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 动机和代价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求月票和推荐票!
理念的冲突,说白了就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如同宗教和民族问题一样,意识形态不同所带来的冲突,也是当今这个世界最大的难题之一,而且相比于其他,这个概念显得相当的高大上,如果影片都恰到好处的展现这一点,无疑能提高整个系列的格调。
没错,墨菲想要的不是一部影片,而是一个系列。
作为好莱坞的一线导演,处于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后续作品的票房成绩固然重要,但提高自己的格调,说通俗掉就是抬高自己的逼格,能够赢得无数观众和评论家的疯狂支持,从而在影史留名,同样的重要。
所以,他根本不会选择那些严重同质化的爆米花电影,而小众的无法广泛流传的文艺片同样也不是他的那盘菜。
墨菲要做的,就是赋予商业片一种非常高的格调,一个能让无数人疯狂讨论并且为之痴迷的主题。
意识形态的冲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这是一整个系列,而作为系列的开端,就要充分展现这一主题。
夜渐渐深了,墨菲却没有任何睡意,大脑反而一直在高速运转,想要恰到好处的展现出意识形态的冲突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对立如何实现呢?
这难不倒墨菲,反应在影片当中,就是主角和反派的思想碰撞,主角有自己的底线,但反派也有完整的逻辑……
墨菲想了一会,在笔记本上写道:主角——多意识形态的结合,反派——单一意识形态。
谁都知道,单一的意识形态会对世界的认知带来障碍,极其容易变得痴迷和疯狂……
实际上来说,意识形态的单一化在如今这个时代受到了广泛的怀疑和批判,人们普遍认为,这种乌托邦化的社会设计论是导致极权主义的必由之路。
想到这里,墨菲脑海里闪过一个概念,赶紧写了下来:扫荡一切,不留下一块没有翻动过的石头,他们渴望建立的不仅仅是比我们更好一点的社会,而是一个完全消除了所有丑恶的世界!
这作为反派的理念怎么样?
在单一意识形态控制下的社会中,统治阶级权力必然会被无限放大,这种放大将会导致力量的单一化。
于是,竞争性的丧失带来了政治道德基础的虚无。
而此时,对某个地区或者城市统治的合法性只能依靠自我指涉,而与人类真实的道德情感无关,因此,为了维持其虚假的合法性,统治阶级会制造美丽的幻景来鼓吹未来盛世,而人的所有行动都会被严格设计,以达到维持其统治的目的。
墨菲记得很清楚,奥威尔的《1984》就为观众展示了一副这样的可怖场景,居于其间的人产生了恐怖的人格断裂。
那部影片展现的主题,也可以将其中适当的一部分融合到反派的理念当中。、
他又在笔记本上写道:以自我意识为自由,作为明显是犯罪,却自我意识为正义,就如在毫无人性杀戮时,以正义自诩一样。
“政治需要以道德为基础,因此,即使是混乱如影片中纽约的社会,也不能以这种丧失道德基础的政治来重建。”
墨菲很清楚,既然是虚构的纽约,那就让这座都市彻底混乱下去吧。
混乱的纽约,正反派角色的决斗场,就像一副纽约黑帮火拼的场景,想要实现这些,墨菲又在影片的主题上写下了两个单词——黑暗、写实!
