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天坑怪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再来说巫氏的天坑之路。
巫夫人下坑之时,天色已在转阴 ,一时云来送行,风来迎接。越往下行,凉风变寒风,由外到里的冷,心境可想而知。
之前第一个下到天坑的巫城,虽有恐惧,死猪不怕滚水烫,命到绝处反看轻,他又是吃雷的胆子,下到岩缝底,青铜框 子落了地,响了一声,撞在先前放下的多件包袱之上,几只鸟儿惊飞起来。
巫城解了安全绳,只数步,走出裂逢,前面豁然开来,外面就是天坑的半岩之上。
习惯性转了转两圈长颈,巫城环眼一看,果然如那个温柔抢劫财物的大力士预料,到了一层石台阶之上。
这台阶一丈半余宽,还算平坦,上面有小草在风中瑟瑟发抖,还有不多的不知名字的几种小灌木,想必是鸟儿衔来的种子。台阶外面,便是第二层悬崖,下面有多高,看不清底。
巫城抬头望来时路,只见到宽约五六丈的裂逢向上延伸,岩缝左右两面鼻直,偶有一些野草、藤类和小灌木长在岩石缝隙之中。
巫城在下来的路上,已经看得清楚,这个裂逢的底(里)面虽然不是完全光滑,时有凹凸,总体较平整,且并不是鼻直的,而是有一定斜度,青铜框子就是顺着这一面石壁滑降下来的,并不是开始自己以为的悬空而下。但是,除了能够自由自在在光滑的墙壁上行走的壁虎等爬行动物和飞鸟,任何动物不借外力是根本不可能攀上去的。
巫城暗想:“但愿当地人之所以不敢下到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完全是因为传说带来的恐惧,甚至,说不定曾有大胆的人到过这处地方,但仅仅到此为此。”
巫城对着来路,抬头向上面大叫几声:“母亲!”没有人回话,只有嗡嗡嗡的回声。
巫城转身,放眼天坑左、右、前、下四个方向,迷迷茫茫,看不清尽头,暗道:“难道,就是在这里饿死?怕没有这般撇头。”
他尚清醒到了险境,紧要的第一件事是从先前放下来的行囊中找出宝剑。
巫城提剑,再来悬崖边上查看,先向右行,走出不远,就越来越窄,直到人、兽不能行了;回过头来再向左走二十余步,发现有一段台阶整整比前后段宽了两三倍,宽约三四丈,长约有七八丈,离台阶面约小半人高,有两处洞口,相距五六步,洞口大小差不多,均约一人半高。
巫城首先不考虑从洞子里继续前行,于是再向前,发现石壁上有一幅模糊的什么图,也不细看;再向前,看到台阶同右面一样,越来越窄,直到消失在悬崖中。
前行无路,巫城回到台阶的最宽处,站在离第二个洞口几步远的地方向洞子里中张望,只见可见光处,洞孔斜着向下方延伸,里面有稀稀疏疏的、并不高大的石笋,但没有流水的痕变,洞内尚可以步行。
突然,从洞里露出三只兽头,向外张望,巫城从没见过这种野物,“嘘”了一声,三只兽头同时转身跑进洞深处去了。
巫城这才唬了一惊,道:“什么怪物?”
巫城回到原位,右手提剑,耳听八方,防被偷袭,仰头静待第二个下来的母亲的音讯,多时不见下来,不知因为什么,意料那财物管用,要慢慢放下来,又去看那洞口,见第一个洞子里面同样是有石笋,也可行走,但方向是向上。巫城想,要想出天坑,一定是向上方走,正想进里面去细细查看,听到母亲的哭喊之声,知是光临了,急去接到,帮她出了青铜的框子。
巫夫人一路下来万种心惊,此时却又大喜:儿子还是个活物。一颗心总算暂时放回了半个原位。
夫人瘫坐在地上喘大气,儿子用并不擅长的话来安慰。
夫人气歇得稍可匀净,巫城才道:“我查看得仔细,到了这里,除了两个救命洞,再无出路,只不知通与不通。”
夫人喛了一声:“你让我多歇会儿。等你父亲下来再说。”
过了好大一阵子,巫贞面色煞白下来了,顾不得自己惊心,先劝慰了夫人一通。好在三人都没有恐高症,不然早昏迷了。
听说有洞口,巫贞同来查看,先查看第一个不规则的洞口。
巫贞道:“这是一个天然的石洞。”他不知道后人称为溶洞,这一带属于喀斯特地貌,这样的洞子比较多。
巫城道:“这还用说!”
