清清的市场,被国内外大江南北琳琅满目的各种新鲜水果、蔬菜、食品和商场所替代,繁华似景好不热闹,凡是社会上有的这里应有尽有。矿区的办公楼和任务楼酷似一对镇守山城的卫士,二十年来,在这里演绎了多少运筹帷幄的英雄赞歌,脱颖出多少建设矿山、发展矿山、壮大矿山拥有辉煌成就的煤海骄子,出台了多少勇于创新善于改革的新政策,产生了多少技术改造革新尖子,培养出多少名出类拔萃的领导干部,生产的精煤被誉为世界瑰宝,输送到祖国和世界各地,为西山的发展、为山西焦煤的壮大、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马兰,这块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说熟悉,是因为有童年的记忆留在这里;说陌生,是因为已然找不到当年的一丁点模样,但你由贫瘠变得富有,由落后步上先进,由愚昧走向文明,由沉寂变得繁华进而沸腾起来,你的子民越来越多,你的儿女越来越有出息,经济迅猛发展,交通十分便利,文化空前繁荣,职工业余文化生活高雅、文明、充实、快乐。
二十年的岁月,马兰从一个未见过世面的丑小丫,成长为久经考验成熟的小媳妇;从一个原始、落后、封闭的小村庄,发展为现代化大型矿井,这其中,有多少马兰人献出了自己毕生的心血,有的工人甚至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马兰,我们为你自豪,为你骄傲!
2220字20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