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1章 拆东墙补西墙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笔下文学【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李超凑近皇帝,说,陛下,我们现在不缺粮。 . . 我手上现在有八百万石粮,如果全都加工成救灾粮,足以加工出三千万石。
李世民吓了一跳。
“真的?”
李超点头,他当然不可能拿皇帝穷开心。
八百万石粮,三千万救济粮。这个数字,让李世民心潮澎湃,要知道,朝廷的租庸调税法下,一年收的粟谷也不过五百来万石而已。之前李超改革了下商税和专卖制度,让朝廷一年能增加近千万的财政收入。
但粟谷这方面,却没什么变化,因为朝廷的租庸调是以均田制为根本,课丁才纳课交粮。而在除掉了那些勋戚官僚府兵奴隶等不纳课户后,朝廷的课丁才二百来万,每课丁年纳粟两石,加起来也就五百万石左右。
这些皇粮,绝大多数是要运往长安,供给宫廷,以及做京官的禄米之用的。地方上的官员,则还享受不到禄米的待遇,他们只分职田,把田出租然后收租子顶禄米。
正常情况下,朝廷一年五百来万石的粟谷,加上一些绢布实物以及钱税,倒也能维持运转。后来有了李超的那些铸币、盐茶铁、关税商税等的一千万,但是日子更好过了些。
可大灾一起,粮食的需求大大增加,朝廷的粮仓里面,其实没多少粮的。
现在李超居然说他有八百万石粮在手,李世民如何不惊讶。
山南十六州,还只是朝廷天下十七道之一啊。
“你哪来那么多粮食?”李世民知道李超之前用过不少强硬手段,可搜刮八百万石,那可就不是只用强就能搜刮到的啊。
说实话,听到八百万石这个数字的时候,他是真吓一大跳。
李超扳着手指头给皇帝计算,“陛下,我把山南东道境内所有朝廷的官仓、转运仓,都清查盘算了,所有官粮都被我接管了。另外,各处的公廨田的租粮,也被我接管了。还有各地的义仓、社仓,粮食也不少,也被我接管了。”
李超说起来很平淡,但当初要接管这些粮食,可费了不少劲。
“此外,臣还向大户们和买超额的一半粮食,兼之,大户商贾们的跟踪捐献,因此使得现在山南东道衙门手里总共存粮已经达到八百多万石。这八百多万石,米麦粟稷豆高粱等各种粮食都有,不全是细粮。”
“这个时候了,有粮食就不错了,哪管他什么粗粮细粮。”李世民拍了拍李超的肩膀,“这么说,山南民间粮食一半以上都已经到了官府手里了,你这本事厉害。”
山南十六州课丁不多,但真正的人口总数却很多的,李世民估计得有五百万不止。但李超跟他说,山南十六州起码有八百万人口。
这数字听起来让人震惊,毕竟去年朝廷的户籍统计,全国才三百来万户,一千五百多万人口,课丁更只有二百五十来万。
但实际上人口肯定比这个多,因为隋末的官方统计人口就有五千万。有太多的人口在隋末成了隐户逃丁,何况隋朝时也一样有许多隐户逃丁。
今年佛寺整理,就清出来数百万人口,几十万的和尚尼姑以及大量托庇于寺庙下的隐户以及奴隶。
再有就是那些蛮獠等,李超上次平蛮,一下子就为朝廷增加了近四十万土蛮人口,都编户齐民,第一次登记在册了。
李超说山南十六州有八百万人口,那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太大差错。
八百万人口,一个青壮一年要消耗七石粮,哪怕灾年减少些,这八百万人口一年下来也至少需要三千万石粮食。
八百万石粮,还是不够的。
李超把这些粮弄成救灾粮,八百万变三千万,倒是大大填补了这个缺口。
“幸好今夏是个大丰年。”李超说道。
“你那个救灾粮好用吗?”李世民问,一石粮食能变成四五石救济粮,这总让李世民觉得太神奇。
救灾粮,救灾粮,当然是为了救灾而用的。
都是权宜之计。
一石粮也并不能就直接变成五石救灾粮,得添加其它的食材,比如说高粱、大豆这两样粗粮也需要不少,再然后是蝗虫粉啊、鱼干肉干蔬菜干粉,再添加些麦皮谷糠凑一起。
如果添加的高粱大豆鱼肉干这些配比多些,那这救灾粮还是不错的。如果麦皮谷糠树叶草根这些配的多,那就要差的多。
救灾粮充饥的作用还可以,毕竟人饿的难受,其实是胃里没东西难受。如果往里面塞点草根树皮什么的,哪怕没营养,可只要能咽的下去,那就还能挺上两三天。
只是谷糠麦皮这些,没什么营养难以消化,也就暂时骗下自己的胃,并不管用,多吃几次不但可能消化不良便秘肠梗,也会缺少营养而死的。
救灾粮里加谷糖草根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充饥用的,而里面的粮食、鱼干蝗虫粉这些,才是补充营养的。
