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回美国(中)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封闭的旅途总是极不舒服的,即便飞机的空气调节系统工作效率还不错,可只要一想到,自己是在个密闭的盒子里飞行,苏颉就想要脱困而出。
他不是密闭恐惧症的患者,却具备这种症状;有些焦躁,却又不表现于外这本是很奇妙的事情。距离纽约还有一个小时的飞行时间,玛丽又一次睡着了。年轻的女孩睫毛微微颤动,脸上带着少见的娇憨。或许只有睡着的时候,她才会将精明强干收捻起来,代之以女人特有的妩媚。
玛丽-冯丽德是极美的,面部线条的硬朗难以折损这种美丽,反而为她平添了一种女子少见的英气。倘若在中世界,她一定会成为圣女贞德式的人物,至少也有贞德的气质吧。这一点,苏颉几乎是可以确信的。
已近清晨,飞机上的人总比陆地上的更早看到太阳,透过飞机舷窗,金色的、暖洋洋的阳光投射进机舱。苏颉突然想起自己忘记拉上遮阳板了。
阳光美好,但距离太近的话也会感觉刺眼。苏颉皱了皱眉,右手小心翼翼的越过玛丽的身子,将舷窗上的遮阳板拉上,光线瞬间暗淡了下来。
美好的一天将在阴影笼罩下开始,这并没什么不好的。阴影未必是坏的,光线未必是好的。就比天气,晴朗未必暖人,雨天可以富于诗意。
“还是不要下雨好了。”苏颉心想。
坐在飞机上的人总喜欢天空晴朗,即便硕大的太阳炙烤机身也无所谓,只要不要下雨,不要有云层,不要看不清前方的路,一切都好。飞机正常的起飞、降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时间如同沙漏里的沙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漏下。飞机依旧在万米高空飞行,左右是云层,身边是太阳。机场内平稳的就像坐在自家沙发上看球赛,偶尔的轻微颠簸好似球赛进行到**,观众情不自禁的呐喊。
没错,科技让人类舒适飞上蓝天,感觉不到颠簸,感觉不到钢铁的机身在天空中穿梭,机头刺破一层又一层云层的快感;感觉不到那些逆风而行的鸟的快意。苏颉抽空看了一眼身前的航线图,纽约就是在眼前了。
“我回来了!”他不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有些鸟从高空坠落,只是为了再次飞行。半多月前他逃离了纽约,现在他回来了,带着一身荣耀,那些曾经侮辱、滥骂、无情的践踏着他尊严的人至今如何?他们用怎么样态度对爱这个归家的游子——谁也不知道。
“或许唯一能肯定的是,我可以重新迟到凯特做的饭了。不知道朱诺-麦高芙会不会在那里。”苏颉突然奇思妙想起来。
什么是比等待更煎熬的事情,毫无疑问,漫长的等待。如果给“等待”这个词汇加上一个定语,几乎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否决“漫长”这个形容词。我们并不像想象中的有大把时间漫长等待,事实上,人类的时间很少。七十年,或许是一百年。而“漫长”这个词,却意味着遥远看不见边际。
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吉尔-马尼拉想要成为一名不失务实精神的记者,所以选择加入以严谨著称的《华盛顿邮报》。但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吉尔发现“务实”在报业行业中,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当他还在费尽心机的去证实一件新闻的真实性的时候,同僚已经将其写成了新闻稿,发表了出去,人们在街角巷陌谈论,吉尔的证明成了无用功。按照主编的话说:新闻界是一个追求时效性的地方,它不是法院,不强求真相,我们只要速度就好了。
年纪的吉尔认为如果报道出的是一条假新闻,会损害报社的声誉,他据此反驳,最后得到了一个回应:假新闻?报道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假新闻,如果事后发现与真相有出入,我们还可以修饰修饰,实在不行还可以道歉,如果事事落于人后,没人会买你的报纸。
吉尔不相信这句话,但之后的事情却清楚明白的告诉他,主编说的没错!