随后的两天里,墨菲除了去医院看望了下詹姆斯-弗兰科和莉莉-柯林斯,哪里也没有去,完全躲在家中,完善新项目的人设和剧本。
他思考的越来越多,主角的设定也越发的清晰。
最终在代表主角设定的一页上,写下了这么一段:以逻辑为表,情感为里,在铺陈的悬念、庞杂的叙事、缜密的逻辑背后,打造一个近乎偏执狂的角色,角色为了自己内心最隐秘的动机疲惫而倔强的找寻着自己,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保险柜”里面那一个隐秘的心结做着疯狂却不失逻辑的抗争,他的偏执、痛苦和负罪感驱使着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以主角为中心的正面角色们,他们所代表的是复杂的意识形态,每个人的理念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却不会向单一意识形态的反派那样,认为毁灭是重塑的必须,这些人更加明白容纳和协作的重要性。
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带着自己的动机和蓝图试图改变世界,在一个纽约这座近乎疯狂的城市里,他们以各自的理念为据,或进或退,最终都指向一场关于选择和博弈的“意识形态战争”。
“世界是人民群众的,有时候他们会受限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而犯错,但最终他们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
即使吃饭的时间,墨菲也没有停止过思考,他非常清楚,想让影片的格调无限拔高,那主题展现和讨论的必然都是一些高逼格的东西,“比如对人心、人性、人生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个世界是由不同观点、立场组成的混沌体,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牵扯、生灭,平衡、秩序、混乱、利益、根基——冲来撞去,形成世界。
墨菲不由想到了曾经看过的《塔希里亚故事集》,其中的一些东西同样可以适当的融汇到影片中去。
“在某一片虚无的空白中,有三个意识同时想到了世界:一号意识信奉自由,二号意识信奉平衡,三号意识信奉秩序……一号认为世界必须由自己完成,另两个意识是敌人,必须消灭;二号认为其它两个意识都能配合他撞击出世界,必须选择;三号认为其它两个都是他用来创造世界的工具,必须利用……一号因为无奈而学会愤怒,二号因为彷徨而学会痛苦,三号则学会了欺骗……最后,二号自我牺牲而爆炸,形成了第一世界;一号与三号在决斗中撞击,形成了第二世界,紧紧围绕着第一世界……后世的人们将这三个意识的残骸分别称为:天堂、人间、地狱。”
纽约这座城市,究竟是天堂,还是人间,或者是地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会把它带入不同的方向。
回到书房中,除了主角、反派和配角们外,墨菲总觉得还少了些什么,一时之间却又想不到。
电话忽然响起,打断了墨菲的思考,他接起电话,那边是经纪人比尔-罗西斯。
“有事?”墨菲微微皱眉,这个时候被人打搅的感觉并不好。
“有一份邀请。”比尔-罗西斯清楚墨菲这几天在做什么,也不废话,赶紧说道,“华纳兄弟和dc漫画合作的新片《蝙蝠侠大战超人》在三月份上映,华纳兄弟邀请你参加影片的北美首映式,你去吗?”
听到《蝙蝠侠大战超人》,墨菲先是愣了愣,然后恍然大悟,终于知道少什么了。
不过,他还是先回答了比尔-罗西斯的问题,“比尔,接下邀请,我去看看。”
“嗯,我这就给华纳兄弟回复。”
得到墨菲确切的回复,比尔-罗西斯又说道,“那我就不打搅你了。”
比尔-罗西斯主动挂断电话,墨菲随手把手机放到一边,几步走到书桌后边,在摆着的笔记本上面写下了一个单词——民众!
这个影片的主角会是罪恶的克星,但他并不具备真正的执法权,就像超人一样,对于这样一个越界的人,民众会怎么看?
在《钢铁之躯》中,墨菲展现出了民众对待超人的两面性,尤其是排斥和恐惧的那一面,从而为角色带领了一种厚重的悲怆史诗感。
毫无疑问,这是《钢铁之躯》比之曾经那部逼格更高的原因之一,也是极其容易拔高影片高调的一种方法。
这种手法完全可以运用到新作当中,以独特的视角来展示主角在公众中的待遇。
然后,还有主角以及反派所作所为的动机,以及动机所导致的代价。
这方面反派好说,他的动机来源于单一的意识形态,但主角的意识形态构成驳杂,不可能成为一开始的驱动动力,所以主角需要有足够说服力的动机,不可能为了打击犯罪而打击犯罪,尤其是要展现动机的复杂性,也只有这种复杂,才能合情合理的带来人物内心的挣扎。
墨菲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塑造伟光正或者高大上的主角,纵观所有的影片,他的主角几乎都游走在边缘地带,一不小心就可能完全崩溃掉,从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处境。
尼采说过:“与魔鬼搏斗者要小心自己在搏斗中也变成魔鬼。当阁下往深渊里看时,深渊也在注视着阁下。”
这会是主角内心挣扎的最好写照,而这些都会通过角色的动机和由此导致的代价来展现。
动机和代价!墨菲特意用红颜色的笔写下了这两个词汇,以提醒它们对于整部影片的重要性。
坐在椅子上,就这两个词汇,他渐渐的有了更多的思考。
曾经的时候,墨菲从小被灌输的坚定信念是: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却从来不知道动机为甚、代价几何。(未完待续。)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求月票和推荐票!
