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伤疤外一篇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在洗衣服,我就蹲在一旁玩水。我忽然看见妈妈的手臂靠近手腕处,横着一道伤疤,我摸着伤疤,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停下手来,看着我说,这是被“狗”咬的。为什么被“狗”咬呢?等你长大了,妈妈再告诉你。于是我记住了,妈妈的伤疤是被“狗”咬的,可我依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被“狗”咬呢?过了许多年之后我知道了,原来妈妈手腕上的伤疤,是让日本鬼子这条疯狗咬的。
那是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阶段的1942年的冬天。在区里担任妇救会主任的妈妈,领着区里的几位领导,在半夜里偷偷潜回到了家里。根据区委书记的安排,区委要在我姥姥家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姥姥家是在区里县里都挂上了号的抗日堡垒户,我的妈妈、姨妈和舅舅都参加了共产党,有的跟着大部队打鬼子,有的在地方上做抗日工作。而我那既开通又明事理的姥姥、姥爷也就责无旁贷地当上了我们党组织的交通员。
第二天早上,就在会议快要结束,姥姥已经在灶台点着了火,准备给大家做玉米面山芋白菜粥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几声清脆的枪声,正在外面望风的姥爷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对大家说,快,下地道,鬼子从炮楼上下来了,已经进村了!开会的人们立刻来到了堂屋,将靠墙的一个柜子搬开,地道口就在柜子后面,那是一面夹壁墙,与下面的地道相通着。由于当时的地道挖得比较简陋,也没有其他的出口,如果让敌人发现了,那只有死路一条。妈妈怕出什么意外,就让姥姥、姥爷也下地道,由她自己来处理善后。
姥姥姥爷麻利地把墙上的活砖拆了下来,领着大家钻进了地道里。看到大家都进了地道,妈妈仔细将洞口堵好了,又返回屋里检查了一下,她担心有人在慌乱中忘记了什么,让鬼子发现了可就坏事了。妈妈还真回去对了,因为仓促中,区委书记忘记了带上他的大棉袍,那大棉袍就那么在炕上扔着呢。这要叫鬼子发现了,还了得!妈妈赶紧将大棉袍卷成一团,塞进了地道口里。糟糕!一不小心,将两块堵地道口的砖也带了进去。怎么办?妈妈急中生智,跑到院子里,将垒猪圈的砖拿来了两块,凑合着堵住了洞口,然后又将柜子挪回了原地,挡住了看着扎眼的洞口痕迹。妈妈又往灶里填了一把柴火,顺手抓起一把灰土往脸上抹了抹。看看一切收拾停当,感觉没有什么纰漏了,这才拿起一棵大白菜,不慌不忙地切起菜来。
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鬼子的嚎叫声,院门被咣地一声踹开了,闯近来两个凶神恶煞般的鬼子。一进屋来,一个鬼子就用枪逼住了妈妈,另一个鬼子把屋里屋外看了个遍,见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就冲着妈妈吼了起来,边吼还边用刺刀一个劲地向外面比画着。妈妈知道鬼子的意思,这是让她出去到村里的场院上集合开大会去。每次鬼子来村子里清剿,都要将乡亲们赶到场院接受训话,宣传他们的所谓“王道乐土、中日亲善”和“大东亚共荣圈”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奸们就在人群里转悠,看看有没有生脸的八路混在人群里面。妈妈一来怕自己出去了,鬼子再来一通搜查,如果地道口被发现了就糟糕了;二来担心有叛徒告密,自己出去了肯定就是送死。于是就假装听不懂,一边切着菜一边冲鬼子直摇头。这可把盯着妈妈的那个鬼子气坏了,端起刺刀,不由分说冲着妈妈按着白菜的手就狠狠地砍了下去。妈妈的手腕被砍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立刻就流了出来,钻心地疼啊!