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卦里乾坤(上)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男子轻轻一笑,笑容间似乎有一丝苦涩:“没有人是自由的,自打一个人降生在这世上,就注定了一生都要被束缚。”说罢,他的眼神悠远起来,仿佛要越过这层层树林看到万水千山。
陆鸿影有些发怔,不禁对眼前的人起了好奇心。他到底是什么人呢?为何要独自一人在这里弹琴?他的眼神为何让人觉得有些悲伤,悲伤里又透着渴望?
四周忽然安静下来,陆鸿影盯着那男子看了半晌,才将思想抽离出来:“不管怎样,我要谢谢先生。”
“谢什么?”男子不解地道。
“先生的琴声让我的心情没那么糟糕了。”陆鸿影道,“先生是蓟城人吗?”
“不是。”男子摇头道,“偶然云游到此。”
“那明天还能再看到先生吗?”
“明天……”男子迟疑起来,眼中有些不舍,他苦笑道,“明天就要离开此地了,家中有事,不得不回去。不过——”他想了想,道,“如果明天这个时辰,姑娘还能到这里来,在下倒是可以为姑娘弹最后一曲。”
“好,那我们一言为定。”陆鸿影嫣然一笑,也不啰嗦,踏着落日的余晖走回城中。
与此同时,邺城正陷入暴雨之中。皇宫上空,青白的闪电划破云层,引导着大雨滂沱而下。浓黑的雷云后面隐隐露出白色电光,原本只是带着淡淡灰影的阴云,像是接受了诅咒的恶意,刹那间翻卷起了浓黑的漩涡。闪电划出一道道龟裂的纹路,华美的人影和风景好像崩散的碎瓷,被狂风片片剥落下来,露出后面虚空的黑暗。含章堂里,被幽禁数月的元善见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露出了疯狂的眼神和诡异的微笑。
大雨一连下了几日都没有停下,城郊的一棵大树叶被雷劈得焦黑。百姓们看着阴沉沉的天空,不由得心生恐惧,因为像这样的雨天,他们已经很久都没有见过了。
喧闹的小酒馆中透着昏黄的灯光,一个身着黑白道袍的道士坐在大堂一角。他手指一阵掐算,口中还念念有词。
见那道士一副神神叨叨的模样,旁边一桌的两位客人闲来无事,便笑着开口道:“道长,京城连日大雨,甚是怪异,您能否给算上一算?”
道士咧嘴一笑,神秘地道:“贫道早已算过了,这一卦乃是屯卦,水雷屯。”
“道长,何解?”
“此卦上坎下震,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者难也,万事欲进而不得进。”
“如此说来,是大凶了?”
道士摇了摇头:“‘屯’原本指的是萌生之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只不过——”道士皱起眉头,“此卦六三爻动为凶,爻辞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意思就是说,追捕野鹿的时候,鹿逃入山林之中,此时若没有向导,机灵的人就会选择放弃。因为深入山林,恐怕会有危险。”
两名客人似懂非懂地点着头,问道:“那这场大雨何时才会停歇?”
道士道:“‘水雷屯’六三爻动可变为‘水火既济’,上坎下离。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倒火势,乃成功之象。屯卦的下卦由‘震’变为‘离’,‘震’者,龙也,‘离’者,日也。‘震’为东,‘离’为南,京城连日大雨是因为龙在东边待得久了,若能将龙从东边移至南边,便会雨过天晴。”
“东边的龙……”两名客人面面相觑,同时闭上了嘴巴。因为邺城没有人不知道,住在东边的“龙”,不就是被高澄一直幽禁在含章堂的元善见吗。
听到道士的话,酒馆里又有其他人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道:“道长,这一卦还有其他说法吗?”
