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胤禟仿佛非常感动于八哥的选择,??而又愧疚于自己提出这般为难人的选择。为此似乎主动揭过这一桩事,是让胤禩就当没听过如此离谱的选择题。
有了这一台阶,气氛仿佛能重新融洽起来。
郭络罗氏的心情也不错,??尽管胤禩没选择救她,??但能为她殉情足以证明真心一片。
心情好,便也对老九和颜悦色不少。“九弟,??这次让宜妃娘娘受委屈了。是我做事不周到,明天一定入宫向娘娘赔礼。”
胤禩暗暗松了一口气,??福晋与九弟能好好说话,那就再好不过。
他也立刻帮着劝胤禟消气,“下次,??我一定会关照福晋谨慎行事。明天,我与福晋一起向宜妃娘娘去道歉。”
“八哥,??我看入宫的事缓一缓吧。”
胤禟说得无奈,又似乎是真心话。
这是苦笑着说:“额娘正在气头上,而且近期确实有些食欲不振,??你们暂时就别去碰钉子。否则以额娘的硬脾气,??本来只有三分火气,??瞧着你们登门也变成了八分火气。“
宜妃娘娘性情直爽,??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却是不适合在她气头上去她面前晃悠。
这是以往的经验总结。
胤禟没少惹宜妃生气,而胤禩也瞧在了眼里。
此刻,??胤禩听了这番话,也不愿招惹宜妃发更大的脾气。
“那好,??等过了这一阵,我与福晋一起进宫。快吃午饭了,先一起吃饭。回头你把几张上好的皮毛捎回去,??是我在木兰围场专程给你猎的生辰礼。”
“多谢八哥,我今年冬天的斗篷有着落了。”
胤禟笑着道谢,心里却想着宜妃前天说的话。
当时,宜妃预判如果告之胤禩进宫后会增大她的怒火,这人势必不会再坚持尽快去道歉。
殊不知,有时可以战略性规避怒火,有时却不能等一段时间再道歉。
无伤大雅的小错能等人过了气头再说,但原则性或大利益受损的错误怎么能让苦主等一等。
宜妃说得直白,要是老八夫妻来看她,她肯定不会给好脸色,把人晾在门口一两个时辰算少的。
哪怕知道她会发火,甚至在这段时间上门会激怒得罪她,却不能是胤禩与郭络罗氏避而不来的理由。
做错了事该有直面的勇气,更要有程门立雪的诚意让她消火,而不是取巧地拖一拖等到事态平息。
不愿得罪人,八面玲珑是种长处。
但过犹不及,过度圆滑就不能待人以诚,何尝不是一种缺乏担当。
宜妃让小儿子不信的话就尽管试试,看胤禩有何反应,是否愿意立刻进宫直面几倍怒气。
胤禟在听到亲娘提议时,根本没有动试探之心。
世事难料,今是昨非。本不会问的问题问了,本不会试探的话也出了口。
告诉八哥进宫可能会直面宜妃成倍怒火,八哥还真就回避了。
这是胤禩足够相信自己的话?还是没有足够的道歉诚意呢?