李超现在生产的这些救灾粮,营养还是能勉强跟的上的,但吃久了肯定也会有些不良,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后遗症,就是救灾粮吃多了,容易便秘。比较好的防治方法,就是能增加点油水摄入。
李世民笑笑。
救灾粮的这点后遗症他是知道的,他在长安宫里时忧心灾民,就曾经连续吃了半个月救灾粮,然后每天蹲茅厕的时候,得蹲上好半天,那个记忆深刻啊。
“特殊的困难时期,大家忍忍就好了。这么说,山南的粮食确实是够了,但是河南和河北那边的情况比山南这次要严重的多。萧瑀和陈叔达给朕天天写奏章,粮食处处吃紧。他那边虽然也在加工制造救灾粮,可许多百姓家中都无粮,毫无抗灾能力。只能在官府领救济粮,官府的粮仓岌岌可危。文远,得从你这里先调些粮食过去。”
山南自己都是把粮食加工成救灾粮,靠着蝗虫粉、鱼干、干菜这些勉强活命。
可李超没法拒绝李世民的要求。
对于皇帝来说,山南的百姓是他的子民,河南河北的百姓同样也是他的子民。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河南河北的百姓饿死。
“陛下,我们一直有向河南河北运输接济粮食!”
“还不够,远远不够,他们那边情况比你这里严重的多。你这里还没饿死人,可河南已经有地方饿死人了。还有人吃草籽吃观音土,那种草籽跟观音土一样,吃了能撑几天,但一样是不能消化的。你可能没见过那种草籽,但朕见过。野地里到处都长,一蓬一蓬的,茎杆很粗,叶子有点黄,草籽很小。河南的饥民把那草砍下来,把草籽打下来,用手搓去皮,然后用锅炒。饿了的时候,抓一把放锅里煮,煮着煮着就成了清白色的粥,像是面粉一样。但这汤能挑起丝来,跟麦芽糖一样。稍凉点,就根牛筋一样的韧。”
李世民说到这种草籽粥,面上带着一种可怕的神色。
“你知道吗,这种草籽凉掉之后,根本嚼不烂,你只能一块块的咬下来,然后吞进肚里。可那东西其实根本不能消化,就是能暂时顶下饿,吃一次能管三天。但吃了后不能消化,拉不出来,得吃点野菜什么的顶下来,实在不行,就得去抠出来,要不就会胀死。”
“好些人煮这种草籽吃,有些人饿的受不了不等草籽凉了就喝粥一样喝下去,可这样喝的人,都死了。”
这种草籽粥没凝固之前,喝下去后,会在肚里凝固,到时会跟肚里的草根啊树皮等各种东西包裹凝结在一起,会结成块梗阻在肠里,然后很快就会死掉。肠子梗住不通,是活不了几天的。
这比观音土还可怕,观音土起码还不会有这么严重。
说到这里,李世民沉默。
百姓饿了,什么都想吃,管他树叶还是草根树皮,好多人吃了有毒的野菜、蘑菇而死,许多人吃了那种不消化的草籽观音土而死。
每每听到这样的奏报,李世民心里很难受。
可他也知道,中原的河南地区那是重灾区,武德四年底才刚结束战乱,河北更是到了武德五年才结束战乱,到处是一片废墟。百姓手里,基本上没什么存粮,一场大灾下来,地里没收获,就只能饿肚子。
朝廷尽力在救灾,可粮食调运不及,现在每天都开始有百姓死去。
“文远,你拔出两千万石救灾粮来,分别运往河南和河北!”李世民道。
李超也不由的沉默,山南好不容易才凑起三千万石,现在要把三分之二送去兄弟地区,那山南十六州这八百万百姓怎么办?
“山南现在起码还能粮食,还没人饿死,你们还能撑段时间,这段时间,可以从巴蜀从江南运粮过来,可河南河北却已经开始饿死人了。”李世民叹声道。
李超只得咬牙点头,“臣明白,这就安排。”
不过李超也知道,就算他肯拔出宝贵的救济粮运往河南河北,也是难以马上解决问题。两千石粮食,就算拿的出,可要运到灾区,也是相当困难的。
“陛下,立即转移灾区百姓吧,尤其是青壮,把他们调到山南来修建新都,以工代赈,这比我们费力运粮到灾区去要快的多。”
李世民点头。(未完待续。)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笔下文学【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showmn5();</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top.js"></script></div>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李超凑近皇帝,说,陛下,我们现在不缺粮。 . . 我手上现在有八百万石粮,如果全都加工成救灾粮,足以加工出三千万石。
李世民吓了一跳。
“真的?”
