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铁骨是怎么炼成的 > 第三十七章 生存,想方设法在野外活下去

第三十七章 生存,想方设法在野外活下去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笔趣阁 【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yuedu_txt();</script></div>    “今天,我们来进行野外生存的训练!”战术课教员继续用他铿锵有力的声调说。

    “野外生存,对于我军来讲,从来就不是难题!

    因为,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过程,这直接说明了我们的野外生存的能力。

    比如,在红军时期,我们红军没有固定的营房,也没有固定的补给,官兵们就严格执行“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实行着朴素的野外生存,展现了强大的野外生存能力。

    “行动听指挥,不拿群众一个红薯,打土豪要归公。”这三大纪律,说明红军没有现成的补给,需要从土豪处才能得到有限的补给。

    “还门板,捆铺草,说话和气,买卖公平,不拉伕、请来伕子要给钱,不打人骂人。”这六项注意,说明红军宿营时,没有统一的被褥,没有制式的装备,而是向老百姓借个门板,然后铺上点干草,就将就一宿,每二天早晨,再把铺草捆上,将借的门板还给老百姓,过的是天当房,地当床的日子。

    抗日战争初期,八路军、新四军能领到有限的国民政府发放的补给,而后期,由于反动派的封锁,这点补给都没有了,只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荒种地,自己养活自己。这时的野外生存能力也是很强的。

    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推进,武器装备的改善,缴获了大量的制式装备,但官兵的野外生存能力仍是非常强。仍是没有固定的营房,走到哪,住到哪,打到哪。

    特别是,解放上海后,部队坚持不进民房,在大街上露宿,涌现出了“南京路上好十连”等先进典型。

    一方面说明我们部队的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军队野外生存能力强。

    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官兵更是在三千里江山上,用血肉之躯,将美军阻拦在三八线以南,体现了更强的野外生存能力。

    回国后,随着部队正规化建设的推进,划分了军区,各部队有了固定的营区,实行了薪金制和供给制,生活条件得到了巨大的改善。

    但是,如何提高部队的打吃住藏问题,仍是部队训练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如果,因为军事任务的需要,部队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地域,失去了日常的正常补给,如何生存下来。

    是必须解决的。

    我们今天所学的课程,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开设的。

    至于连以上建制的生存问题,我们不去考虑,我们首要解决的是单兵的生存问题。”

    在旁征博引之后,教员终于回到了正题。

    “野外生存,首先,要有一个背囊。

    在我军的基层部队,一些一线部队已经配发了制式背囊。但在绝大多数连队,还没有配备。

    如果没有背囊,则需要打背包。打背包的方法,我们已经学过,就像我们今天这样,我就不再啰嗦了。

    背囊的好处在于,它将大部分的重量分担在臀部上——身体最富韧性、极其耐劳的支点——而不象背包,分担在肩膀或背上,而肩和背部都易疲惫而不堪承重的。

    背囊有结实而舒适的腰带。内部构架更轻便些,外部构架更牢固,而且能解决更多烦人的装载问题,而且对于装载笨重物品来说会更有用,在紧急情况下甚至能运载伤病员。

    而且,它的制作材料是结实而且防水的织物。还有一层内衬,既能防水渗入又防所装物品渗漏。侧袋也很有用,担袋口是安全简便的拉链。

    为了方便,最好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在各种的聚乙烯透明袋里,这样易于知道每件物品的位置,同时能保证首先要用的物品不会被放在最底部。

    睡袋可以放在最下面,帐篷则应放在上部。笨重物品如无线电之类也应放在上部,这样会更便于携带。

    将炉子和各种炊具放在边袋里,以便暂驻下来时易于取出。应带易熟的食品,同时盐一定要放在适宜的容器里。

    遇到暖和的天气,可以带一些凉吃的食物,只需保证能弄到足够的热饮就可以了。

    遇到严寒天气,要多带一些高脂食品和糖类。

    食物的具体比例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确定,但一定要保证各类营养之间的良好平衡以及各自充分的供应。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装备,粮袋,里面一般装上够一个人用一个星期的粮食。”

    教员仍在绘声绘色地讲述着,“带好了背囊,下一个问题,就是怎么住的问题:露营。

    首先是露营地点的选择,应坚持以下原则:

    如果身处较高的开阔地带,应往下移动;

    如果所处之地湿难耐,应向上移动。

    理想的地点应该是可以防风防雨,山洪淹不着的较高处,而且此地不会受到落石或雪崩的威胁。

    热空气密度小于冷空气,所以谷地常有冷空气聚集。

    气温较低时,很容易就形成湿雾和霜降。

    在某些区域,沿着山坡有许多接纳雨水的平台,那里比较湿润。

    山坡的其它部分则相对干燥一些。

    理想的地点还应离水源较近,附近有充足可利用的树木。

    别把帐篷搭建在与水源过分靠近的地方,那样流水声会干扰判断,危险将至也不会察觉。

    应该把帐篷建在岸上,超过洪水最大流量所能达到的高度——山区小溪在暴雨后几分钟内就可以变成湍湍激流,一小时内水位就可以升高五米!