《朱诺》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那些叫嚣的最早最厉害的报纸获得了大量读者的青睐,报纸销量上升了百分之二十。老板们在欢呼,他们在宴会上打开香槟,庆祝辉煌的胜利,至于真相?谁关心这个。那些掩藏在迷雾之中的东西,只要迷茫不会拨开,就不会轻易示于人前。
吉尔很不幸的错过这次机会,他没有赶上《朱诺》事件的大潮,只能是沦为了大潮的牺牲品。
务实是没有用的,只有时效性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在事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过后,最开始叫嚣的报纸又以最快的速度变换了嘴脸。他们抱着那个华人的大腿,摇尾乞怜,说着一些恬不知耻的道歉和歌功颂德的话。于是报纸的销量再次上升,老板们又在宴会里开起了庆祝的香槟。
道歉也是一种艺术,吉尔明白了这一点。
但很不幸,他当时还想着要去多伦多亲自看一眼《朱诺》,在即将走上飞机的时候接到了主编的电话:
“你被调往纽约了!”
“什么?”
吉尔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纽约!多么令人恐惧的城市。吉尔最不想去的地方。
“你被调往纽约了!”电话里,主编平稳有序的声音让吉尔意识到,这是真的,他真的被扔进了纽约那座机会与陷进并存的城市。
天啊!我应该怎么办?吉尔这样想过。他将不得不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记者竞争:说着虚伪的话,做着并不务实的事情,写着没有经过任何验证的夸张报道。他将失去自我的原则与做人底线,只为能够活着。
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而且即便他已经这样了,依旧在前天收到了主编的最后通牒:吉尔-马尼拉,这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三天内你再不能抢到一个爆炸性的新闻,那么……你明白的,《华盛顿邮报》可不是什么慈善机构。
吉尔深知这个与白宫走的很近的主编的手段,他不会像黑道大佬似得砍掉你的脑袋,将你装进集装箱里沉尸海底,也不会像个拳击教练似得带上拳套揍你一顿;只会让你在新闻界无法混迹下去而已。吉尔不清楚自己除了当记者还会干什么。也许自由撰稿人是一个不错的职业。看看那个叫洛里斯-兰的影评人,即使四面楚歌,依旧毫不嘴软。
其实就在昨天晚上,吉尔已经开始打包行李了。纽约城说大不大,就这么点地方,却聚集了数不清的,犹如蝗虫似得记者。他们每天再街边巷陌寻找新闻:跟踪某个名人、去某家工厂卧底、到某个政府部门故意挑刺。
这都是极普通的。吉尔的一个同事甚至坚持每天去海边一次,只为看看海滩上有没有浮尸。真是变态的习惯!
作为一个循规蹈矩的三好学生,胡编乱造已经是吉尔的极限了,他无法做的更多,甚至无法想到更多。失去了这份工作,吉尔无法负担纽约的房租,离开自然吃呢个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一阵绝望氤氲的笼罩下,年轻的记者的一夜未眠。但不知是否极泰来还是时来运转,在他准备闭眼的矢耦,接到了自己空乘女友的电话。
女友告诉他那个最近最火的华人导演正他的助理坐着她的飞机。一开始吉尔以为女友是在开玩笑,但经过不断确认过后,他感觉到这是真的。
“这是一机会,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吗?”吉尔想。
在问清楚的航班和达到时间之后,他拿着采访工具走出了公寓。叫醒了相熟的出租车司机,在许诺了高额报酬和再三道歉过后,坐上了去往机场的出租车。
几个小时候,也就是现在,他坐在机场的出站口的长椅上,焦急的等待。漫长的等待最是考虑人的耐性,焦躁写在了吉尔的脸上。他时不时的左顾右盼,生怕在这里遇到同行,索性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个都没有出现。
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代表着没人知道那个华人导演会在今天回到纽约。独家新闻——这么一个词汇突然从吉尔的脑海里蹦出。
“吉尔!你准备好了吗?”他大声的给自己打气。
飞机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穿过人类无法想象的距离。从多伦多到纽约,漫长的旅途终于走到了尽头。飞机开始降落,失重的感觉尤为明显。
玛丽-冯丽德已经醒了,这个女人醒来的真不时候,如果再晚一点,十分钟,她就不用受高空坠落的折磨。飞行恐惧症仿佛重新占领了她的身体,她瑟瑟发抖的抱着那条棕色的毯子。
“该死的!该死的飞机!”她无意识的抱怨着。
突然,女人感觉手掌传来了温暖的触觉,转过头,正好遇上了苏颉清澈的眼睛。
“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
玛丽顺从的点了点头。只要这个男人在身边,任何危险与恐惧都不能令她害怕。
蹩脚的飞行员不知做了什么事情,飞机落地时又一个剧烈颠簸,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惊呼。人人都知道飞机起飞与降落是最危险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索性,颠簸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或许是那剧烈的晃动驱散了飞行员体内的白兰地的劲头,飞机重新变得平稳起来。苏颉能够明显感觉到这架钢铁怪物的轮子正紧贴着地面飞速转动。它正在不断向前,但这个速度却越来越慢。
遮阳板早在降落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被掀起,透过舷窗,苏颉更是直观的感觉到前行速度的减慢。两侧的景物从最开始肉眼难辨的倒退,到现在逐渐变得清晰,最后窗口画面定格在一段空荡的机场跑道上。
“哇呜!”
