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历史的转折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一路西行,遍览大唐西部山河风光。出玉门关,李泰等人在敦煌城停留了数天,四处观赏,尤其是玉门关与阳关。
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自西汉张骞“凿空”,出使西域以来,通过玉门关这座海关,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瓜果等名优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此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玉门关又称方盘城,耸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墙高达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玉门关与阳关同时设置。西汉时为玉门都尉治所。王莽篡位后不久,丝路中断,此关封闭。但自东汉建武至延光一百余年中,丝绸之路又三通三绝。东汉时,玉门关已改为玉门都尉所辖。两晋南北朝以来战争频繁,又因中西方海上交通日益兴盛,丝绸之路呈现出衰颓迹象。到隋唐之际,晋昌(安西县)到伊吾(哈密市)的大道畅通,又是捷径,玉门关迁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从此,旧玉门关就逐渐衰败了。关口湮没,长城坍塌,路无人迹,终于沦为废墟。昔日车水马龙、驼铃叮呼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再现,成了“春风不度”的荒漠寂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看着那在自己梦中多次出现的场景,李泰不禁痴迷,这就是玉门关啊,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来到这里。是啊,这里就是传统意思上的敦煌玉门关啊。
李漱因为不适应这环境,故而没有跟来,黛丽雅也被李泰叫去照顾李漱,自己可以尽情地沉醉于历史母亲的怀抱。在玉门关,李泰整整呆了一天,直到深夜,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三哥,是否面对这历史名城,你也有向西,一探丝绸之路真面目的想法,你是否想看看,这丝绸之路的魅力到底是何等的强大。可以令着如此多人来争夺,可以令西方那么多人向往,你也否也如我一般,想要看看,有多少人的愿望是,有剩之年,可以到达东圣神州——大唐。
当面对玉门关时,李泰有种疯狂呐喊的冲动,他想骄傲地对全世界,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要,是通往西域的起,是沟通西域与中原的转折。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先辈们,将来自东方的文化、物品等带到了西方,是他们传播了华夏文明,是他们将华夏文明发扬光大,是他们令全世界都知道,在那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繁华、强盛的民族——华夏!有最强大的帝国,曾经的汉朝与现在的唐朝!
看过玉门关,李泰来到历史的另一见证地——阳关。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广为流传。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阳关,自王维笔下,便成了凄凉委婉的代名词啊!
李泰心中坚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不管是玉门关也好,阳关也罢。这些将都不会再成为历史,被历史所掩埋。凭着打通与中亚的联系,对中亚的掌控之后,阳关、玉门,这将会是见证华夏民族,见证大唐成为世上最辉煌的帝国,最强大的民族的要塞。它们将会见到新的多元化文明的大唐出现,会见证到,大唐真正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历史的脚步,将会随着大唐转动,大唐会成为对历史进步与否的决定人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其后,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强盛的匈奴以":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威势,对西汉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并且经常骚扰掠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继位后,采取武力防御和主动进攻两者兼用的战略,大破匈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顺利地从乌孙凯旋而归。从此,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张骞":凿空":之行,是中西交通史上的创举,为促进中外以及中原同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西汉之后,丝绸之路时常断绝。
唐朝初期,在河西设肃、瓜、沙三州。河西全部归唐所属。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举铲除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确保了丝路占道的畅通。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非常兴盛。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窟,保存到现在的有232窟。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回,经敦煌回到长安。
李泰此次西行,却无疑将整个大唐的目光西移,让华夏民族关注的重心移动了一下,略微向西偏了一些。那就是高昌,侯君集将西灭高昌,这个西域极为重要的地方。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毫不夸张的,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鼎鼎大名的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公元629年,为了提高佛教学水平,29岁的玄奘,不畏杀身之祸,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
大唐灭亡高昌之后,将带来极多的利益,首先是丝绸之路的畅通,其次是对西突厥的示威,将他们在西域的影响力降低。高昌王麴文泰早在贞观四年就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唐太宗李世民,贡献方物。后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原本的战争提前了将近两个月,不得不这是穿越的后遗症。
PS:有些时候真的写得不好,大家也不必留情,喜欢的看看,不喜欢的就算了,就这么接着写了,本人也一直在思考一些其他题材,可能无法做到专心,所以写得不好,请见谅,不求收藏了,谢谢支持.
