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很赚钱的技能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求月票和推荐票!
在这个世界相当多人的想象和理解当中,金融行业和证券行业都比较神秘,从业者基本都是高学历和高智商的代名词,都是一个高大上的存在。
这是一种认知上面的偏差,按照那几位专业的高级股票经纪人的说法,金融不需要多专业,但需要很聪明,但聪明没用到正路上的话,那就是地痞无赖成为金融精英,这没什么特别的,金融和证券就是很容易走歪路的一个行业。
华尔街最底层的金融从业门槛其实很低的,底层从业人员做的都是体力活,能做技术活的都是上层的精英。
想一下就知道,拉客户这样的活要什么特殊的技术?每天就是不停的打电话拉客户,金融背景只是能在拉客户的时候用一些专业术语来忽悠客户,听起来专业点,拉客户容易点而已。
靠谱的公司会有技术团队给分析,买卖点还是有根据的,不靠谱的公司,拉到客户后尽可能的让客户买卖,自己拿手续费,当然笔数越多越好。
所以不要觉得金融从业高大上,精英,尤其是客户经理,从普通拉客户的狗混到客户经理,就是从忽悠混到大忽悠。
在美国七十、八十年代的时候,因为政府缺乏监管和科学技术的限制,这乔丹-贝尔福特情况属于非常普遍的情况,属于绝对的金融诈骗,但是调查太过困难,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
就像乔丹-贝尔福特那样,连主要交易都还是以纸币和电话来完成的时代如何监管通信,如何监管账目和账户资产?
但是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让这种方式彻底过时了。
特别是新型的高频交易策略,通过最尖端的计算机以一秒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上百万分之一进行交易,乔丹-贝尔福特那种欺诈与交易方式已经基本彻底成为了历史。
“乔丹-贝尔福特中介公司还不算金融业最精英的一层,因为他们严格来说只是中介,赚取中介提成。”
等盖尔-加朵翻看完那段剧本,墨菲又说道,“有句话叫做‘只有接近钱的人才能赚到钱’,所以据说华尔街赚钱最多的几乎永远不会是这种中介机构,但他们胜在稳定,一夜暴富的神话大部分主人都是哪个交易员,哪个基金的经理,哪个私募,哪个风投。不过一夜破产说的也是这群人,真正金融界的精英属于典型的闷头挣大钱,一个上亿美元规模的私募,从业者之外,甚至很多从业者都根本就没听说过。”
盖尔-加朵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乔丹-贝尔福特的原著里面有句话,‘等美林之类的大公司进入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他们跟美林没法比。”墨菲不会蠢到认为这个‘华尔街之狼’真的会是华尔街的主宰。
虽然乔丹-贝尔福特已经做到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到最后诈骗金额也不过一亿多美元,即便考虑通货膨胀,现在最多也不会超过五亿美元,和真正的金融巨头比还是差了很多的。
金融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并非财富创造,那是一个零和游戏,说白了就是如何从别人的口袋里把钱塞到自己的口袋。
墨菲还记得,曾经他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面看股市和读金融就三个字——高、大、上。
先于他毕业的一个校友,因为他们所在的学校一般般的关系,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影视圈的工作,后被朋友找上门,拉去证券公司当了经纪人。
实习期1800rmb的底薪,前三个月没提成,他做了一年零九个月,最多的一个月赚了6万大洋,最惨的时候被客户追杀出去吃饭都不敢。
那位最开始工作就是打电话,按照公司提供的名单打,名单都是从各大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公司以及汽车4s店里面买来的,打了两个月的电话后被调去当客服,企鹅群里瞎忽悠。
公司有一批像是乔丹-贝尔福特这样的、被冠以各种牛逼哄哄头衔的前操盘手,他们称为导师……
从某些方面来说,乔丹-贝尔福特的自传里面并没有说错——地痞、无赖、流氓、小偷、骗子……
用太平洋对岸的话来说,忽悠其实一直是一个很赚钱的技能。
不管怎么说,在华尔街的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墨菲和他的编剧团队很顺利的完成了剧本中关于金融和证券的戏份。
