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出此下策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对于东北的局势,李嘉确实有些鞭长莫及,小小的渤海国刚复国没几年又分裂了,对于抗契丹力量而言,也是个不小的损失。
契丹人蛇吞象,渤海国毕竟是个上百万人口的半农耕国家,吞下渤海国后又吐出来一半,但最精华的部分早已经进了肚子。
况且,契丹才多少人?光是燕云的汉人二十万户,就差不多百万人了,已经消化不良了,若是再吞了上百万人口的渤海人,以及原先的渤海人,蒙古、林中人等番人近百万人,大辽就人口换代了。
契丹人以小御大,人口不过三十余万,依靠其他番部,才压制了燕云汉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的数目不断地增加,到了辽国被金国灭亡时,汉人丁口两百多万,契丹人汉化也是一定的。
人口多?消化不良?我不嫌多。
对于燕云的百万人口,李嘉确实是垂涎若滴,但目前却不敢招惹辽人,毕竟契丹马这个庞大资源还在他们手里,李嘉就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渤海人却可以啊!
“渤海人汉化的如何?”虽然在历史书上知道渤海人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但这些东西后世都烂大街了,朝鲜,越南,琉球,哪个没自己称呼过?不能太信。
“渤海国本靺鞨种,自前唐明皇陛下受封渤海郡王以来,一直仰慕中原,国内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皆以识汉字为荣,据前唐史料记载,丁口过百万……”
王宁王判官面对李都督的提问,一向是胸有成竹,读书多了自然是好的,很流畅地就说了出来。
对于这种博闻强记的功夫,李嘉实在佩服,也很羡慕,奈何是天赋,强求不得,感叹道:
“可惜了,‘海东盛国’,被契丹人给吞了,若是没有渤海人的铁器,耕种,契丹人哪能有今日之强?又何以欺压中原?”
渤海人其实与女真人很像,都是半渔猎半农耕的种族,比契丹人这种半游牧的还要强些,不过汉化了多年,骨子里的热血早就磨灭了,加上是王朝末期,自然抵不过野蛮的契丹人。
“听闻辽东半岛强行迁徙了百万渤海人,高丽境内也有数十万,在这个乱世,可不能浪费!”李嘉叹了口气,对着王宁道:
“从府库中掏些钱来,去契丹或者高丽那里换些渤海人,不论是兵士,农夫,咱们都是多多益善!”
“府库目前还算充盈,可以提出一笔钱,可是这些渤海人买下来,安置在哪里?”
王宁眉头皱成了八字,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东西,在此时还没有流行下来,他也不在意这些,甚至多些丁口更好集聚力量。
只有在宋朝时,打不过人家,为了凝聚人心,更是为了让百姓艰难困苦中不要造反,才大肆宣扬,希望用外力来解决内压。
“土地岭南有的是,好多荒山野岭还未开辟,只是,北人南下,光是水土不服,就得损耗过半,有些折本了……”
李嘉拍了拍脑袋,确实,这个时代水土不服确实要人命,古人害怕流放也是如此,五代乱世,从湖南南下的汉人岂止数十万,但真正存活下来的,不到三成。
就算适应了,但岭南湿气太重,毒蛇瘴气防不胜防,丈夫早夭,李嘉之父李维不到五十,养尊处优多年,风湿已经非常严重了。
他自己也怕,长期待在这地方,又不是二十一世纪,哪怕在番禺,他也想去中原。
就算中原不行,也要去江南待着,岭南不适合长待。
“海南不行,太热,小琉球不行,更是危险,济州岛不行,太小了,如今之计,只能去日本了……”
“前一阵子不是在九州岛开了金矿吗?九州岛人口本来就少,还没有开荒太多,强占一块地方也是可行的,与辽东也不远,气候也适合……”
李嘉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
九州岛本来就偏僻,听闻人口也不过十来万,若是把几十万人迁徙到九州岛,顺便还能造成既定事实,霸占了这个岛。
然后经营个几年,以后北上,都是一个不错的营地,还能充当去日本的前站,不论是经商还是什么,都挺方便的。
“让商会的人去与那些契丹贵族商议一下,购买一些渤海奴隶,然后安置到菱刈那里去,开矿人手也不够……”
“是——”王宁很果断地答应下来,用笔记下,等到回去他的办公地后,会交待给那些书办……
作为都督府判官,确实很难,不仅要处理朝廷的事务,还要帮助李都督处理李府家务,每天忙得团团转,这才几个月功夫,就有了许多白发。
李嘉也于心不忍,配置了一些书办给他,缓解一下压力,不过人家确实乐在其中,无奈,李都督只能平日里赏赐一些补品。
“对了,北面的潘崇彻潘将军怎么样了?还没有答复吗?”
