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八章 阳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太极殿中。
刚经历丧父之痛中走了出来的李世民,并未将心思过多的放在朝堂之上,如今却被墨家子的一篇策论惊动。
“关于墨顿提议江南大开发之事,诸位都议议吧!”李世民朗声道。
顿时一众大臣脸色脸色精彩各异,北方的官员大多都是五姓七望的派系,自然知道墨家子提议江南大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五姓七望的围剿,为墨家破局。
而南方的官员则是心中兴奋,一直以来,南方空有优越的条件,但是却发展滞后,连带南方的官员在朝堂势力不显,墨家子提议开发江南,可谓是正中江南官员的心愿,一旦南方崛起,那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定然也水涨船高。
“启禀陛下,墨侯此策鞭辟入里,江南一来素来又鱼米之乡之称,然而人口较少,大量的荒地并未开垦,如果朝堂大力扶持,趁机推广柔佛水稻,正如墨侯所言,不出十年,江南财赋定然翻上一番。”冯智戴朗声道。
冯智戴虽然和墨家子不和,然而墨家子提议的江南大开发却是大大有利于江南,冯家作为江南世家的代表,自然要为江南发声,毕竟这还牵涉自己的利益,一旦柔佛水稻立功,那冯家亦有大功。
“不错,我等苏湖、两湖地势平坦,稍加开垦皆有大片的良田,如果再配合广种柔佛水稻,定然让天下丰足。”有一个南方官员朗声道。
“然而,除此之外,江南很多丘陵皆可开发成梯田,一旦江南大开发,南方耕地定然不逊色于中原之地,而且产量更高。”
“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桑基鱼塘模式推广江南,乃是何等的盛景。
……………………
一个个江南官员畅言,纷纷为江南大开发的美好设想而怦然心动。
李世民不由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大司农苏令侬,苏令侬立即起身道:“回禀陛下,柔佛水稻在两湖试种成功,两湖之地部分地区也可达到一年三熟。”
“好!”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道,柔佛水稻如果仅仅在岭南试种成功并不代表什么,然而如果能够对两湖之地试种成功,那岂不是说长江以南皆可以广种高产水稻,这其中的蕴含的好处让李世民也忍不住心动。
“以微臣看,推广柔佛水稻乃是其一,修建砖路也是重中之重,当初墨侯提出三纵五横图,如今皆在北方修建,而南方却寥寥无几,要想富、先修路,南方多雨道路泥泞,如果砖路不畅,就是再多的财赋恐怕也运不到长安城。”也有激进的南方官员直接引用墨顿之前的设想,公然的为南方谋好处。
“然也,雅州就是最佳例子,自从雅州兴修砖路之后,雅州的贡桔热销长安洛阳,江南之地盛产水果,如果能够修通砖路,再辅助农家的移植栽培技术,过不了三五载,定然平日昂贵的水果定然成为普通百姓日常食物。”苏令侬进言道。
一旦江南大开发,那定然是农家大兴之时,他自然迫切进言。
“此事并非工部之失职,长江以南河流众多,单单需要修桥就数不胜数,修建砖路难度倍增,再加上,砖路乃是持续铺设,如今最南的砖路不过是铺设到汉口三镇,再往南的砖路还在运筹之中。”工部侍郎张亮为工部推脱道。
“还要运筹到何时,如今陇海线的砖路已经畅通,修建一条南北畅通的砖路势在必行,于国于民皆有好处。”冯智戴昂然道。
一旦砖路往南修建到岭南,那他回到岭南快马加鞭最多半个月,可比原来的行程足足,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兴修一条贯穿大唐南北砖路的好处,然而朝堂之中大多都是北方官员担任,北方的砖道已经大量分支,连通一个个经济重镇,效果颇为显著,而南方的道路修建却几乎停滞,江南大开发的提议顿时引爆了朝堂隐隐有的南北矛盾。
“南方修路过于沉重,架桥过多工程量太大。”
“简直是可笑,且不说修建成渭水大桥,只需修建成曲江梁桥的规模即可,让江南畅通。”
“一座曲江梁桥造价上万贯,江南有多少河流,需要架设多少桥梁,恐怕整个国库填进去也不够。”