巫贞道:“听说历代放下来十数号人,此处却并无一根尸骨,说明洞子是可通的。既已到此,是生是死,听天由命。”
巫城道:“万一是吃了不吐骨头的妖怪也未可知。”
巫贞恨了儿子一眼,道:“你母魂才归了半个位,又说这些怕人的做什么!”
巫城指第二个洞内道:“不是我故意要吓人,是刚才那边个洞子里出了个怪物。”
巫贞道:“什么怪物?”
“从未见过,那东西一个身子,三个青青的脑壳。”
巫贞看着洞子里面,想了想,道:“难道是双双?”
夫人道:“什么叫双双?”
巫贞道:“那兽莫非名叫双双。”
夫人道:“食人否?”
巫贞摇头道:“这却不知。但记得《山经》中有记载。可是,那东西是远古之物,这里怎么会有?莫不是看花眼了?”
巫城不服道:“你儿还没有被吓傻!”
巫贞疑道:“难道天坑与外面不同步,仍是远古时代?可惜在别人处借的那册《山经》粗粗读过,便被庄直大夫先又借了去,否则或可有个参阅。”
巫城道:“此时还说这些做甚!”
再来看第二个洞口。巫城这次眼尖,道:“好象有字。”
巫贞细看,果然洞口上方的石壁上刻有字,由于时间长了以及风化,看不太真切,巫贞看着字迹,仔细揣磨,猜测是“地心洞”三个字。心中纳闷道:“这里怎么会有颛顼发明的文字?”
既然这洞有字,说不定第一个洞子也应有字。
回到第一个洞口前,巫贞站到儿子肩上,将洞口上方的灰尘轻轻抹去,果然出现三个字迹,仍然是看不真切,猜测是“天足洞”,更加纳闷。
巫城道:“上面写的什么?”
“这个是天足洞,另一个是地心洞。”
巫城道:“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生为阳,死为阴。我看走应阳洞天足洞,或可出得了天坑。”
巫贞轻轻摇摇头,再细细观察一通,才道:“天坑本是阴极之地,上天无路,入地或许有门。我看应该是走阴洞。”
巫城知道,父亲也不知自己说得对与不对,道:“前面还有一幅图画。”
三人又到了离第二个这洞口不远之处,发现光滑的石壁上有一幅已经模糊的尖器刻的草图,图案的构成为三个部分:下部形如一只独木舟,中部形如一张木梯,上部是一个太阳形状。三个部分共有两人高矮。
巫贞道:“这是绝望的前人所刻。”
夫人道:“进入巴境,多处见到类似的这种图案,是为何意?”
巫贞道:“下面刻的是棺材,中间刻的是天梯,最上面的表示日。此是说人死后先乘独木舟渡过险恶水域,再顺天梯升天之意。此必是以前打入天坑的巴人所刻,希望沿这天梯登上天。”
巫城“嘿”了一声,道:“这天梯不如我脚长,坑尚出不了,还上什么天!异想天开!且听父亲曾说过,登堡山才有天梯,这里为何又有天梯之说?”
巫贞道:“登堡山是群巫往返天上和人间的天梯,或许,这里的天梯也是一个巫师所刻。”
巫城道:“管他是巫师还是剑师,我看都是蠢货!”
