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一三七章 哭穷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聪又上奏折了,奏折传到通政司,赵文华自然要好好检视一番,看里面有没有对他们不利的内容。
这奏折看罢,赵文华不由哭笑不得,杨聪竟然在哭穷!
没错,杨聪这份奏折主要就是在哭穷,因为他好大喜功,疯狂招兵,以致入不敷出,杨家的钱都快被他给败光了。
当然,这只是赵文华的看法,杨聪在奏折里面并没有说自己好大喜功,杨家的钱都快被他给败光了这点倒是“真的”,至少奏折里面是这么写的。
这份奏折的整体意思就是杨聪在哭诉自己为了大明,为了东南沿海的百姓,不惜自掏腰包,贴补军费,结果,掏着掏着,他发现,杨家几十年的积蓄都快被他给掏空了,他这会儿已经扛不住了,所以他想裁军,疯狂裁军,将召集起来的六万多人马裁掉大半,只留下三万精锐。
这家伙,还真是个愣头青啊,六万多人马,一个月的军费都超过二十万两了,而且他还在疯狂的建造战船,一个月下来,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赵文华当然知道东南清剿海盗和倭寇朝廷并没有提供军费,这军费都是从杨家的盐引收入里面扣除的,他只是没有想到,杨聪这家伙竟然这么蠢,召集的屯卫都按边军精锐的标准发放粮饷,而且还自掏腰包,使劲建造新式战船。
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啊!
他也知道,杨聪正和汪直勾结,准备垄断东瀛的生意。
不过,他并不知道杨聪在东瀛赚了那么多钱,因为他只是余姚谢氏的女婿,对于海上生意的利润他并不是很清楚,而且,海商豪门对于海上贸易的掌控方式跟杨聪并不一样。
海商豪门是通过豢养海商去掌控海上贸易的,每个海商豪门手下差不多都有二三十家大海商,他们是不参与具体经营的,贸易环节都是海商自己在处理,他们只收取“保护费”。
简单来说就是商户如果想从事海上贸易,必须获得海商豪门的同意,并且每年都向海商豪门上缴一万道两万两利润,至于这些海商具体怎么运作,海商豪门才懒得去管呢。
这收保护费和直接参与经营当然不一样,余姚谢氏一年也就能收取五十万两左右的保护费,而杨聪仅靠汪直和洪铁柱的船队一趟就能赚取两百余万两的利润!
赵文华自然不知道这一点,他认为杨聪这会儿通过东瀛的生意一年最多也就能赚取二十余万两的利润,因为汪直手底下的海船还不到余姚谢氏手底下二十余家海商手里海船数量的一半呢。
这个白痴,为了显摆自己的能耐,竟然疯狂招兵,掏空了自家的积蓄,这是好事啊,这会儿知道扛不下去了吧,看你还能不能了。
赵文华幸灾乐祸了一番,便将奏折原封不动的整理好,命人送进了皇宫。
夏言看到奏折,着实吓了一跳。
我的天,一个月二十余万两的军费,杨聪,你小子还真能折腾啊!
他的清廉可不是装出来的,这会儿别说二十万两了,就算是两百两他都掏不出来,一个月二十余万两的支出,在他看来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要知道,大明数万官吏一个月的俸禄全加起来也就三十余万两啊!
尼玛,杨聪简直就是个疯子!
还好,这钱不用朝廷来出,至于你家伙把家底都掏空了那是你的事,与朝廷无关。
夏言看罢奏折,愣了一会儿,随即便在票拟上写道:精神可嘉,值得赞赏。
他倒没严嵩那么恶毒,杨聪虽然胡乱花钱,掏空了自己的家底,那也是为了大明,他觉着,最少也应该表扬一下,以示安慰,要是换做严嵩,绝对会冷嘲热讽几句。
内阁写完票拟,这奏折最后就交由皇上来裁定了。
嘉靖看到这份奏折,同样有点哭笑不得,这个杨聪,让人怎么说呢,这家伙,简直太急功近利了。
他一开始真没有注意军费支出,因为所有军费都是杨聪自己从杨家的盐引所得里面扣除的,有点自负盈亏的味道,他也懒得去为了这军费动脑筋。
他是真没想到,这会儿东南军费竟然达到了一个月二十余万两之巨,这家伙,也太猛了吧,这军费要是由朝廷来负担,大半官员的俸禄都要发不出去了。
还好,还好,这些钱都是杨家掏的,而且,这些钱也没白花。
从杨聪的奏折来看,这家伙虽然有点急功近利,但是,清剿海盗和倭寇这事办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会儿海盗和倭寇基本上都不敢登陆劫掠了,至于海上,只要五省的船队全部配齐,再组织几次大型围剿,基本上就能让海盗和倭寇绝迹了。
这家伙,办事能力是不错,就是太冲动了,还好,这次他折腾的是杨家的钱而不是朝廷的钱,折腾光了就折腾光了吧。
嘉靖觉着夏言的票拟写的也没什么问题,人家为了大明掏了这么多钱是应该表扬一番,以示安慰。
他看罢奏折,摇头苦笑了一阵,随即便命人拟旨,大肆夸赞了杨聪一番,对于杨聪提出的裁军请求,他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杨聪上奏是为了哭穷吗?