理念的冲突,说白了就是意识形态的不同,如同宗教和民族问题一样,意识形态不同所带来的冲突,也是当今这个世界最大的难题之一,而且相比于其他,这个概念显得相当的高大上,如果影片都恰到好处的展现这一点,无疑能提高整个系列的格调。
没错,墨菲想要的不是一部影片,而是一个系列。
作为好莱坞的一线导演,处于他今时今日的地位,后续作品的票房成绩固然重要,但提高自己的格调,说通俗掉就是抬高自己的逼格,能够赢得无数观众和评论家的疯狂支持,从而在影史留名,同样的重要。
所以,他根本不会选择那些严重同质化的爆米花电影,而小众的无法广泛流传的文艺片同样也不是他的那盘菜。
墨菲要做的,就是赋予商业片一种非常高的格调,一个能让无数人疯狂讨论并且为之痴迷的主题。
意识形态的冲突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这是一整个系列,而作为系列的开端,就要充分展现这一主题。
夜渐渐深了,墨菲却没有任何睡意,大脑反而一直在高速运转,想要恰到好处的展现出意识形态的冲突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意识形态的冲突和对立如何实现呢?
这难不倒墨菲,反应在影片当中,就是主角和反派的思想碰撞,主角有自己的底线,但反派也有完整的逻辑……
墨菲想了一会,在笔记本上写道:主角——多意识形态的结合,反派——单一意识形态。
谁都知道,单一的意识形态会对世界的认知带来障碍,极其容易变得痴迷和疯狂……
实际上来说,意识形态的单一化在如今这个时代受到了广泛的怀疑和批判,人们普遍认为,这种乌托邦化的社会设计论是导致极权主义的必由之路。
想到这里,墨菲脑海里闪过一个概念,赶紧写了下来:扫荡一切,不留下一块没有翻动过的石头,他们渴望建立的不仅仅是比我们更好一点的社会,而是一个完全消除了所有丑恶的世界!
这作为反派的理念怎么样?
在单一意识形态控制下的社会中,统治阶级权力必然会被无限放大,这种放大将会导致力量的单一化。
于是,竞争性的丧失带来了政治道德基础的虚无。
而此时,对某个地区或者城市统治的合法性只能依靠自我指涉,而与人类真实的道德情感无关,因此,为了维持其虚假的合法性,统治阶级会制造美丽的幻景来鼓吹未来盛世,而人的所有行动都会被严格设计,以达到维持其统治的目的。
墨菲记得很清楚,奥威尔的《1984》就为观众展示了一副这样的可怖场景,居于其间的人产生了恐怖的人格断裂。
那部影片展现的主题,也可以将其中适当的一部分融合到反派的理念当中。、
他又在笔记本上写道:以自我意识为自由,作为明显是犯罪,却自我意识为正义,就如在毫无人性杀戮时,以正义自诩一样。
“政治需要以道德为基础,因此,即使是混乱如影片中纽约的社会,也不能以这种丧失道德基础的政治来重建。”
墨菲很清楚,既然是虚构的纽约,那就让这座都市彻底混乱下去吧。
混乱的纽约,正反派角色的决斗场,就像一副纽约黑帮火拼的场景,想要实现这些,墨菲又在影片的主题上写下了两个单词——黑暗、写实!