夫人道:“说这些怨气话无用。今日吓得半死,看天色又暗,先在洞中休整一晚,要死要活,等明日再说。”
父子二人说“好”。
巫城去将所有行李提了过来,打开行囊,发现果五源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里面有三把青铜刀子、数断浸过什么动物油的柏木皮以及干粮、绳索等等。
一家人吃过果五源为他们准备的干粮,喝了水囊中的水,见这时风却小了,就在天足洞口,坐了下来。父子二人轮流值岗。
当晚,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大雨倾盆,三人只得进到地心洞里。大雨三更方止,雨水灌入洞中,还好里面有一个高坎处,可以立足。一家人在哆哆嗦嗦、战战兢兢中度过了天坑第一夜。
次日一早,一片雾气腾腾,数步间不见物体,三人不敢出洞。
一个时辰过后,天空陡然放晴,三人出了洞口,放眼看去,底下仍是雾气浓浓。
巫贞道:“别无出路,且吃个饱食,打足精神,再进地心洞去,看看有何妖怪。”
一边吃干粮,一边晾晒柴木、衣物,可喜当日晴空高照,未到晌午,昨夜淋湿的东西便已干了。
巫城取了火种,点起火把,三人背上行装,巫城持火炬在前,夫人在中,巫贞押后,进入地心洞石门口。
三人进了洞,小心摸索前行,发现是天然的洞子,弯弯曲曲,时不时有石笋,也能见到石钟乳,景致还很不错,但是可以看出,里面没有流水或滴水,这洞处于非活动期,说明这洞子很古老。
洞子一直向地下延伸,时不时见到兽骨,也有少量的人骨,不知是通向天堂还是地狱。
走到半途,出现一个斜向上的支洞,巫贞认为应当仍然坚持向下行走,他不知道这个支洞与天足洞其实是相通的。
随着时间越长,柏木皮越来越少,而出口却还不知在何方,甚至有不有出口,都是一个大问题,三人越来越担心。越担心,话便越少。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三人汗水湿透全身,所有柏木皮终于燃完了。
这一刻,希望也一下再度同时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最深度的恐惧袭来。
巫城先骂道:“果老儿也不多准备点树皮!”
夫人叹息道:“如今,走是死,停下来也是死,也走乏了,不如先歇歇。”
巫贞道:“火把燃完了,不歇也得歇。”
三人靠坐在洞壁上,仍是进洞的顺序。
黑暗中,巫贞悔道:“或许应走阳洞。”
夫人道:“你父子争论之时,我就在想:两个洞都应是不通的,否则何为不归路?不要埋怨,就当是一斧头砍了。现在这死法,还有个全尸。”
休息片刻。夫人道:“在这里等死,也不是办法,慢慢摸索前行,或许还有生路。”
巫贞道:“再稍息一会,让我想想。”呼吸声渐渐平静,然后微弱下来,三人身心疲惫不堪,半醒半睡。
过了好大会儿,夫人睁眼,感觉前面有微弱的火光,道:“有火。”
巫贞惊醒,定睛细看,哪里有什么火?
不知他们看到的是什么火,或许,是产生幻觉了。
巫贞道:“或许,那是灵火,也称鬼火,此时却不见了。”
夫人道:“鬼火也是火,摸着向那方向走。”
叫起巫城,朝着时不时出现的一点鬼火方向走了一段路,连鬼火,或者幻觉也没有了。
巫贞道:“再摸一段,看能否再见到灵火。”
三人深一脚,浅一脚,筋疲力竭,摸着石壁走出不长一段,眼前完全一片黑暗,恐惧倍加袭来,让人窒息,只得再次停下来。
过了不多时,巫城感觉黑暗的洞璧隐约有暗白点,慢慢地,暗淡的白色扩展开来。顺着白色慢慢移动,巫城看到似有一丝光线。大声叫道:“有光!”这一声如进了鬼门关又逃出来时的叫喊,十分变调,夫妇二人猛然惊得发抖。
循着那点亮光,慢慢前行,光线越来越明,正是一个洞口。
终于出洞了,夫人喜极而泣,父子感天谢地。
巫贞感叹道:“要不是前人、或者野物用遗骨发出的灵火为我们引路,只能饿死洞中了。”
三人面向洞口,行简单的拜谢仪式。
拜毕,回过头来看天坑里面,三人无不大吃一惊:远处,云雾缭绕;中远处,一层一层翠绿;近处,奇石异草,鸟语花香。好个美丽风光!如临仙境!
三人以为,天坑如此可怕,必然是恶山恶水,骷髅堆积,眼前这个景致,心理上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从绝望之中突然见到眼前的美境,三人不愿相信自己的眼晴。
巫城仰天大笑:“巴人真蠢!天坑如此美丽,有何惧哉!”
夫人止道:“这才哪里哪!不可狂妄!我看是,越是平静的地方,越不安全。”
突然,天空中传来几声清脆的鹰叫声,抬头望去,一只雄鹰在高空中翱翔。
巫城道:“这鹰或是从坑外飞来。只是如此高远,声音却这样清脆。”恨不得自己也长上一双翅膀。
再好的景色,与安全不能挂钩。三人兴奋之余,再次不知前程如何,只得离了出洞口,沿一条茅草路下行。
放眼前后左右,皆是令人愉快的风景,但最奇异的要数这里的石头,或是小片石林,或石牙独立,那些石头或似蜂窝,或如什么动物、植物,还有的,想象它像什么就像是什么,类型各异,目不暇接——三人不知,这种地貌,有50亿年至3亿年的历史,称为喀斯特地形。这一带神秘的地质景象,与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共同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
朝着一条陡向下的小草路,约甩了两三里,是一片大面积缓坡地。
继续前行,看过去,见前方有一块方形大石,石中央却生出一株高高的树。
大树上面有鸟儿在飞,估计树上有鸟儿扎的窝。夫人道:“那树怎会长在石头上?”
