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山渐青 > 第一百九十三章 砸个五百万贯

第一百九十三章 砸个五百万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一百九十三章 砸个五百万贯

    司农寺这边许清大刀阔斧的砍着,韩琦在枢密院那边也没闲着,经过两天的朝议,禁军裁撤老弱的方案也新鲜出炉了。不管是不是表面的平静,贾昌朝他们对裁军一事只是冷眼旁观着,并没有过多的阻挠,许清提出的革新策略一直没有全部公开,具体步骤怎么走只有他们这些人才知道。

    许清猜想,范仲淹以前上书提议新政时,无不是重点呼吁裁撤冗员,贾昌朝等人会不会认为,等范仲淹大力清理冗员时,才是最佳的反扑时机呢?若真是这样那可太妙了,等他们回过神来,发现范仲淹竟不急着拿冗员开刀,恐怕裁军之事已经干得差不多了。

    在不明就理的人看来,许清等人确实是东一榔头,西一榔头,许清跑去搞农田水利去了,韩琦和范仲淹则忙着军改,就是不去碰触冗员这个核心问题。而这两样都没有伤到朝中反对派的核心利益,毕竟他们是文官嘛,军队的事情对他们来说不是重要的。

    另一方面,要郑重感谢大宋历代皇帝,从宋太祖开始对武将的权力削弱到了变态的地步,三衙长官空置,各军都指挥使在朝堂之上基本没什么话语权。

    几年来宋夏大战,基本都是文官在领兵作战,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武将的地位被削弱到了何种地步,所以在文官冷眼旁观的情况下,裁军这一举措,来自武将方面的阻力就小了许多倍。

    韩琦这个枢密使的大刀首先对准了京畿附近的禁军,具体怎么操作呢,许清听了韩琦他们的方法差点笑岔了气,事情是这样,韩琦他们选定了一批人作为‘兵样’,然后把这人样带着禁军各营中,来个最直观的比较,凡是身高达不到这个‘兵样’标准的,裁掉!力气达不到‘人样’标准的,裁掉!体重达不到‘人样’标准的,裁掉!

    于是乎!这种‘人比人气死人’的画面在禁军各营中纷纷上演。

    许清对此还特意打听了下,才知道这竟不是韩琦他们首创,原来一直以来,大宋禁军到地方厢军中选人时,都是用‘兵样’作为挑选标准的。许清那叫一个佩服,这是谁想出来方法,也太会寒碜人了,你在墙边画根标高线让人家往那一站,不就知道够不够高了嘛,非要推着人家那些矮子去跟这些大汉站一起比较,多没脸子啊!

    不过嘛,这方法想想也挺可爱的,若是有的人身高不够,偷偷跟‘兵样’说声:“哥们,你能不能缩下头,弯下脚,让我通过,回头请你上青楼。”

    没准儿‘兵样’一缩头,矮子就能通过了,这多有人性化呀!

    总而言之,这次裁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长期以来,由于军中将领频繁的调动,使他们很难在军中形成绝对的控制力,就好象许清,渭州大捷使他在教导营有了极高的威望,让教导营的士卒跟着他与西夏人干仗,绝对地个个嗷嗷叫的誓死追随,但若让他们跟着许清造反,许清估计自己先被他们干掉。

    当然,现在只是开始,随着裁军一步步深入,助力也会越来越大,军队的革新必定会妨碍到很多文官武将的既得利益,他们本原可以吃空饷,可以对士卒进行私役,占用军中有手艺者,如今裁员革新之后,这些都将会被杜绝,而且此次并不是光裁军便完事了,根据许清他们商议出的策略,今后各军还要加强训练,每十天各营要开展一次作战技能竞赛,每月各军要开展一次作战大比武,成绩领先奖,落后者罚,多次落后的军队主官将被罢免。

    和以前相比,军中将领不但原有利益被削除,还将承受极大的压力,可想而知他们反对革新也是必然的事,但许清坚信,私下使些绊子,或纷纷向枢密院施压他们敢做,但敢起兵造反的想必没有,只要赵祯和韩琦他们顶住前期的压力,完成了京畿附近驻军的改革,地方上就好办多了。

    这次裁撤下来的老弱,被重新组成‘建设兵团’,司农寺实地考察各州县后,统计出各州县兴修水利大致需要多少人手,枢密院就根据司农寺提供的数据,立即将这些‘建设兵团’分散到各县去。一是为了加快水利建设,二是避免这些人被裁出来后,无所是事引发变乱。