…………………………
顿时南北官员争吵在一起,不停的为自己的利益而争。
对于江南官员来说,只要朝廷同意江南大开发,再依造墨家子的方法,江南崛起计日可待。
而对于北方官员来说,尤其是五姓七望,一旦江南崛起,直接威胁五姓七望的地位,所造成的后果要比墨家子还要严重,自然不可能让南方如愿以偿,尽可能的压制和延缓江南的崛起。
然而毕竟江南官员势单力薄,面对人数众多的南方官员,很快就在这场争论中落败,
“臣等恳请陛下定夺。”江南官员心犹不甘,自得求助于李世民。
李世民张了张嘴,目光不由的看向一旁的戴胄,然而可惜戴胄却摇了摇头,所有人都知道墨家子的计划好处极多,但是人人也知道墨家子所有计划中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费钱,如果朝廷真的支持江南大开发,那所耗的钱财可是一笔天文数字,民部可是负担不起。
李世民不由一叹,宽慰道:“江南大开发之事,牵涉过多,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他虽然对江南大开发颇为心动,然而大唐的重心毕竟还在中原,而且江南大开发所耗费的资金乃是一笔天文数字,哪怕是他想了想也不禁一阵咂舌。
“不过,要想富,先修路的确是至理名言,张爱卿,贯通南北的砖路已经势在必行,工部务必要尽快将其修通。”李世民话语一转道。
“是!”工部尚书张亮硬着头皮道,修通南北砖路早已经放在了工部的案头,他拖了这么久已经按不住了,如今只能顺水推舟了。
一众江南百官不由神色黯然,李世民的意思很明显,现如今实行江南大开发恐怕是没有钱,他只负责将砖路修通,剩下的就靠江南百姓自力更生了,如果没有朝廷的大力支持,恐怕单凭江南自身的力量想要超过中原可谓是遥遥无期。
不少人不由将目光投向百官最前方的一个老者,此人乃是江南百官的领袖,宋国公萧瑀。
萧瑀名列凌烟阁,位高权重,如果他肯为江南谏言,定然可以为江南谋更多的利益。
“臣代江南百姓多谢陛下!”
让百官惊讶的是,萧瑀竟然毫不为江南利益力争,反而主动接受了这个结果。
一众北方官员不由松了口气,他们知道虽然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利益,然而却将江南的世家得罪死了。
“阳谋,这定然是墨家子的阳谋。”五姓七望的官员咬牙切齿道。
墨家子抛出江南大开发,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五姓七望主动配合江南大开发,那不亚于给自己培养一个敌人,如果五姓七望阻止江南大开发,那就将江南世家推到了墨家子那一边,无论如何,墨家子都不吃亏。
太极殿中。
刚经历丧父之痛中走了出来的李世民,并未将心思过多的放在朝堂之上,如今却被墨家子的一篇策论惊动。
“关于墨顿提议江南大开发之事,诸位都议议吧!”李世民朗声道。
顿时一众大臣脸色脸色精彩各异,北方的官员大多都是五姓七望的派系,自然知道墨家子提议江南大开发的目的,就是为了打破五姓七望的围剿,为墨家破局。
而南方的官员则是心中兴奋,一直以来,南方空有优越的条件,但是却发展滞后,连带南方的官员在朝堂势力不显,墨家子提议开发江南,可谓是正中江南官员的心愿,一旦南方崛起,那他们在朝中的地位定然也水涨船高。
“启禀陛下,墨侯此策鞭辟入里,江南一来素来又鱼米之乡之称,然而人口较少,大量的荒地并未开垦,如果朝堂大力扶持,趁机推广柔佛水稻,正如墨侯所言,不出十年,江南财赋定然翻上一番。”冯智戴朗声道。
冯智戴虽然和墨家子不和,然而墨家子提议的江南大开发却是大大有利于江南,冯家作为江南世家的代表,自然要为江南发声,毕竟这还牵涉自己的利益,一旦柔佛水稻立功,那冯家亦有大功。
“不错,我等苏湖、两湖地势平坦,稍加开垦皆有大片的良田,如果再配合广种柔佛水稻,定然让天下丰足。”有一个南方官员朗声道。
“然而,除此之外,江南很多丘陵皆可开发成梯田,一旦江南大开发,南方耕地定然不逊色于中原之地,而且产量更高。”
“池埂种桑,桑叶养蚕,蚕蛹喂鱼,塘泥肥桑,桑基鱼塘模式推广江南,乃是何等的盛景。
……………………
一个个江南官员畅言,纷纷为江南大开发的美好设想而怦然心动。