机舱里照惯例响起了一阵欢呼,人们庆祝着自己又一次死里逃生。很快,乘客被通知可以走出机舱,几乎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起身,人们都不愿意留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多待一分钟也不愿意。
“下飞机了。”苏颉温柔的说,牵着玛丽的手,准备向外走。
玛丽笑着摇了摇头,松开那只让她依恋,并且着迷的手掌。失落的感觉涌上心头,但那只是一瞬间,再下一刻,玛丽恢复了正常。
“你现在可是名人,小心那些无孔不入的记者。”玛丽说。
苏颉讪笑的摇了摇头,“玛丽你太小心了,我们可是特意选择了一架清晨降落的飞机,而且整个行程都保密,没有记者会知道的。”
玛丽打断了苏颉的话:“别太小看记者,我可是知道的,那些人就像一群嗅觉灵敏的鲨鱼,任何一丁点血腥都会让他们聚拢过来。”
“那么随你吧。”苏颉摆了摆手。
两人一前一后走下飞机,穿过一条冗长的甬道,走进了航站大楼。空气突然变得清新起来,那些那种经由空调处理后的感觉消失殆尽。
“一个美妙的开始。”苏颉笑着说。
由于没有托运的行李,两个人得意很快走出转机区,快点走出机场是他们现在的唯一想法。当你还在机场驻留的时候,法律上你还在加拿大,当你跨出机场,便回到了美国。
其实美国并不比加拿大好多少,只是家要比陌生的地方更好而已。
正当苏颉准备甩开步子走出通道的时候,突然被玛丽伸手拦住。
“又怎么了?我的冯丽德小姐?”苏颉仰着头,双眼上翻,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他不明白今天的玛丽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从上飞机开始就表现的怪怪的。
“难道是?大姨妈来了?”苏颉心中发出一阵怪笑,连带瞧向玛丽的目光也诡异起来。
感受到苏颉那异乎寻常的目光,玛丽一阵羞怒:“看什么看?安妮走之前让我照顾好你。”女人调整了语气,重新变得轻松而泼辣:“你的小女朋友可是说了‘苏是一个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人,你要帮我好照顾他。’”
玛丽拿捏语调学着安妮声音的样子逗乐了苏颉,他肆无忌惮的笑了起来:“玛丽,你这是干什么啊?安妮那只是说说而已,说说而已明白吗?我可不需要人照顾。”
男孩拨开玛丽的手,准备直接迈开步子往前走。他已经开始怀念凯特诱人的手艺,美味的午餐是一个不错的回家动力。
“站住!”
身后传来玛丽严厉的声音,苏颉不由自主的停住。
“又怎么了?我的冯丽德小姐。”
“你就这样出去?”
“当然,还能怎么样?”
