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全家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住上了梦寐以求的红砖房,漂亮的红砖房静卧在干部村里,预示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将会逐步到位。但眼前的生活困难仍然需要克服,大约有三栋五十多户人家只能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每到盛夏用水高峰期,水龙头的周围便会被盆盆罐罐所包围。这种对水的渴求直接上升到对生的追求的场景总让我倍加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总让我无法忘怀印在我儿时记忆里的那口水井。
真正引起我对水井的关注是在一个隆冬季节。那个季节的天气是出奇的冷,自来水管和水龙头全都被冻结了,周围人的生活用水全都依靠铁路边的一口水井,具体到我们家就是由大哥负责挑水,大哥虽然是大哥,但是个子并不大,全家七口人的生活用水全由他承担显然是不堪重负的,特别是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更是艰难,奶奶似乎对此情早有体察,她最为担心的是井口打水取水人多手杂,因为取水量猛增,井口与水面的距离越拉越远,大哥要想打到满桶的井水必须将半个身子投入到井口,然后用一只手抠住井边的铁条,一只手握紧铁桶,咕咚一声投下去,身子跟着一震,双脚便离了地,样子象燕子一般似乎要飞到井里去了,这时候起作用的是攀在井的边缘上的那只手,整个身子上的力全都集中到了这只手上,自然这只紧紧握着铁条的手,也就成了拴住身体和铁桶以及铁桶里的井水的“根系”了。我不知道奶奶是怎样发现这一情况的,大哥每天清晨去挑水时天还没亮,模糊的天空和寒冷的空气总让我缩在被窝里懒得动弹,但我的双眼始终都在家里转动着,我知道奶奶是最早起床的人,接着就是大哥了,接着便是扁担和铁桶的铿锵声,奶奶小声说:“外面下着雪,地面结着冻,挑水一定要小心”她从厨房里摸出一把稻草,柔着眼啐了两口口水,使劲搓起来,搓完后便给大哥扎脚下的胶鞋
奶一边扎一边说:“这稻草防滑,扎在脚上走路不会摔跤!”听着奶奶说话的声音,不知怎么的,我的眼泪便流了出来,奶奶的声音虽然是极为平静的,但我仍然能够听出那是经过强力控制后发出的声音,我不知道这年大哥是多大年纪,但奶奶是十分清楚的。爸爸因为经常出车,安全第一,不能耽误了睡眠,影响了工作,妈妈在六里以外的一家集体企业里理发,早出晚归,,风雨兼程,要顾及家务也是十分的不易,因此大哥稚嫩的肩上也就过早的承担了家务琐事了。我有时也随了大哥去井边,虽然不能帮上什么忙,但也能陪大哥说说话,消除消除寂寞。因此对于井的认识就渐渐的有了开始。
这是一口颇具规模的水井。水井的三面全都用片石精心的砌过,水井设有两个取水口,一个是中规中矩的圆形,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月饼安放在精致的纸盒里,水满时,阳光和月光在里面晃动,煞是好看。一个是标准的椭圆形,用钢筋水泥构筑约有七八公寸高,仿佛是一条采莲船,浮在清水绿波上,如果你有兴趣探一探头,红鲤鱼白鲫鱼便会在井底石灰衬出的白光之中放亮你的眼睛。我的目光就是被那些五彩斑澜、忽东忽西的鱼儿迷失了方向的,我在一个水的世界里遨游,我在五六个立方米的蓄水井里感受井水的清澈与幽凉,我象鱼一样穿梭在水井下的横梁里,我发现了许多的钱币和钢笔,纽扣和像章它们象砌井的砖块一样富有层累性和历史感。水井的正对面是一条铁路,枕木、碎石加上闪闪发光的铁轨,对于处于童年阶段的孩子们有着无穷的魅力,每当火车车轮滚过,孩子们总能从铁轨的边缘捡到铁钉压成的“小大刀”然后手捧“小大刀”快速扔到水井旁的水沟里,降温后就成了游戏时的“兵器”了。