李世民不由将目光投向一旁的大司农苏令侬,苏令侬立即起身道:“回禀陛下,柔佛水稻在两湖试种成功,两湖之地部分地区也可达到一年三熟。”
“好!”李世民顿时眼睛一亮道,柔佛水稻如果仅仅在岭南试种成功并不代表什么,然而如果能够对两湖之地试种成功,那岂不是说长江以南皆可以广种高产水稻,这其中的蕴含的好处让李世民也忍不住心动。
“以微臣看,推广柔佛水稻乃是其一,修建砖路也是重中之重,当初墨侯提出三纵五横图,如今皆在北方修建,而南方却寥寥无几,要想富、先修路,南方多雨道路泥泞,如果砖路不畅,就是再多的财赋恐怕也运不到长安城。”也有激进的南方官员直接引用墨顿之前的设想,公然的为南方谋好处。
“然也,雅州就是最佳例子,自从雅州兴修砖路之后,雅州的贡桔热销长安洛阳,江南之地盛产水果,如果能够修通砖路,再辅助农家的移植栽培技术,过不了三五载,定然平日昂贵的水果定然成为普通百姓日常食物。”苏令侬进言道。
一旦江南大开发,那定然是农家大兴之时,他自然迫切进言。
“此事并非工部之失职,长江以南河流众多,单单需要修桥就数不胜数,修建砖路难度倍增,再加上,砖路乃是持续铺设,如今最南的砖路不过是铺设到汉口三镇,再往南的砖路还在运筹之中。”工部侍郎张亮为工部推脱道。
“还要运筹到何时,如今陇海线的砖路已经畅通,修建一条南北畅通的砖路势在必行,于国于民皆有好处。”冯智戴昂然道。
一旦砖路往南修建到岭南,那他回到岭南快马加鞭最多半个月,可比原来的行程足足,而且所有人都知道兴修一条贯穿大唐南北砖路的好处,然而朝堂之中大多都是北方官员担任,北方的砖道已经大量分支,连通一个个经济重镇,效果颇为显著,而南方的道路修建却几乎停滞,江南大开发的提议顿时引爆了朝堂隐隐有的南北矛盾。
“南方修路过于沉重,架桥过多工程量太大。”
“简直是可笑,且不说修建成渭水大桥,只需修建成曲江梁桥的规模即可,让江南畅通。”
“一座曲江梁桥造价上万贯,江南有多少河流,需要架设多少桥梁,恐怕整个国库填进去也不够。”
…………………………
顿时南北官员争吵在一起,不停的为自己的利益而争。
对于江南官员来说,只要朝廷同意江南大开发,再依造墨家子的方法,江南崛起计日可待。
而对于北方官员来说,尤其是五姓七望,一旦江南崛起,直接威胁五姓七望的地位,所造成的后果要比墨家子还要严重,自然不可能让南方如愿以偿,尽可能的压制和延缓江南的崛起。
然而毕竟江南官员势单力薄,面对人数众多的南方官员,很快就在这场争论中落败,
“臣等恳请陛下定夺。”江南官员心犹不甘,自得求助于李世民。
李世民张了张嘴,目光不由的看向一旁的戴胄,然而可惜戴胄却摇了摇头,所有人都知道墨家子的计划好处极多,但是人人也知道墨家子所有计划中最致命的缺点那就是费钱,如果朝廷真的支持江南大开发,那所耗的钱财可是一笔天文数字,民部可是负担不起。
李世民不由一叹,宽慰道:“江南大开发之事,牵涉过多,此事还需从长计议。”
他虽然对江南大开发颇为心动,然而大唐的重心毕竟还在中原,而且江南大开发所耗费的资金乃是一笔天文数字,哪怕是他想了想也不禁一阵咂舌。
“不过,要想富,先修路的确是至理名言,张爱卿,贯通南北的砖路已经势在必行,工部务必要尽快将其修通。”李世民话语一转道。
“是!”工部尚书张亮硬着头皮道,修通南北砖路早已经放在了工部的案头,他拖了这么久已经按不住了,如今只能顺水推舟了。
一众江南百官不由神色黯然,李世民的意思很明显,现如今实行江南大开发恐怕是没有钱,他只负责将砖路修通,剩下的就靠江南百姓自力更生了,如果没有朝廷的大力支持,恐怕单凭江南自身的力量想要超过中原可谓是遥遥无期。
不少人不由将目光投向百官最前方的一个老者,此人乃是江南百官的领袖,宋国公萧瑀。
萧瑀名列凌烟阁,位高权重,如果他肯为江南谏言,定然可以为江南谋更多的利益。
“臣代江南百姓多谢陛下!”
让百官惊讶的是,萧瑀竟然毫不为江南利益力争,反而主动接受了这个结果。
一众北方官员不由松了口气,他们知道虽然暂时保住了自己的利益,然而却将江南的世家得罪死了。
“阳谋,这定然是墨家子的阳谋。”五姓七望的官员咬牙切齿道。
墨家子抛出江南大开发,所有人都知道他的意思,如果五姓七望主动配合江南大开发,那不亚于给自己培养一个敌人,如果五姓七望阻止江南大开发,那就将江南世家推到了墨家子那一边,无论如何,墨家子都不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