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新型作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笔趣阁 【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yuedu_txt();</script></div> 中国发展到明末,人口当然是早就超过一个亿了,但是并没有超过两亿,根据后世的各种测算,明末中国人口最多也就一亿五千万左右。
这个数字虽然不小,在十七世纪绝对是世界第一了,但是与后世中国的人口总额相比,那又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特别是,明末中国人口的重心,其实已经转移到了南方,长江两岸才是当时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至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人口的密度并不是最大的。
至于九边各镇辖地,人口的密度就更小了。之所以这些地方最先出现流民,而且流民也最多,实在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天灾**太多。
十七世纪的上半个世纪,是如今世界史上公认的小冰河时期,每年的霜降和降雪,要比之前的时间,提前一个月左右,不仅是天冷的早,而且冬季的气温也更低。
这也是后来崇祯皇帝下旨,让徐光启主管钦天监,在汤若望等西洋传教士的帮助下,重新编订历法的根本原因。
这个重新修订的历法,历史上就叫《崇祯历法》,后世沿用的农历,就是在这个崇祯历法的基础上反复修订而来的。
一旦出现了这种长期的气候的变化,本来的气温较低、干旱少雨的北部边境就更加不适合传统的作物耕种和人类居住了。这也是蒙古人不断南下抢掠,而女真人不断南侵的外部客观原因。
不光是当时的中国如此,十七世纪头几十年的欧洲,也因为气候的变化,处于列国混战的局面。
崇祯皇帝统治中国的时候,也正是德意志三十年战争进入高峰的时期。
虽然气候的大环境在变坏,但是大明朝并不是没有改变的机会,只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罢了。
对朱大明来说,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很简单,一个是移民,既然北方负担不了更多的人口,那就移民,往南方移民,往海外移民,为中国人开拓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更大的生存空间,比如当时的东番岛、琼州岛,以及广阔的东南亚。
当时的东番就是后世的台湾岛,琼州自然就是后世的海南岛。在十七世纪的上半叶,这些地方,都要比陕北、晋北、冀北更适合人类居住。
另一个就是换种农作物。既然小麦、水稻、小米在日益寒冷干旱少雨的北方没法给人们带来足够的食物,那就种植其他能够适应这个气候的其他农作物。
这样的农作物是有的,那就是从海外传来,当时已经在闽粤山区种植的番薯、土豆和玉米。一想起这些,朱大明就更加期盼徐光启的到来了。
到达通州后的第二天,徐光启暂时撇下其他的随从人员,只带两个亲信家仆启程,骑着潞河驿提供的驿马,加快了进京觐见皇帝的步伐。
家仆身上,背着皇帝任命他为礼部尚书的圣旨,所以一路上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人还没到通政司,王承恩就已经带着一干人马在通政司的衙门口等着了。
如果不是昨夜潞河驿传进来消息的时候已经太晚,王承恩此时估计已经到了潞河驿亲自迎接了。
皇帝对徐光启的重视程度,王承恩最清楚。自从下了召见的圣旨,皇帝三天两头就问人到没到,至于问了多少遍,王承恩都有点记不清了。
有个性的大臣,王承恩见得多了,但是像徐光启这样,接了皇帝任命他为礼部尚书的圣旨,还是这样慢腾腾不着急上路的,也算是唯一一个了。但看皇帝的意思,是一点生气的迹象都没有。
徐光启不是腐儒书呆子,见了传说中皇帝的心腹也是礼遇有加,让王承恩对他的印象就更好了。
很快,徐光启就在王承恩的带领下,到了乾清门,然后就是进去禀报,而随他出来迎接的还有没有见过面的新任大明皇帝。
在徐光启的眼中,皇帝不高也不矮,身材偏瘦,面容白皙,走起路来步步生风,充满自信。
还隔着十几步远,确认是对方身份以后,站着等候徐光启赶紧跪地,高呼万岁。
朱大明则赶紧上前,紧紧搀扶着徐光启的手臂,连声说“爱卿免礼”。
对徐光启这样学贯中西的科学家,朱大明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内廷诸多大太监和拱卫司人员的见证下,朱大明紧握着徐光启的手,一同进了乾清宫。
从此,京师上下都知道了新任礼部尚书徐光启,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比孙承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两人在乾清宫东暖阁,也就是皇帝的御书房坐定。
朱大明看着已经六十四岁、头发胡子都有点花白了的徐光启说道:“徐爱卿何来之迟也?天津事务可是已经了结?”