巫城道:“远了看不真切,下去瞧瞧。”
转了些弯弯,走了些拐拐,下了几百步,已然辩不清南西北在哪一个方向。
前面有一片柏树林,过了树林,再过了一块小花草地,再两百余步,到了大石之处。
大石四面,这一面最低,也有两三人高,巫城二话不说,助一个小跑,“噌”地上了去。
夫人仰头道:“你可像猴儿一样上去,却不管我?”
巫城真像猴儿一样,复又跳下,抱了几块石头垒成梯步,先自上去,然后伸手将父母亲提拉了上去。
上了大石,却见原来并非一块整石,而是四块大石,周边无数中石、小石,多被花草掩护。大石四周,较为平坦,略有缓坡。
巫贞在上来的第一块大石上走了一圈,道:“这是悬崖上滚下来一块巨石,在此破成四半。”
四块石头大小差不多,石面平整,四块大石的中间,有一个较大的空隙,那颗大树正是从空隙间长出来。
巫贞叹道:“这才真叫见逢插针。我也算见多识广,这树似松非松,叫不出名,既不像书中所说的三株树、三桑树、不死树、扶桑木,又不像杻木,难道又是什么怪树?”
巫城手一指,道:“外面左边的大石面上,刻有大字。”
巫贞道:“我早看到了。三个大字为‘四方碑’,下面的两行小刻字为‘三才五行间,四通八达中’。
巫贞不知何意,跳到有字大石上面。仔细看那八个字,想看出其中有无暗示,一时不能明白,更想象不出是谁刻的,心中道:“除了鬼魅,还有谁能为之?”
再来说巫氏的天坑之路。
巫夫人下坑之时,天色已在转阴 ,一时云来送行,风来迎接。越往下行,凉风变寒风,由外到里的冷,心境可想而知。
之前第一个下到天坑的巫城,虽有恐惧,死猪不怕滚水烫,命到绝处反看轻,他又是吃雷的胆子,下到岩缝底,青铜框 子落了地,响了一声,撞在先前放下的多件包袱之上,几只鸟儿惊飞起来。
巫城解了安全绳,只数步,走出裂逢,前面豁然开来,外面就是天坑的半岩之上。
习惯性转了转两圈长颈,巫城环眼一看,果然如那个温柔抢劫财物的大力士预料,到了一层石台阶之上。
这台阶一丈半余宽,还算平坦,上面有小草在风中瑟瑟发抖,还有不多的不知名字的几种小灌木,想必是鸟儿衔来的种子。台阶外面,便是第二层悬崖,下面有多高,看不清底。
巫城抬头望来时路,只见到宽约五六丈的裂逢向上延伸,岩缝左右两面鼻直,偶有一些野草、藤类和小灌木长在岩石缝隙之中。
巫城在下来的路上,已经看得清楚,这个裂逢的底(里)面虽然不是完全光滑,时有凹凸,总体较平整,且并不是鼻直的,而是有一定斜度,青铜框子就是顺着这一面石壁滑降下来的,并不是开始自己以为的悬空而下。但是,除了能够自由自在在光滑的墙壁上行走的壁虎等爬行动物和飞鸟,任何动物不借外力是根本不可能攀上去的。
巫城暗想:“但愿当地人之所以不敢下到现在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完全是因为传说带来的恐惧,甚至,说不定曾有大胆的人到过这处地方,但仅仅到此为此。”
巫城对着来路,抬头向上面大叫几声:“母亲!”没有人回话,只有嗡嗡嗡的回声。
巫城转身,放眼天坑左、右、前、下四个方向,迷迷茫茫,看不清尽头,暗道:“难道,就是在这里饿死?怕没有这般撇头。”
他尚清醒到了险境,紧要的第一件事是从先前放下来的行囊中找出宝剑。
巫城提剑,再来悬崖边上查看,先向右行,走出不远,就越来越窄,直到人、兽不能行了;回过头来再向左走二十余步,发现有一段台阶整整比前后段宽了两三倍,宽约三四丈,长约有七八丈,离台阶面约小半人高,有两处洞口,相距五六步,洞口大小差不多,均约一人半高。
巫城首先不考虑从洞子里继续前行,于是再向前,发现石壁上有一幅模糊的什么图,也不细看;再向前,看到台阶同右面一样,越来越窄,直到消失在悬崖中。
前行无路,巫城回到台阶的最宽处,站在离第二个洞口几步远的地方向洞子里中张望,只见可见光处,洞孔斜着向下方延伸,里面有稀稀疏疏的、并不高大的石笋,但没有流水的痕变,洞内尚可以步行。
突然,从洞里露出三只兽头,向外张望,巫城从没见过这种野物,“嘘”了一声,三只兽头同时转身跑进洞深处去了。
巫城这才唬了一惊,道:“什么怪物?”