妈妈根本没有想到小鬼子会来这么一手,当时就火了,手里紧握着切菜刀,怒视着鬼子。那鬼子一看,叽里咕噜的不知说了声什么,端起刺刀往后退了一步。妈妈心想,这下完了,小鬼子这是要用刺刀杀人了,今天怎么着也是死,拼了吧!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个鬼子突然走进门来,这是一个看上去有四十岁左右的老鬼子。他厉声喝住了将刺刀对着妈妈,就要下手杀人的鬼子。妈妈一看,一颗已经悬到了嗓子眼的心随即放了下来,因为妈妈知道,今天,她死不了了。
老鬼子一看妈妈手腕上流出来的血已经把白菜都染红了,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板着脸向鬼子说了一句什么,那个鬼子乖乖地把枪放了下来。老鬼子目无表情地扫了妈妈一眼,一句话没说,就领着两个鬼子走了。
鬼子走了,妈妈赶忙跑到屋里找了一块干净的小粗布,将还在淌血的手腕包扎起来。这时候妈妈才感到浑身已经被紧张的汗水湿透了,伤口也越来越疼了。妈妈终于躲过了这一劫,没有死在鬼子的刺刀下。妈妈说她本来是必死无疑的,多亏了那个老鬼子救了她一命。我有些糊涂了,不是说日本鬼子一个个凶狠毒辣,杀人不眨眼吗?怎么还出来了这么个好心的日本鬼子呢?妈妈说,日本鬼子是杀人不眨眼,可这个老鬼子确实是个好人,他救过的人也不止我一个呢!这是怎么回事?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更加糊涂了。于是,我又从妈妈那里,听到了一个名字叫山田的老鬼子的故事
老鬼子山田
姥姥家的村口,有几棵枝叶茂密的老槐树。一到夏天,村里的姑娘媳妇们就会拿着活计,抱着吃奶的孩子来到老槐树下,边乘凉边做着手中的活边唠闲嗑。老槐树下,时不时地传来一阵阵女人们欢快的笑声。可自打日本鬼子在离村子不远的公路边上修了炮楼,女人们虽然还来老槐树下乘凉,可却很少能听到说笑的声音了。
一天,一个满脸的大胡子,看上去岁数已经不小的日本鬼子溜达到了老槐树下,正在说话的女人们顿时就没有了声音。这个鬼子一言不发地在姑娘媳妇们中间转来转去,最后站在了一个正在给孩子喂奶的媳妇跟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吃奶的孩子,脸上笑眯眯地,显得非常的贪婪。那个媳妇又羞又怕,紧紧地抱着孩子,低着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女人们也都以为这个鬼子是不怀好意,是要打女人的主意,想走开,可又怕让鬼子起什么疑心,引来什么灾祸,于是就都默默地坐在那里,拿眼偷偷瞄着这个鬼子。
这个鬼子看了一会儿孩子吃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冲着女人们点了点头,仍然是一言不发地溜达走了。女人们望着鬼子离去的背影,你望我我望你的,都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第二天,这个鬼子又来了。他径直来到那个媳妇的面前,双手捧着一个好看的铁罐子,递给那个媳妇,那是一罐奶粉。媳妇抱着孩子,两眼直瞪瞪地看看奶粉,又看看鬼子,不知怎么办才好。那个鬼子将奶粉放到孩子身上,双手做出抱孩子样,用手拍着胸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脯,嘴里发出了“蹦蹦”、“蹦蹦”的声音,又向东面指了指,伸出了两个手指。噢!女人们明白了,这个鬼子是在说,在遥远的日本家乡,他也有两个孩子。看着女人们似乎明白的表情,鬼子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第三天,妈妈也来到了大槐树下。这个日本鬼子奇异的举动,惊动了区里。组织上认为有必要对这件事情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和这个鬼子进行直接的接触。于是,妈妈也拿着鞋底,和村里的姐妹们坐到了一起。
