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歌鹿鸣 > 第76章 南归

第76章 南归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朱瞻基退了朝,步履轻快。

    交趾,不、安南的事情解决了,从此少了一个心事。这十年间一想到安南,便觉揪心,以后可再也不会了。今天的人看来,宣德皇帝此时的心情、大约类似炒股票割肉止损,过去的损失不少,可是从此轻松了。

    瑈璇正在乾清宫庭中散步,身形隆起已颇明显,远远望见便有些娇嗔:“今儿怎么这么晚?”

    朱瞻基将两张纸递过去:“你看看。”

    瑈璇一目十行,两眼已经看完:“这太好了。哥哥,你”望向朱瞻基,有些担心:“你如何处置了?”

    朱瞻基笑道:“撤交趾,复安南。小皓这个安南国王以后可就名正言顺了。”

    瑈璇欢呼一声,抱住了朱瞻基的脖子:“安南百姓、大明将士都会感激你!” 朱瞻基轻轻搂住她,连叫:“别跳!别跳!”

    瑈璇安静下来,靠在他的身上,心中欢喜。捧起陈皓的请降书又细看:“小皓的字又长进了。你看他这个‘臣’字的转弯,比原来可圆润多了。”

    朱瞻基忽然哈哈一笑,瑈璇不解地抬头望望他,朱瞻基笑得合不拢嘴:“这小子,踢我!”大手在瑈璇腹上东按西按:“让你踢你老子!”开始和儿子玩起了捉迷藏。

    瑈璇才知道不是为了小皓,看朱瞻基玩得兴高采烈,不由好笑,低头看着,笑眯眯地。朱瞻基干脆两只大手齐齐按下:“哈!你小子跑不掉了吧!”

    突然一滴鲜血滴在大手之上,鲜红耀目。朱瞻基一惊,抬头看了一眼不禁脸色微变:“瑈璇,你!”又是一滴血落下,瑈璇急忙仰起头:“出鼻血了,没事。”手在袖中摸了半天,摸出一块棉帕,捂在鼻上:“没事,大概这天有些干燥。”

    朱瞻基小心地扶着她,往暖阁走,一边侧头吩咐:“快去,传华太医来!”

    瑈璇有些不情愿:“出鼻血而已。别叫太医好不好?”华太医一来,定要限制这个那个,刚有的一点儿自由可又要泡汤了。

    朱瞻基甚是固执:“那可不成!都出血了!”仿佛是听了皇帝之命,瑈璇的鼻血听话地往外渗个不停,迅速染红了棉帕。朱瞻基有些急,俯身将瑈璇打横抱起,见那血还在流,抱怨道:“好好的,怎么了呢?”

    躺到了榻上,瑈璇皱着眉仰着头,血却不断地往外冒。朱瞻基跺脚:“去催华太医!”话音未落,外面传来华不为的声音:“参见陛下!参见娘娘!”朱瞻基吼道:“滚进来!”

    隔着屏风,华不为搭着脉,面有忧色,沉吟不语。不知哪里得的消息,太后也赶过来了,坐在榻沿,握着瑈璇的手。

    半晌,华不为道:“太后!陛下!娘娘这病有些奇特,可否让臣一瞻娘娘宝容?”

    朱瞻基不等太后说话,伸手便撤开了屏风。张太后皱了皱眉,没说什么。华太医见血还在渗,先取出银针:“请允臣为娘娘施针止血。”张太后微微颔首:“准!”

    华太医无声无息地两针扎在瑈璇的鼻翼,捻了两下,不一会儿血便慢慢停住。瑈璇移开棉帕,笑了笑,朱瞻基也吁了口气。

    华太医觑了眼又看,足足看了一炷香的工夫,才自己动手搬屏风,吭哧了两声却搬不动。檀木镶嵌大理石的三折屏风,其实甚重。海寿急忙过来搬好,朱瞻基摆摆手:“华卿别管这个。到底如何?”率先走出了暖阁。

    张太后吩咐海寿柴山看好瑈璇,跟着到了前宫。华不为望望端坐的皇太后,又望望坐立不安的皇帝,缓缓道:“娘娘这是‘阳症’,极为少见。”

    张太后与朱瞻基对望一眼,心中嘀咕:仁宗才闹了个“阴症”、送了性命。这又冒出个“阳症”!

    华太医接着说道:“此乃温病日久,温热邪毒久羁体内,损伤肝肾精血,虚阳不退,于此春温之际盘桓欲出,到暑季怕是更要厉害。症属阳精过旺之候,病位重在肝肾。”

    朱瞻基道:“皇后以前初到北京也流鼻血,就是个水土不服啊。”

    华太医道:“这次不仅是鼻血,臣料娘娘定是身体低热不退,手足心热,口舌干燥,常常神倦欲眠。”

    朱瞻基点点头:“是有这些。朕只当她孕中体热……”

    张太后急忙问道:“华卿可能医?”