苏颉甩了甩胳膊,觉得一件蓝白大格子衬衣和天蓝色牛仔裤的搭配没什么不对的。虽不华丽,但至少看着顺眼,没有那些蹩脚的违和感。但玛丽要说的显然不是这个。
她蹦达着绕道苏颉正面,嘟囔着嘴,上下打量起面前的男孩。并不算特别高大,但身材匀称;五官单个看只属中上,但组合起来非常惊艳;最重要的是,男孩身上有种青春与成熟交融的气质,这本是两种矛盾的气质,却同时出现在苏颉身上,更为其平添了一种难得的魅力。
玛丽情不自禁的点起头来。
“好了吧,玛丽-冯丽德小姐,我说过,没问题。”苏颉没好气的说。
玛丽回过神来,为刚才是入迷而羞怒,但很快就冷笑了一声回答:“没问题?问题大了!”
她玛丽的从旅行不抱里掏出一副镜片大的足以遮住半边脸的墨镜,架在苏颉的耳朵上。一边拍着手,一边心满意足的说:“这样就好了,看不出来了。”
在墨镜的遮蔽下,苏颉翻起了白眼:“至于这样吗?”
“当然,”玛丽回答,“等你走出航站楼遇上记者的时候再和我说不至于的事情。”玛丽冷笑了一声,绕着苏颉转起了圈子,“真别说其他的,就你打扮成这样,我一定能够认出来。”
“我就算化成灰你也能认出来。”
苏颉觉得玛丽有些大题小做了,记者是一群嗅觉灵敏的鲨鱼,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嗅到血腥味。苏颉字认为此之回纽约,他已经做到了点水不漏。除了安妮和米歇尔,就只有那个amc的院线代表佐拉知道了。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苏颉劝慰着意犹未尽的玛丽。如果再让女人自由发挥,说不定他会被套上厚重的大衣,然后再带上一顶滑稽的毛线帽子。
这可不是无稽之谈,苏颉无意中瞥到过玛丽的箱子里就有一顶红色的毛线帽。
走出航站楼,到达候机厅,一路无事。没有蜂拥而来的记者,也没有起来接机的粉丝,真是一路太平。
“看看吧,我说过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苏颉就像一个得胜的将军,在玛丽面前炫耀着自己的胜利。
玛丽警惕的打量起四周,人群熙熙攘攘的到是不少,却没有人将视线停留在他们身上。确实,他们打扮的都很普通,不是那种特别吸引人眼球的装束。
封闭的旅途总是极不舒服的,即便飞机的空气调节系统工作效率还不错,可只要一想到,自己是在个密闭的盒子里飞行,苏颉就想要脱困而出。
他不是密闭恐惧症的患者,却具备这种症状;有些焦躁,却又不表现于外这本是很奇妙的事情。距离纽约还有一个小时的飞行时间,玛丽又一次睡着了。年轻的女孩睫毛微微颤动,脸上带着少见的娇憨。或许只有睡着的时候,她才会将精明强干收捻起来,代之以女人特有的妩媚。
玛丽-冯丽德是极美的,面部线条的硬朗难以折损这种美丽,反而为她平添了一种女子少见的英气。倘若在中世界,她一定会成为圣女贞德式的人物,至少也有贞德的气质吧。这一点,苏颉几乎是可以确信的。
已近清晨,飞机上的人总比陆地上的更早看到太阳,透过飞机舷窗,金色的、暖洋洋的阳光投射进机舱。苏颉突然想起自己忘记拉上遮阳板了。
阳光美好,但距离太近的话也会感觉刺眼。苏颉皱了皱眉,右手小心翼翼的越过玛丽的身子,将舷窗上的遮阳板拉上,光线瞬间暗淡了下来。
美好的一天将在阴影笼罩下开始,这并没什么不好的。阴影未必是坏的,光线未必是好的。就比天气,晴朗未必暖人,雨天可以富于诗意。
“还是不要下雨好了。”苏颉心想。
坐在飞机上的人总喜欢天空晴朗,即便硕大的太阳炙烤机身也无所谓,只要不要下雨,不要有云层,不要看不清前方的路,一切都好。飞机正常的起飞、降落,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时间如同沙漏里的沙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漏下。飞机依旧在万米高空飞行,左右是云层,身边是太阳。机场内平稳的就像坐在自家沙发上看球赛,偶尔的轻微颠簸好似球赛进行到**,观众情不自禁的呐喊。
没错,科技让人类舒适飞上蓝天,感觉不到颠簸,感觉不到钢铁的机身在天空中穿梭,机头刺破一层又一层云层的快感;感觉不到那些逆风而行的鸟的快意。苏颉抽空看了一眼身前的航线图,纽约就是在眼前了。