胤禟确定如果换成四哥绝不会因此就推迟道歉,极有可能反过来把他训一顿,让他必须要正视错误。
人与人终是不同,而没有什么能一成不变。
再不愿承认,但事实摆在了面前。
他与八哥走上了岔路,意识到时却不想回头。
胤禩给过他渴望的兄弟情分,现在也不是不在意他了,只是掺杂了太多其他因素。
郭络罗氏固然是引爆问题的引线,可正如胤祺讲的,八福晋有问题也是胤禩放纵的。
胤禩从来都不纠正郭络罗氏,对其性情骄纵、不尊重他人意愿没有表示过明确反对。
假设夫妻俩关系不好,还能说是劝诫无果,但谁人看不出郭络罗氏能被老八哄住。
八哥最在意的,只有其自身利益得失。
现实宛如一桶冰水当头浇下,让胤禟冻到牙齿打颤,而冷到了骨子了。
人为了自己打算固然没错,但太自私自利就叫人心寒。
尤其是你自认两人亲厚到不分彼此,心甘情愿为这个人两肋插刀。
他却三番两次无视你的真实需求,并且反手背后捅你一刀。事后更得不到他做出诚意道歉,而这人只会给自认为合适的赔礼。
当深刻认知到了与胤禩对待彼此的差异,就是再缺心眼也不想回头了。
今天在八爷府吃的午饭,气氛与以往没有半点不同。
离开时,胤禟回头深深看了一眼廉郡王府大门。
他对这里太熟悉,熟悉到能清楚指出石狮子的哪颗牙齿上有小黑点。今天蓦然发现此地太过陌生,陌生到让他没了丝毫留恋。
过去那些年,在八哥身边是实打实地拥有过快乐。
那他也不去责问胤禩能加封廉郡王,其中那些人脉结交究竟耗费了自己多少真金白银,就当银货两讫了。
“爷,不坐马车吗?”
小路子发现九爷没朝路边静候的马车方向走,这是要去别的地方吗?
“吃得有点多,今天走回家,消消食。”
胤禟意兴阑珊说着,而一步步距离八爷府越来越远。
秋风落叶黄。
原来,真正决意远离一个人是悄无声息的。
没有争吵,不再计算过往得失。正因如此,也绝无回头的可能。
接下来的几个月不会有空闲让他伤感。
且不谈皇家理学院开学,更是要清理重整手下的产业,进行一批大换血。
上个月仅仅针对郭络罗氏做出反应,是警告了所有手下不能再听从八福晋的指令,如今意识到了要与胤禩切割开来。
整个过程肯定不会轻松,但下定决心去做的话也不必怕艰难。
早些年,康熙没给半点支持而且还打压他经商,也不是照样让他顶着压力做出来了。
如今情况再糟糕也好过当初。
况且有心研究统一铸币的课题,不妨也趁此机会把地方上不够一条心的管事与合作商给踢走。
人得忙一些。
忙起来,没功夫悼念或是早就变质消失的兄弟情。
九月二十五,皇家理学院正式开始授课。
这要说一说,康熙最终没有采取一言堂的方式决定学员名单。
九月初,他先放出了课程表。
每月上课二十四天,每次两个半时辰,而中场休息一炷香时间。第一学期为时两个半月,到春节前夕结课。
之所以先明确课程所需时间,因为采取了自愿报名式决定首批学员名单。
简单说来,生源分为两部分。
一批是被要求参加摸底考的宗亲勋贵子弟。
除了皇上特批奖励雍郡王成绩优异不必上课,也给其余人一次是否主动进修的选择权。
递折子向皇上写明白为什么不来。
因为公务繁忙、对数理格物着实没有任何兴趣等等,各种理由只要你敢写就行。
选择机会仅此一次。
现在不敢向皇上讲实话,课程中发生早退、迟到、不认真完成功课等错误,是一定会被严厉惩罚的。
这批学生之外,还有面向民间的招生。
五月中旬摸底考结束后,朝廷就放出消息。
对数理有偏好的读书人,通过州县推举作保上京,只要能通过八月下旬的测试就能一起入学。
每个州县的名额有限制,因为地理交通的限制也会有人来不及赶到京城,只能等以后再有机会。
九月初,学生名单最终出炉。
