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五章 外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在大明一千多个县里,上海县无疑是排名前几位的大县。前世曾有一个说法是,百年前上海只是一个小渔村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大明的上海县仅城市人口,就已经小十万人了。
王越又向唐以典询问了外滩的概况,据唐以典说,上海的航运并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
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
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王越道:“唐大人,朝廷设松江总兵,驻地上海县。这征地选址正是归县里负责,唐大人可有办妥?”
这位唐以典是上海县志都记载过的有名的清官能吏,在任期间组织民众筑堤,兴修水利,大搞生产,改善农耕。甚至捐献薪俸筑城垣,治理河道,砌修马路、文庙等,所以颇有政绩。
朝廷设松江总兵驻地上海县,就要涉及到征地,这是每个县府都要头疼的问题。尤其是隶属于松江府的上海县,这里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富裕地区,与苏州府合并称作苏松地区,该地区占了大明财赋的半壁江山,这里的地能不肥吗?
经过本朝二百年下来,大多的田地已经被大家族吞并,这些家族哪个没有背景?
朝廷征地都是无偿的,虽说是朝廷的政令,这却要他唐以典来执行。
“中丞大人,下官在北门外已征地五十亩,可供松江总兵在此建立衙属。”这块地可是唐以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来的,甚至付出了利益交换。
王越立刻道:“哦,在什么位置?”
唐以典拿出一副地图指给王越看,这个位置在县城外,通过这份非常抽象的地图,王越大约估算出这个位置大概就在后世的河南中路跟广东路附近。
这个位置虽然还不错,王越却不会满足,他摇头道:“地方还是太小了。”
唐以典头大了:“那王大人是想……?”
王越在那份抽象的地图上一比划,画了一个大概的轮廓道:“从这里到这里,包括这片滩涂。”
这片区域从吴淞江(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口,直到上海镇,全长三里地,宽两里地,其中滩涂就宽约半里,总面积一点五平方公里,两千多亩。
唐以典有点傻了,这地方大而狭长,让他想不明白王越要这样一块地方干嘛?
他最头疼的是征地,这块地除去那片河滩,起码要征地一千五百亩。
“中丞大人,这,这……!”唐以典头上有点冒汗了。
王越当然也明白他的顾虑,这块地方他是势在必得,这地方在后世用寸土寸金都难以形容其价值。
“唐大人,你不用为难,这块地本官不会无偿征用,而是有偿的,就以现在地价的一倍付给补偿款。”王越暗道,若是这样还征不来地,那只好用手段了。
唐以典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王越有钱的名声他也有所耳闻,有了钱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越接着又道:“刚才那五十亩地也同样如此办理,既然县里已经无偿征用,这笔钱款就交到上海县吧。”
唐以典大喜,上海县这边的地价大约八两银子一亩,按一倍算这就是八千两银子了。这王越确实如闻名的那样土豪,白来的东西还要给钱。
唐以典当然不会矫情,恭维道:“多谢中丞大人,中丞大人真是待下官如父母也!”
“但是!”王越道。
“啊?”唐以典没想到这里还有转折。
王越笑着道:“既然本官付了这买地的钱,这地契就由县里办在本官的名下吧。”
这块风水宝地,王越打算做传家宝了,要立个祖训,只能出租,永远不能发卖,谁卖谁就不是王氏子孙。但这要建立在政权稳定的情况下,频繁的改朝换代,尤其是推翻三座大山的那种改朝换代,土地所有权就成废纸了。
王越要转换成私有土地,这当然没问题了,人家王越也没义务为朝廷买地。
这征地的事就交给唐以典了,不过要把外滩建起来,难度不小。建外滩要用到挖泥船,工程量很大,这不像建港口。港口都是选址在深水处,用推土机把泥沙往海里堆积就行。
这次同来的客货混装轮就带来了不少工程机械,还有民政处和港口建设的相关人员,他们将做前期的规划和勘察。
这些人还将前往吴淞口勘察,吴淞口那边要建炮台和军港。
明朝吴淞口不但建有炮台,而且还设有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崇明岛上也有个崇明水师。但这样的军事力量连小股的倭寇都打不过,可见废弛到什么地步。
王越作为应天巡抚,是本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当然有权利加强军备。锁住吴淞口,就等于锁住了长江出海口和黄浦江出海口。
为了接待王越一行,唐以典向当地缙绅潘家商借了潘园作为王越等人的下榻处。
此地就在上海县的城隍庙之后,正是后世上海城内的第一名园豫园的前身。
在这个时空,豫园是嘉靖年间当过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的产业。目前还在潘氏后裔手中。虽然地在城中闹市区,却是闹中取静,颇为清静幽雅。
王越本来要在船上居住的,听唐以典说安排在潘园,因此欣然应往。
他前世是到过城隍庙,游过豫园的,还在九曲桥边的茶楼里吃过有名的小笼包。现在的潘园只是豫园的前身,布局不尽相同。一八四零年的时候,当时叫西园的豫园被英军毁了,后来的豫园是翻修的。
潘家听说是应天巡抚大人下榻,招待的甚是殷勤,还派了几个丫鬟过来端茶倒水。潘家毕竟是缙绅,吃喝享用极为精致,所以王越又吃到了小笼包,这可不是后世的小笼包,大明版的更加天然鲜美。
在大明一千多个县里,上海县无疑是排名前几位的大县。前世曾有一个说法是,百年前上海只是一个小渔村的说法是不准确的。
大明的上海县仅城市人口,就已经小十万人了。
王越又向唐以典询问了外滩的概况,据唐以典说,上海的航运并不发达,人们没必要、也没能力在沿江修筑堤岸,所以除东门黄浦江岸外大部分江岸是一片自然滩地。
退潮时,江水聚滞在河床中心,露出一大片滩地。涨潮时,江水又没过河滩。
由于江宽水急,逆水而行的船就须拉纤行走。几百年来,纤夫的足迹就在黄浦江滩踩出一条曲折多弯的小道,人们称之“纤道”,这纤道就是外滩最早的路了。
王越道:“唐大人,朝廷设松江总兵,驻地上海县。这征地选址正是归县里负责,唐大人可有办妥?”