道士道:“‘水雷屯’与‘山地剥’组成互卦,这‘山地剥’嘛……”道士说到这里忽然闭口不言。
“道长,你怎么不说话了?接着说下去啊。”
那道士忽然站起身来,向酒馆内众人行了一礼,郑重地道:“贫道今日所言,还望各位不要透露出去,否则贫道恐怕会有杀身之祸。”
听道士如此说,酒馆里的人自然是纷纷点头答应。
道士看上去稍稍放心了些,于是接着说道:“‘山地剥’乃是上艮下坤,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高山附于地。这二者都属剥落之象,故为‘剥卦’。此卦阴盛阳衰,喻示小人得势,君子困顿,功业败坏。综合这两个卦象来看,现在是龙困浅滩,正义被损,只要将龙移出,疏远小人,则大业可成。”道士说完这一番话,就走出酒馆消失在漫天风雨之中了。
岂料到了第二日,这番在小酒馆中的“秘密谈话”竟然一下子传遍了整个邺城,连丝毫不懂周易的人也将道士提到的那三个卦象挂在嘴边,大街小巷里甚至传出了不将皇帝放出来,这天就永远不可能放晴的传言。
这件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朝堂上自然也听到了风声。不到两天的功夫,就有许多大臣接连上书,要求放出被幽禁在含章堂里的皇帝。至于“山地剥”卦中的主角——“小人”高澄,大家一时间还不敢去议论。
代替高澄坐镇京师的高洋收到大臣们的上书后,立刻派人马不停蹄地到蓟城给高澄报信。谁知高澄还在边境没有回来,接不到书信,于是迟迟没有给出应对的答复。迫于朝堂和民间的压力,高洋只得擅自做主,同意将元善见放出,准备应和卦辞,将他迁往南边的宫殿。为了防止他中途逃跑,高洋特意安排了御禽司的人保驾护航。
迁宫的日子定在六月初一,阴沉沉的天幕下,全副仪仗载着元善见从含章堂出发了。宫女太监和侍卫们全都沉默着,脸上似乎都带上了阴影。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吹乱了所有人的衣帽头发。他们原本想顶风前行,可谁知抬着轿撵几乎走不了一步。没有办法,队伍只好停了下来,等风过了再走。
男子轻轻一笑,笑容间似乎有一丝苦涩:“没有人是自由的,自打一个人降生在这世上,就注定了一生都要被束缚。”说罢,他的眼神悠远起来,仿佛要越过这层层树林看到万水千山。
陆鸿影有些发怔,不禁对眼前的人起了好奇心。他到底是什么人呢?为何要独自一人在这里弹琴?他的眼神为何让人觉得有些悲伤,悲伤里又透着渴望?
四周忽然安静下来,陆鸿影盯着那男子看了半晌,才将思想抽离出来:“不管怎样,我要谢谢先生。”
“谢什么?”男子不解地道。
“先生的琴声让我的心情没那么糟糕了。”陆鸿影道,“先生是蓟城人吗?”
“不是。”男子摇头道,“偶然云游到此。”
“那明天还能再看到先生吗?”
“明天……”男子迟疑起来,眼中有些不舍,他苦笑道,“明天就要离开此地了,家中有事,不得不回去。不过——”他想了想,道,“如果明天这个时辰,姑娘还能到这里来,在下倒是可以为姑娘弹最后一曲。”
“好,那我们一言为定。”陆鸿影嫣然一笑,也不啰嗦,踏着落日的余晖走回城中。
与此同时,邺城正陷入暴雨之中。皇宫上空,青白的闪电划破云层,引导着大雨滂沱而下。浓黑的雷云后面隐隐露出白色电光,原本只是带着淡淡灰影的阴云,像是接受了诅咒的恶意,刹那间翻卷起了浓黑的漩涡。闪电划出一道道龟裂的纹路,华美的人影和风景好像崩散的碎瓷,被狂风片片剥落下来,露出后面虚空的黑暗。含章堂里,被幽禁数月的元善见望着窗外的瓢泼大雨,露出了疯狂的眼神和诡异的微笑。
大雨一连下了几日都没有停下,城郊的一棵大树叶被雷劈得焦黑。百姓们看着阴沉沉的天空,不由得心生恐惧,因为像这样的雨天,他们已经很久都没有见过了。
喧闹的小酒馆中透着昏黄的灯光,一个身着黑白道袍的道士坐在大堂一角。他手指一阵掐算,口中还念念有词。
见那道士一副神神叨叨的模样,旁边一桌的两位客人闲来无事,便笑着开口道:“道长,京城连日大雨,甚是怪异,您能否给算上一算?”