参加过摸底考的学生,只有两个人没来。老大与太子都说手上政务多,无法保证按时按点上课。其余人也许有逃课的心,但没那个胆量直接告诉皇上。
康熙对胤禔、胤礽的申请不置一词地批准了。
另一方面,民间的考生却比他预想得要多。哪怕早就预测到会有人愿意来报考理学院,因为这是一条与京城权贵结交的道路,但意外地发现通过考试的人数挺多的。
俗话说得对,高手在民间。
而通过检测的五十三位读书人都有一个特点,在以往科举中表现平平,八股文写得不怎么好。
或许,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康熙特意安排了一场加试,由他临场出题并且当场进行阅卷。
经过加试,高分考生全数通过,说明此前他们的分数真实,不存在替考现象。
虽然学生总数超出预计,但加三十多张座椅毫无困难。
至于教材方面,由「五三山人」编写。
康熙检校后,发现这套书没法在半个月内批量刊印。
因为活字印刷需要先有对应「字」的模板,而老四上呈的教材内容与以往的文言文全然不同,只能命人先进行手工抄书。
老四在教材中,摒弃了千年以来传统数理书的大段文字描述,引入了简洁易懂的符号与数字。
比如《数书九章》中的解答方式,“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1
这一类的文字叙述解题,都可以用符号、字母、公式简化代替。
符号与公式参考西洋书籍,但也有自我的创新。
因为一些符号在西洋书籍中被广泛使用,但也有一些未曾在西洋达成共识。例如乘号的表达,德意志的莱布尼茨认为用「·」,而英吉利的奥屈特认为用「x」。
这些不确定的部分交由康熙做最终定夺。
皇上想要把所有符号都换成他喜欢的也行。
雍郡王仅仅提出一个核心思想,编写教材是为让更多人读懂数理,所以便于理解最为重要。
康熙想搞创造,彰显大清在数理符号上的发明,那也得遵守基本法,所创符号要形象易懂且便于区分,比如不能乘号与加号傻傻分不清楚。
一目了然不只是符号,还有对计数的表达。
以文字计数笔画多,不如运用阿拉伯数字。
早在几百年前,宋朝就有阿拉伯数字的书籍传入,但始终不曾普及。哪怕是明末翻译西洋书籍,也将阿拉伯数字以汉字文字去表达。
111与一百一拾一,一目了然哪个更清晰易读,却是涉及到了书写规则。
西洋书籍的文字与数字都横着排版,大清袭历代的书籍方式竖着写。竖写时的阿拉伯数字,不似横着写分得清楚。
以111举例,三个「1」容易连成一条线,而造成运算错误。
要不要部分改变书写方式?
决定权最终还是交由皇上定夺。
康熙一开始就问过老四计划如何编写教材。
五月末,被告之了这些符号、公式、数字的变革理念,主体思想就是以简单表达取代复杂文字叙述。
哪怕是亲口给予批准,也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教材成品后依旧吃了一惊。
读书读明白了,先把书越读越厚,又再越读越薄。
从薄到厚,是有毅力能不断积累。再从厚到薄,是真正理解后的归纳总结。
康熙翻阅着教材,不由赞叹老四不只是学明白了,而且还能搞出一套办法把别人也给教明白。学生们能学多深,那要看个人的努力与否,以及天赋值不同了。
至于教材涉及到的数理表达改革,是给予了老四肯定与支持。
更是看到了老四面对繁琐棘手问题时,敢于挑战决心与付诸实践的行动。
最终,康熙决定数理格物书就用横向排版。
与过往书籍排版不同又如何,又不是第一次搞突破传统。
区别于汉字的从右向左书写,满文是从左往右成文。已经改了一次方向,再来一趟又何妨。