当然不是。
他的目的其实就在奏折中顺带提到的一句:浙闽两地水师战船皆已破旧不堪,不敷使用,故微臣不得不督造新式战船以代之。
他这意思就是说,浙闽两地的水师旧战船都不能用了,必须建造新的战船来替代,至于旧战船怎么处理,他并没有提,他就是想让嘉靖下意识的认为,不能用了就报废了,以后那些旧战船就将逐渐消失在大明水师的记录中。
嘉靖的回复果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这六万多人马的开销朝廷是不可能接手的,要想他这个“愣头青”继续撑下去,唯有同意他的请求,裁军!
他早已有了全盘的计划,收到圣旨之后,他们便开始了裁军大计。
首先,从福建开始,步卒先裁撤五千,因为这会儿浙闽两地的水师精锐几乎都在福建,海盗和倭寇根本就不敢来撒野,陆上自然没什么危险了。
当然,他也不可能一把将所有步卒全部裁撤掉,要是海盗和倭寇收到这个消息,肯定会想尽办法登陆劫掠,所以,这裁军只能一步一步来。
紧接着,他又将南直隶的步卒裁撤了五千,因为那里已经有了新型战船组成的船队,安全上同样没有多大问题了。
接下来便是浙江、广东和山东了,总之,新型战船组成的船队配备到哪里,哪里的步卒便裁撤一半。
这样一来,步卒便会逐渐缩减到两万五千左右,至于什么时候裁撤到一万五千人马,那自然要等到海盗和倭寇彻底清剿完之后了,毕竟,他这会儿并不是真没钱,他的主要目标也不是为了裁军。
杨聪又上奏折了,奏折传到通政司,赵文华自然要好好检视一番,看里面有没有对他们不利的内容。
这奏折看罢,赵文华不由哭笑不得,杨聪竟然在哭穷!
没错,杨聪这份奏折主要就是在哭穷,因为他好大喜功,疯狂招兵,以致入不敷出,杨家的钱都快被他给败光了。
当然,这只是赵文华的看法,杨聪在奏折里面并没有说自己好大喜功,杨家的钱都快被他给败光了这点倒是“真的”,至少奏折里面是这么写的。
这份奏折的整体意思就是杨聪在哭诉自己为了大明,为了东南沿海的百姓,不惜自掏腰包,贴补军费,结果,掏着掏着,他发现,杨家几十年的积蓄都快被他给掏空了,他这会儿已经扛不住了,所以他想裁军,疯狂裁军,将召集起来的六万多人马裁掉大半,只留下三万精锐。
这家伙,还真是个愣头青啊,六万多人马,一个月的军费都超过二十万两了,而且他还在疯狂的建造战船,一个月下来,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啊。
赵文华当然知道东南清剿海盗和倭寇朝廷并没有提供军费,这军费都是从杨家的盐引收入里面扣除的,他只是没有想到,杨聪这家伙竟然这么蠢,召集的屯卫都按边军精锐的标准发放粮饷,而且还自掏腰包,使劲建造新式战船。
有钱也不是这么花的啊!
他也知道,杨聪正和汪直勾结,准备垄断东瀛的生意。
不过,他并不知道杨聪在东瀛赚了那么多钱,因为他只是余姚谢氏的女婿,对于海上生意的利润他并不是很清楚,而且,海商豪门对于海上贸易的掌控方式跟杨聪并不一样。
海商豪门是通过豢养海商去掌控海上贸易的,每个海商豪门手下差不多都有二三十家大海商,他们是不参与具体经营的,贸易环节都是海商自己在处理,他们只收取“保护费”。
简单来说就是商户如果想从事海上贸易,必须获得海商豪门的同意,并且每年都向海商豪门上缴一万道两万两利润,至于这些海商具体怎么运作,海商豪门才懒得去管呢。
这收保护费和直接参与经营当然不一样,余姚谢氏一年也就能收取五十万两左右的保护费,而杨聪仅靠汪直和洪铁柱的船队一趟就能赚取两百余万两的利润!