我不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这口井的。我只记得这口井冬天冒暖气,夏天降暑气,冬天我常来这里洗菜,夏天我常来这里洗澡,这里是信息的传播中心,这里是人情的交汇点,这里是青年男女萌发爱情的驿站,常常是某伢子抢过某妹子手中的扁担,大声说:“来——把扁担给我”妹子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直白道:“不我为什么要给你!”伢子立即猴急起来:“因为因为因为我愿意给你挑挑一辈子!”就这样,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从此踏上了漫漫的征程。关于这口井是谁牵头建造的我至今一无所知,如若是在乡村,这样规模的井,一定会有郑重其事的石碑的,石碑上一定会刻上打井时间打井人员出资人等等内容。但它没有,不仅没有碑,而且连名字都没有,人们只好根据它的地理位置叫它“铁路井”了。它丰富的水源来自铁路对面的群山,这群山被人们统称为“落仙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因为沾着一个“仙”字,可想而知,山下的水也不是“凡品”喝这口井水长大的妹子个个面若桃李、目似秋水,喝这口井水长大的伢子个个身材俊伟、智慧过人。因此这里出了留美留加博士,还有美女成群
善与恶,美与丑,总是相辅相承的。关于这口井的另一面,说起来总有一些沉重。“井”这个字,单从它的象形性来说,它就是一个深渊,它不仅养育人,而且淹没人。记不清是哪年哪月了,在铁路边的红排房子里,深夜时分,蹿出一名妇女,一名身患绝症痛不欲生的妇女,她最终想到了井,她最终在“扑咚”一声中归于了宁静,登上了天堂。从此这口井水再也没有人饮用,这口井也随之失过了过去的热闹与喧哗,人们喝着烧开的自来水,渐渐的有些将它遗忘了。
可我还得将它写下去,因为过了没多久,又有绝望的人瞄上了它,他是一位勤劳的集体工人,因为长相太差,工作受歧视,迟迟未找到老婆,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他在大白天,一路狂奔,一头扎进了平静的水面,水花炸开一双双惊异的眼睛后,他的尸体安祥地浮出了水面。人们捞出他的尸体后,又找来了一台大功率的水泵,日夜抽水,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将井水全部打干,人们在清理这口水井时,用铁桶装银毫子,用脚盆装鱼,用脸盆装纽扣,用澡盆装毛主席像章,还有许多的钢笔、圆珠笔、小剪刀、钥匙、手表、党费证、会员证、图书借阅证等等,不一而足,最让人感到意外,兴奋和不安的是,人们在打捞这些时代活化石时,猛然间,发现了一把五四手枪,这把枪的最里层是用红绸布包裹的,外层用防水薄膜反复缠绕而成。人们经过反复商量,最终将这把枪交到了矿武装部。似乎是掏空了这口井的五脏六腑,也是在一夜之间,这口井便干涸了,于是大量的残砖破瓦鹅卵石填充其间,迅速塞满了它的血脉。在它的周围,立即围起了猪栏和菜园,一个干净、整洁,清水悠悠、游鱼簇簇的水井就这样废弃了