既然决定要重新建立安南都护府,亲征交趾,那么北面那个数万兵马的潘将军,也不能放过了,不然李嘉刚走,人家就里应外合,把番禺城给战,岂不是功亏一篑?
所以,在亲征交趾之前,必须要把北面几万大军给解决了,不然李嘉寝食难安。
“暂且还没有答复,潘崇彻自幼就进了宫,深受中宗信赖,为人忠勇,平日里又体恤士卒,若是让他收兵,很难!”
王宁思虑了一会儿,随即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
“忠君吗?这样的人我喜欢,可惜无法收为己用!”李嘉叹了口气。
历史上潘崇彻在大宝二年,就因为宦官薛宗索贿不成,进了谗言,所以早早就寒了心,后来北宋攻入,哪怕手里掌握数万大军,也投降了。
南汉第一大将啊!李嘉非常眼馋。
“我的话不听,圣旨呢?刘家对他有恩,连皇帝的话都不听,只能是造反了,咱们把控粮草,这些时日对其军了解七七八八了,军力上又大于他……”
嘿嘿,如果圣旨不管用,只能出此下策了。
对于东北的局势,李嘉确实有些鞭长莫及,小小的渤海国刚复国没几年又分裂了,对于抗契丹力量而言,也是个不小的损失。
契丹人蛇吞象,渤海国毕竟是个上百万人口的半农耕国家,吞下渤海国后又吐出来一半,但最精华的部分早已经进了肚子。
况且,契丹才多少人?光是燕云的汉人二十万户,就差不多百万人了,已经消化不良了,若是再吞了上百万人口的渤海人,以及原先的渤海人,蒙古、林中人等番人近百万人,大辽就人口换代了。
契丹人以小御大,人口不过三十余万,依靠其他番部,才压制了燕云汉人,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汉人的数目不断地增加,到了辽国被金国灭亡时,汉人丁口两百多万,契丹人汉化也是一定的。
人口多?消化不良?我不嫌多。
对于燕云的百万人口,李嘉确实是垂涎若滴,但目前却不敢招惹辽人,毕竟契丹马这个庞大资源还在他们手里,李嘉就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渤海人却可以啊!
“渤海人汉化的如何?”虽然在历史书上知道渤海人有“海东盛国”“小中华”之称,但这些东西后世都烂大街了,朝鲜,越南,琉球,哪个没自己称呼过?不能太信。
“渤海国本靺鞨种,自前唐明皇陛下受封渤海郡王以来,一直仰慕中原,国内设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皆以识汉字为荣,据前唐史料记载,丁口过百万……”
王宁王判官面对李都督的提问,一向是胸有成竹,读书多了自然是好的,很流畅地就说了出来。
对于这种博闻强记的功夫,李嘉实在佩服,也很羡慕,奈何是天赋,强求不得,感叹道:
“可惜了,‘海东盛国’,被契丹人给吞了,若是没有渤海人的铁器,耕种,契丹人哪能有今日之强?又何以欺压中原?”