这个鬼子渐渐地和女人们熟悉起来了,女人们见到他也没有了恐惧的感觉。而且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鬼子。后来,每当老鬼子来到大槐树下,女人们都会围着老鬼子连说带比画地问这问那,而那个老鬼子总是笑眯眯地拿着一根小树枝,连比画带写地回答女人们的提问。只是每当妈妈问他问题的时候,老鬼子看着妈妈,脸上总是带着一种奇怪的的表情。
女人们知道了老鬼子的名字叫山田,是炮楼里的伍长,以前是一个修理汽车的工人,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农村。家里的生活非常苦,非常劳累。他想孩子,想妻子,更想父母
一天,妈妈还和往常一样,来到了老槐树下。老鬼子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出现了。女人们开始议论起老鬼子,猜测老鬼子为什么不来了。妈妈一边绱鞋,一边听着女人们说话。猛然间感觉有人站在了自己的面前,一抬头,哦!是老鬼子。
老鬼子一盘腿,坐在了妈妈的旁边,歪着头,好象很仔细的样子看着妈妈绱鞋,可妈妈却感觉到了老鬼子的突然到来是有目的的,这两天区委机关和区中队就隐蔽在村子里,大意不得。想到此,妈妈不由得警觉起来。
老鬼子冲着妈妈笑了笑,拿起了已经绱好的一只鞋来,翻来掉去的端详着。妈妈比画着对他说,喜欢吗?老鬼子点点头,没有说话,表情依然是那么怪异。只是在把鞋还给妈妈的时候,老鬼子狠狠地捏了捏鞋,动作虽然微小,可妈妈感觉出来了。
回到家里,妈妈从那只鞋里找出了一个玉米粒大的小纸团,打开一看,上面潦草地画着一只公鸡,公鸡的下面,还写着“明朝”两个字。妈妈琢磨着纸条上的内容,顿时紧张得出了一身冷汗,马上向区委书记汇报。区委书记看着这张纸条,渐渐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眉头紧锁,对妈妈说,今天晚上我们必须转移,有人告密了。对于这张纸条,区委书记的理解与妈妈的看法完全一样:明天拂晓,敌人要袭击村子,看来是有人将区委和区中队隐蔽在村子里的消息报告给了敌人。可是,这个老鬼子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情报透露出来呢?他是怎么知道妈妈是这个情报的接收人呢?泄露了机密,难道这个老鬼子就不怕自己有生命危险吗?容不得多想了,区委书记说,别管老鬼子出于什么目的,如果这个情报属实的话,我们就要给这个老鬼子好好地记上他一功!
第二天天刚亮,好几百名气势汹汹的日本鬼子和伪军把村子包围了个水泄不通。幸亏区委和区中队在昨天夜里就已经悄悄转移了,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妈妈说,那个老鬼子的一纸情报,挽救了我们几十个人的生命,也使得区委机关免遭敌人破坏,这个老鬼子,可真是立了大功啊!
1943年初,妈妈奉命护送一批女青年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到太行山里去参加革命。临行前,妈妈向组织上一再说明和建议:如果我们的队伍要端敌人的炮楼,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老鬼子的安全。妈妈完成护送任务后,因为工作的需要,被组织上留了下来,在太行山里工作了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妈妈没有忘记老鬼子,总想着有一天一定要搞清楚老鬼子的来龙去脉,去解开这个令人费解的迷。
一直到1945年“八一五”日寇宣布投降后,妈妈才回到了家乡。妈妈回到家乡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老鬼子的下落。妈妈了解到,炮楼里的鬼子,早在1943年底就换防走了,具体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楚。后来妈妈听一个老领导说,那批换防的鬼子好象是去了东南亚,已经离开中国了。妈妈意识到,这个老鬼子,可能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迷了。