徐光启一听,心说皇帝对自己的迟到看来还是有点在意的,于是说道:“陛下待臣之厚,古未之有也。臣在天津多年,试验几种外来农作,近来正有所得,之所以留津多日,实是为了觐见陛下的时候有所报也。”
朱大明听了顿时高兴起来,自己还没提这个事情,徐光启倒是主动说了,看来适合屯垦的高产农作物有办法了,当下也不掩饰心中激动,连忙说道:“爱卿在天津多年,曾经上疏所言的番薯,可是已经试种成功?”
徐光启看皇帝激动,自己心里也挺高兴,说道:“回禀陛下,不止是番薯,臣在天津试种之种子,尚有土芋和棒谷。这些作物虽源自海外,但对大明之土地颇为适应,与我华夏之旧有五谷相比,产量更大,更耐旱,更耐寒,即使在天津滨海的盐碱地,也能生长。特别是土芋,蔓生,叶如豆,根茎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产量尤大……”
朱大明越听越高兴,然而又担心徐光启所说并非自己所熟知的土豆和玉米,因此说道:“爱卿可带来实物,且容朕一观。”
徐光启当然带来了实物,本来就是进献给皇帝的礼物,只是不方便带进乾清宫,留在了乾清门外皇帝的侍卫亲军处。
很快,王承恩就带着一个布袋子进来了,并交给了徐光启。徐光启在皇帝的面前把袋子打开,从中拿出一物,由王承恩递给皇帝。
朱大明看了看这个圆圆的小东西,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果然是土豆!
明人记录中的土芋,正是后世常见的土豆,只是个头比后世的要小一点,此外并无太大的差别。这个是救命的东西啊!朱大明看了这个以后,心里踏实多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
笔趣阁 【 www.bqg8.cc】,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div class="kongwei"></div><div class="ad250left"><script>ads_yuedu_txt();</script></div> 中国发展到明末,人口当然是早就超过一个亿了,但是并没有超过两亿,根据后世的各种测算,明末中国人口最多也就一亿五千万左右。
这个数字虽然不小,在十七世纪绝对是世界第一了,但是与后世中国的人口总额相比,那又实在是小巫见大巫了。
特别是,明末中国人口的重心,其实已经转移到了南方,长江两岸才是当时人口最为密集的地方,至于陕西、山西、河北、河南等地,人口的密度并不是最大的。
至于九边各镇辖地,人口的密度就更小了。之所以这些地方最先出现流民,而且流民也最多,实在是因为那个时代的天灾**太多。
十七世纪的上半个世纪,是如今世界史上公认的小冰河时期,每年的霜降和降雪,要比之前的时间,提前一个月左右,不仅是天冷的早,而且冬季的气温也更低。
这也是后来崇祯皇帝下旨,让徐光启主管钦天监,在汤若望等西洋传教士的帮助下,重新编订历法的根本原因。
这个重新修订的历法,历史上就叫《崇祯历法》,后世沿用的农历,就是在这个崇祯历法的基础上反复修订而来的。
一旦出现了这种长期的气候的变化,本来的气温较低、干旱少雨的北部边境就更加不适合传统的作物耕种和人类居住了。这也是蒙古人不断南下抢掠,而女真人不断南侵的外部客观原因。
不光是当时的中国如此,十七世纪头几十年的欧洲,也因为气候的变化,处于列国混战的局面。
崇祯皇帝统治中国的时候,也正是德意志三十年战争进入高峰的时期。
虽然气候的大环境在变坏,但是大明朝并不是没有改变的机会,只是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没有抓住这个机会罢了。
对朱大明来说,应对气候变化的方法很简单,一个是移民,既然北方负担不了更多的人口,那就移民,往南方移民,往海外移民,为中国人开拓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更大的生存空间,比如当时的东番岛、琼州岛,以及广阔的东南亚。
当时的东番就是后世的台湾岛,琼州自然就是后世的海南岛。在十七世纪的上半叶,这些地方,都要比陕北、晋北、冀北更适合人类居住。