    在开阔地,洪水甚至可以超出河道。

    附近山川所下的暴雨很容易在无任何先兆时变成滚滚洪水向你扑来。

    要选择这样的地点——平坦无太多的石块,使自己有足够的空间送求救信号,易于被救援者发现。

    察看周围有没有在下一次暴风雨中可能倒下的死树。、

    要远离孤零独处的高大乔木,它可能成为雷电的目标。身处森林边缘可以看清周围正在发生的事件。

    帐篷不能搭建在野兽经常奔走的路径上——因为正在觅食的野兽是非常危险和麻烦的,还可能有一群前去饮水的野兽在瞬间踏平辛苦搭建的帐篷。

    但是帐篷可以搭建在有人类留下痕迹的地方。天然的凹坑或者洞穴可以成为简易的庇身所。

    如果携带有露营的装备,可以搭好了帐篷,在周围堆上尽可能多的松软的雪来加强保暖效果。

    雪坑和岩坑很容易辨认。如果被大雪掩盖,针叶林中、树木枝条下是否有坑洞,就不那么容易辨认了。

    中等体型的树木树干四周可能会有空隙,某颗大树的某个枝条下也可能有个坑洞。

    在背风处的枝条下面用硬物挖一挖,确认是否有坑洞。铁锹与锯子是必备的工具。”

    顿了一顿,教员接着说,“目前,我们大部分部队还没有配发制式的单兵小帐篷,所以制作庇身棚就显得非常重要。

    今天,我们重点实践一下制作庇身棚。”

    事先,教员已经安排示范班在这个山坡上做了一个庇身棚。

    他边指着庇身棚,边和学员们讲解:“利用小树苗制作庇身棚:先要寻找两排合适的树苗,除去彼此间的障碍物,将对应的树苗上部绑在一起,构成帐篷的支架,盖上棚布,用石块或圆木压住地边,帐篷就搭成了。

    但是,这个季节没有合适的树苗,我们就用随处可用的树枝插在地上来代替。

    庇身棚建好后,还要搞好排水与通风:

    在棚的四周挖一条深约10厘米、宽约10厘米排水沟,可以使棚内保持干燥。对于简易的庇身棚,只要不是完全封死,通风应该没问题。

    庇身棚所用的覆盖物:防水雨披、地膜、塑料布或帆布等都可以用来做庇身棚顶的覆盖物。

    将多余部分沿下坡方向折向内,这样可以避免地表水流进棚内。

    在棚中躺下休息的地面上,一定要铺上干草等干燥物,防止受潮。”

    一把刀在紧急野外是无价之宝,应选择那种适于通常用途、锋利且结实耐用的刀具。

    地方旅行者一般选择会木柄的折叠刀的和刀锋全长约30厘米的弯月型砍刀,最适合砍柴,即便相当粗的圆木也能很容易的砍断,这对于盖棚子或扎筏都有很大的好处。

    但对于我们军人来说,却不需要用这些。

    大家说用什么?”教员抛出了问题。

    “报告,用刺刀!”几个反应快的学员给出了答案。

    “对了,用刺刀。这是我们得天独厚的条件。”

    “还有吃,我们怎么解决?”教员又追问。

    “报告,买!”一个学员大声答道,引起了一阵哄笑。

    “买,买不着。谁卖给你?大家都没有,得自己做。”教员也幽默地大声回答,“不过,我们有神奇的装备。”

    教员叫起了站在他面前的一名学员,命令他摘下工兵锹和水壶。

    接着演示道:“神奇的一刻来了。”

    然后,将水壶从水壶的帆布套中取出,像变魔术一样,从水壶的外面取下了一个壶身型的金属壳,然后,将拉手反转过来,变成了一个带拎把的容器。

    接着,指挥学员从米袋中,倒出一把米,再从水壶中倒入半壶水。

    然后说,“在下面生上火,白米饭就焖熟了!”

    “接着,做菜!”

    他从挎包里取出一个鸡蛋,在锹边上磕个小口,叫那个学员持着锹把,锹面向上,把鸡蛋找开,将蛋黄蛋青倒在磨得锃亮的锹面上,公布了答案,“在下面生上火,煎鸡蛋就有了!”

    学员队伍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杨文斌也使劲地鼓掌,“没想到,平时背着的水壶和铁锹,还有这样强大的功能!”

    接下来,就简单了,每个班按照教员示范的样子,选址,搭简易帐篷,挖排水沟。

    杨文斌钻进搭好的简易帐篷,向上,是白色薄膜的天,向下,是白色薄膜和雨衣两层的地,向脚下和左右手方向,是薄膜,头部,则是背向风向的开口。当然,身下还铺着自带的褥子,身上盖着自带的被子,还真是可以安心的睡一宿。

    然后,拿出水壶和工兵锹,焖饭,煎蛋,吃上了营养丰富的野餐。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