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高层变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笔下文学【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皇极殿内,大朝会上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氛。首辅大臣赵宏守已经被证实遇刺身亡,留下了无数事情需要善后结尾。大明帝国实行的是半实权的内阁理政,很多事情首辅大臣是有权决断或者召开内阁会议讨论的。
原本内阁辅政的大臣一共有六个,首辅大臣拥有两票的表决优势,这么设计原本是希望内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商讨一部分国家大事,可惜这政策却在不同皇帝执政期间,变化出了不同的模样来。
执行这套政策的第一位皇帝,是天启皇帝。不过在他执政的末期却开始分化瓦解内阁权力,给自己的儿子复辟造势。同样的事情反复出现,强势的皇帝经常控制内阁,软弱一些的就再把内阁制度恢复起来——孝悼皇帝朱长乐驾崩之前的内阁,算是比较强势的内阁了。
虽然依旧有六位内阁大臣,可基本上是唯赵宏守和王剑锋两人马首是瞻。王剑锋虽然得宠,内阁里却被赵宏守压制,整个朝堂也相对稳定,没有出现过什么巨大的纰漏。
朱牧这个新皇帝上台之后,虽然一直想要建立起自己的朝堂势力来,也确实通过王珏拉拢了王剑锋,可是却一直没有机会真正改变朝堂上的力量对比。现在赵宏守阖然长逝,也给了这位年轻新皇帝陛下一个动手的机会。
“首辅大臣立即由王剑锋接任。国家在战争期间,政事和军事都耽搁不得。”坐在自己龙椅上的朱牧用最简明的话语明确着自己的立场——他需要一个听话而且支持他的内阁,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支持他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
次辅大臣接替首辅大臣,这是许久以来的惯例,王剑锋作为次辅大臣一直以来表现出的能力都备受赞扬,所以这个提议很快就被通过。不过接下来皇帝陛下宣布的事情,就有些让人摸不清头脑了。
首先是两位默默无闻的内阁大臣自己站出来请求致士,而这两个人满朝文武都知道,都是支持赵宏守的。他们一起退出内阁,就必须要有人补上去,如果补上去的人是皇帝陛下的心腹,那么整个内阁对于朱牧来说,也就形同虚设了。
这两位阁臣并没有什么太过强硬的背景,不过是为赵宏守冲锋陷阵的马前卒罢了。现在赵宏守已经彻底倒台,那他们两个被皇帝陛下挤走,也是应有之意,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再形象不过了。
然后朱牧选择的新内阁大臣,却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只见坐在龙椅上的朱牧高声继续说道:“次辅由内阁大臣马斯元担任,第三阁臣由黄尧担任,第四阁臣晋兵部尚书葛天章,第五阁臣晋礼部尚书张淮,第六阁臣晋吏部尚书白飞!”