墨菲也完全确定了未来的影片的基调——一部极尽狂放和讽刺的黑色喜剧。
随后的时间里,雇佣的编剧们继续往他所设定的大纲框架内填充内容,墨菲则对剧本的开头进行了修改,将最初的顺序叙事改变成了曾经的倒叙手法,不得不承认,这样一部人物传记影片,更加适合使用倒叙来叙事。
一般意义上,开场镜头所要描述的都是电影故事的开端,不过就好像中记叙文叙事手法有倒叙一说一样,电影的开场镜头也存在着倒叙。
某些影片会刻意的截取故事发展中期的某一个片段放在开场,至于以后的故事这慢慢过渡到这个片段,并交待该片段的后续故事,颇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味。
这种手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丰富影片的故事结构,创造更多的戏剧冲突和张力,另外也有利于调动观众的思维,使观众不至于因为剧情简单易懂而感到乏味。
与此同时,墨菲还在为演员考虑,与小罗伯特-唐尼和乔纳-希尔几次沟通之后,基本确定由这两个人分别出演乔丹-贝尔福特和他的死党多尼-阿佐夫。
不过具体的片酬还要等二十世纪福克斯进行项目审核,正式确定影片的投资额度之后再细谈。
以小罗伯特-唐尼和乔纳-希尔相应的身价,这两个人相加两千万美元的片酬足够了。
一直忙碌到三月中旬,剧本的初稿才宣告完成,由于墨菲只是提供了大纲模板,大部分实际的内容都是雇佣的编剧各自负责一块,这种流水线式的编剧创作无疑能大大的提高效率和节约时间,但最后的审核必须由墨菲来把关,以便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
像是这种流水线出产的剧本,主导者必须自检。
自检的第一项就是主角,墨菲会查看所有主角参与的戏份,查看编剧们写出的情节当中,主角乔丹-贝尔福特是不是足够主动,一部电影的主角必须牢牢抓住掌控权,永不放弃斗争,一个消极被动的主人公是永远不能吸引观众的。
这可以说是塑造角色的基础之一,哪怕是被甘道夫坑了一把的弗罗多-巴金斯,在爱隆王的会议上,都变成了主动。
别说是产业链极其成熟的好莱坞,就连太平洋对岸都懂得遵循这一基础原则,比如著名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的人气非常高,因为他有一个成为受欢迎的主人公所拥有的性格特征:永不放弃、积极主动、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永不动摇,就是抓到羊。
即使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打击、打断、阻挠,灰太狼也不会放弃抓羊的目标,所以市场上会有一种呼声,嫁人就嫁灰太狼,这实际上就和他相对成功的性格塑造分不开的。
自检的第二个方面,墨菲要保证乔丹-贝尔福特总是能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即便有些场景中没有他,但讲述的还是与他相关的事情。
如果配角和观众的见面时间比主人公更多的话,那么该考虑为配角单独写剧本了,而这部影片恐怕也会扑街。
然后是所有角色的对话,也就是台词,墨菲要求每个编剧把自己负责写的台词大声的读出来,既读给他听,也读给他们自己听,如果所有的对话听上去都像是一个人在说话,那剧本绝对需要大修特修。
看过主角,配角也不能忽视,这也是墨菲设定大纲模板时重点交待过的环节,即使是配角,都要具有特定的吸引观众的性格,这将大大提升剧本整体的水平。
最后,墨菲还要让律师罗伯特审看剧本,以便发现其中触动与乔丹-贝尔福特有关的法律问题的地方。
另外就是规避一些版权冲突。
剧本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写作过程当中不具备完全的原创,或者说是干干净净,只属于个人的灵感火花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好莱坞剧本流水线化,大部分作品的架构其实都大同小异,比如一个非常弱小的主人公,经过努力,获得种种机遇,最后站到了社会高端领域……
它的整个的模式和套路是不存在新和旧的,只有细节上的区别,比如主人公的个性、行为模式、遇到的机会,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方面有罗伯特这个经验丰富的律师在,基本不会存在太多问题。
审视完剧本,墨菲第一时间送到了卡拉-费斯的手里,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去走审核程序,审核还没有完成,就有人专门找到墨菲,要投资这部影片。(未完待续。)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求月票和推荐票!
