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宋人游明之崇祯盛世 > 第三十八章【御驾亲征】

第三十八章【御驾亲征】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而明毅宗听后认为计策不错,就说“卿的计策还行,可这如何像群臣解释呢?”,

    这时吴启威回答“陛下,只需召见群臣商议如何抵御之策,倘若群臣有主意则按群臣办法行事,毕竟多条主意就多条出路,

    倘若群臣没有主意!则陛下就可借口让群臣捐银子,只有让群臣们捐银子,

    才能试得出那些是忠臣?接着陛下就能拿这些银两,用来做为南征的开支了!”,这下明毅宗才明白原来,

    此计策是要让他以御驾亲征的借口南迁,从而做到联合南直隶兵部尚书夹击流寇为目的?

    吴启威本以为明毅宗还会拒绝?可没想到明毅宗一口答应了,因为目前也没更好的办法了!

    突然一支京都上宿卫明军士兵在,明司礼监太监带领下急忙来报,说道“启禀陛下,山西承宣布政司传来战报!勇卫营全军阵亡了!”。

    听到消息后的明毅宗,瞬间整个人都崩溃了!他颤颤巍巍的站起来,走到上宿卫明军士兵面前,

    一把抓起一个上宿卫明军,问道“此话当真?朕大明帝国苦心栽培的又一支精锐灭亡了!看来流寇们杀入京城只是时间问题了!”,

    殿堂内的范世桂、吴启威,以及朝鲜使者也都纷纷伤心难过,但是范世桂却控制了一下情绪,

    上前说道“陛下,还请早做打算!”,于是明毅宗就让明司礼监秉笔太监,

    去传令大明京城里的(亲军26卫),让他们去和府宅通报,无论是办公官员还是在府官员,一律都得进京候旨。

    同时身在德川幕府国都(东京),竹桥门内的明福建总兵:郑芝龙,

    正在受到款待后光明天皇下令赐,明使丰盛的宴会还传来了,德川幕府宫里的侍女舞姬,在宴会上献舞助兴,

    看得明福建总兵津津有味,就说道“还是你们幕府国内太平啊!瞧这美人一个个长得,水灵水灵的!”。

    而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光,

    却说“総兵大人は妾を選ぶことが好きだ。(大和语:总兵大人要是喜欢可以挑选一个做小妾)”,

    旁边的德川幕府翻译官,刚刚说完就被明福建总兵阻制了,只听明福建总兵回答“将军的好意本帅心领了,但本帅有翁子就足以,不需要任何小妾了!”,

    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见,美色收买不了明使,于是就让德川幕府治部少辅:石田光成,

    送上三件宝物呈到了明福建总兵面前,只见这些物品分别是一个壶子?一只碗?一把武士刀?

    接着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开始说道“総兵大人は见てみると、この第一番目は、松花壷の価値が40万石、この二つ目は、周が天目になり、50万石、最后の一つは吾幕府の国宝?妖刀村正である

    (大和语:总兵大人请看,这第一个是松花壶价值40万石、这第二个是曜变天目,价值50万石、最后一个是吾幕府的国宝妖刀村正!)”。

    明福建总兵看着眼前的三件宝物,顿时有些动心了他首先拿起了妖刀村正,

    顺手拔出刀鞘只见,刀柄下的刀身寒冷刺骨,刀身边的花纹尤其好看,明福建总兵忍不住就摸了一下刀身,

    不想却被割破了手指鲜血淋漓!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看着暗自窃喜,

    原本这把(妖刀村正)在德川幕府是被视为不详之物,因为德川家光的爷爷第一任征夷大将军:德川家康、与父亲第二任征夷大将军:德川秀忠,

    都被这把妖刀村正所伤,故此德川幕府才把妖刀村正视为禁刀,如今却要把妖刀村正献给明使(其心可知!目的就是想让大明也沾上不详征兆!)。

    但是不知情的明福建总兵,却以为是受到了德川幕府的关注,他非常高兴的收下了这把武士刀,

    毕竟是大明武将对于这类战刀,可谓是相见恨晚!尽管如此明福建总兵依然要求,

    德川幕府替萨摩藩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不然他就不走了,无奈的德川幕府征夷大将军,只好派出德川幕府民部大丞:川佳吉藏,

    带领特使与琉球使者,一同去萨摩藩调解矛盾,而明福建总兵也陪同前去,

    果然萨摩藩主:岛津久光,见到德川幕府特使之后,就心平气和的与三路使者,在大殿内坐下来交谈,

    琉球使者就要求拒绝朝贡萨摩藩,这点明福建总兵也在旁支持,

    而萨摩藩主并不同意,德川幕府使者就说“どうせならないんだ!それぞれ一歩退いたほうがいいですか?琉球国は萨摩藩をしないことができるが、琉球国の海は萨摩藩とは?