话是如此,由于教材内容的创新,对于授课老师提出了挑战。
让原计划的月初开学时间向后推迟了半个月,直到九月下旬正式开始教与学。
九月末,另一件事也尘埃落定。
本届选秀结束了。兵部尚书的女儿,十五岁的兆佳氏被指给胤祥成为十三福晋。
两人的婚期定在今年十一月初,只剩就一个多月做准备,却一点都不忙乱。
因为十三阿哥若非守孝三年,早就该成亲了。
他婚礼要准备的东西,可以说是早就备齐全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府邸,九月也能拎包入住。
最后的监工由雍郡王负责。
康熙抽空去瞧了一眼,十三府邸造得不错,老四的监工很到位。
但他不厚道地想老四最近可能有烦恼了,正是因为给胤祥的房子造得不错所导致的。
十月初二,理学院的第一个休假日。
胤祯不用上课,虽然他要协理牛痘推广接种,但一年多以来接种体系已经完善,平时也没要紧事务需处理。
听闻胤祥指婚的确切消息,也是该去道喜,顺带提前逛一逛十三府邸。
这一逛,胤祯委屈得不要不要的。
十三阿哥府,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全套玻璃窗装修,听说这是雍郡王自掏腰包给胤祥的分府与成婚贺礼。
大块玻璃窗首次在京城出现,是两年前的事了。
雍郡王驻扎玻璃厂,搞出了改良配方,实现大清能够自制的精美玻璃窗。
因为玻璃窗受到追捧,皇上特意开设了专产大玻璃的分厂。
即便玻璃厂分厂开设一年半载,但玻璃窗还是供不应求,而且价格高居不下。
作为改良创造者,雍郡王肯定享受一定特权。
他给谁送全套玻璃窗,能排在订单第二位,而第一位自是要制作皇上的单子。
不过,全京城或是大清地方上,多多少少有听闻雍郡王性情冷淡。
能让他主动送礼,还是送高调的玻璃窗,扳手指也算出来了人数。近两年,总用就送了一个人——德妃。
康熙与太后的玻璃窗不用雍郡王送,也不用其他皇子送。
这是康熙的旨意,乾清宫的玻璃走皇帝私库,不需要儿子献礼,而太后也走皇帝的私库。他想尽孝心,不让儿子们抢了头筹。
不用送礼,要尽孝心。
康熙给出这样的理由,其实另有深意。
玻璃窗的成本低廉,他是为数不多的知情者。可在外这玩意价格奇高,他要是儿子们买了,这份礼要不要还?
皇帝也是要还礼的。
不一定是出于礼尚往来,而是有时候该还礼不还,会被认为是对某个人有意见了。
明知会搞得复杂,不如一开始就自掏腰包。
康熙早就听老四提前报备过,他也同意了给十三家装全套玻璃窗。
目的不只是为了庆贺胤祥分府成亲,也有借机宣传推广玻璃窗的想法。让更多人购买,这笔经费是用来推广牛痘接种与其他传染病防治。
胤祯当然不知内情,他酸得牙疼。
四哥,明明是他的亲哥,为什么对十三比对他好?
四哥也监工了他的府邸修建。
难道因为十四府比十三府完工得早,时间没赶上,所以只能眼睁睁错过了全套玻璃窗的厚礼?
胤祯仿佛喝了整整一个荷花池的陈年老醋,直接策马朝着北郊庄子去了。
进了庄子,一个劲地催着侍从快去通传。
终是等来了回音,说是雍郡王在河边赏景,请十四爷去那里讲话。
胤祯脚步又快又急,三两下就超过前头引路的侍从。
靠近河岸,远远望到河边大树下的四哥。他也还不顾还隔着好一段距离,这就嚷嚷了起来。
“四哥!”
胤祯大喊:“你可伤到弟弟的心了。只见新人笑,不问旧人哭。你说,你究竟有几个好弟弟啊?!”
大树下,武拂衣没想到十四竟然嚎这一嗓子。
她立刻看向大树另一侧的胤禛,表情不能更明显。「你弟弟怎么这样了?这般拈酸吃醋的十四,一定是你惯出来的。」
胤禛:!