    华太医迟疑着,但是点了点头:“微臣自当尽力。此症主当滋养肝肾,不过……”下决心说道:“北方干燥,娘娘住在乾清宫中一来没有干燥缺水,二来乾清宫本是极阳之地,不利娘娘病情。”

    张太后道:“那搬到御花园的水阁去呢?”

    华太医摇摇头:“御花园的湖是人工挖就,水阁边虽有水,却不是天地滋养之水。娘娘这病,在幼是假阴为阳,日积月累;近日则是滋阴驱阳、保胎过旺,终至体内阴阳交战,伤及内腑。”

    朱瞻基默然。瑈璇扮男子扮了二十年,假凤虚凰混乱朝堂,自然是要付出代价的。

    华太医道:“微臣建议,娘娘不妨回南京。娘娘本是江南水乡体质,到南京湿润之地,慢慢调养,当可挽回。否则恐怕不仅娘娘危险,小皇子也是可忧。”

    见太后面色犹疑,皇帝神色焦虑,华太医道:“此乃微臣愚见。还请太后陛下定夺。”

    张太后想了想,吩咐:“传黄太医,刘太医。”是太医院的另外两位老太医。又吩咐:“钦天监的沈大人也叫来。”

    黄太医刘太医两位御医看了,虽然说的名目不一,一个说是“真阴耗损”,一个说是“虚热耗真”;建议却都一样,需滋阴补肾养肝养气,北方干燥,皇后的体质不合适。

    沈监正夜观天象,斗一天府星暗弱,主皇后有难。

    朱瞻基听到这里,毫不迟疑,便要亲自送瑈璇去南京。已经是六月末,估计十月下旬便要生产,路上走不快,估计得一个月,时间已是很紧。

    此时因仁宗时决定迁都回南京,所以南京是大明京都,北京是行在。南京有六部,北京是行在六部。但因宣德帝登基以来一直在北京,内阁在北京,所以政务处理都以行在六部为主。现在朱瞻基要去南京,朝臣们大部分是自南京过来的南方人,都纷纷要求伴驾回南,甚至有不少人建议干脆迁都回南京,一起回去,算是完成仁宗的心愿。朱瞻基却等不及,吩咐文武百官照旧在北京好好干活,只带了内阁几人随行。朝臣议论纷纷,但既然天子已经去了南京,迁都又是仁宗遗命,料想也是早晚的事,众人便耐心等待。

    后宫这里却有些犯难。南京皇宫无人已久,皇帝皇后这下过去,后宫谁人来管?皇太后自然走不开,也不合适为了儿媳妇追随在侧,胡皇后已经是静慈师太,另外几个妃嫔秀女或稚嫩或愚笨或既稚嫩又愚笨,去了只有更操心的份儿。

    朱瞻基的意思,有海寿统领\金英协助,也就够了。张太后却担心,宫中再没有人,妃嫔宫女总免不了,海寿一来年纪大了,二来终究只是太监不是主子;后宫日常杂事可不少,皇后养病,难道还要天天报到她那里烦她?总不能让皇帝处理后宫事。朱瞻基听到这里,也觉得有些为难。

    二人正商议着,窗外忽然一个声音道:“母后!陛下!臣妾愿去南京,侍奉皇后娘娘,替娘娘分忧。”一人盈盈拜倒,却是孙贵妃孙巧。

    朱瞻基哼了一声,不答言。瑈璇吃过两次孙巧大亏,连自己至今都心有余悸。这个女人任性大胆,脾气爆烈,谁知道到时会怎么样?

    孙巧接着说道:“臣妾对南京宫中极为熟悉,宫中太监内官宫女侍卫的脾气秉性也都大概清楚。臣妾不敢近皇后娘娘身前,只帮着处理宫中日常杂事,确保下人不惹乱子、不给陛下和娘娘添堵。”

    张太后听了,颇为心动。皇帝哪里知道后宫之事,几千个人、有几个省心的?日日看牢着,还常有故事。斗气拌嘴打架闹事,偷摸拐带躲懒装病,哪天没有几出?没人管,肯定是不行。孙巧自幼便在宫中,如今身份又是贵妃,真是最合适人选。

    孙巧瞥一眼太后神色,知道太后赞同,便仰望着皇帝,缓缓说道:“陛下!臣妾对不住皇后娘娘,心中一直愧疚。臣妾只想着如何能赎罪弥补,再不敢多生事端。求陛下信臣妾这一回,臣妾若再犯错,不用陛下惩罚,臣妾自己了断就是!”