李超点头,他当然不可能拿皇帝穷开心。
八百万石粮,三千万救济粮。这个数字,让李世民心潮澎湃,要知道,朝廷的租庸调税法下,一年收的粟谷也不过五百来万石而已。之前李超改革了下商税和专卖制度,让朝廷一年能增加近千万的财政收入。
但粟谷这方面,却没什么变化,因为朝廷的租庸调是以均田制为根本,课丁才纳课交粮。而在除掉了那些勋戚官僚府兵奴隶等不纳课户后,朝廷的课丁才二百来万,每课丁年纳粟两石,加起来也就五百万石左右。
这些皇粮,绝大多数是要运往长安,供给宫廷,以及做京官的禄米之用的。地方上的官员,则还享受不到禄米的待遇,他们只分职田,把田出租然后收租子顶禄米。
正常情况下,朝廷一年五百来万石的粟谷,加上一些绢布实物以及钱税,倒也能维持运转。后来有了李超的那些铸币、盐茶铁、关税商税等的一千万,但是日子更好过了些。
可大灾一起,粮食的需求大大增加,朝廷的粮仓里面,其实没多少粮的。
现在李超居然说他有八百万石粮在手,李世民如何不惊讶。
山南十六州,还只是朝廷天下十七道之一啊。
“你哪来那么多粮食?”李世民知道李超之前用过不少强硬手段,可搜刮八百万石,那可就不是只用强就能搜刮到的啊。
说实话,听到八百万石这个数字的时候,他是真吓一大跳。
李超扳着手指头给皇帝计算,“陛下,我把山南东道境内所有朝廷的官仓、转运仓,都清查盘算了,所有官粮都被我接管了。另外,各处的公廨田的租粮,也被我接管了。还有各地的义仓、社仓,粮食也不少,也被我接管了。”
李超说起来很平淡,但当初要接管这些粮食,可费了不少劲。
“此外,臣还向大户们和买超额的一半粮食,兼之,大户商贾们的跟踪捐献,因此使得现在山南东道衙门手里总共存粮已经达到八百多万石。这八百多万石,米麦粟稷豆高粱等各种粮食都有,不全是细粮。”
“这个时候了,有粮食就不错了,哪管他什么粗粮细粮。”李世民拍了拍李超的肩膀,“这么说,山南民间粮食一半以上都已经到了官府手里了,你这本事厉害。”
山南十六州课丁不多,但真正的人口总数却很多的,李世民估计得有五百万不止。但李超跟他说,山南十六州起码有八百万人口。
这数字听起来让人震惊,毕竟去年朝廷的户籍统计,全国才三百来万户,一千五百多万人口,课丁更只有二百五十来万。
但实际上人口肯定比这个多,因为隋末的官方统计人口就有五千万。有太多的人口在隋末成了隐户逃丁,何况隋朝时也一样有许多隐户逃丁。
今年佛寺整理,就清出来数百万人口,几十万的和尚尼姑以及大量托庇于寺庙下的隐户以及奴隶。
再有就是那些蛮獠等,李超上次平蛮,一下子就为朝廷增加了近四十万土蛮人口,都编户齐民,第一次登记在册了。
李超说山南十六州有八百万人口,那基本上就不会有什么太大差错。
八百万人口,一个青壮一年要消耗七石粮,哪怕灾年减少些,这八百万人口一年下来也至少需要三千万石粮食。
八百万石粮,还是不够的。
李超把这些粮弄成救灾粮,八百万变三千万,倒是大大填补了这个缺口。
“幸好今夏是个大丰年。”李超说道。
“你那个救灾粮好用吗?”李世民问,一石粮食能变成四五石救济粮,这总让李世民觉得太神奇。
救灾粮,救灾粮,当然是为了救灾而用的。
都是权宜之计。
一石粮也并不能就直接变成五石救灾粮,得添加其它的食材,比如说高粱、大豆这两样粗粮也需要不少,再然后是蝗虫粉啊、鱼干肉干蔬菜干粉,再添加些麦皮谷糠凑一起。
如果添加的高粱大豆鱼肉干这些配比多些,那这救灾粮还是不错的。如果麦皮谷糠树叶草根这些配的多,那就要差的多。
救灾粮充饥的作用还可以,毕竟人饿的难受,其实是胃里没东西难受。如果往里面塞点草根树皮什么的,哪怕没营养,可只要能咽的下去,那就还能挺上两三天。
只是谷糠麦皮这些,没什么营养难以消化,也就暂时骗下自己的胃,并不管用,多吃几次不但可能消化不良便秘肠梗,也会缺少营养而死的。
救灾粮里加谷糖草根这些东西,其实就是充饥用的,而里面的粮食、鱼干蝗虫粉这些,才是补充营养的。
李超现在生产的这些救灾粮,营养还是能勉强跟的上的,但吃久了肯定也会有些不良,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后遗症,就是救灾粮吃多了,容易便秘。比较好的防治方法,就是能增加点油水摄入。