在这个世界相当多人的想象和理解当中,金融行业和证券行业都比较神秘,从业者基本都是高学历和高智商的代名词,都是一个高大上的存在。
这是一种认知上面的偏差,按照那几位专业的高级股票经纪人的说法,金融不需要多专业,但需要很聪明,但聪明没用到正路上的话,那就是地痞无赖成为金融精英,这没什么特别的,金融和证券就是很容易走歪路的一个行业。
华尔街最底层的金融从业门槛其实很低的,底层从业人员做的都是体力活,能做技术活的都是上层的精英。
想一下就知道,拉客户这样的活要什么特殊的技术?每天就是不停的打电话拉客户,金融背景只是能在拉客户的时候用一些专业术语来忽悠客户,听起来专业点,拉客户容易点而已。
靠谱的公司会有技术团队给分析,买卖点还是有根据的,不靠谱的公司,拉到客户后尽可能的让客户买卖,自己拿手续费,当然笔数越多越好。
所以不要觉得金融从业高大上,精英,尤其是客户经理,从普通拉客户的狗混到客户经理,就是从忽悠混到大忽悠。
在美国七十、八十年代的时候,因为政府缺乏监管和科学技术的限制,这乔丹-贝尔福特情况属于非常普遍的情况,属于绝对的金融诈骗,但是调查太过困难,相关法律法规也不完善。
就像乔丹-贝尔福特那样,连主要交易都还是以纸币和电话来完成的时代如何监管通信,如何监管账目和账户资产?
但是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尤其是新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飞速发展,让这种方式彻底过时了。
特别是新型的高频交易策略,通过最尖端的计算机以一秒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上百万分之一进行交易,乔丹-贝尔福特那种欺诈与交易方式已经基本彻底成为了历史。
“乔丹-贝尔福特中介公司还不算金融业最精英的一层,因为他们严格来说只是中介,赚取中介提成。”
等盖尔-加朵翻看完那段剧本,墨菲又说道,“有句话叫做‘只有接近钱的人才能赚到钱’,所以据说华尔街赚钱最多的几乎永远不会是这种中介机构,但他们胜在稳定,一夜暴富的神话大部分主人都是哪个交易员,哪个基金的经理,哪个私募,哪个风投。不过一夜破产说的也是这群人,真正金融界的精英属于典型的闷头挣大钱,一个上亿美元规模的私募,从业者之外,甚至很多从业者都根本就没听说过。”
盖尔-加朵点了点头,说道,“我记得乔丹-贝尔福特的原著里面有句话,‘等美林之类的大公司进入我们就没有机会了。”
“他们跟美林没法比。”墨菲不会蠢到认为这个‘华尔街之狼’真的会是华尔街的主宰。
虽然乔丹-贝尔福特已经做到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到最后诈骗金额也不过一亿多美元,即便考虑通货膨胀,现在最多也不会超过五亿美元,和真正的金融巨头比还是差了很多的。
金融是一种财富再分配,并非财富创造,那是一个零和游戏,说白了就是如何从别人的口袋里把钱塞到自己的口袋。
墨菲还记得,曾经他读大学的时候,学校里面看股市和读金融就三个字——高、大、上。
先于他毕业的一个校友,因为他们所在的学校一般般的关系,根本找不到合适的影视圈的工作,后被朋友找上门,拉去证券公司当了经纪人。
实习期1800rmb的底薪,前三个月没提成,他做了一年零九个月,最多的一个月赚了6万大洋,最惨的时候被客户追杀出去吃饭都不敢。
那位最开始工作就是打电话,按照公司提供的名单打,名单都是从各大一二线城市房地产公司以及汽车4s店里面买来的,打了两个月的电话后被调去当客服,企鹅群里瞎忽悠。
公司有一批像是乔丹-贝尔福特这样的、被冠以各种牛逼哄哄头衔的前操盘手,他们称为导师……
从某些方面来说,乔丹-贝尔福特的自传里面并没有说错——地痞、无赖、流氓、小偷、骗子……
用太平洋对岸的话来说,忽悠其实一直是一个很赚钱的技能。
不管怎么说,在华尔街的专业人士的协助下,墨菲和他的编剧团队很顺利的完成了剧本中关于金融和证券的戏份。
墨菲也完全确定了未来的影片的基调——一部极尽狂放和讽刺的黑色喜剧。