    说着抬手猛地一咬,右手中指滴滴血落,在左手的棉帕上写下“负荆请罪”四个大字,雪白的帕上,字迹殷红。

    张太后大惊,不禁心疼万分,看看皇帝面色,忍着不动,觑见孙巧手指上还在冒血,脸上忍不住满是关切之色。。

    朱瞻基接过棉帕,沉吟不语。孙巧虽然脾气不好任性自大,但自幼蒙太后教导、倒不是歹毒之人,心地简单,识大体懂宫规。何况自己陪在瑈璇身边,料她不敢怎么样,最多到时自己多加小心、不离开瑈璇半步就是。半晌皇帝说道:“好!朕就信你一回。南京宫中有半点差错,唯你是问!”

    “谢陛下!”孙巧叩头谢恩。张太后连忙招招手,将她揽在怀中,亲自包扎还在渗着血珠的中指。朱瞻基见了,叹一口气,心中暗暗摇头。

    宣德二年六月二十四,宣德皇帝携皇后前往南京,五位内阁大臣、华太医随驾同行。孙贵妃与海寿要赶着先打理出南京皇宫,简仪先行。夏原吉留在北京,总理北京行在六部一切政务。

    瑈璇躺在凤辇车中,窗外的风景只能望见路边掠过的树木、一角天空。鼻子总还是出血,华不为常要扎针,干脆骑着马随侍车旁。朱瞻基则坐在瑈璇身旁,常常将她半靠在自己身上,絮絮说话。瑈璇精神不济时,便拥紧让她安睡或是闭目养神。

    白脚鹰时而在高空翱翔,时而在窗外盘旋,扑棱棱扇动着翅膀,歪脑袋留神望着主人。长乐最忙,队前跑到队后,“吱吱吱吱”不停,众人都嫌他呱噪,尤其五位阁老意见最大。瑈璇认真地找长乐“谈”了一次,才算好些,不似以前那么叫个不停了。

    车队走得甚是缓慢,行了八天,才进了山东境。朱瞻基想起汉王朱高煦,心中感慨。逍遥城中汉王已经关押了快一年,这次临行虽然匆匆忙忙,仍然抽空去看视了一趟。汉王身体精神倒都还不错。

    瑈璇看见朱瞻基神色,轻声道:“想起你二叔了?”朱瞻基点点头:“是。其实二叔也很可怜。他梦想皇位几十年,靖难时皇祖父也确实许诺过他;在乐安这些年,心中一直抑郁不乐。”

    瑈璇摇摇头:“太子没立之前,汉王有些想法无可厚非。但永乐二年皇太子已立、永乐九年皇太孙亦立,作为大明宗室,就不该再无事生非。谤忠良、伤手足、发内乱、起兵祸……这种种恶行,都只为一己非分之想。哥哥你如今是天子,仁厚无妨,是非可不能不分。”

    瑈璇侃侃而谈的时候,就仿佛还是当日的陈翰林。

    朱瞻基叹一口气:“他总是我二叔。我在逍遥城中看到他的萧索模样,总忍不住心中难过。皇祖父和父皇泉下有知,定然也伤心。”

    瑈璇握住他的大手,安慰道:“‘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太宗当日将汉王分封乐安,本是希望他就此断了妄想,安分守己做个太平王爷。汉王今日下场全是咎由自取,哥哥你别自责了。”顿了顿道:“你实在不忍心,待再回北京时,放了就是。”

    朱瞻基不由得一喜:“你也赞成我放二叔?”

    瑈璇含笑不语。赞成是谈不上,但朱瞻基本是性情中人,关押自己的亲叔叔,必定心中不安。汉王如今已经不可能对皇位再有什么威胁,让他从此做个闲散王爷,成全朱瞻基的善意,也对太宗和仁宗有个交待。

    果然朱瞻基搓着手,有些兴奋:“待我们再回去,也就一年半载吧?二叔身体甚好,还有几十年好日子呐。”想了想又道:“他那些家眷家属,也得赦回才好。安置在哪里好呢?瞻坦当不了汉王世子,最好封个闲职,也能做个家中的顶梁柱。”

    瑈璇听到“汉王世子”几个字,心中一阵难过,假意打个哈欠疲倦地闭上眼,眼中却有水雾不听话地浮上。

    朱瞻基正唠叨盘算着汉王一家,忽然见瑈璇双眼紧闭鼻中又冒血,连忙高声道:“停车!华卿!”

    望着华不为小心施针,朱瞻基心中焦虑。十几年、二人经历了多少风雨坎坷、多少生死难关!这一次、不知道过得去吗?瑈璇,她是知道自己不好吗?为什么偷偷地哭?

    沈监正说:天府星暗弱,皇后有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