巫城回到原位,右手提剑,耳听八方,防被偷袭,仰头静待第二个下来的母亲的音讯,多时不见下来,不知因为什么,意料那财物管用,要慢慢放下来,又去看那洞口,见第一个洞子里面同样是有石笋,也可行走,但方向是向上。巫城想,要想出天坑,一定是向上方走,正想进里面去细细查看,听到母亲的哭喊之声,知是光临了,急去接到,帮她出了青铜的框子。
巫夫人一路下来万种心惊,此时却又大喜:儿子还是个活物。一颗心总算暂时放回了半个原位。
夫人瘫坐在地上喘大气,儿子用并不擅长的话来安慰。
夫人气歇得稍可匀净,巫城才道:“我查看得仔细,到了这里,除了两个救命洞,再无出路,只不知通与不通。”
夫人喛了一声:“你让我多歇会儿。等你父亲下来再说。”
过了好大一阵子,巫贞面色煞白下来了,顾不得自己惊心,先劝慰了夫人一通。好在三人都没有恐高症,不然早昏迷了。
听说有洞口,巫贞同来查看,先查看第一个不规则的洞口。
巫贞道:“这是一个天然的石洞。”他不知道后人称为溶洞,这一带属于喀斯特地貌,这样的洞子比较多。
巫城道:“这还用说!”
巫贞道:“听说历代放下来十数号人,此处却并无一根尸骨,说明洞子是可通的。既已到此,是生是死,听天由命。”
巫城道:“万一是吃了不吐骨头的妖怪也未可知。”
巫贞恨了儿子一眼,道:“你母魂才归了半个位,又说这些怕人的做什么!”
巫城指第二个洞内道:“不是我故意要吓人,是刚才那边个洞子里出了个怪物。”
巫贞道:“什么怪物?”
“从未见过,那东西一个身子,三个青青的脑壳。”
巫贞看着洞子里面,想了想,道:“难道是双双?”
夫人道:“什么叫双双?”
巫贞道:“那兽莫非名叫双双。”
夫人道:“食人否?”
巫贞摇头道:“这却不知。但记得《山经》中有记载。可是,那东西是远古之物,这里怎么会有?莫不是看花眼了?”
巫城不服道:“你儿还没有被吓傻!”
巫贞疑道:“难道天坑与外面不同步,仍是远古时代?可惜在别人处借的那册《山经》粗粗读过,便被庄直大夫先又借了去,否则或可有个参阅。”
巫城道:“此时还说这些做甚!”
再来看第二个洞口。巫城这次眼尖,道:“好象有字。”
巫贞细看,果然洞口上方的石壁上刻有字,由于时间长了以及风化,看不太真切,巫贞看着字迹,仔细揣磨,猜测是“地心洞”三个字。心中纳闷道:“这里怎么会有颛顼发明的文字?”
既然这洞有字,说不定第一个洞子也应有字。
回到第一个洞口前,巫贞站到儿子肩上,将洞口上方的灰尘轻轻抹去,果然出现三个字迹,仍然是看不真切,猜测是“天足洞”,更加纳闷。
巫城道:“上面写的什么?”
“这个是天足洞,另一个是地心洞。”
巫城道:“天为阳,地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生为阳,死为阴。我看走应阳洞天足洞,或可出得了天坑。”
巫贞轻轻摇摇头,再细细观察一通,才道:“天坑本是阴极之地,上天无路,入地或许有门。我看应该是走阴洞。”
巫城知道,父亲也不知自己说得对与不对,道:“前面还有一幅图画。”
三人又到了离第二个这洞口不远之处,发现光滑的石壁上有一幅已经模糊的尖器刻的草图,图案的构成为三个部分:下部形如一只独木舟,中部形如一张木梯,上部是一个太阳形状。三个部分共有两人高矮。
巫贞道:“这是绝望的前人所刻。”
夫人道:“进入巴境,多处见到类似的这种图案,是为何意?”