“我回来了!”他不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有些鸟从高空坠落,只是为了再次飞行。半多月前他逃离了纽约,现在他回来了,带着一身荣耀,那些曾经侮辱、滥骂、无情的践踏着他尊严的人至今如何?他们用怎么样态度对爱这个归家的游子——谁也不知道。
“或许唯一能肯定的是,我可以重新迟到凯特做的饭了。不知道朱诺-麦高芙会不会在那里。”苏颉突然奇思妙想起来。
什么是比等待更煎熬的事情,毫无疑问,漫长的等待。如果给“等待”这个词汇加上一个定语,几乎所有人都会第一时间否决“漫长”这个形容词。我们并不像想象中的有大把时间漫长等待,事实上,人类的时间很少。七十年,或许是一百年。而“漫长”这个词,却意味着遥远看不见边际。
刚刚从大学毕业的吉尔-马尼拉想要成为一名不失务实精神的记者,所以选择加入以严谨著称的《华盛顿邮报》。但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吉尔发现“务实”在报业行业中,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当他还在费尽心机的去证实一件新闻的真实性的时候,同僚已经将其写成了新闻稿,发表了出去,人们在街角巷陌谈论,吉尔的证明成了无用功。按照主编的话说:新闻界是一个追求时效性的地方,它不是法院,不强求真相,我们只要速度就好了。
年纪的吉尔认为如果报道出的是一条假新闻,会损害报社的声誉,他据此反驳,最后得到了一个回应:假新闻?报道出来的东西就没有假新闻,如果事后发现与真相有出入,我们还可以修饰修饰,实在不行还可以道歉,如果事事落于人后,没人会买你的报纸。
吉尔不相信这句话,但之后的事情却清楚明白的告诉他,主编说的没错!
《朱诺》事件就是一个最好的明证,那些叫嚣的最早最厉害的报纸获得了大量读者的青睐,报纸销量上升了百分之二十。老板们在欢呼,他们在宴会上打开香槟,庆祝辉煌的胜利,至于真相?谁关心这个。那些掩藏在迷雾之中的东西,只要迷茫不会拨开,就不会轻易示于人前。
吉尔很不幸的错过这次机会,他没有赶上《朱诺》事件的大潮,只能是沦为了大潮的牺牲品。
务实是没有用的,只有时效性才是最重要的东西。在事件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过后,最开始叫嚣的报纸又以最快的速度变换了嘴脸。他们抱着那个华人的大腿,摇尾乞怜,说着一些恬不知耻的道歉和歌功颂德的话。于是报纸的销量再次上升,老板们又在宴会里开起了庆祝的香槟。
道歉也是一种艺术,吉尔明白了这一点。
但很不幸,他当时还想着要去多伦多亲自看一眼《朱诺》,在即将走上飞机的时候接到了主编的电话:
“你被调往纽约了!”
“什么?”
吉尔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纽约!多么令人恐惧的城市。吉尔最不想去的地方。
“你被调往纽约了!”电话里,主编平稳有序的声音让吉尔意识到,这是真的,他真的被扔进了纽约那座机会与陷进并存的城市。
天啊!我应该怎么办?吉尔这样想过。他将不得不与世界上最优秀的一群记者竞争:说着虚伪的话,做着并不务实的事情,写着没有经过任何验证的夸张报道。他将失去自我的原则与做人底线,只为能够活着。
这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而且即便他已经这样了,依旧在前天收到了主编的最后通牒:吉尔-马尼拉,这是你最后的机会,如果三天内你再不能抢到一个爆炸性的新闻,那么……你明白的,《华盛顿邮报》可不是什么慈善机构。
吉尔深知这个与白宫走的很近的主编的手段,他不会像黑道大佬似得砍掉你的脑袋,将你装进集装箱里沉尸海底,也不会像个拳击教练似得带上拳套揍你一顿;只会让你在新闻界无法混迹下去而已。吉尔不清楚自己除了当记者还会干什么。也许自由撰稿人是一个不错的职业。看看那个叫洛里斯-兰的影评人,即使四面楚歌,依旧毫不嘴软。
其实就在昨天晚上,吉尔已经开始打包行李了。纽约城说大不大,就这么点地方,却聚集了数不清的,犹如蝗虫似得记者。他们每天再街边巷陌寻找新闻:跟踪某个名人、去某家工厂卧底、到某个政府部门故意挑刺。
这都是极普通的。吉尔的一个同事甚至坚持每天去海边一次,只为看看海滩上有没有浮尸。真是变态的习惯!