他要说几遍,很多事他都没有做过。
作者有话要说:1秦九韶所著《数书九章》第五卷第二题为:“问沙田一段,有三斜,其小斜一十三里,中斜一十四里,大斜一十五里。里法三百步。欲知为田几何。”
他所给出的方法:“术曰: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
胤禟仿佛非常感动于八哥的选择,??而又愧疚于自己提出这般为难人的选择。为此似乎主动揭过这一桩事,是让胤禩就当没听过如此离谱的选择题。
有了这一台阶,气氛仿佛能重新融洽起来。
郭络罗氏的心情也不错,??尽管胤禩没选择救她,??但能为她殉情足以证明真心一片。
心情好,便也对老九和颜悦色不少。“九弟,??这次让宜妃娘娘受委屈了。是我做事不周到,明天一定入宫向娘娘赔礼。”
胤禩暗暗松了一口气,??福晋与九弟能好好说话,那就再好不过。
他也立刻帮着劝胤禟消气,“下次,??我一定会关照福晋谨慎行事。明天,我与福晋一起向宜妃娘娘去道歉。”
“八哥,??我看入宫的事缓一缓吧。”
胤禟说得无奈,又似乎是真心话。
这是苦笑着说:“额娘正在气头上,而且近期确实有些食欲不振,??你们暂时就别去碰钉子。否则以额娘的硬脾气,??本来只有三分火气,??瞧着你们登门也变成了八分火气。“
宜妃娘娘性情直爽,??火气来得快去得也快,却是不适合在她气头上去她面前晃悠。
这是以往的经验总结。
胤禟没少惹宜妃生气,而胤禩也瞧在了眼里。
此刻,??胤禩听了这番话,也不愿招惹宜妃发更大的脾气。
“那好,??等过了这一阵,我与福晋一起进宫。快吃午饭了,先一起吃饭。回头你把几张上好的皮毛捎回去,??是我在木兰围场专程给你猎的生辰礼。”
“多谢八哥,我今年冬天的斗篷有着落了。”
胤禟笑着道谢,心里却想着宜妃前天说的话。
当时,宜妃预判如果告之胤禩进宫后会增大她的怒火,这人势必不会再坚持尽快去道歉。
殊不知,有时可以战略性规避怒火,有时却不能等一段时间再道歉。
无伤大雅的小错能等人过了气头再说,但原则性或大利益受损的错误怎么能让苦主等一等。
宜妃说得直白,要是老八夫妻来看她,她肯定不会给好脸色,把人晾在门口一两个时辰算少的。
哪怕知道她会发火,甚至在这段时间上门会激怒得罪她,却不能是胤禩与郭络罗氏避而不来的理由。
做错了事该有直面的勇气,更要有程门立雪的诚意让她消火,而不是取巧地拖一拖等到事态平息。
不愿得罪人,八面玲珑是种长处。
但过犹不及,过度圆滑就不能待人以诚,何尝不是一种缺乏担当。
宜妃让小儿子不信的话就尽管试试,看胤禩有何反应,是否愿意立刻进宫直面几倍怒气。
胤禟在听到亲娘提议时,根本没有动试探之心。
世事难料,今是昨非。本不会问的问题问了,本不会试探的话也出了口。
告诉八哥进宫可能会直面宜妃成倍怒火,八哥还真就回避了。
这是胤禩足够相信自己的话?还是没有足够的道歉诚意呢?