李世民笑笑。
救灾粮的这点后遗症他是知道的,他在长安宫里时忧心灾民,就曾经连续吃了半个月救灾粮,然后每天蹲茅厕的时候,得蹲上好半天,那个记忆深刻啊。
“特殊的困难时期,大家忍忍就好了。这么说,山南的粮食确实是够了,但是河南和河北那边的情况比山南这次要严重的多。萧瑀和陈叔达给朕天天写奏章,粮食处处吃紧。他那边虽然也在加工制造救灾粮,可许多百姓家中都无粮,毫无抗灾能力。只能在官府领救济粮,官府的粮仓岌岌可危。文远,得从你这里先调些粮食过去。”
山南自己都是把粮食加工成救灾粮,靠着蝗虫粉、鱼干、干菜这些勉强活命。
可李超没法拒绝李世民的要求。
对于皇帝来说,山南的百姓是他的子民,河南河北的百姓同样也是他的子民。他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河南河北的百姓饿死。
“陛下,我们一直有向河南河北运输接济粮食!”
“还不够,远远不够,他们那边情况比你这里严重的多。你这里还没饿死人,可河南已经有地方饿死人了。还有人吃草籽吃观音土,那种草籽跟观音土一样,吃了能撑几天,但一样是不能消化的。你可能没见过那种草籽,但朕见过。野地里到处都长,一蓬一蓬的,茎杆很粗,叶子有点黄,草籽很小。河南的饥民把那草砍下来,把草籽打下来,用手搓去皮,然后用锅炒。饿了的时候,抓一把放锅里煮,煮着煮着就成了清白色的粥,像是面粉一样。但这汤能挑起丝来,跟麦芽糖一样。稍凉点,就根牛筋一样的韧。”
李世民说到这种草籽粥,面上带着一种可怕的神色。
“你知道吗,这种草籽凉掉之后,根本嚼不烂,你只能一块块的咬下来,然后吞进肚里。可那东西其实根本不能消化,就是能暂时顶下饿,吃一次能管三天。但吃了后不能消化,拉不出来,得吃点野菜什么的顶下来,实在不行,就得去抠出来,要不就会胀死。”
“好些人煮这种草籽吃,有些人饿的受不了不等草籽凉了就喝粥一样喝下去,可这样喝的人,都死了。”
这种草籽粥没凝固之前,喝下去后,会在肚里凝固,到时会跟肚里的草根啊树皮等各种东西包裹凝结在一起,会结成块梗阻在肠里,然后很快就会死掉。肠子梗住不通,是活不了几天的。
这比观音土还可怕,观音土起码还不会有这么严重。
说到这里,李世民沉默。
百姓饿了,什么都想吃,管他树叶还是草根树皮,好多人吃了有毒的野菜、蘑菇而死,许多人吃了那种不消化的草籽观音土而死。
每每听到这样的奏报,李世民心里很难受。
可他也知道,中原的河南地区那是重灾区,武德四年底才刚结束战乱,河北更是到了武德五年才结束战乱,到处是一片废墟。百姓手里,基本上没什么存粮,一场大灾下来,地里没收获,就只能饿肚子。
朝廷尽力在救灾,可粮食调运不及,现在每天都开始有百姓死去。
“文远,你拔出两千万石救灾粮来,分别运往河南和河北!”李世民道。
李超也不由的沉默,山南好不容易才凑起三千万石,现在要把三分之二送去兄弟地区,那山南十六州这八百万百姓怎么办?
“山南现在起码还能粮食,还没人饿死,你们还能撑段时间,这段时间,可以从巴蜀从江南运粮过来,可河南河北却已经开始饿死人了。”李世民叹声道。
李超只得咬牙点头,“臣明白,这就安排。”
不过李超也知道,就算他肯拔出宝贵的救济粮运往河南河北,也是难以马上解决问题。两千石粮食,就算拿的出,可要运到灾区,也是相当困难的。
“陛下,立即转移灾区百姓吧,尤其是青壮,把他们调到山南来修建新都,以工代赈,这比我们费力运粮到灾区去要快的多。”
李世民点头。(未完待续。)
<div class="adread"><script>show_read();</script></div>
<div align="center"><script src="/Ads/txtend.js"></script></div>
</div>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