作为一个循规蹈矩的三好学生,胡编乱造已经是吉尔的极限了,他无法做的更多,甚至无法想到更多。失去了这份工作,吉尔无法负担纽约的房租,离开自然吃呢个了顺理成章的事情。
在一阵绝望氤氲的笼罩下,年轻的记者的一夜未眠。但不知是否极泰来还是时来运转,在他准备闭眼的矢耦,接到了自己空乘女友的电话。
女友告诉他那个最近最火的华人导演正他的助理坐着她的飞机。一开始吉尔以为女友是在开玩笑,但经过不断确认过后,他感觉到这是真的。
“这是一机会,这不就是一个机会吗?”吉尔想。
在问清楚的航班和达到时间之后,他拿着采访工具走出了公寓。叫醒了相熟的出租车司机,在许诺了高额报酬和再三道歉过后,坐上了去往机场的出租车。
几个小时候,也就是现在,他坐在机场的出站口的长椅上,焦急的等待。漫长的等待最是考虑人的耐性,焦躁写在了吉尔的脸上。他时不时的左顾右盼,生怕在这里遇到同行,索性那些熟悉的面孔一个都没有出现。
这是一个不错的消息,代表着没人知道那个华人导演会在今天回到纽约。独家新闻——这么一个词汇突然从吉尔的脑海里蹦出。
“吉尔!你准备好了吗?”他大声的给自己打气。
飞机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发明,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穿过人类无法想象的距离。从多伦多到纽约,漫长的旅途终于走到了尽头。飞机开始降落,失重的感觉尤为明显。
玛丽-冯丽德已经醒了,这个女人醒来的真不时候,如果再晚一点,十分钟,她就不用受高空坠落的折磨。飞行恐惧症仿佛重新占领了她的身体,她瑟瑟发抖的抱着那条棕色的毯子。
“该死的!该死的飞机!”她无意识的抱怨着。
突然,女人感觉手掌传来了温暖的触觉,转过头,正好遇上了苏颉清澈的眼睛。
“放心吧,不会有问题的。”
玛丽顺从的点了点头。只要这个男人在身边,任何危险与恐惧都不能令她害怕。
蹩脚的飞行员不知做了什么事情,飞机落地时又一个剧烈颠簸,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让机舱里响起了一阵惊呼。人人都知道飞机起飞与降落是最危险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
索性,颠簸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或许是那剧烈的晃动驱散了飞行员体内的白兰地的劲头,飞机重新变得平稳起来。苏颉能够明显感觉到这架钢铁怪物的轮子正紧贴着地面飞速转动。它正在不断向前,但这个速度却越来越慢。
遮阳板早在降落开始的时候就已经被掀起,透过舷窗,苏颉更是直观的感觉到前行速度的减慢。两侧的景物从最开始肉眼难辨的倒退,到现在逐渐变得清晰,最后窗口画面定格在一段空荡的机场跑道上。
“哇呜!”
