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龙王殿、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这句成语源于《老子》,但很多人并不真切理解它。或许,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司马迁,他曾充满疑惑地写下这么一段话: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成语呢?在老子看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故而“无亲”;之所以“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合于(或同于)道、合于德,而“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因此,老子讲“常与善人”。我们还可借用《庄子·列御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所谓“造物者”,用古代哲学名词来说,就是指“天道”;所谓“其人”,泛指某个人,引申为人在社会中的名利地位,祸福荣辱等;所谓“其人之天”,指人内在的自然天性、本性、德性等。综合起来,大意是说,上天(天道)对人的报应,不是报应他人间的祸福荣辱,而是报应他本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本性。总之,“善人”如果真善,那么“善”本身就是上天对他最好的、最真实的报应了。行仁得仁,何复他求?至于现实生活中遭遇如何,那是时境所致,并非真报。反之,“恶人”若真的作恶多端,那么,“恶”本身即是对他个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品性的戕害和毁灭。他的心灵是污浊的,他的境界是卑劣的,毫无“天爵”可言。这就是上天对他最严厉的报应了。至于“人爵”再高,权极一时,或荣华富贵,显赫一生,亦何足道哉!
所以,应该肯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有它的哲理意义。但它容易引起误解或迷惑,甚至流于一种迷信观念,这是需要批判剔除的。我们注意到,在古代所谓“世与道交相丧”的社会环境里,小人得志,君子困顿的无奈局面总是免不了的。这就是产生上述误解与迷惑的社会历史根源。因此,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最好能够认识到:“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另一方面,作为群体来说,我们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发展、健全法制,以建立一个义利统一、义以生利的市场济体制和伦理道德体系,让“天道”真正体现在、落实在“人道”(即道德、法制建设)之中。每个人都是以理待人、以善待人。这样,就用不着期盼从“天”上掉下“善”,它是人间的一种自觉和友爱!
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我认为这一张还是在给统治者提醒、支招、醒示、打招呼。
前面讲到了老百姓已经到了“民不畏死”、“民不畏威”轻生的地步了,可谓是“大怨”了。就算你调和了、平息了,那都是暂时的。不可能不留后遗症,不可能平息的那么彻底,不可能不留下尾巴、留下麻烦、留下怨愤。你就是想做个“善人”也不行呀。
那么怎么办呢?老子又教道了,就像是一个拿着借条的(契)债权人,却不向欠债人死死地逼债,不过于苛刻,人反而要更多的宽容,这就好办了。
(简单说一下这个“契”,就是一种契约。古时是用木头做成的,然后分成两半,债权人掌握左半边,所以称之为左契。)
当政者掌握了权力、法律、军队等一切,就像是“执左契”的人。对待老百姓就要宽容,要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要给他们一定的民主。统治者要无为。正如前面五十七章中讲到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能这样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了。就像第五章所讲的“天地不仁”,天道是没有亲疏的,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你按照天道——自然规律去办事,就一定会得到道的帮助。
有人认为“常与善人”是天道有偏向,向着善人。我不以为然。这与老子的一贯思想不符。
执左契,拿着借据让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而不责于人,实际上是一种厚道、宽容的美德。你手里握着证据,却不“得理不饶人”,而是不责于人,这不是宽容是个啥?
其实,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品质、非凡的气度和宽广的胸怀,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仁爱的光芒。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七里禅师正在打坐,一个强盗闯了进来,用刀子对着禅师说:“把柜子里的钱全部拿出来!”禅师说:“钱在抽屉里,你自己去拿吧。不过你要留一点,明天我就没米吃了。”强盗哪里顾得上那么多,把抽屉里的钱全部拿走了。
禅师说:“拿走了别人的钱总该说声谢谢吧?”
强盗机械地说了声:“谢谢!”走到门口他突然停下脚步,拿出一些钱放到桌上。
过了几天这个强盗被官府抓住了。根据他的供词把他押到七里禅师的禅院,问禅师:“前些日子这个强盗是不是在你这里强了很多的钱?”
