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和芳你在天堂还好吗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昨天,看了网友发在论坛里的一篇安徽市场报所采写的“单亲母亲送女上学后自缢生活艰辛7年只吃咸菜”的报道,心情压抑到了极点,且久久难以平静;今天,我又看到了李代祥编辑转发在新华言论上的谁会为下岗女工刘和芳之死伤心?的文章,那本已稍稍平静的心情又激动得难以自己,又压抑得难以呼吸。我愤怒了,我落泪了,我伤心了!面对着如此凄惨的情景,我怎能不愤怒,怎能不落泪,又怎能不伤心呢?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刘和芳太年轻了。可惜她才刚刚29岁,还正是人生中青春期最旺盛最美好的时期,她本可以享受到很多青春的快乐,生活的快乐的。可她却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根绳子,栓在了自家的房门上,自缢身亡。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刘和芳在极度困难的时候,想到了政府,想到了组织。于是“刘和芳曾向政府部门求助,但在区政府信访局求助时,接待人员让街道派人把她拉走了,街道干部说她是“疯子””她也曾想自食其力“在天桥上摆过地摊,虽然磕着头嚷着“血汗钱”但依然免不了被没收。”她也曾经有过工作“找过一份月工资110元的扫马路的活,但因为照顾女儿耽误了一次扫地被辞了。”刘和芳,一个纤弱的女人,又怎么能承受得住这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又怎么能承受得住这如此冷漠无情的现实呢?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安徽省一家报纸去年“三八节”以刘女士的心在滴血为题报道过刘和芳的境遇,但社会反响平平,刘和芳的困难依然故我。”面对着如此尴尬的结果,不知刘和芳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斯人已逝,她已经不会回答我们了。但我要说,这是让我最伤心的地方了!岂止是伤心,还有着无比的愤怒!我要质问:刘和芳家乡的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难道你们每天不看报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难道你们每天不看报吗?区委、区政府的领导,难道你们每天不看报吗?街道的党委、街管委的领导,难道你们每天不看报吗?不!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你们对刘和芳的情况肯定是知道的,也肯定是了解的。如果你们其中有一个领导能够动一下恻隐之心,想一想一个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共产党员的责任,向刘和芳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她肯定是不会走向绝路的。令人失望的是,刘和芳所在家乡的领导,竟没有一个人这样做。这就十分令人费解了!更令人气愤了!
我之所以伤心,是刘和芳之死,并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因为我们可以从以前媒体的报道中,看到刘和芳之死的必然性。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新华社安徽分社曾经在新华网的焦点网谈里,以上访之痛为题,用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良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究了刘和芳家乡的人民群众为什么要到省委、省政府越级上访的原因,披露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实。那如泣如诉的报道,那饱含着血泪的控诉,让每一个正义之士都会为之愤怒、拍案而起!那么由此看来,刘和芳的死,也是有着其必然的原因了。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下岗失业人员,是有优惠政策的。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政策,虽然不能让刘和芳过上完全正常的生活,但维持最低限度的温饱还是可以的。这些政策,可以完全免去孩子上学的那昂贵的学费,也可以在住房、取暖、就医、就业等方面得到一些减免和照顾。那么我要问一问刘和芳家乡的各级领导们,这些她本应该理所当然享受到的待遇,你们都给予刘和芳了吗?你们尽到了你们所应尽的责任了吗?各级领导们,是你们的冷漠和无情,让刘和芳彻底绝望了,在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她也只有选择走上死亡这条不归路,来解除自己的痛苦了。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刘和芳死前家中的情景惨不忍睹:“刘母称,7年来女儿在家里几乎天天吃咸菜饭;自杀当天锅里有一碗盐水煮萝卜;死前由于无钱交10多元的统一安装新水表费用,家中已断水一个多月;女儿上小学的500元是弟弟代缴的;7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刘和芳家中的凄惨景象,与我们许多领导干部、我们的人民公仆们奢靡腐败的生活,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反差,这反差,不仅让我们有些迷茫:难道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真的就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境存在吗?我在想,如果那极其鲜明的反差再小一点,哪怕是一点点,可能刘和芳都不会死的吧?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刘和芳死后“很多人在反思刘和芳之死,并认为如果哪个环节能给她多点关爱和帮助,她可能不至于走上绝路。但在刘和芳的生活环节里,似乎哪个环节都可以多做一点,似乎哪个环节都没有道义上的责任。”是的,在反思刘和芳之死的时候,她家乡的各级领导可以拿出千条理由,万条理由为自己开脱,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说自己没有任何责任,甚至于没有任何失职。但是,请各级领导们千万不要忘记了这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做为己任,并以此为宗旨和目标的共产党人!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与其他的党,其他的国家之所以不同的最重要的标志!人民群众的疾苦,那就是对我们人民公仆的呼唤!如果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冷漠无情,就是对党,对人民的背叛和犯罪!
刘和芳死了。她用死亡,给自己短暂的人生画上了一个极不圆满的句号。刘和芳死了。她又用死亡,给自己家乡的各级领导们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这问号,到底应该由谁来回答呢?