听到这个任命之后,下面站着的大臣们登时就交头接耳起来:礼部尚书张淮晋升内阁大臣并不奇怪,毕竟礼部尚书说白了就是内阁大臣的预备人选,历来有小阁老之称。不过葛天章已经年老体衰,在这种时候晋升成内阁大臣,看来皇帝陛下是铁了心要在兵部安插自己的人手了。
果不其然,在后来的人事任命上,最近在外交斡旋上功勋彪炳的礼部侍郎晋升成礼部尚书,并且受命主管帝国外交事宜,原本的尚书工作,却由后补充上来的礼部侍郎何禹希代理。而兵部尚书也依照程序,留给了葛天章信任的兵部侍郎程之信——只不过后补上来的侍郎沈延,却不是原本的兵部郎中,是由朱牧直接任命的。
至于吏部尚书白飞,原本就是皇帝朱牧的支持者,也正是有了吏部的支持,朱牧才一直能够稳稳把持着太子的位置,同样在一上台就得到了大量基层官员们的拥戴。让白飞进入内阁就等于皇帝自己把手伸进了内阁,这样算上王剑锋在内,皇帝陛下已经在内阁拥有5票甚至6票的绝对统治力,即便葛天章再如何神通广大,也做不到逆转乾坤了。
白飞空下来的位置自然有吏部侍郎陈玉接替,陈玉空下来的位置则直接丢给了原本的郎中罗浩然。这也是比较正统的晋升程序,只不过接替罗浩然的人却是个无名之辈,唯一值得称道的背景,就是此人身后是江南财阀。
葛天章因为年纪关系,坐在御赐的帛凳上,抬头看着龙椅上那个年轻的皇帝,最终还是在身边程之信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作揖谢过了这个有名无实的晋升。程之信拿到了兵部尚书,对于葛天章的战略安排来说,至少不是最坏的结果。
因为赵宏守的离去,空出来的位置需要大量的官员去填补。这一次大朝会上受益的还只是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随之而扩散下去的位置,至少能让百余人获得晋升。这也是朱牧安排自己亲信心腹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这一次变动算得上是半个大明帝国中央政权的重新洗牌了,不同的发面自然嗅出了不同的味道来。就比如说动得最大的兵部,隐约就透出了一股皇帝陛下要更改国家战略的意味来。因为补充进去的这个叫沈延的将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朱牧太子旧臣,和葛天章在兵部培植的势力不同,更倾向于听命于皇帝陛下。
众多大臣包括王剑锋在内都面露忧色,毕竟贸然更改一个帝国的战略方向和既定国策,绝对不是简单的举动,甚至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分辨这种更改是对是错。朱牧上台执政后就这么急迫的想要把战略中心调整回北方,实在让朝堂上的众位大臣们有些紧张。
不过朱牧也不会这么快就急着开始动摇既定国策,所以一时间朝堂上还都在为如何瓜分赵宏守的政治遗产交头接耳着——毕竟有十几个位置可能安插人手,争那么一个两个作为人情赏给自己的亲信心腹,才是真正的要紧事不是么?(未完待续。)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笔下文学【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皇极殿内,大朝会上弥漫着一股悲凉的气氛。首辅大臣赵宏守已经被证实遇刺身亡,留下了无数事情需要善后结尾。大明帝国实行的是半实权的内阁理政,很多事情首辅大臣是有权决断或者召开内阁会议讨论的。
原本内阁辅政的大臣一共有六个,首辅大臣拥有两票的表决优势,这么设计原本是希望内阁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投票商讨一部分国家大事,可惜这政策却在不同皇帝执政期间,变化出了不同的模样来。
执行这套政策的第一位皇帝,是天启皇帝。不过在他执政的末期却开始分化瓦解内阁权力,给自己的儿子复辟造势。同样的事情反复出现,强势的皇帝经常控制内阁,软弱一些的就再把内阁制度恢复起来——孝悼皇帝朱长乐驾崩之前的内阁,算是比较强势的内阁了。
虽然依旧有六位内阁大臣,可基本上是唯赵宏守和王剑锋两人马首是瞻。王剑锋虽然得宠,内阁里却被赵宏守压制,整个朝堂也相对稳定,没有出现过什么巨大的纰漏。
朱牧这个新皇帝上台之后,虽然一直想要建立起自己的朝堂势力来,也确实通过王珏拉拢了王剑锋,可是却一直没有机会真正改变朝堂上的力量对比。现在赵宏守阖然长逝,也给了这位年轻新皇帝陛下一个动手的机会。
“首辅大臣立即由王剑锋接任。国家在战争期间,政事和军事都耽搁不得。”坐在自己龙椅上的朱牧用最简明的话语明确着自己的立场——他需要一个听话而且支持他的内阁,他需要一个稳定的后方支持他为自己的父亲报仇雪恨!