禅师一看轻描淡写地说:“他不是抢我的钱,是我给他的。临走的时候,他还说了声谢谢呢。”这时那个强盗做已是泪流满面。服刑期满后,强盗又来到禅院,长跪三天,七里禅师终于收留他为徒弟。
看看,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啊。
以上内容转自百度,作品里都要用的,不是正文部分,不喜欢看的,可直接看正文!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这句成语源于《老子》,但很多人并不真切理解它。或许,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司马迁,他曾充满疑惑地写下这么一段话:
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耶?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早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
那么,应当如何理解“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这句成语呢?在老子看来,“天道”是自然无为的,故而“无亲”;之所以“常与善人”,是因为善人合于(或同于)道、合于德,而“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因此,老子讲“常与善人”。我们还可借用《庄子·列御寇》中的一句话来解释:“夫造物者之报人也,不报其人而报其人之天。”所谓“造物者”,用古代哲学名词来说,就是指“天道”;所谓“其人”,泛指某个人,引申为人在社会中的名利地位,祸福荣辱等;所谓“其人之天”,指人内在的自然天性、本性、德性等。综合起来,大意是说,上天(天道)对人的报应,不是报应他人间的祸福荣辱,而是报应他本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本性。总之,“善人”如果真善,那么“善”本身就是上天对他最好的、最真实的报应了。行仁得仁,何复他求?至于现实生活中遭遇如何,那是时境所致,并非真报。反之,“恶人”若真的作恶多端,那么,“恶”本身即是对他个人最内在、最本真的天性、品性的戕害和毁灭。他的心灵是污浊的,他的境界是卑劣的,毫无“天爵”可言。这就是上天对他最严厉的报应了。至于“人爵”再高,权极一时,或荣华富贵,显赫一生,亦何足道哉!
所以,应该肯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有它的哲理意义。但它容易引起误解或迷惑,甚至流于一种迷信观念,这是需要批判剔除的。我们注意到,在古代所谓“世与道交相丧”的社会环境里,小人得志,君子困顿的无奈局面总是免不了的。这就是产生上述误解与迷惑的社会历史根源。因此,作为个人而言,我们最好能够认识到:“君子之自行也,动必缘义,行必诚义,俗虽谓之穷,通也;行不诚义,动不缘义,俗虽谓之通,穷也;然则君子之穷通,有异乎俗者也。”另一方面,作为群体来说,我们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发展、健全法制,以建立一个义利统一、义以生利的市场济体制和伦理道德体系,让“天道”真正体现在、落实在“人道”(即道德、法制建设)之中。每个人都是以理待人、以善待人。这样,就用不着期盼从“天”上掉下“善”,它是人间的一种自觉和友爱!
老子第七十九章:“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我认为这一张还是在给统治者提醒、支招、醒示、打招呼。
前面讲到了老百姓已经到了“民不畏死”、“民不畏威”轻生的地步了,可谓是“大怨”了。就算你调和了、平息了,那都是暂时的。不可能不留后遗症,不可能平息的那么彻底,不可能不留下尾巴、留下麻烦、留下怨愤。你就是想做个“善人”也不行呀。
那么怎么办呢?老子又教道了,就像是一个拿着借条的(契)债权人,却不向欠债人死死地逼债,不过于苛刻,人反而要更多的宽容,这就好办了。
(简单说一下这个“契”,就是一种契约。古时是用木头做成的,然后分成两半,债权人掌握左半边,所以称之为左契。)
当政者掌握了权力、法律、军队等一切,就像是“执左契”的人。对待老百姓就要宽容,要给他们自由的空间,要给他们一定的民主。统治者要无为。正如前面五十七章中讲到的:“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能这样做,“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了。就像第五章所讲的“天地不仁”,天道是没有亲疏的,是一视同仁的,只要你按照天道——自然规律去办事,就一定会得到道的帮助。
有人认为“常与善人”是天道有偏向,向着善人。我不以为然。这与老子的一贯思想不符。
执左契,拿着借据让人还钱这是天经地义。而不责于人,实际上是一种厚道、宽容的美德。你手里握着证据,却不“得理不饶人”,而是不责于人,这不是宽容是个啥?
其实,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品质、非凡的气度和宽广的胸怀,更是一种生活的智慧和仁爱的光芒。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七里禅师正在打坐,一个强盗闯了进来,用刀子对着禅师说:“把柜子里的钱全部拿出来!”禅师说:“钱在抽屉里,你自己去拿吧。不过你要留一点,明天我就没米吃了。”强盗哪里顾得上那么多,把抽屉里的钱全部拿走了。
禅师说:“拿走了别人的钱总该说声谢谢吧?”
强盗机械地说了声:“谢谢!”走到门口他突然停下脚步,拿出一些钱放到桌上。
过了几天这个强盗被官府抓住了。根据他的供词把他押到七里禅师的禅院,问禅师:“前些日子这个强盗是不是在你这里强了很多的钱?”
禅师一看轻描淡写地说:“他不是抢我的钱,是我给他的。临走的时候,他还说了声谢谢呢。”这时那个强盗做已是泪流满面。服刑期满后,强盗又来到禅院,长跪三天,七里禅师终于收留他为徒弟。
看看,这就是宽容的力量啊。
以上内容转自百度,作品里都要用的,不是正文部分,不喜欢看的,可直接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