巫贞道:“下面刻的是棺材,中间刻的是天梯,最上面的表示日。此是说人死后先乘独木舟渡过险恶水域,再顺天梯升天之意。此必是以前打入天坑的巴人所刻,希望沿这天梯登上天。”
巫城“嘿”了一声,道:“这天梯不如我脚长,坑尚出不了,还上什么天!异想天开!且听父亲曾说过,登堡山才有天梯,这里为何又有天梯之说?”
巫贞道:“登堡山是群巫往返天上和人间的天梯,或许,这里的天梯也是一个巫师所刻。”
巫城道:“管他是巫师还是剑师,我看都是蠢货!”
夫人道:“说这些怨气话无用。今日吓得半死,看天色又暗,先在洞中休整一晚,要死要活,等明日再说。”
父子二人说“好”。
巫城去将所有行李提了过来,打开行囊,发现果五源准备的东西还真不少,里面有三把青铜刀子、数断浸过什么动物油的柏木皮以及干粮、绳索等等。
一家人吃过果五源为他们准备的干粮,喝了水囊中的水,见这时风却小了,就在天足洞口,坐了下来。父子二人轮流值岗。
当晚,狂风大作,雷鸣电闪,大雨倾盆,三人只得进到地心洞里。大雨三更方止,雨水灌入洞中,还好里面有一个高坎处,可以立足。一家人在哆哆嗦嗦、战战兢兢中度过了天坑第一夜。
次日一早,一片雾气腾腾,数步间不见物体,三人不敢出洞。
一个时辰过后,天空陡然放晴,三人出了洞口,放眼看去,底下仍是雾气浓浓。
巫贞道:“别无出路,且吃个饱食,打足精神,再进地心洞去,看看有何妖怪。”
一边吃干粮,一边晾晒柴木、衣物,可喜当日晴空高照,未到晌午,昨夜淋湿的东西便已干了。
巫城取了火种,点起火把,三人背上行装,巫城持火炬在前,夫人在中,巫贞押后,进入地心洞石门口。
三人进了洞,小心摸索前行,发现是天然的洞子,弯弯曲曲,时不时有石笋,也能见到石钟乳,景致还很不错,但是可以看出,里面没有流水或滴水,这洞处于非活动期,说明这洞子很古老。
洞子一直向地下延伸,时不时见到兽骨,也有少量的人骨,不知是通向天堂还是地狱。
走到半途,出现一个斜向上的支洞,巫贞认为应当仍然坚持向下行走,他不知道这个支洞与天足洞其实是相通的。
随着时间越长,柏木皮越来越少,而出口却还不知在何方,甚至有不有出口,都是一个大问题,三人越来越担心。越担心,话便越少。
大约走了一个多时辰,三人汗水湿透全身,所有柏木皮终于燃完了。
这一刻,希望也一下再度同时熄灭了!四周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最深度的恐惧袭来。
巫城先骂道:“果老儿也不多准备点树皮!”
夫人叹息道:“如今,走是死,停下来也是死,也走乏了,不如先歇歇。”
巫贞道:“火把燃完了,不歇也得歇。”
三人靠坐在洞壁上,仍是进洞的顺序。
黑暗中,巫贞悔道:“或许应走阳洞。”
夫人道:“你父子争论之时,我就在想:两个洞都应是不通的,否则何为不归路?不要埋怨,就当是一斧头砍了。现在这死法,还有个全尸。”
休息片刻。夫人道:“在这里等死,也不是办法,慢慢摸索前行,或许还有生路。”
巫贞道:“再稍息一会,让我想想。”呼吸声渐渐平静,然后微弱下来,三人身心疲惫不堪,半醒半睡。
过了好大会儿,夫人睁眼,感觉前面有微弱的火光,道:“有火。”
巫贞惊醒,定睛细看,哪里有什么火?