有一次,妈妈在谈到老鬼子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都过去了几十年了,也不知道那个老鬼子现在还活着吗?我没有去接妈妈的话茬,因为我知道,当年美国军队解放东南亚的时候,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炮火相当密集,双方伤亡也是非常惨重。我没有把这些告诉妈妈,我只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和祝愿:老鬼子山田,祝你永远平安!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
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妈妈在洗衣服,我就蹲在一旁玩水。我忽然看见妈妈的手臂靠近手腕处,横着一道伤疤,我摸着伤疤,好奇地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停下手来,看着我说,这是被“狗”咬的。为什么被“狗”咬呢?等你长大了,妈妈再告诉你。于是我记住了,妈妈的伤疤是被“狗”咬的,可我依然不明白,为什么要被“狗”咬呢?过了许多年之后我知道了,原来妈妈手腕上的伤疤,是让日本鬼子这条疯狗咬的。
那是抗日战争正处在最艰苦阶段的1942年的冬天。在区里担任妇救会主任的妈妈,领着区里的几位领导,在半夜里偷偷潜回到了家里。根据区委书记的安排,区委要在我姥姥家召开一个重要会议。姥姥家是在区里县里都挂上了号的抗日堡垒户,我的妈妈、姨妈和舅舅都参加了共产党,有的跟着大部队打鬼子,有的在地方上做抗日工作。而我那既开通又明事理的姥姥、姥爷也就责无旁贷地当上了我们党组织的交通员。
第二天早上,就在会议快要结束,姥姥已经在灶台点着了火,准备给大家做玉米面山芋白菜粥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几声清脆的枪声,正在外面望风的姥爷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对大家说,快,下地道,鬼子从炮楼上下来了,已经进村了!开会的人们立刻来到了堂屋,将靠墙的一个柜子搬开,地道口就在柜子后面,那是一面夹壁墙,与下面的地道相通着。由于当时的地道挖得比较简陋,也没有其他的出口,如果让敌人发现了,那只有死路一条。妈妈怕出什么意外,就让姥姥、姥爷也下地道,由她自己来处理善后。
姥姥姥爷麻利地把墙上的活砖拆了下来,领着大家钻进了地道里。看到大家都进了地道,妈妈仔细将洞口堵好了,又返回屋里检查了一下,她担心有人在慌乱中忘记了什么,让鬼子发现了可就坏事了。妈妈还真回去对了,因为仓促中,区委书记忘记了带上他的大棉袍,那大棉袍就那么在炕上扔着呢。这要叫鬼子发现了,还了得!妈妈赶紧将大棉袍卷成一团,塞进了地道口里。糟糕!一不小心,将两块堵地道口的砖也带了进去。怎么办?妈妈急中生智,跑到院子里,将垒猪圈的砖拿来了两块,凑合着堵住了洞口,然后又将柜子挪回了原地,挡住了看着扎眼的洞口痕迹。妈妈又往灶里填了一把柴火,顺手抓起一把灰土往脸上抹了抹。看看一切收拾停当,感觉没有什么纰漏了,这才拿起一棵大白菜,不慌不忙地切起菜来。
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鬼子的嚎叫声,院门被咣地一声踹开了,闯近来两个凶神恶煞般的鬼子。一进屋来,一个鬼子就用枪逼住了妈妈,另一个鬼子把屋里屋外看了个遍,见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东西,就冲着妈妈吼了起来,边吼还边用刺刀一个劲地向外面比画着。妈妈知道鬼子的意思,这是让她出去到村里的场院上集合开大会去。每次鬼子来村子里清剿,都要将乡亲们赶到场院接受训话,宣传他们的所谓“王道乐土、中日亲善”和“大东亚共荣圈”那些为虎作伥的汉奸们就在人群里转悠,看看有没有生脸的八路混在人群里面。妈妈一来怕自己出去了,鬼子再来一通搜查,如果地道口被发现了就糟糕了;二来担心有叛徒告密,自己出去了肯定就是送死。