一路西行,遍览大唐西部山河风光。出玉门关,李泰等人在敦煌城停留了数天,四处观赏,尤其是玉门关与阳关。
玉门关,是丝绸之路通往北道的咽喉要隘。自西汉张骞“凿空”,出使西域以来,通过玉门关这座海关,中原的丝绸和茶叶等物品源源不断地输向西方各国。而西域诸国的葡萄瓜果等名优特产和宗教文化相继传入中原。此时玉门关,驼铃悠悠,人喊马嘶,商队络绎,使者往来,一派繁荣景象。
玉门关又称方盘城,耸立在敦煌城西北90公里处的一个沙石岗上。关城呈方形,四周城垣保存完好,为黄胶土夯筑,开西北两门。城墙高达10米,上宽3米,下宽5米,上有女墙,下有马道,人马可直达。登上古关,举目远眺,四周沼泽遍布,沟壑纵横,长城蜿蜒,烽燧兀立,胡杨挺拔,泉水碧绿。红柳花红,芦苇摇曳,与古关雄姿交相辉映,使你心驰神往,百感交集,怀古之情,油然而生。
玉门关与阳关同时设置。西汉时为玉门都尉治所。王莽篡位后不久,丝路中断,此关封闭。但自东汉建武至延光一百余年中,丝绸之路又三通三绝。东汉时,玉门关已改为玉门都尉所辖。两晋南北朝以来战争频繁,又因中西方海上交通日益兴盛,丝绸之路呈现出衰颓迹象。到隋唐之际,晋昌(安西县)到伊吾(哈密市)的大道畅通,又是捷径,玉门关迁至今安西县双塔堡附近。从此,旧玉门关就逐渐衰败了。关口湮没,长城坍塌,路无人迹,终于沦为废墟。昔日车水马龙、驼铃叮呼的繁华景象已不复再现,成了“春风不度”的荒漠寂野。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看着那在自己梦中多次出现的场景,李泰不禁痴迷,这就是玉门关啊,真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还能来到这里。是啊,这里就是传统意思上的敦煌玉门关啊。
李漱因为不适应这环境,故而没有跟来,黛丽雅也被李泰叫去照顾李漱,自己可以尽情地沉醉于历史母亲的怀抱。在玉门关,李泰整整呆了一天,直到深夜,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三哥,是否面对这历史名城,你也有向西,一探丝绸之路真面目的想法,你是否想看看,这丝绸之路的魅力到底是何等的强大。可以令着如此多人来争夺,可以令西方那么多人向往,你也否也如我一般,想要看看,有多少人的愿望是,有剩之年,可以到达东圣神州——大唐。
当面对玉门关时,李泰有种疯狂呐喊的冲动,他想骄傲地对全世界,这里,就是丝绸之路的要,是通往西域的起,是沟通西域与中原的转折。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先辈们,将来自东方的文化、物品等带到了西方,是他们传播了华夏文明,是他们将华夏文明发扬光大,是他们令全世界都知道,在那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繁华、强盛的民族——华夏!有最强大的帝国,曾经的汉朝与现在的唐朝!
看过玉门关,李泰来到历史的另一见证地——阳关。提起阳关,人们马上会想到一首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代大诗人王维的这首杰作,可谓千古绝句,经配曲吟唱,广为流传。
阳关位于河西走廊的敦煌市西南七十公里南湖乡“古董滩”上,因坐落在玉门关之南而取名阳关。阳关,始建于汉武帝元鼎年间,在河西“列四郡、据两关”,阳关即是两关之一。阳关作为通往西域的门户,又是丝绸之路南道的重要关隘,是古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据史料记载,西汉时为阳关都尉治所,魏晋时,在此设置阳关县,唐代设寿昌县。宋元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衰落,阳关也因此被逐渐废弃。旧《敦煌县志》把玉门关与阳关合称“两关遗迹”列敦煌八景之一。
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自古以来,阳关在人们心中,总是凄凉悲惋,寂寞荒凉。阳关,自王维笔下,便成了凄凉委婉的代名词啊!
李泰心中坚信,凭借自己的努力,不管是玉门关也好,阳关也罢。这些将都不会再成为历史,被历史所掩埋。凭着打通与中亚的联系,对中亚的掌控之后,阳关、玉门,这将会是见证华夏民族,见证大唐成为世上最辉煌的帝国,最强大的民族的要塞。它们将会见到新的多元化文明的大唐出现,会见证到,大唐真正成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历史的脚步,将会随着大唐转动,大唐会成为对历史进步与否的决定人
盛大辉煌的敦煌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原始社会末期,中原部落战争失败后被迁徙到河西的三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以狩猎为主,开始掌握了原始的农业生产技术。其后,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西汉初年,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迫使月氏人西迁徙于两河流域(锡尔河、阿姆河)。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强盛的匈奴以":控弦之士三十余万":的威势,对西汉王朝构成了严重威胁,并且经常骚扰掠夺。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继位后,采取武力防御和主动进攻两者兼用的战略,大破匈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顺利地从乌孙凯旋而归。从此,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张骞":凿空":之行,是中西交通史上的创举,为促进中外以及中原同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西汉之后,丝绸之路时常断绝。
唐朝初期,在河西设肃、瓜、沙三州。河西全部归唐所属。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唐太宗李世民一举铲除东西大道上以西突厥为主的障碍,确保了丝路占道的畅通。唐代的敦煌同全国一样,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佛教非常兴盛。莫高窟开窟数量多达1000余窟,保存到现在的有232窟。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异常高的艺术水平,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唐玄奘到印度取经返回,经敦煌回到长安。
李泰此次西行,却无疑将整个大唐的目光西移,让华夏民族关注的重心移动了一下,略微向西偏了一些。那就是高昌,侯君集将西灭高昌,这个西域极为重要的地方。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毫不夸张的,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鼎鼎大名的唐代佛教高僧玄奘,公元629年,为了提高佛教学水平,29岁的玄奘,不畏杀身之祸,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
大唐灭亡高昌之后,将带来极多的利益,首先是丝绸之路的畅通,其次是对西突厥的示威,将他们在西域的影响力降低。高昌王麴文泰早在贞观四年就曾亲自到长安觐见唐太宗李世民,贡献方物。后麴文泰依附西突厥,阻遏西域各国通过其境向唐入贡,并发兵袭扰内附的伊吾(都今新疆哈密)、焉耆(都员渠,今新疆焉耆西南)等国。由于高昌位于唐王朝通往西域各国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重要,故唐太宗决心除掉这个障碍。原本的战争提前了将近两个月,不得不这是穿越的后遗症。
PS:有些时候真的写得不好,大家也不必留情,喜欢的看看,不喜欢的就算了,就这么接着写了,本人也一直在思考一些其他题材,可能无法做到专心,所以写得不好,请见谅,不求收藏了,谢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