胤禟确定如果换成四哥绝不会因此就推迟道歉,极有可能反过来把他训一顿,让他必须要正视错误。
人与人终是不同,而没有什么能一成不变。
再不愿承认,但事实摆在了面前。
他与八哥走上了岔路,意识到时却不想回头。
胤禩给过他渴望的兄弟情分,现在也不是不在意他了,只是掺杂了太多其他因素。
郭络罗氏固然是引爆问题的引线,可正如胤祺讲的,八福晋有问题也是胤禩放纵的。
胤禩从来都不纠正郭络罗氏,对其性情骄纵、不尊重他人意愿没有表示过明确反对。
假设夫妻俩关系不好,还能说是劝诫无果,但谁人看不出郭络罗氏能被老八哄住。
八哥最在意的,只有其自身利益得失。
现实宛如一桶冰水当头浇下,让胤禟冻到牙齿打颤,而冷到了骨子了。
人为了自己打算固然没错,但太自私自利就叫人心寒。
尤其是你自认两人亲厚到不分彼此,心甘情愿为这个人两肋插刀。
他却三番两次无视你的真实需求,并且反手背后捅你一刀。事后更得不到他做出诚意道歉,而这人只会给自认为合适的赔礼。
当深刻认知到了与胤禩对待彼此的差异,就是再缺心眼也不想回头了。
今天在八爷府吃的午饭,气氛与以往没有半点不同。
离开时,胤禟回头深深看了一眼廉郡王府大门。
他对这里太熟悉,熟悉到能清楚指出石狮子的哪颗牙齿上有小黑点。今天蓦然发现此地太过陌生,陌生到让他没了丝毫留恋。
过去那些年,在八哥身边是实打实地拥有过快乐。
那他也不去责问胤禩能加封廉郡王,其中那些人脉结交究竟耗费了自己多少真金白银,就当银货两讫了。
“爷,不坐马车吗?”
小路子发现九爷没朝路边静候的马车方向走,这是要去别的地方吗?
“吃得有点多,今天走回家,消消食。”
胤禟意兴阑珊说着,而一步步距离八爷府越来越远。
秋风落叶黄。
原来,真正决意远离一个人是悄无声息的。
没有争吵,不再计算过往得失。正因如此,也绝无回头的可能。
接下来的几个月不会有空闲让他伤感。
且不谈皇家理学院开学,更是要清理重整手下的产业,进行一批大换血。
上个月仅仅针对郭络罗氏做出反应,是警告了所有手下不能再听从八福晋的指令,如今意识到了要与胤禩切割开来。
整个过程肯定不会轻松,但下定决心去做的话也不必怕艰难。
早些年,康熙没给半点支持而且还打压他经商,也不是照样让他顶着压力做出来了。
如今情况再糟糕也好过当初。
况且有心研究统一铸币的课题,不妨也趁此机会把地方上不够一条心的管事与合作商给踢走。
人得忙一些。
忙起来,没功夫悼念或是早就变质消失的兄弟情。
九月二十五,皇家理学院正式开始授课。
这要说一说,康熙最终没有采取一言堂的方式决定学员名单。
九月初,他先放出了课程表。
每月上课二十四天,每次两个半时辰,而中场休息一炷香时间。第一学期为时两个半月,到春节前夕结课。
之所以先明确课程所需时间,因为采取了自愿报名式决定首批学员名单。
简单说来,生源分为两部分。
一批是被要求参加摸底考的宗亲勋贵子弟。
除了皇上特批奖励雍郡王成绩优异不必上课,也给其余人一次是否主动进修的选择权。
递折子向皇上写明白为什么不来。
因为公务繁忙、对数理格物着实没有任何兴趣等等,各种理由只要你敢写就行。
选择机会仅此一次。
现在不敢向皇上讲实话,课程中发生早退、迟到、不认真完成功课等错误,是一定会被严厉惩罚的。
这批学生之外,还有面向民间的招生。
五月中旬摸底考结束后,朝廷就放出消息。
对数理有偏好的读书人,通过州县推举作保上京,只要能通过八月下旬的测试就能一起入学。
每个州县的名额有限制,因为地理交通的限制也会有人来不及赶到京城,只能等以后再有机会。
九月初,学生名单最终出炉。
参加过摸底考的学生,只有两个人没来。老大与太子都说手上政务多,无法保证按时按点上课。其余人也许有逃课的心,但没那个胆量直接告诉皇上。