于是就假装听不懂,一边切着菜一边冲鬼子直摇头。这可把盯着妈妈的那个鬼子气坏了,端起刺刀,不由分说冲着妈妈按着白菜的手就狠狠地砍了下去。妈妈的手腕被砍开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立刻就流了出来,钻心地疼啊!妈妈根本没有想到小鬼子会来这么一手,当时就火了,手里紧握着切菜刀,怒视着鬼子。那鬼子一看,叽里咕噜的不知说了声什么,端起刺刀往后退了一步。妈妈心想,这下完了,小鬼子这是要用刺刀杀人了,今天怎么着也是死,拼了吧!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一个鬼子突然走进门来,这是一个看上去有四十岁左右的老鬼子。他厉声喝住了将刺刀对着妈妈,就要下手杀人的鬼子。妈妈一看,一颗已经悬到了嗓子眼的心随即放了下来,因为妈妈知道,今天,她死不了了。
老鬼子一看妈妈手腕上流出来的血已经把白菜都染红了,就明白发生了什么事。他板着脸向鬼子说了一句什么,那个鬼子乖乖地把枪放了下来。老鬼子目无表情地扫了妈妈一眼,一句话没说,就领着两个鬼子走了。
鬼子走了,妈妈赶忙跑到屋里找了一块干净的小粗布,将还在淌血的手腕包扎起来。这时候妈妈才感到浑身已经被紧张的汗水湿透了,伤口也越来越疼了。妈妈终于躲过了这一劫,没有死在鬼子的刺刀下。妈妈说她本来是必死无疑的,多亏了那个老鬼子救了她一命。我有些糊涂了,不是说日本鬼子一个个凶狠毒辣,杀人不眨眼吗?怎么还出来了这么个好心的日本鬼子呢?妈妈说,日本鬼子是杀人不眨眼,可这个老鬼子确实是个好人,他救过的人也不止我一个呢!这是怎么回事?听妈妈这么一说,我更加糊涂了。于是,我又从妈妈那里,听到了一个名字叫山田的老鬼子的故事
老鬼子山田
姥姥家的村口,有几棵枝叶茂密的老槐树。一到夏天,村里的姑娘媳妇们就会拿着活计,抱着吃奶的孩子来到老槐树下,边乘凉边做着手中的活边唠闲嗑。老槐树下,时不时地传来一阵阵女人们欢快的笑声。可自打日本鬼子在离村子不远的公路边上修了炮楼,女人们虽然还来老槐树下乘凉,可却很少能听到说笑的声音了。
一天,一个满脸的大胡子,看上去岁数已经不小的日本鬼子溜达到了老槐树下,正在说话的女人们顿时就没有了声音。这个鬼子一言不发地在姑娘媳妇们中间转来转去,最后站在了一个正在给孩子喂奶的媳妇跟前,目不转睛地盯着吃奶的孩子,脸上笑眯眯地,显得非常的贪婪。那个媳妇又羞又怕,紧紧地抱着孩子,低着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女人们也都以为这个鬼子是不怀好意,是要打女人的主意,想走开,可又怕让鬼子起什么疑心,引来什么灾祸,于是就都默默地坐在那里,拿眼偷偷瞄着这个鬼子。
这个鬼子看了一会儿孩子吃奶,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冲着女人们点了点头,仍然是一言不发地溜达走了。女人们望着鬼子离去的背影,你望我我望你的,都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第二天,这个鬼子又来了。他径直来到那个媳妇的面前,双手捧着一个好看的铁罐子,递给那个媳妇,那是一罐奶粉。媳妇抱着孩子,两眼直瞪瞪地看看奶粉,又看看鬼子,不知怎么办才好。那个鬼子将奶粉放到孩子身上,双手做出抱孩子样,用手拍着胸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脯,嘴里发出了“蹦蹦”、“蹦蹦”的声音,又向东面指了指,伸出了两个手指。噢!女人们明白了,这个鬼子是在说,在遥远的日本家乡,他也有两个孩子。看着女人们似乎明白的表情,鬼子不由得开心地笑了。
第三天,妈妈也来到了大槐树下。这个日本鬼子奇异的举动,惊动了区里。组织上认为有必要对这件事情进行仔细的调查了解,和这个鬼子进行直接的接触。于是,妈妈也拿着鞋底,和村里的姐妹们坐到了一起。
这个鬼子渐渐地和女人们熟悉起来了,女人们见到他也没有了恐惧的感觉。而且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鬼子。后来,每当老鬼子来到大槐树下,女人们都会围着老鬼子连说带比画地问这问那,而那个老鬼子总是笑眯眯地拿着一根小树枝,连比画带写地回答女人们的提问。只是每当妈妈问他问题的时候,老鬼子看着妈妈,脸上总是带着一种奇怪的的表情。