这位唐以典是上海县志都记载过的有名的清官能吏,在任期间组织民众筑堤,兴修水利,大搞生产,改善农耕。甚至捐献薪俸筑城垣,治理河道,砌修马路、文庙等,所以颇有政绩。
朝廷设松江总兵驻地上海县,就要涉及到征地,这是每个县府都要头疼的问题。尤其是隶属于松江府的上海县,这里是大明数一数二的富裕地区,与苏州府合并称作苏松地区,该地区占了大明财赋的半壁江山,这里的地能不肥吗?
经过本朝二百年下来,大多的田地已经被大家族吞并,这些家族哪个没有背景?
朝廷征地都是无偿的,虽说是朝廷的政令,这却要他唐以典来执行。
“中丞大人,下官在北门外已征地五十亩,可供松江总兵在此建立衙属。”这块地可是唐以典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弄来的,甚至付出了利益交换。
王越立刻道:“哦,在什么位置?”
唐以典拿出一副地图指给王越看,这个位置在县城外,通过这份非常抽象的地图,王越大约估算出这个位置大概就在后世的河南中路跟广东路附近。
这个位置虽然还不错,王越却不会满足,他摇头道:“地方还是太小了。”
唐以典头大了:“那王大人是想……?”
王越在那份抽象的地图上一比划,画了一个大概的轮廓道:“从这里到这里,包括这片滩涂。”
这片区域从吴淞江(苏州河)与黄浦江交汇口,直到上海镇,全长三里地,宽两里地,其中滩涂就宽约半里,总面积一点五平方公里,两千多亩。
唐以典有点傻了,这地方大而狭长,让他想不明白王越要这样一块地方干嘛?
他最头疼的是征地,这块地除去那片河滩,起码要征地一千五百亩。
“中丞大人,这,这……!”唐以典头上有点冒汗了。
王越当然也明白他的顾虑,这块地方他是势在必得,这地方在后世用寸土寸金都难以形容其价值。
“唐大人,你不用为难,这块地本官不会无偿征用,而是有偿的,就以现在地价的一倍付给补偿款。”王越暗道,若是这样还征不来地,那只好用手段了。
唐以典闻言这才松了一口气,王越有钱的名声他也有所耳闻,有了钱事情就好办多了。
王越接着又道:“刚才那五十亩地也同样如此办理,既然县里已经无偿征用,这笔钱款就交到上海县吧。”
唐以典大喜,上海县这边的地价大约八两银子一亩,按一倍算这就是八千两银子了。这王越确实如闻名的那样土豪,白来的东西还要给钱。
唐以典当然不会矫情,恭维道:“多谢中丞大人,中丞大人真是待下官如父母也!”
“但是!”王越道。
“啊?”唐以典没想到这里还有转折。
王越笑着道:“既然本官付了这买地的钱,这地契就由县里办在本官的名下吧。”
这块风水宝地,王越打算做传家宝了,要立个祖训,只能出租,永远不能发卖,谁卖谁就不是王氏子孙。但这要建立在政权稳定的情况下,频繁的改朝换代,尤其是推翻三座大山的那种改朝换代,土地所有权就成废纸了。
王越要转换成私有土地,这当然没问题了,人家王越也没义务为朝廷买地。
这征地的事就交给唐以典了,不过要把外滩建起来,难度不小。建外滩要用到挖泥船,工程量很大,这不像建港口。港口都是选址在深水处,用推土机把泥沙往海里堆积就行。
这次同来的客货混装轮就带来了不少工程机械,还有民政处和港口建设的相关人员,他们将做前期的规划和勘察。
这些人还将前往吴淞口勘察,吴淞口那边要建炮台和军港。
明朝吴淞口不但建有炮台,而且还设有吴淞江守御千户所,崇明岛上也有个崇明水师。但这样的军事力量连小股的倭寇都打不过,可见废弛到什么地步。
王越作为应天巡抚,是本地区的最高军政长官,当然有权利加强军备。锁住吴淞口,就等于锁住了长江出海口和黄浦江出海口。
为了接待王越一行,唐以典向当地缙绅潘家商借了潘园作为王越等人的下榻处。
此地就在上海县的城隍庙之后,正是后世上海城内的第一名园豫园的前身。
在这个时空,豫园是嘉靖年间当过四川布政使的潘允端的产业。目前还在潘氏后裔手中。虽然地在城中闹市区,却是闹中取静,颇为清静幽雅。
王越本来要在船上居住的,听唐以典说安排在潘园,因此欣然应往。
他前世是到过城隍庙,游过豫园的,还在九曲桥边的茶楼里吃过有名的小笼包。现在的潘园只是豫园的前身,布局不尽相同。一八四零年的时候,当时叫西园的豫园被英军毁了,后来的豫园是翻修的。
潘家听说是应天巡抚大人下榻,招待的甚是殷勤,还派了几个丫鬟过来端茶倒水。潘家毕竟是缙绅,吃喝享用极为精致,所以王越又吃到了小笼包,这可不是后世的小笼包,大明版的更加天然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