不知不觉人们已进入一个喝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年代了,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饮用水都已习惯以货币的形式来换取。曾经为世代矿工儿女免费服务了几十年的水井已被尘封到了记忆的深处。作为矿山的儿子,我并未试图打开关于这口水井的记忆,偏偏就在2006年,一场五百年一遇的洪灾,将家园境内的地表水全都破坏,一时出现了让人恐慌的用水危急,于是,人们就十分自然的想到了这口水井,想到了它的甘甜和神奇,想到它的实用和无私怀着某种默契,来自各方的捐助全都围绕了这口水井,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被时间掩埋的这口水井重又涌现了它碉堡似的新姿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期,我们全家经过漫长的等待,终于住上了梦寐以求的红砖房,漂亮的红砖房静卧在干部村里,预示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将会逐步到位。但眼前的生活困难仍然需要克服,大约有三栋五十多户人家只能共用一个自来水龙头。每到盛夏用水高峰期,水龙头的周围便会被盆盆罐罐所包围。这种对水的渴求直接上升到对生的追求的场景总让我倍加珍惜现在拥有的生活,总让我无法忘怀印在我儿时记忆里的那口水井。
真正引起我对水井的关注是在一个隆冬季节。那个季节的天气是出奇的冷,自来水管和水龙头全都被冻结了,周围人的生活用水全都依靠铁路边的一口水井,具体到我们家就是由大哥负责挑水,大哥虽然是大哥,但是个子并不大,全家七口人的生活用水全由他承担显然是不堪重负的,特别是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更是艰难,奶奶似乎对此情早有体察,她最为担心的是井口打水取水人多手杂,因为取水量猛增,井口与水面的距离越拉越远,大哥要想打到满桶的井水必须将半个身子投入到井口,然后用一只手抠住井边的铁条,一只手握紧铁桶,咕咚一声投下去,身子跟着一震,双脚便离了地,样子象燕子一般似乎要飞到井里去了,这时候起作用的是攀在井的边缘上的那只手,整个身子上的力全都集中到了这只手上,自然这只紧紧握着铁条的手,也就成了拴住身体和铁桶以及铁桶里的井水的“根系”了。我不知道奶奶是怎样发现这一情况的,大哥每天清晨去挑水时天还没亮,模糊的天空和寒冷的空气总让我缩在被窝里懒得动弹,但我的双眼始终都在家里转动着,我知道奶奶是最早起床的人,接着就是大哥了,接着便是扁担和铁桶的铿锵声,奶奶小声说:“外面下着雪,地面结着冻,挑水一定要小心”她从厨房里摸出一把稻草,柔着眼啐了两口口水,使劲搓起来,搓完后便给大哥扎脚下的胶鞋
奶一边扎一边说:“这稻草防滑,扎在脚上走路不会摔跤!”听着奶奶说话的声音,不知怎么的,我的眼泪便流了出来,奶奶的声音虽然是极为平静的,但我仍然能够听出那是经过强力控制后发出的声音,我不知道这年大哥是多大年纪,但奶奶是十分清楚的。爸爸因为经常出车,安全第一,不能耽误了睡眠,影响了工作,妈妈在六里以外的一家集体企业里理发,早出晚归,,风雨兼程,要顾及家务也是十分的不易,因此大哥稚嫩的肩上也就过早的承担了家务琐事了。我有时也随了大哥去井边,虽然不能帮上什么忙,但也能陪大哥说说话,消除消除寂寞。因此对于井的认识就渐渐的有了开始。
这是一口颇具规模的水井。水井的三面全都用片石精心的砌过,水井设有两个取水口,一个是中规中矩的圆形,远远望去,仿佛是一个月饼安放在精致的纸盒里,水满时,阳光和月光在里面晃动,煞是好看。一个是标准的椭圆形,用钢筋水泥构筑约有七八公寸高,仿佛是一条采莲船,浮在清水绿波上,如果你有兴趣探一探头,红鲤鱼白鲫鱼便会在井底石灰衬出的白光之中放亮你的眼睛。我的目光就是被那些五彩斑澜、忽东忽西的鱼儿迷失了方向的,我在一个水的世界里遨游,我在五六个立方米的蓄水井里感受井水的清澈与幽凉,我象鱼一样穿梭在水井下的横梁里,我发现了许多的钱币和钢笔,纽扣和像章它们象砌井的砖块一样富有层累性和历史感。水井的正对面是一条铁路,枕木、碎石加上闪闪发光的铁轨,对于处于童年阶段的孩子们有着无穷的魅力,每当火车车轮滚过,孩子们总能从铁轨的边缘捡到铁钉压成的“小大刀”然后手捧“小大刀”快速扔到水井旁的水沟里,降温后就成了游戏时的“兵器”了。
