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安徽周玉冰文集 > 在潜游中坚守与进取

在潜游中坚守与进取

作者:安徽周玉冰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早年读过一本书,书名郑板桥评传。作者杨士林曾经是官员,后来弃政从文,专事文学、书画、考古、鉴赏等工作,并且成就斐然。

    读了杨士林先生郑板桥评传后,会由衷地感叹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文化人、一个学者。他与郑板桥心性相通,一样心境,一样文化追求。

    因为与蚌埠书画家柴立梅、季永、王海军等人是朋友,对杨士林也就格外了解。1992年,45岁的杨士林和合肥与珠海办展后,提出要把自己藏起来,远权贵,避名利,退应酬,离喧嚣,作了一个文化潜游者,醉心于“更深人静,一灯独照,笔在纸上婆娑舞动,摩擦的沙沙声传入耳内,有一种‘无论魏晋’的世外之感”此后隐居京城。但今天,当我们看到他的书画成就,不得不感叹,这二十年,是他蛟龙潜渊的岁月。

    1947年出生在凤台的杨士林,从小受淮河文化的熏陶,养就了散淡清逸的性情和浩然正直的风骨。他在书法追求之路上,从不受时风影响,而是碑帖兼修,注重学识积累、注重人格锤炼。

    当今书坛,许多人学书以帖为主,在秦汉简牍、汉魏碑志研习甚少,导致作品清雅有余,骨力不足,缺少清阳正大气象。杨士林以一个学者的精神与情怀,上溯秦汉魏晋,博涉宋元墨迹。尤其是在这段文化河流里畅游一番后,他钻进上古金文的研习之中,从中汲取艺术滋养,融会贯通,自成一格,线条古拙、气韵生动,更难得的是清峻之中有一种沉静之美,如夏夜蛙声里的月光,动人心扉。

    杨士林的画属于文人路子,重骨力,重意趣,继承青藤、八大的笔墨精神,以书法入画,以学养入画,简约中蕴藉绵长。

    在安徽书坛,有一批蚌埠书家成长为创作中坚力量,这与杨士林是分不开的,早在1995年,他担任蚌埠书画院院长的时候,力摒不正书风,开办培训班要求学生严格临摹古人碑帖,同时注重文、史、哲诸方面的涉猎。如今,他还常常回到蚌埠,为年轻书家们讲学。

    艺术要养心养气养学识。杨士林胸襟宽广、学养深厚。为了坚守传统,与古人作心灵沟通,他醉心于考古,跑遍了全国各地的古窑址,采集古瓷标本。他手中价值连城的藏品不胜枚举,在上古气息弥漫斋房里,拥有一颗自然纯净心灵,以平常之心看淡世事纷扰,沉浸在自己的艺术世界里,上下溯游,怡然自得。

    杨士林的出现,是我辈之幸、艺术之幸、文化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