赵文华自然不知道这一点,他认为杨聪这会儿通过东瀛的生意一年最多也就能赚取二十余万两的利润,因为汪直手底下的海船还不到余姚谢氏手底下二十余家海商手里海船数量的一半呢。
这个白痴,为了显摆自己的能耐,竟然疯狂招兵,掏空了自家的积蓄,这是好事啊,这会儿知道扛不下去了吧,看你还能不能了。
赵文华幸灾乐祸了一番,便将奏折原封不动的整理好,命人送进了皇宫。
夏言看到奏折,着实吓了一跳。
我的天,一个月二十余万两的军费,杨聪,你小子还真能折腾啊!
他的清廉可不是装出来的,这会儿别说二十万两了,就算是两百两他都掏不出来,一个月二十余万两的支出,在他看来已经是个天文数字了,要知道,大明数万官吏一个月的俸禄全加起来也就三十余万两啊!
尼玛,杨聪简直就是个疯子!
还好,这钱不用朝廷来出,至于你家伙把家底都掏空了那是你的事,与朝廷无关。
夏言看罢奏折,愣了一会儿,随即便在票拟上写道:精神可嘉,值得赞赏。
他倒没严嵩那么恶毒,杨聪虽然胡乱花钱,掏空了自己的家底,那也是为了大明,他觉着,最少也应该表扬一下,以示安慰,要是换做严嵩,绝对会冷嘲热讽几句。
内阁写完票拟,这奏折最后就交由皇上来裁定了。
嘉靖看到这份奏折,同样有点哭笑不得,这个杨聪,让人怎么说呢,这家伙,简直太急功近利了。
他一开始真没有注意军费支出,因为所有军费都是杨聪自己从杨家的盐引所得里面扣除的,有点自负盈亏的味道,他也懒得去为了这军费动脑筋。
他是真没想到,这会儿东南军费竟然达到了一个月二十余万两之巨,这家伙,也太猛了吧,这军费要是由朝廷来负担,大半官员的俸禄都要发不出去了。
还好,还好,这些钱都是杨家掏的,而且,这些钱也没白花。
从杨聪的奏折来看,这家伙虽然有点急功近利,但是,清剿海盗和倭寇这事办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这会儿海盗和倭寇基本上都不敢登陆劫掠了,至于海上,只要五省的船队全部配齐,再组织几次大型围剿,基本上就能让海盗和倭寇绝迹了。
这家伙,办事能力是不错,就是太冲动了,还好,这次他折腾的是杨家的钱而不是朝廷的钱,折腾光了就折腾光了吧。
嘉靖觉着夏言的票拟写的也没什么问题,人家为了大明掏了这么多钱是应该表扬一番,以示安慰。
他看罢奏折,摇头苦笑了一阵,随即便命人拟旨,大肆夸赞了杨聪一番,对于杨聪提出的裁军请求,他也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杨聪上奏是为了哭穷吗?
当然不是。
他的目的其实就在奏折中顺带提到的一句:浙闽两地水师战船皆已破旧不堪,不敷使用,故微臣不得不督造新式战船以代之。
他这意思就是说,浙闽两地的水师旧战船都不能用了,必须建造新的战船来替代,至于旧战船怎么处理,他并没有提,他就是想让嘉靖下意识的认为,不能用了就报废了,以后那些旧战船就将逐渐消失在大明水师的记录中。
嘉靖的回复果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这六万多人马的开销朝廷是不可能接手的,要想他这个“愣头青”继续撑下去,唯有同意他的请求,裁军!
他早已有了全盘的计划,收到圣旨之后,他们便开始了裁军大计。
首先,从福建开始,步卒先裁撤五千,因为这会儿浙闽两地的水师精锐几乎都在福建,海盗和倭寇根本就不敢来撒野,陆上自然没什么危险了。
当然,他也不可能一把将所有步卒全部裁撤掉,要是海盗和倭寇收到这个消息,肯定会想尽办法登陆劫掠,所以,这裁军只能一步一步来。
紧接着,他又将南直隶的步卒裁撤了五千,因为那里已经有了新型战船组成的船队,安全上同样没有多大问题了。
接下来便是浙江、广东和山东了,总之,新型战船组成的船队配备到哪里,哪里的步卒便裁撤一半。
这样一来,步卒便会逐渐缩减到两万五千左右,至于什么时候裁撤到一万五千人马,那自然要等到海盗和倭寇彻底清剿完之后了,毕竟,他这会儿并不是真没钱,他的主要目标也不是为了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