随后的时间里,雇佣的编剧们继续往他所设定的大纲框架内填充内容,墨菲则对剧本的开头进行了修改,将最初的顺序叙事改变成了曾经的倒叙手法,不得不承认,这样一部人物传记影片,更加适合使用倒叙来叙事。
一般意义上,开场镜头所要描述的都是电影故事的开端,不过就好像中记叙文叙事手法有倒叙一说一样,电影的开场镜头也存在着倒叙。
某些影片会刻意的截取故事发展中期的某一个片段放在开场,至于以后的故事这慢慢过渡到这个片段,并交待该片段的后续故事,颇有一种曲径通幽的意味。
这种手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丰富影片的故事结构,创造更多的戏剧冲突和张力,另外也有利于调动观众的思维,使观众不至于因为剧情简单易懂而感到乏味。
与此同时,墨菲还在为演员考虑,与小罗伯特-唐尼和乔纳-希尔几次沟通之后,基本确定由这两个人分别出演乔丹-贝尔福特和他的死党多尼-阿佐夫。
不过具体的片酬还要等二十世纪福克斯进行项目审核,正式确定影片的投资额度之后再细谈。
以小罗伯特-唐尼和乔纳-希尔相应的身价,这两个人相加两千万美元的片酬足够了。
一直忙碌到三月中旬,剧本的初稿才宣告完成,由于墨菲只是提供了大纲模板,大部分实际的内容都是雇佣的编剧各自负责一块,这种流水线式的编剧创作无疑能大大的提高效率和节约时间,但最后的审核必须由墨菲来把关,以便及时发现其中的问题。
像是这种流水线出产的剧本,主导者必须自检。
自检的第一项就是主角,墨菲会查看所有主角参与的戏份,查看编剧们写出的情节当中,主角乔丹-贝尔福特是不是足够主动,一部电影的主角必须牢牢抓住掌控权,永不放弃斗争,一个消极被动的主人公是永远不能吸引观众的。
这可以说是塑造角色的基础之一,哪怕是被甘道夫坑了一把的弗罗多-巴金斯,在爱隆王的会议上,都变成了主动。
别说是产业链极其成熟的好莱坞,就连太平洋对岸都懂得遵循这一基础原则,比如著名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灰太狼的人气非常高,因为他有一个成为受欢迎的主人公所拥有的性格特征:永不放弃、积极主动、一直坚持自己的目标永不动摇,就是抓到羊。
即使被各种各样的事情所打击、打断、阻挠,灰太狼也不会放弃抓羊的目标,所以市场上会有一种呼声,嫁人就嫁灰太狼,这实际上就和他相对成功的性格塑造分不开的。
自检的第二个方面,墨菲要保证乔丹-贝尔福特总是能出现在观众的视线里,即便有些场景中没有他,但讲述的还是与他相关的事情。
如果配角和观众的见面时间比主人公更多的话,那么该考虑为配角单独写剧本了,而这部影片恐怕也会扑街。
然后是所有角色的对话,也就是台词,墨菲要求每个编剧把自己负责写的台词大声的读出来,既读给他听,也读给他们自己听,如果所有的对话听上去都像是一个人在说话,那剧本绝对需要大修特修。
看过主角,配角也不能忽视,这也是墨菲设定大纲模板时重点交待过的环节,即使是配角,都要具有特定的吸引观众的性格,这将大大提升剧本整体的水平。
最后,墨菲还要让律师罗伯特审看剧本,以便发现其中触动与乔丹-贝尔福特有关的法律问题的地方。
另外就是规避一些版权冲突。
剧本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商业行为,写作过程当中不具备完全的原创,或者说是干干净净,只属于个人的灵感火花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好莱坞剧本流水线化,大部分作品的架构其实都大同小异,比如一个非常弱小的主人公,经过努力,获得种种机遇,最后站到了社会高端领域……
它的整个的模式和套路是不存在新和旧的,只有细节上的区别,比如主人公的个性、行为模式、遇到的机会,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一点一点的呈现在观众面前。
这方面有罗伯特这个经验丰富的律师在,基本不会存在太多问题。
审视完剧本,墨菲第一时间送到了卡拉-费斯的手里,由二十世纪福克斯去走审核程序,审核还没有完成,就有人专门找到墨菲,要投资这部影片。(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