女人们知道了老鬼子的名字叫山田,是炮楼里的伍长,以前是一个修理汽车的工人,妻子带着两个孩子与父母一起生活在农村。家里的生活非常苦,非常劳累。他想孩子,想妻子,更想父母
一天,妈妈还和往常一样,来到了老槐树下。老鬼子已经有好几天没有出现了。女人们开始议论起老鬼子,猜测老鬼子为什么不来了。妈妈一边绱鞋,一边听着女人们说话。猛然间感觉有人站在了自己的面前,一抬头,哦!是老鬼子。
老鬼子一盘腿,坐在了妈妈的旁边,歪着头,好象很仔细的样子看着妈妈绱鞋,可妈妈却感觉到了老鬼子的突然到来是有目的的,这两天区委机关和区中队就隐蔽在村子里,大意不得。想到此,妈妈不由得警觉起来。
老鬼子冲着妈妈笑了笑,拿起了已经绱好的一只鞋来,翻来掉去的端详着。妈妈比画着对他说,喜欢吗?老鬼子点点头,没有说话,表情依然是那么怪异。只是在把鞋还给妈妈的时候,老鬼子狠狠地捏了捏鞋,动作虽然微小,可妈妈感觉出来了。
回到家里,妈妈从那只鞋里找出了一个玉米粒大的小纸团,打开一看,上面潦草地画着一只公鸡,公鸡的下面,还写着“明朝”两个字。妈妈琢磨着纸条上的内容,顿时紧张得出了一身冷汗,马上向区委书记汇报。区委书记看着这张纸条,渐渐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他眉头紧锁,对妈妈说,今天晚上我们必须转移,有人告密了。对于这张纸条,区委书记的理解与妈妈的看法完全一样:明天拂晓,敌人要袭击村子,看来是有人将区委和区中队隐蔽在村子里的消息报告给了敌人。可是,这个老鬼子为什么要把这么重要的情报透露出来呢?他是怎么知道妈妈是这个情报的接收人呢?泄露了机密,难道这个老鬼子就不怕自己有生命危险吗?容不得多想了,区委书记说,别管老鬼子出于什么目的,如果这个情报属实的话,我们就要给这个老鬼子好好地记上他一功!
第二天天刚亮,好几百名气势汹汹的日本鬼子和伪军把村子包围了个水泄不通。幸亏区委和区中队在昨天夜里就已经悄悄转移了,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啊!妈妈说,那个老鬼子的一纸情报,挽救了我们几十个人的生命,也使得区委机关免遭敌人破坏,这个老鬼子,可真是立了大功啊!
1943年初,妈妈奉命护送一批女青年穿越敌人的封锁线,到太行山里去参加革命。临行前,妈妈向组织上一再说明和建议:如果我们的队伍要端敌人的炮楼,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老鬼子的安全。妈妈完成护送任务后,因为工作的需要,被组织上留了下来,在太行山里工作了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妈妈没有忘记老鬼子,总想着有一天一定要搞清楚老鬼子的来龙去脉,去解开这个令人费解的迷。
一直到1945年“八一五”日寇宣布投降后,妈妈才回到了家乡。妈妈回到家乡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寻找老鬼子的下落。妈妈了解到,炮楼里的鬼子,早在1943年底就换防走了,具体去了哪里,谁也说不清楚。后来妈妈听一个老领导说,那批换防的鬼子好象是去了东南亚,已经离开中国了。妈妈意识到,这个老鬼子,可能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迷了。
有一次,妈妈在谈到老鬼子的时候,自言自语地说,都过去了几十年了,也不知道那个老鬼子现在还活着吗?我没有去接妈妈的话茬,因为我知道,当年美国军队解放东南亚的时候,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炮火相当密集,双方伤亡也是非常惨重。我没有把这些告诉妈妈,我只在心里默默地祈祷和祝愿:老鬼子山田,祝你永远平安!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编者按 记住往事,记住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