康熙对胤禔、胤礽的申请不置一词地批准了。
另一方面,民间的考生却比他预想得要多。哪怕早就预测到会有人愿意来报考理学院,因为这是一条与京城权贵结交的道路,但意外地发现通过考试的人数挺多的。
俗话说得对,高手在民间。
而通过检测的五十三位读书人都有一个特点,在以往科举中表现平平,八股文写得不怎么好。
或许,这就是术业有专攻。
康熙特意安排了一场加试,由他临场出题并且当场进行阅卷。
经过加试,高分考生全数通过,说明此前他们的分数真实,不存在替考现象。
虽然学生总数超出预计,但加三十多张座椅毫无困难。
至于教材方面,由「五三山人」编写。
康熙检校后,发现这套书没法在半个月内批量刊印。
因为活字印刷需要先有对应「字」的模板,而老四上呈的教材内容与以往的文言文全然不同,只能命人先进行手工抄书。
老四在教材中,摒弃了千年以来传统数理书的大段文字描述,引入了简洁易懂的符号与数字。
比如《数书九章》中的解答方式,“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1
这一类的文字叙述解题,都可以用符号、字母、公式简化代替。
符号与公式参考西洋书籍,但也有自我的创新。
因为一些符号在西洋书籍中被广泛使用,但也有一些未曾在西洋达成共识。例如乘号的表达,德意志的莱布尼茨认为用「·」,而英吉利的奥屈特认为用「x」。
这些不确定的部分交由康熙做最终定夺。
皇上想要把所有符号都换成他喜欢的也行。
雍郡王仅仅提出一个核心思想,编写教材是为让更多人读懂数理,所以便于理解最为重要。
康熙想搞创造,彰显大清在数理符号上的发明,那也得遵守基本法,所创符号要形象易懂且便于区分,比如不能乘号与加号傻傻分不清楚。
一目了然不只是符号,还有对计数的表达。
以文字计数笔画多,不如运用阿拉伯数字。
早在几百年前,宋朝就有阿拉伯数字的书籍传入,但始终不曾普及。哪怕是明末翻译西洋书籍,也将阿拉伯数字以汉字文字去表达。
111与一百一拾一,一目了然哪个更清晰易读,却是涉及到了书写规则。
西洋书籍的文字与数字都横着排版,大清袭历代的书籍方式竖着写。竖写时的阿拉伯数字,不似横着写分得清楚。
以111举例,三个「1」容易连成一条线,而造成运算错误。
要不要部分改变书写方式?
决定权最终还是交由皇上定夺。
康熙一开始就问过老四计划如何编写教材。
五月末,被告之了这些符号、公式、数字的变革理念,主体思想就是以简单表达取代复杂文字叙述。
哪怕是亲口给予批准,也早有心理准备,但看到教材成品后依旧吃了一惊。
读书读明白了,先把书越读越厚,又再越读越薄。
从薄到厚,是有毅力能不断积累。再从厚到薄,是真正理解后的归纳总结。
康熙翻阅着教材,不由赞叹老四不只是学明白了,而且还能搞出一套办法把别人也给教明白。学生们能学多深,那要看个人的努力与否,以及天赋值不同了。
至于教材涉及到的数理表达改革,是给予了老四肯定与支持。
更是看到了老四面对繁琐棘手问题时,敢于挑战决心与付诸实践的行动。
最终,康熙决定数理格物书就用横向排版。
与过往书籍排版不同又如何,又不是第一次搞突破传统。
区别于汉字的从右向左书写,满文是从左往右成文。已经改了一次方向,再来一趟又何妨。
话是如此,由于教材内容的创新,对于授课老师提出了挑战。
让原计划的月初开学时间向后推迟了半个月,直到九月下旬正式开始教与学。
九月末,另一件事也尘埃落定。
本届选秀结束了。兵部尚书的女儿,十五岁的兆佳氏被指给胤祥成为十三福晋。
两人的婚期定在今年十一月初,只剩就一个多月做准备,却一点都不忙乱。
因为十三阿哥若非守孝三年,早就该成亲了。