另一个就是换种农作物。既然小麦、水稻、小米在日益寒冷干旱少雨的北方没法给人们带来足够的食物,那就种植其他能够适应这个气候的其他农作物。
这样的农作物是有的,那就是从海外传来,当时已经在闽粤山区种植的番薯、土豆和玉米。一想起这些,朱大明就更加期盼徐光启的到来了。
到达通州后的第二天,徐光启暂时撇下其他的随从人员,只带两个亲信家仆启程,骑着潞河驿提供的驿马,加快了进京觐见皇帝的步伐。
家仆身上,背着皇帝任命他为礼部尚书的圣旨,所以一路上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人还没到通政司,王承恩就已经带着一干人马在通政司的衙门口等着了。
如果不是昨夜潞河驿传进来消息的时候已经太晚,王承恩此时估计已经到了潞河驿亲自迎接了。
皇帝对徐光启的重视程度,王承恩最清楚。自从下了召见的圣旨,皇帝三天两头就问人到没到,至于问了多少遍,王承恩都有点记不清了。
有个性的大臣,王承恩见得多了,但是像徐光启这样,接了皇帝任命他为礼部尚书的圣旨,还是这样慢腾腾不着急上路的,也算是唯一一个了。但看皇帝的意思,是一点生气的迹象都没有。
徐光启不是腐儒书呆子,见了传说中皇帝的心腹也是礼遇有加,让王承恩对他的印象就更好了。
很快,徐光启就在王承恩的带领下,到了乾清门,然后就是进去禀报,而随他出来迎接的还有没有见过面的新任大明皇帝。
在徐光启的眼中,皇帝不高也不矮,身材偏瘦,面容白皙,走起路来步步生风,充满自信。
还隔着十几步远,确认是对方身份以后,站着等候徐光启赶紧跪地,高呼万岁。
朱大明则赶紧上前,紧紧搀扶着徐光启的手臂,连声说“爱卿免礼”。
对徐光启这样学贯中西的科学家,朱大明是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内廷诸多大太监和拱卫司人员的见证下,朱大明紧握着徐光启的手,一同进了乾清宫。
从此,京师上下都知道了新任礼部尚书徐光启,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可以说比孙承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两人在乾清宫东暖阁,也就是皇帝的御书房坐定。
朱大明看着已经六十四岁、头发胡子都有点花白了的徐光启说道:“徐爱卿何来之迟也?天津事务可是已经了结?”
徐光启一听,心说皇帝对自己的迟到看来还是有点在意的,于是说道:“陛下待臣之厚,古未之有也。臣在天津多年,试验几种外来农作,近来正有所得,之所以留津多日,实是为了觐见陛下的时候有所报也。”
朱大明听了顿时高兴起来,自己还没提这个事情,徐光启倒是主动说了,看来适合屯垦的高产农作物有办法了,当下也不掩饰心中激动,连忙说道:“爱卿在天津多年,曾经上疏所言的番薯,可是已经试种成功?”
徐光启看皇帝激动,自己心里也挺高兴,说道:“回禀陛下,不止是番薯,臣在天津试种之种子,尚有土芋和棒谷。这些作物虽源自海外,但对大明之土地颇为适应,与我华夏之旧有五谷相比,产量更大,更耐旱,更耐寒,即使在天津滨海的盐碱地,也能生长。特别是土芋,蔓生,叶如豆,根茎圆如鸡卵,内白皮黄,煮食,亦可蒸食,产量尤大……”
朱大明越听越高兴,然而又担心徐光启所说并非自己所熟知的土豆和玉米,因此说道:“爱卿可带来实物,且容朕一观。”
徐光启当然带来了实物,本来就是进献给皇帝的礼物,只是不方便带进乾清宫,留在了乾清门外皇帝的侍卫亲军处。
很快,王承恩就带着一个布袋子进来了,并交给了徐光启。徐光启在皇帝的面前把袋子打开,从中拿出一物,由王承恩递给皇帝。
朱大明看了看这个圆圆的小东西,心中一块石头落地。果然是土豆!
明人记录中的土芋,正是后世常见的土豆,只是个头比后世的要小一点,此外并无太大的差别。这个是救命的东西啊!朱大明看了这个以后,心里踏实多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 http://m.bqg8.cc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书架与电脑版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