我不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这口井的。我只记得这口井冬天冒暖气,夏天降暑气,冬天我常来这里洗菜,夏天我常来这里洗澡,这里是信息的传播中心,这里是人情的交汇点,这里是青年男女萌发爱情的驿站,常常是某伢子抢过某妹子手中的扁担,大声说:“来——把扁担给我”妹子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直白道:“不我为什么要给你!”伢子立即猴急起来:“因为因为因为我愿意给你挑挑一辈子!”就这样,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生活从此踏上了漫漫的征程。关于这口井是谁牵头建造的我至今一无所知,如若是在乡村,这样规模的井,一定会有郑重其事的石碑的,石碑上一定会刻上打井时间打井人员出资人等等内容。但它没有,不仅没有碑,而且连名字都没有,人们只好根据它的地理位置叫它“铁路井”了。它丰富的水源来自铁路对面的群山,这群山被人们统称为“落仙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山因为沾着一个“仙”字,可想而知,山下的水也不是“凡品”喝这口井水长大的妹子个个面若桃李、目似秋水,喝这口井水长大的伢子个个身材俊伟、智慧过人。因此这里出了留美留加博士,还有美女成群
善与恶,美与丑,总是相辅相承的。关于这口井的另一面,说起来总有一些沉重。“井”这个字,单从它的象形性来说,它就是一个深渊,它不仅养育人,而且淹没人。记不清是哪年哪月了,在铁路边的红排房子里,深夜时分,蹿出一名妇女,一名身患绝症痛不欲生的妇女,她最终想到了井,她最终在“扑咚”一声中归于了宁静,登上了天堂。从此这口井水再也没有人饮用,这口井也随之失过了过去的热闹与喧哗,人们喝着烧开的自来水,渐渐的有些将它遗忘了。
可我还得将它写下去,因为过了没多久,又有绝望的人瞄上了它,他是一位勤劳的集体工人,因为长相太差,工作受歧视,迟迟未找到老婆,迫于家庭和社会的压力,他在大白天,一路狂奔,一头扎进了平静的水面,水花炸开一双双惊异的眼睛后,他的尸体安祥地浮出了水面。人们捞出他的尸体后,又找来了一台大功率的水泵,日夜抽水,终于在第二天的下午,将井水全部打干,人们在清理这口水井时,用铁桶装银毫子,用脚盆装鱼,用脸盆装纽扣,用澡盆装毛主席像章,还有许多的钢笔、圆珠笔、小剪刀、钥匙、手表、党费证、会员证、图书借阅证等等,不一而足,最让人感到意外,兴奋和不安的是,人们在打捞这些时代活化石时,猛然间,发现了一把五四手枪,这把枪的最里层是用红绸布包裹的,外层用防水薄膜反复缠绕而成。人们经过反复商量,最终将这把枪交到了矿武装部。似乎是掏空了这口井的五脏六腑,也是在一夜之间,这口井便干涸了,于是大量的残砖破瓦鹅卵石填充其间,迅速塞满了它的血脉。在它的周围,立即围起了猪栏和菜园,一个干净、整洁,清水悠悠、游鱼簇簇的水井就这样废弃了
不知不觉人们已进入一个喝矿泉水和纯净水的年代了,无论是生活用水还是饮用水都已习惯以货币的形式来换取。曾经为世代矿工儿女免费服务了几十年的水井已被尘封到了记忆的深处。作为矿山的儿子,我并未试图打开关于这口水井的记忆,偏偏就在2006年,一场五百年一遇的洪灾,将家园境内的地表水全都破坏,一时出现了让人恐慌的用水危急,于是,人们就十分自然的想到了这口水井,想到了它的甘甜和神奇,想到它的实用和无私怀着某种默契,来自各方的捐助全都围绕了这口水井,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被时间掩埋的这口水井重又涌现了它碉堡似的新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