次辅大臣接替首辅大臣,这是许久以来的惯例,王剑锋作为次辅大臣一直以来表现出的能力都备受赞扬,所以这个提议很快就被通过。不过接下来皇帝陛下宣布的事情,就有些让人摸不清头脑了。
首先是两位默默无闻的内阁大臣自己站出来请求致士,而这两个人满朝文武都知道,都是支持赵宏守的。他们一起退出内阁,就必须要有人补上去,如果补上去的人是皇帝陛下的心腹,那么整个内阁对于朱牧来说,也就形同虚设了。
这两位阁臣并没有什么太过强硬的背景,不过是为赵宏守冲锋陷阵的马前卒罢了。现在赵宏守已经彻底倒台,那他们两个被皇帝陛下挤走,也是应有之意,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说的再形象不过了。
然后朱牧选择的新内阁大臣,却让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只见坐在龙椅上的朱牧高声继续说道:“次辅由内阁大臣马斯元担任,第三阁臣由黄尧担任,第四阁臣晋兵部尚书葛天章,第五阁臣晋礼部尚书张淮,第六阁臣晋吏部尚书白飞!”
听到这个任命之后,下面站着的大臣们登时就交头接耳起来:礼部尚书张淮晋升内阁大臣并不奇怪,毕竟礼部尚书说白了就是内阁大臣的预备人选,历来有小阁老之称。不过葛天章已经年老体衰,在这种时候晋升成内阁大臣,看来皇帝陛下是铁了心要在兵部安插自己的人手了。
果不其然,在后来的人事任命上,最近在外交斡旋上功勋彪炳的礼部侍郎晋升成礼部尚书,并且受命主管帝国外交事宜,原本的尚书工作,却由后补充上来的礼部侍郎何禹希代理。而兵部尚书也依照程序,留给了葛天章信任的兵部侍郎程之信——只不过后补上来的侍郎沈延,却不是原本的兵部郎中,是由朱牧直接任命的。
至于吏部尚书白飞,原本就是皇帝朱牧的支持者,也正是有了吏部的支持,朱牧才一直能够稳稳把持着太子的位置,同样在一上台就得到了大量基层官员们的拥戴。让白飞进入内阁就等于皇帝自己把手伸进了内阁,这样算上王剑锋在内,皇帝陛下已经在内阁拥有5票甚至6票的绝对统治力,即便葛天章再如何神通广大,也做不到逆转乾坤了。
白飞空下来的位置自然有吏部侍郎陈玉接替,陈玉空下来的位置则直接丢给了原本的郎中罗浩然。这也是比较正统的晋升程序,只不过接替罗浩然的人却是个无名之辈,唯一值得称道的背景,就是此人身后是江南财阀。
葛天章因为年纪关系,坐在御赐的帛凳上,抬头看着龙椅上那个年轻的皇帝,最终还是在身边程之信的搀扶下,站起身来作揖谢过了这个有名无实的晋升。程之信拿到了兵部尚书,对于葛天章的战略安排来说,至少不是最坏的结果。
因为赵宏守的离去,空出来的位置需要大量的官员去填补。这一次大朝会上受益的还只是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随之而扩散下去的位置,至少能让百余人获得晋升。这也是朱牧安排自己亲信心腹的机会,他当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这一次变动算得上是半个大明帝国中央政权的重新洗牌了,不同的发面自然嗅出了不同的味道来。就比如说动得最大的兵部,隐约就透出了一股皇帝陛下要更改国家战略的意味来。因为补充进去的这个叫沈延的将军,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朱牧太子旧臣,和葛天章在兵部培植的势力不同,更倾向于听命于皇帝陛下。
众多大臣包括王剑锋在内都面露忧色,毕竟贸然更改一个帝国的战略方向和既定国策,绝对不是简单的举动,甚至都无法在短时间内分辨这种更改是对是错。朱牧上台执政后就这么急迫的想要把战略中心调整回北方,实在让朝堂上的众位大臣们有些紧张。
不过朱牧也不会这么快就急着开始动摇既定国策,所以一时间朝堂上还都在为如何瓜分赵宏守的政治遗产交头接耳着——毕竟有十几个位置可能安插人手,争那么一个两个作为人情赏给自己的亲信心腹,才是真正的要紧事不是么?(未完待续。)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