    (大和语:既然尔等都不同意!不如各退一步?琉球国可以不朝贡萨摩藩,但是琉球国的海域属于萨摩藩如何?)”。

    表面上看似琉球国解放了,但是却被萨摩藩控制了海域,就相当于断绝了物产,

    这对于琉球国来说依然是条死路!琉球使者刚想拒绝,可明福建总兵却同意这个说法,因为明福建总兵已经看出了,

    萨摩藩主在殿堂内埋伏着的武士,而且明福建总兵还要处理很多事务,

    也不想过多的参与德川幕府事件,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让琉球使者非常愤怒,随后德川幕府使者很高兴的送琉球使者与明使登船回国。

    到了3月初1日,卯时的大明京城内旗手卫们正在击鼓鸣钟,铛、铛、铛的传来阵阵响声,

    很快一排排的文武百官们开始入朝,

    并对大明天子行参拜之礼,接着坐在御门大殿内的明毅宗看着前排的百官们,说道“今日朕召集众卿家来是商议,如何把流寇拦截在大同府外的”,

    这时群臣们一言不发!只有明蓟辽总督:王永吉,上前说道“启禀陛下,

    臣前几日刚从山海卫赶回京,臣认为如今只有把宁远卫的关宁铁骑,全部撤回才能抵抗流寇进攻!”,

    但明毅宗却说“卿的意思是让朕,把宁远卫拱手让给建奴?”,接着明蓟辽总督继续说“陛下,

    山海卫之外的辽东都司土地,一时半会怕是收不回来了!与其任由闲着不如早些调宁远卫入京护驾”,

    其余群臣们也纷纷支持这个说法,认为如今恐怕也只有明宁远卫总兵:吴三桂,

    尚有能力可以与流寇们一拼?

    只见明毅宗拍手笑道“好好好,既然众卿家们都支持,那朕还有何话可说呢?不过吴爱卿要是进京的话那朕,

    也得准备一些银两赏赐关宁铁骑才行,可如今国库内帘空虚,朕希望爱卿们能够慷慨解囊,以援助朝廷排忧解难,不知众卿家可否愿意?”。

    群臣们听后开始紧张,明毅宗见状就对明嘉定伯说道“国丈大人,不如就由尔来带头捐银吧?”,

    只见明嘉定伯连忙哭腔着说“陛下,您可折煞老臣了!臣虽身为国丈可却是两袖清风啊!府中更是每日清汤寡水,半月不沾荤素!”,

    这可让明毅宗有些不高兴了,心想:平日里朕赏赐了尔,如此多的金银珠宝,

    如今需要银两之时尔却在此装穷?但毕竟他是国丈!明毅宗还是留给他几分薄面的,心平气和地说道“那爱卿手中可以拿出多少银两?”,

    明嘉定伯擦干泪水起身说道“臣省吃俭用仅仅只能凑出1万两银子!”,说完就准备回府去取,

    而明毅宗开始震怒道“众卿家切莫吝啬!朕并非白拿爱卿们银两的,若捐银多者可加官进爵,正一品者可另加赏赐”。

    尽管明毅宗开出了筹码,可是群臣们依然不卖帐,一个个的都开始装疯卖傻,

    只有南直隶与浙江承宣布政司,这两个地区的官员慷慨捐银,面对群臣们的耍赖!明毅宗无奈只好给出3日期限,

    在退朝之后群臣们有些则回府,张贴拍卖府宅的榜文,有些则把府中值钱物价,故意拉到正阳门前,

    进行高价拍卖以此换银子捐款,但这种种做法无疑都是对明毅宗表示,

    吾等就是没钱不捐钱!看朝廷怎么办?宫内的范世桂与吴启威,也觉得群臣们这出戏怕是唱不下去了?

    就连朝鲜使者看着装穷的群臣们,也觉得非常可笑国难当头,居然连一点银子都不肯捐?养这些废物有何用处?

    眼看3日的期限将到,群臣们没招了只好捐银,首先由明内阁首辅:魏藻德,

    捐了5百两黄金之后,明司礼监太监:王之心,捐了1万两黄金、明礼部尚书:黄林,捐了8百万两银子,

    东华门外的一个百姓:孟贵,拿出毕生积累的4百两银子,交给大明户部尚书:侯恂,

    这事被明毅宗知道后,开始表扬这位百姓,特赐封孟贵为(明南镇抚司锦衣卫千户),同时明嘉定伯急忙跑去,

    找明周皇后帮忙,在隆宗门时看到明周皇后,正在院旁除草!

    明嘉定伯有些感慨!上前说道“皇后娘娘您怎么能干这个?”,明周皇后一看是父亲来了,很有礼貌的说道“爹,尔怎么来了!”,

    只见明嘉定伯叹了一口气,直接了当的说“哎!陛下正让臣等捐银助饷呢!”,

    而明周皇后就说道“爹爹担忧什么?府中不是有很多银两吗?”,可明嘉定伯一口咬定说“不瞒皇后娘娘说那些银两,都用来赈济京城瘟疫了!那里还有什么银两啊?”。

    听到这明周皇后就把自己平时里,皇帝陛下赏赐的首饰以及珠宝卖了凑成5千两银子,

    交给父亲明嘉定伯,但明嘉定伯私吞了2千两银子,最后只捐了1万3千两银子!大明国丈尚且如此!

    其余朝臣们的捐款更是少之又少!明户部尚书总计这次捐款才(20万两白银!)

    还不够发军饷的呢!而明毅宗的标价是1百万两白银,此时的明毅宗大失所望!就在养心殿召集范世桂等人,

    问道“爱卿们接下来该怎么办?”,范世桂就说道“陛下如今看来这些大臣们,怕是靠不住了的!唯有以御驾亲征为由快速南迁才是上策!”,

    这话正好被路过的明周皇后听到,她就走了过去随行的一个太监就喊道“皇后娘娘驾到”,

    殿内的范世桂等人一转身就看到,穿着素衣非常节俭又端庄美丽的明周皇后,只见明周皇后走过来,

    对明毅宗行了一个礼,便说道“陛下,臣妾也支持南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