不知他们看到的是什么火,或许,是产生幻觉了。
巫贞道:“或许,那是灵火,也称鬼火,此时却不见了。”
夫人道:“鬼火也是火,摸着向那方向走。”
叫起巫城,朝着时不时出现的一点鬼火方向走了一段路,连鬼火,或者幻觉也没有了。
巫贞道:“再摸一段,看能否再见到灵火。”
三人深一脚,浅一脚,筋疲力竭,摸着石壁走出不长一段,眼前完全一片黑暗,恐惧倍加袭来,让人窒息,只得再次停下来。
过了不多时,巫城感觉黑暗的洞璧隐约有暗白点,慢慢地,暗淡的白色扩展开来。顺着白色慢慢移动,巫城看到似有一丝光线。大声叫道:“有光!”这一声如进了鬼门关又逃出来时的叫喊,十分变调,夫妇二人猛然惊得发抖。
循着那点亮光,慢慢前行,光线越来越明,正是一个洞口。
终于出洞了,夫人喜极而泣,父子感天谢地。
巫贞感叹道:“要不是前人、或者野物用遗骨发出的灵火为我们引路,只能饿死洞中了。”
三人面向洞口,行简单的拜谢仪式。
拜毕,回过头来看天坑里面,三人无不大吃一惊:远处,云雾缭绕;中远处,一层一层翠绿;近处,奇石异草,鸟语花香。好个美丽风光!如临仙境!
三人以为,天坑如此可怕,必然是恶山恶水,骷髅堆积,眼前这个景致,心理上的反差实在是太大了,从绝望之中突然见到眼前的美境,三人不愿相信自己的眼晴。
巫城仰天大笑:“巴人真蠢!天坑如此美丽,有何惧哉!”
夫人止道:“这才哪里哪!不可狂妄!我看是,越是平静的地方,越不安全。”
突然,天空中传来几声清脆的鹰叫声,抬头望去,一只雄鹰在高空中翱翔。
巫城道:“这鹰或是从坑外飞来。只是如此高远,声音却这样清脆。”恨不得自己也长上一双翅膀。
再好的景色,与安全不能挂钩。三人兴奋之余,再次不知前程如何,只得离了出洞口,沿一条茅草路下行。
放眼前后左右,皆是令人愉快的风景,但最奇异的要数这里的石头,或是小片石林,或石牙独立,那些石头或似蜂窝,或如什么动物、植物,还有的,想象它像什么就像是什么,类型各异,目不暇接——三人不知,这种地貌,有50亿年至3亿年的历史,称为喀斯特地形。这一带神秘的地质景象,与云南石林的剑状、柱状和塔状喀斯特、贵州荔波的森林喀斯特,共同构成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的核心区。
朝着一条陡向下的小草路,约甩了两三里,是一片大面积缓坡地。
继续前行,看过去,见前方有一块方形大石,石中央却生出一株高高的树。
大树上面有鸟儿在飞,估计树上有鸟儿扎的窝。夫人道:“那树怎会长在石头上?”
巫城道:“远了看不真切,下去瞧瞧。”
转了些弯弯,走了些拐拐,下了几百步,已然辩不清南西北在哪一个方向。
前面有一片柏树林,过了树林,再过了一块小花草地,再两百余步,到了大石之处。
大石四面,这一面最低,也有两三人高,巫城二话不说,助一个小跑,“噌”地上了去。
夫人仰头道:“你可像猴儿一样上去,却不管我?”
巫城真像猴儿一样,复又跳下,抱了几块石头垒成梯步,先自上去,然后伸手将父母亲提拉了上去。
上了大石,却见原来并非一块整石,而是四块大石,周边无数中石、小石,多被花草掩护。大石四周,较为平坦,略有缓坡。
巫贞在上来的第一块大石上走了一圈,道:“这是悬崖上滚下来一块巨石,在此破成四半。”
四块石头大小差不多,石面平整,四块大石的中间,有一个较大的空隙,那颗大树正是从空隙间长出来。
巫贞叹道:“这才真叫见逢插针。我也算见多识广,这树似松非松,叫不出名,既不像书中所说的三株树、三桑树、不死树、扶桑木,又不像杻木,难道又是什么怪树?”
巫城手一指,道:“外面左边的大石面上,刻有大字。”
巫贞道:“我早看到了。三个大字为‘四方碑’,下面的两行小刻字为‘三才五行间,四通八达中’。
巫贞不知何意,跳到有字大石上面。仔细看那八个字,想看出其中有无暗示,一时不能明白,更想象不出是谁刻的,心中道:“除了鬼魅,还有谁能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