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网游之全球在线 >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决战

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大决战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回京!”

    这次多尔衮没有一丝犹豫,立即下令全军北上,救援燕京。

    就是这一命令,彻底葬送了清朝。

    就在清军拔营北上之时,李靖部跟郭子仪部就像两支早早锁定猎物的狼群,在猎物刚一露出慌乱之时就果断出击,悍然扑杀而至。

    多尔衮、阿济格、廉颇等清朝阵营将领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未必就没有防备,只是一则到底燕京告急,匆匆拔营北上,未免有不周全之处。

    二则李靖部跟郭子仪部早就蓄势待发,精心准备了一周之久,以有心算无心,就算清军有所戒备,也抵挡不住。

    一场大决战,突然而至。

    南方联军抓住清军急于北上的弱点,发动的是一阵接一阵的连绵攻势。清军如果不停下,强行北上,联军就上前撕咬。

    清军如果停下,就地接战,联军就一击而退,绝不恋战。清军如果布置断后部队,联军就一口吞下,毫不犹豫。

    这样的“无赖”战术整的多尔衮不胜其烦。

    如果不是燕京吃紧,多尔衮还有心思停下来,跟联军周旋。奈何在得知清军北上的那一刻,大西军的进攻更加猛烈了。

    张献忠是贪婪,可也很清醒。

    不管是否上当,大西军已经骑虎难下,此时撤离,只会被扑上来的清军咬死。就算清军暂且放过他们,两大势力也已成死敌,再无缓和的可能。

    既如此,不如更进一步,在清军抵达之前,攻入燕京,再凭借燕京城防以及顺治帝等重量级俘虏,反过来掣肘清军。

    此正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面对大西军不计代价的猛攻,燕京留守清军已经使出浑身解数,死伤惨重,就连城中的护院,宫里的御前侍卫,都被赶到战场。

    就算如此,城内依然人心惶惶。

    诺大的燕京城,虽然满人处在最上层,可城中百姓,包括文武百官,依然是以汉人为主。

    其中自然不乏软骨头,可也有潜伏的慷慨悲歌之士。

    而且就算是软骨头,未必就没有幡然悔悟之辈。就像此前提及的江南士族领袖钱谦益,投降清朝之后,又莫名地打出反清的旗号。

    人心之复杂,可见一斑。

    山海关陷落,清朝旧地遭劫,清军主力被南方联军拖住,燕京被围......一件件,一桩桩大事,不断冲击着城中汉人的神经。

    一些东西,似乎要破土而出。

    清朝朝廷似乎也注意到此苗头,就算在守城最艰难的时候,都没有放松对城内秩序的维控,时时戒备。

    整座城池,弥漫着不安与暗流。

    …………

    就在多尔衮率部救援燕京时,已经抵达山海关的十八万清军,接到的命令不是回师燕京,而是一鼓作气,早日拿下山海关。

    清朝朝廷显得很清醒。

    他们意识到,燕京正处在最危险之时,随时都可能城破。越是这种时候,位于清朝退往关外枢纽位置的山海关,就越显得重要。

    夺回山海关,燕京朝廷还能有一条退路;夺不回山海关,清廷完矣。

    孰轻孰重,自然一目了然。

    因此,就在南方联军咬住多尔衮部时,山海关也在爆发大战。

    清军想夺回山海关,大夏皇家舰队自然不会让其如愿。为了守住关城,在关外活动的三千神武卫都已悄然返回山海关,协助皇家舰队防守。

    如此一来,防御更强。

    清军的进攻不可谓不坚决,一边用火炮轰击,一边还靠在攻城器械,进行贴身近战,为的就是早日拿下关城。

    奈何在P1型火炮面前,清军神机营的红夷大炮实在太弱,无论是射程,还是火力,都远远不及P1型火炮。

    兼且P1型火炮居高临下,往往红夷大炮还没开上两炮,就被击毁,彻底报销。再加上拟态飞行器的空中配合,清军神机营收效甚微。

    这一次,他们吃足了苦头。

    经过一天一夜的鏖战,十八万清军阵亡三万余人,山海关依然屹立不倒。更加糟糕的是,清军的红夷大炮已经消耗殆尽。

    没有火炮相助,想要攻破山海关,简直痴心妄想。

    绝望、惶恐、悲观......

    各种负面情绪在清军内部蔓延开来,无可遏制,犹如末日一般。清军士气大降,已经有士兵悄悄溜走,不知所踪。

    最先出现逃兵的,正是清军序列中的伪军。

    他们对清朝的忠诚度是最低的,眼见清朝这条大船随时都可能倾覆,自然没有“与大清共存亡”的决心跟志气。

    顺治年间,清朝初立,尚未开始愚民政策,也还没来得及篡改历史,掩盖清军在华夏大地犯下的累累罪行。

    此时的汉人之中,真正对清朝有认同感的,可谓少之又少。

    更何况,清军之中还夹杂着像吴三桂、尚可喜这样投机分子,眼见清朝自身难保,自然就起了另起炉灶的心思。

    有人带头,就有人跟随。

    逃兵先是零星的一个个,接着是一队一队的,后来发展到整个营的官兵在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

    其中就包括吴三桂部。

    随着“伪军”的逃窜,清军士气降至谷底,本就悲观的清军将士深知,他们怕是永远也攻不下山海关了。

    “我们该怎么办?”将士们惶恐不安。

    就在这关键时刻,已然缩水至十万人规模的清军再次分裂。此次出逃的,竟是八旗军中的梦八旗,也是清军中的精锐骑兵。

    正所谓:“大难临头各自飞。”

    满族跟蒙古族很是亲密,到底不是真的一家人。

    眼见清朝覆灭,似乎已成定居,蒙古人自然不会傻的一条道走到黑。山海关虽然是通往关外的核心枢纽,却不是唯一通道。

    蒙八旗决定饶远路撤往关外,不再参和到中原这摊浑水之中。

    这对清军简直是致命的。

    一则精锐部队去了一小半,战力大减,攻破山海关彻底无望。二则军中人心浮动,就连满八旗这样的“子弟兵”,内心也出现了波动。

    有的想学蒙八旗,绕道撤往关外;有的又想回到燕京,救出家人。

    山海关之战,迎来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