昨天,看了网友发在论坛里的一篇安徽市场报所采写的“单亲母亲送女上学后自缢生活艰辛7年只吃咸菜”的报道,心情压抑到了极点,且久久难以平静;今天,我又看到了李代祥编辑转发在新华言论上的谁会为下岗女工刘和芳之死伤心?的文章,那本已稍稍平静的心情又激动得难以自己,又压抑得难以呼吸。我愤怒了,我落泪了,我伤心了!面对着如此凄惨的情景,我怎能不愤怒,怎能不落泪,又怎能不伤心呢?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刘和芳太年轻了。可惜她才刚刚29岁,还正是人生中青春期最旺盛最美好的时期,她本可以享受到很多青春的快乐,生活的快乐的。可她却在走投无路、万般无奈的情况下,一根绳子,栓在了自家的房门上,自缢身亡。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刘和芳在极度困难的时候,想到了政府,想到了组织。于是“刘和芳曾向政府部门求助,但在区政府信访局求助时,接待人员让街道派人把她拉走了,街道干部说她是“疯子””她也曾想自食其力“在天桥上摆过地摊,虽然磕着头嚷着“血汗钱”但依然免不了被没收。”她也曾经有过工作“找过一份月工资110元的扫马路的活,但因为照顾女儿耽误了一次扫地被辞了。”刘和芳,一个纤弱的女人,又怎么能承受得住这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又怎么能承受得住这如此冷漠无情的现实呢?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安徽省一家报纸去年“三八节”以刘女士的心在滴血为题报道过刘和芳的境遇,但社会反响平平,刘和芳的困难依然故我。”面对着如此尴尬的结果,不知刘和芳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斯人已逝,她已经不会回答我们了。但我要说,这是让我最伤心的地方了!岂止是伤心,还有着无比的愤怒!我要质问:刘和芳家乡的省委、省政府的领导,难道你们每天不看报吗?市委、市政府的领导,难道你们每天不看报吗?区委、区政府的领导,难道你们每天不看报吗?街道的党委、街管委的领导,难道你们每天不看报吗?不!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你们对刘和芳的情况肯定是知道的,也肯定是了解的。如果你们其中有一个领导能够动一下恻隐之心,想一想一个领导干部、国家公务员、共产党员的责任,向刘和芳伸出温暖的援助之手,她肯定是不会走向绝路的。令人失望的是,刘和芳所在家乡的领导,竟没有一个人这样做。这就十分令人费解了!更令人气愤了!
我之所以伤心,是刘和芳之死,并不是什么偶然的现象。因为我们可以从以前媒体的报道中,看到刘和芳之死的必然性。如果没有记错的话,新华社安徽分社曾经在新华网的焦点网谈里,以上访之痛为题,用新闻工作者的责任感和良知,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探究了刘和芳家乡的人民群众为什么要到省委、省政府越级上访的原因,披露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实。那如泣如诉的报道,那饱含着血泪的控诉,让每一个正义之士都会为之愤怒、拍案而起!那么由此看来,刘和芳的死,也是有着其必然的原因了。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党中央和国务院对下岗失业人员,是有优惠政策的。实事求是地说,这些政策,虽然不能让刘和芳过上完全正常的生活,但维持最低限度的温饱还是可以的。这些政策,可以完全免去孩子上学的那昂贵的学费,也可以在住房、取暖、就医、就业等方面得到一些减免和照顾。那么我要问一问刘和芳家乡的各级领导们,这些她本应该理所当然享受到的待遇,你们都给予刘和芳了吗?你们尽到了你们所应尽的责任了吗?各级领导们,是你们的冷漠和无情,让刘和芳彻底绝望了,在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万念俱灰的情况下,她也只有选择走上死亡这条不归路,来解除自己的痛苦了。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刘和芳死前家中的情景惨不忍睹:“刘母称,7年来女儿在家里几乎天天吃咸菜饭;自杀当天锅里有一碗盐水煮萝卜;死前由于无钱交10多元的统一安装新水表费用,家中已断水一个多月;女儿上小学的500元是弟弟代缴的;7年没买过一件新衣服”刘和芳家中的凄惨景象,与我们许多领导干部、我们的人民公仆们奢靡腐败的生活,形成了极其鲜明的反差,这反差,不仅让我们有些迷茫:难道在我们现实的社会中,真的就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惨境存在吗?我在想,如果那极其鲜明的反差再小一点,哪怕是一点点,可能刘和芳都不会死的吧?
我之所以伤心,是因为刘和芳死后“很多人在反思刘和芳之死,并认为如果哪个环节能给她多点关爱和帮助,她可能不至于走上绝路。但在刘和芳的生活环节里,似乎哪个环节都可以多做一点,似乎哪个环节都没有道义上的责任。”是的,在反思刘和芳之死的时候,她家乡的各级领导可以拿出千条理由,万条理由为自己开脱,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说自己没有任何责任,甚至于没有任何失职。但是,请各级领导们千万不要忘记了这最重要的一条,那就是:我们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人,是把为人民群众谋幸福做为己任,并以此为宗旨和目标的共产党人!这就是我们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与其他的党,其他的国家之所以不同的最重要的标志!人民群众的疾苦,那就是对我们人民公仆的呼唤!如果对人民群众的疾苦视而不见、冷漠无情,就是对党,对人民的背叛和犯罪!
刘和芳死了。她用死亡,给自己短暂的人生画上了一个极不圆满的句号。刘和芳死了。她又用死亡,给自己家乡的各级领导们画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那么这问号,到底应该由谁来回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