    韩琦他们最先动手的上四军,上四军捧曰、天武.龙卫和神卫各设左、右厢,按照五百人一指挥,五指挥为一军,十军为一厢的正规编制,每厢应有二万五千人,那么上四军共计应有二十万人。然而在事实上,目前上四军的兵力大大少于此数。平均每个指挥有三四百人就不错了,按此类推,目前上四军实际人数应该在十万到十五万之间。

    原来上四军对士卒的选择极严,例如天武军士卒身高最底要达到五尺八寸(换算成后世的计量单位那就是1.80米),其它三军最低也要达到五尺七寸(1.77米),而且都要选那种体壮力大之人充入上四军。

    皇帝对上四军的控制也是最严的,厢以上的都指挥使一职一般都只设虚衔,挂个名而已,几个月前兵败长城壕的葛怀敏,就曾挂着龙卫、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的军职。

    但事实上,葛怀敏长期在西北与西夏作战,而龙卫、和神卫两军从未有一兵一卒去过西北,也就是说,葛怀敏这个龙卫和神卫军的最高长官,实际在连这两军的营寨在哪里都不知道。到许清带着龙卫军教导营人马去西北时,葛怀敏又在长城壕中伏挂了,错过了与自己手下会面的唯一机会,悲催啊!

    即使是控制最严的上四军,韩琦他们这几天仍刷下了三万多老弱,由此可见,大宋禁军糜烂到了什么对步。

    天章阁里面,赵祯听了这个数字,也是眉头紧锁,禁军糜烂他早有心里准备,但没想到连上四军也糜烂到这种地步,看着下面的韩琦、许清等人,一时默默无言。

    “陛下,上四军作为我大宋最精锐的禁军,拱卫京畿,震慑地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臣以为当立即从地方挑选士卒,补充完整二十万的编制,勤加训练,只要上四军管理好,将来远征西夏之时,完全可以派出两军作战,光是两军十万精锐,足抵西夏举国之兵。”许清慷慨陈词,不失时机的给赵祯鼓鼓劲。

    韩琦也适时说道:“夏宁侯说的说,陛下,军队光是勤加训练还不行,西夏不是僵持着不和谈吗?臣建议补充完毕之后,还要让上四军轮流到西北与党项人作战,军队只有在实战中,方能磨练出真正的战斗力来。”

    自从上次听到李元昊国书上自称‘吾祖’之后,韩琦是最反对和谈的人,态度极其强硬,连晏殊等人相劝也无济于事,韩琦放言,若想与西夏和谈,除非把他的官职全部撤掉,否则他坚决不同意。

    赵祯有些犹豫地说道:“补足上四军编制倒是可行,只是要轮番调派到西北作战,如此一来将耗费钱粮无数,朝廷一时难以应对啊,朝中其它大臣也未必会同意!”

    对赵祯许清真是有些恨铁不成钢,前怕狼后怕虎能成什么鸟事,他大声说道:“陛下,您是我大宋的皇帝,有些事情该乾纲独断才是,这朝廷之上,做任何事都免不了有人反对的,只要陛下您下定决心不动摇,钱粮之事不用陛下担心,臣想好了,大宋银行完全有能力抽出五百万贯以上,作为军改的专用资金。”

    许清的话掷地有声,没错,他早以下定决心,哪怕是用钱砸,也要砸出一支善战敢战的威武之师来;包括韩琦在内,听了许清的话无不动容,大宋银行有钱他们知道,但那毕竟不是朝廷的钱,能象许清这样敢狠下心来,一次借贷出五百万贯来搞军改,还真没几个人,对于目前的大宋来说,这也太奢侈了。

    杜衍有些忧心地问道:“夏宁侯,朝廷一次投入这么多钱,怕是不妥,这可都是百姓的钱,再则,一次从银行里抽调这么多款项,恐怕会对国内民生造成不良影响!”

    咦!不错,能考虑到对国内民生造成影响,杜衍这宰相没白当,许清坚定地说道:“陛下,还有各位大人,大宋银行目前存款已经超过一千万贯,这些钱都是民间的闲钱,咱们花掉绝不会对国内民生有些影响,相反这些钱留在银行里不流通,才是对民生最大的影响,而且银行光付存款利息就不堪重负,钱,只有花出去,让他流通起来,才能促进国内民生的发展,各位试想,咱用这五百万贯来改革军队,采购军备,这些钱最终还是落到国内百姓手中,百姓赚到钱了,民生不也有就发展起来了!”

    听到许清竟要一次给他砸下五百万贯,这可是专款专用啊,韩琦两眼都快发绿了,一股热流瞬间从心脏奔流向四肢百骸,澎湃如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