渤海人其实与女真人很像,都是半渔猎半农耕的种族,比契丹人这种半游牧的还要强些,不过汉化了多年,骨子里的热血早就磨灭了,加上是王朝末期,自然抵不过野蛮的契丹人。
“听闻辽东半岛强行迁徙了百万渤海人,高丽境内也有数十万,在这个乱世,可不能浪费!”李嘉叹了口气,对着王宁道:
“从府库中掏些钱来,去契丹或者高丽那里换些渤海人,不论是兵士,农夫,咱们都是多多益善!”
“府库目前还算充盈,可以提出一笔钱,可是这些渤海人买下来,安置在哪里?”
王宁眉头皱成了八字,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这些东西,在此时还没有流行下来,他也不在意这些,甚至多些丁口更好集聚力量。
只有在宋朝时,打不过人家,为了凝聚人心,更是为了让百姓艰难困苦中不要造反,才大肆宣扬,希望用外力来解决内压。
“土地岭南有的是,好多荒山野岭还未开辟,只是,北人南下,光是水土不服,就得损耗过半,有些折本了……”
李嘉拍了拍脑袋,确实,这个时代水土不服确实要人命,古人害怕流放也是如此,五代乱世,从湖南南下的汉人岂止数十万,但真正存活下来的,不到三成。
就算适应了,但岭南湿气太重,毒蛇瘴气防不胜防,丈夫早夭,李嘉之父李维不到五十,养尊处优多年,风湿已经非常严重了。
他自己也怕,长期待在这地方,又不是二十一世纪,哪怕在番禺,他也想去中原。
就算中原不行,也要去江南待着,岭南不适合长待。
“海南不行,太热,小琉球不行,更是危险,济州岛不行,太小了,如今之计,只能去日本了……”
“前一阵子不是在九州岛开了金矿吗?九州岛人口本来就少,还没有开荒太多,强占一块地方也是可行的,与辽东也不远,气候也适合……”
李嘉喃喃自语,眼神越来越亮。
九州岛本来就偏僻,听闻人口也不过十来万,若是把几十万人迁徙到九州岛,顺便还能造成既定事实,霸占了这个岛。
然后经营个几年,以后北上,都是一个不错的营地,还能充当去日本的前站,不论是经商还是什么,都挺方便的。
“让商会的人去与那些契丹贵族商议一下,购买一些渤海奴隶,然后安置到菱刈那里去,开矿人手也不够……”
“是——”王宁很果断地答应下来,用笔记下,等到回去他的办公地后,会交待给那些书办……
作为都督府判官,确实很难,不仅要处理朝廷的事务,还要帮助李都督处理李府家务,每天忙得团团转,这才几个月功夫,就有了许多白发。
李嘉也于心不忍,配置了一些书办给他,缓解一下压力,不过人家确实乐在其中,无奈,李都督只能平日里赏赐一些补品。
“对了,北面的潘崇彻潘将军怎么样了?还没有答复吗?”
既然决定要重新建立安南都护府,亲征交趾,那么北面那个数万兵马的潘将军,也不能放过了,不然李嘉刚走,人家就里应外合,把番禺城给战,岂不是功亏一篑?
所以,在亲征交趾之前,必须要把北面几万大军给解决了,不然李嘉寝食难安。
“暂且还没有答复,潘崇彻自幼就进了宫,深受中宗信赖,为人忠勇,平日里又体恤士卒,若是让他收兵,很难!”
王宁思虑了一会儿,随即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
“忠君吗?这样的人我喜欢,可惜无法收为己用!”李嘉叹了口气。
历史上潘崇彻在大宝二年,就因为宦官薛宗索贿不成,进了谗言,所以早早就寒了心,后来北宋攻入,哪怕手里掌握数万大军,也投降了。
南汉第一大将啊!李嘉非常眼馋。
“我的话不听,圣旨呢?刘家对他有恩,连皇帝的话都不听,只能是造反了,咱们把控粮草,这些时日对其军了解七七八八了,军力上又大于他……”
嘿嘿,如果圣旨不管用,只能出此下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