随后的两天里,墨菲除了去医院看望了下詹姆斯-弗兰科和莉莉-柯林斯,哪里也没有去,完全躲在家中,完善新项目的人设和剧本。
他思考的越来越多,主角的设定也越发的清晰。
最终在代表主角设定的一页上,写下了这么一段:以逻辑为表,情感为里,在铺陈的悬念、庞杂的叙事、缜密的逻辑背后,打造一个近乎偏执狂的角色,角色为了自己内心最隐秘的动机疲惫而倔强的找寻着自己,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保险柜”里面那一个隐秘的心结做着疯狂却不失逻辑的抗争,他的偏执、痛苦和负罪感驱使着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以主角为中心的正面角色们,他们所代表的是复杂的意识形态,每个人的理念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却不会向单一意识形态的反派那样,认为毁灭是重塑的必须,这些人更加明白容纳和协作的重要性。
所有的主要人物都带着自己的动机和蓝图试图改变世界,在一个纽约这座近乎疯狂的城市里,他们以各自的理念为据,或进或退,最终都指向一场关于选择和博弈的“意识形态战争”。
“世界是人民群众的,有时候他们会受限于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而犯错,但最终他们选择了最正确的方式。”
即使吃饭的时间,墨菲也没有停止过思考,他非常清楚,想让影片的格调无限拔高,那主题展现和讨论的必然都是一些高逼格的东西,“比如对人心、人性、人生和人类社会的深刻思考。”
这个世界是由不同观点、立场组成的混沌体,各种力量相互制约、牵扯、生灭,平衡、秩序、混乱、利益、根基——冲来撞去,形成世界。
墨菲不由想到了曾经看过的《塔希里亚故事集》,其中的一些东西同样可以适当的融汇到影片中去。
“在某一片虚无的空白中,有三个意识同时想到了世界:一号意识信奉自由,二号意识信奉平衡,三号意识信奉秩序……一号认为世界必须由自己完成,另两个意识是敌人,必须消灭;二号认为其它两个意识都能配合他撞击出世界,必须选择;三号认为其它两个都是他用来创造世界的工具,必须利用……一号因为无奈而学会愤怒,二号因为彷徨而学会痛苦,三号则学会了欺骗……最后,二号自我牺牲而爆炸,形成了第一世界;一号与三号在决斗中撞击,形成了第二世界,紧紧围绕着第一世界……后世的人们将这三个意识的残骸分别称为:天堂、人间、地狱。”
纽约这座城市,究竟是天堂,还是人间,或者是地狱,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人会把它带入不同的方向。
回到书房中,除了主角、反派和配角们外,墨菲总觉得还少了些什么,一时之间却又想不到。
电话忽然响起,打断了墨菲的思考,他接起电话,那边是经纪人比尔-罗西斯。
“有事?”墨菲微微皱眉,这个时候被人打搅的感觉并不好。
“有一份邀请。”比尔-罗西斯清楚墨菲这几天在做什么,也不废话,赶紧说道,“华纳兄弟和dc漫画合作的新片《蝙蝠侠大战超人》在三月份上映,华纳兄弟邀请你参加影片的北美首映式,你去吗?”
听到《蝙蝠侠大战超人》,墨菲先是愣了愣,然后恍然大悟,终于知道少什么了。
不过,他还是先回答了比尔-罗西斯的问题,“比尔,接下邀请,我去看看。”
“嗯,我这就给华纳兄弟回复。”
得到墨菲确切的回复,比尔-罗西斯又说道,“那我就不打搅你了。”
比尔-罗西斯主动挂断电话,墨菲随手把手机放到一边,几步走到书桌后边,在摆着的笔记本上面写下了一个单词——民众!
这个影片的主角会是罪恶的克星,但他并不具备真正的执法权,就像超人一样,对于这样一个越界的人,民众会怎么看?
在《钢铁之躯》中,墨菲展现出了民众对待超人的两面性,尤其是排斥和恐惧的那一面,从而为角色带领了一种厚重的悲怆史诗感。
毫无疑问,这是《钢铁之躯》比之曾经那部逼格更高的原因之一,也是极其容易拔高影片高调的一种方法。
这种手法完全可以运用到新作当中,以独特的视角来展示主角在公众中的待遇。
然后,还有主角以及反派所作所为的动机,以及动机所导致的代价。
这方面反派好说,他的动机来源于单一的意识形态,但主角的意识形态构成驳杂,不可能成为一开始的驱动动力,所以主角需要有足够说服力的动机,不可能为了打击犯罪而打击犯罪,尤其是要展现动机的复杂性,也只有这种复杂,才能合情合理的带来人物内心的挣扎。
墨菲从来就没有想过要塑造伟光正或者高大上的主角,纵观所有的影片,他的主角几乎都游走在边缘地带,一不小心就可能完全崩溃掉,从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处境。
尼采说过:“与魔鬼搏斗者要小心自己在搏斗中也变成魔鬼。当阁下往深渊里看时,深渊也在注视着阁下。”
这会是主角内心挣扎的最好写照,而这些都会通过角色的动机和由此导致的代价来展现。
动机和代价!墨菲特意用红颜色的笔写下了这两个词汇,以提醒它们对于整部影片的重要性。
坐在椅子上,就这两个词汇,他渐渐的有了更多的思考。
曾经的时候,墨菲从小被灌输的坚定信念是:正义终究会战胜邪恶,却从来不知道动机为甚、代价几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