他婚礼要准备的东西,可以说是早就备齐全了。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府邸,九月也能拎包入住。
最后的监工由雍郡王负责。
康熙抽空去瞧了一眼,十三府邸造得不错,老四的监工很到位。
但他不厚道地想老四最近可能有烦恼了,正是因为给胤祥的房子造得不错所导致的。
十月初二,理学院的第一个休假日。
胤祯不用上课,虽然他要协理牛痘推广接种,但一年多以来接种体系已经完善,平时也没要紧事务需处理。
听闻胤祥指婚的确切消息,也是该去道喜,顺带提前逛一逛十三府邸。
这一逛,胤祯委屈得不要不要的。
十三阿哥府,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全套玻璃窗装修,听说这是雍郡王自掏腰包给胤祥的分府与成婚贺礼。
大块玻璃窗首次在京城出现,是两年前的事了。
雍郡王驻扎玻璃厂,搞出了改良配方,实现大清能够自制的精美玻璃窗。
因为玻璃窗受到追捧,皇上特意开设了专产大玻璃的分厂。
即便玻璃厂分厂开设一年半载,但玻璃窗还是供不应求,而且价格高居不下。
作为改良创造者,雍郡王肯定享受一定特权。
他给谁送全套玻璃窗,能排在订单第二位,而第一位自是要制作皇上的单子。
不过,全京城或是大清地方上,多多少少有听闻雍郡王性情冷淡。
能让他主动送礼,还是送高调的玻璃窗,扳手指也算出来了人数。近两年,总用就送了一个人——德妃。
康熙与太后的玻璃窗不用雍郡王送,也不用其他皇子送。
这是康熙的旨意,乾清宫的玻璃走皇帝私库,不需要儿子献礼,而太后也走皇帝的私库。他想尽孝心,不让儿子们抢了头筹。
不用送礼,要尽孝心。
康熙给出这样的理由,其实另有深意。
玻璃窗的成本低廉,他是为数不多的知情者。可在外这玩意价格奇高,他要是儿子们买了,这份礼要不要还?
皇帝也是要还礼的。
不一定是出于礼尚往来,而是有时候该还礼不还,会被认为是对某个人有意见了。
明知会搞得复杂,不如一开始就自掏腰包。
康熙早就听老四提前报备过,他也同意了给十三家装全套玻璃窗。
目的不只是为了庆贺胤祥分府成亲,也有借机宣传推广玻璃窗的想法。让更多人购买,这笔经费是用来推广牛痘接种与其他传染病防治。
胤祯当然不知内情,他酸得牙疼。
四哥,明明是他的亲哥,为什么对十三比对他好?
四哥也监工了他的府邸修建。
难道因为十四府比十三府完工得早,时间没赶上,所以只能眼睁睁错过了全套玻璃窗的厚礼?
胤祯仿佛喝了整整一个荷花池的陈年老醋,直接策马朝着北郊庄子去了。
进了庄子,一个劲地催着侍从快去通传。
终是等来了回音,说是雍郡王在河边赏景,请十四爷去那里讲话。
胤祯脚步又快又急,三两下就超过前头引路的侍从。
靠近河岸,远远望到河边大树下的四哥。他也还不顾还隔着好一段距离,这就嚷嚷了起来。
“四哥!”
胤祯大喊:“你可伤到弟弟的心了。只见新人笑,不问旧人哭。你说,你究竟有几个好弟弟啊?!”
大树下,武拂衣没想到十四竟然嚎这一嗓子。
她立刻看向大树另一侧的胤禛,表情不能更明显。「你弟弟怎么这样了?这般拈酸吃醋的十四,一定是你惯出来的。」
胤禛:!
他要说几遍,很多事他都没有做过。
作者有话要说:1秦九韶所著《数书九章》第五卷第二题为:“问沙田一段,有三斜,其小斜一十三里,中斜一十四里,大斜一十五里。里法三百步。欲知为田几何。”
他所给出的方法:“术曰:以少广求之。以小斜幂并大斜幂,减中斜幂,余半之,自乘于上;以小斜幂乘大斜幂,减上,余四约之,为实;一为从隅;开平方,得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