道士咧嘴一笑,神秘地道:“贫道早已算过了,这一卦乃是屯卦,水雷屯。”
“道长,何解?”
“此卦上坎下震,震为雷,喻动,坎为雨,喻险。雷雨交加,险象丛生,环境恶劣。屯者难也,万事欲进而不得进。”
“如此说来,是大凶了?”
道士摇了摇头:“‘屯’原本指的是萌生之地,万物始生,充满艰难险阻,然而顺时应运,必欣欣向荣。只不过——”道士皱起眉头,“此卦六三爻动为凶,爻辞曰,‘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意思就是说,追捕野鹿的时候,鹿逃入山林之中,此时若没有向导,机灵的人就会选择放弃。因为深入山林,恐怕会有危险。”
两名客人似懂非懂地点着头,问道:“那这场大雨何时才会停歇?”
道士道:“‘水雷屯’六三爻动可变为‘水火既济’,上坎下离。坎为水,离为火,水火相交,水在火上,水势压倒火势,乃成功之象。屯卦的下卦由‘震’变为‘离’,‘震’者,龙也,‘离’者,日也。‘震’为东,‘离’为南,京城连日大雨是因为龙在东边待得久了,若能将龙从东边移至南边,便会雨过天晴。”
“东边的龙……”两名客人面面相觑,同时闭上了嘴巴。因为邺城没有人不知道,住在东边的“龙”,不就是被高澄一直幽禁在含章堂的元善见吗。
听到道士的话,酒馆里又有其他人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地问道:“道长,这一卦还有其他说法吗?”
道士道:“‘水雷屯’与‘山地剥’组成互卦,这‘山地剥’嘛……”道士说到这里忽然闭口不言。
“道长,你怎么不说话了?接着说下去啊。”
那道士忽然站起身来,向酒馆内众人行了一礼,郑重地道:“贫道今日所言,还望各位不要透露出去,否则贫道恐怕会有杀身之祸。”
听道士如此说,酒馆里的人自然是纷纷点头答应。
道士看上去稍稍放心了些,于是接着说道:“‘山地剥’乃是上艮下坤,五阴在下,一阳在上,阴盛而阳孤,高山附于地。这二者都属剥落之象,故为‘剥卦’。此卦阴盛阳衰,喻示小人得势,君子困顿,功业败坏。综合这两个卦象来看,现在是龙困浅滩,正义被损,只要将龙移出,疏远小人,则大业可成。”道士说完这一番话,就走出酒馆消失在漫天风雨之中了。
岂料到了第二日,这番在小酒馆中的“秘密谈话”竟然一下子传遍了整个邺城,连丝毫不懂周易的人也将道士提到的那三个卦象挂在嘴边,大街小巷里甚至传出了不将皇帝放出来,这天就永远不可能放晴的传言。
这件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朝堂上自然也听到了风声。不到两天的功夫,就有许多大臣接连上书,要求放出被幽禁在含章堂里的皇帝。至于“山地剥”卦中的主角——“小人”高澄,大家一时间还不敢去议论。
代替高澄坐镇京师的高洋收到大臣们的上书后,立刻派人马不停蹄地到蓟城给高澄报信。谁知高澄还在边境没有回来,接不到书信,于是迟迟没有给出应对的答复。迫于朝堂和民间的压力,高洋只得擅自做主,同意将元善见放出,准备应和卦辞,将他迁往南边的宫殿。为了防止他中途逃跑,高洋特意安排了御禽司的人保驾护航。
迁宫的日子定在六月初一,阴沉沉的天幕下,全副仪仗载着元善见从含章堂出发了。宫女太监和侍卫们全都沉默着,脸上似乎都带上了阴影。忽然,一阵大风刮来,吹乱了所有人的衣帽头发。他们原本想顶风前行,可谁知抬着轿撵几乎走不了一步。没有办法,队伍只好停了下来,等风过了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