机舱里照惯例响起了一阵欢呼,人们庆祝着自己又一次死里逃生。很快,乘客被通知可以走出机舱,几乎所有人都在同一时间起身,人们都不愿意留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多待一分钟也不愿意。
“下飞机了。”苏颉温柔的说,牵着玛丽的手,准备向外走。
玛丽笑着摇了摇头,松开那只让她依恋,并且着迷的手掌。失落的感觉涌上心头,但那只是一瞬间,再下一刻,玛丽恢复了正常。
“你现在可是名人,小心那些无孔不入的记者。”玛丽说。
苏颉讪笑的摇了摇头,“玛丽你太小心了,我们可是特意选择了一架清晨降落的飞机,而且整个行程都保密,没有记者会知道的。”
玛丽打断了苏颉的话:“别太小看记者,我可是知道的,那些人就像一群嗅觉灵敏的鲨鱼,任何一丁点血腥都会让他们聚拢过来。”
“那么随你吧。”苏颉摆了摆手。
两人一前一后走下飞机,穿过一条冗长的甬道,走进了航站大楼。空气突然变得清新起来,那些那种经由空调处理后的感觉消失殆尽。
“一个美妙的开始。”苏颉笑着说。
由于没有托运的行李,两个人得意很快走出转机区,快点走出机场是他们现在的唯一想法。当你还在机场驻留的时候,法律上你还在加拿大,当你跨出机场,便回到了美国。
其实美国并不比加拿大好多少,只是家要比陌生的地方更好而已。
正当苏颉准备甩开步子走出通道的时候,突然被玛丽伸手拦住。
“又怎么了?我的冯丽德小姐?”苏颉仰着头,双眼上翻,一副无可奈何的模样。他不明白今天的玛丽到底怎么了,为什么从上飞机开始就表现的怪怪的。
“难道是?大姨妈来了?”苏颉心中发出一阵怪笑,连带瞧向玛丽的目光也诡异起来。
感受到苏颉那异乎寻常的目光,玛丽一阵羞怒:“看什么看?安妮走之前让我照顾好你。”女人调整了语气,重新变得轻松而泼辣:“你的小女朋友可是说了‘苏是一个完全没有自理能力的人,你要帮我好照顾他。’”
玛丽拿捏语调学着安妮声音的样子逗乐了苏颉,他肆无忌惮的笑了起来:“玛丽,你这是干什么啊?安妮那只是说说而已,说说而已明白吗?我可不需要人照顾。”
男孩拨开玛丽的手,准备直接迈开步子往前走。他已经开始怀念凯特诱人的手艺,美味的午餐是一个不错的回家动力。
“站住!”
身后传来玛丽严厉的声音,苏颉不由自主的停住。
“又怎么了?我的冯丽德小姐。”
“你就这样出去?”
“当然,还能怎么样?”
苏颉甩了甩胳膊,觉得一件蓝白大格子衬衣和天蓝色牛仔裤的搭配没什么不对的。虽不华丽,但至少看着顺眼,没有那些蹩脚的违和感。但玛丽要说的显然不是这个。
她蹦达着绕道苏颉正面,嘟囔着嘴,上下打量起面前的男孩。并不算特别高大,但身材匀称;五官单个看只属中上,但组合起来非常惊艳;最重要的是,男孩身上有种青春与成熟交融的气质,这本是两种矛盾的气质,却同时出现在苏颉身上,更为其平添了一种难得的魅力。
玛丽情不自禁的点起头来。
“好了吧,玛丽-冯丽德小姐,我说过,没问题。”苏颉没好气的说。
玛丽回过神来,为刚才是入迷而羞怒,但很快就冷笑了一声回答:“没问题?问题大了!”
她玛丽的从旅行不抱里掏出一副镜片大的足以遮住半边脸的墨镜,架在苏颉的耳朵上。一边拍着手,一边心满意足的说:“这样就好了,看不出来了。”
在墨镜的遮蔽下,苏颉翻起了白眼:“至于这样吗?”
“当然,”玛丽回答,“等你走出航站楼遇上记者的时候再和我说不至于的事情。”玛丽冷笑了一声,绕着苏颉转起了圈子,“真别说其他的,就你打扮成这样,我一定能够认出来。”
“我就算化成灰你也能认出来。”
苏颉觉得玛丽有些大题小做了,记者是一群嗅觉灵敏的鲨鱼,但前提是他们必须嗅到血腥味。苏颉字认为此之回纽约,他已经做到了点水不漏。除了安妮和米歇尔,就只有那个amc的院线代表佐拉知道了。
“放心吧,不会有事的。”苏颉劝慰着意犹未尽的玛丽。如果再让女人自由发挥,说不定他会被套上厚重的大衣,然后再带上一顶滑稽的毛线帽子。
这可不是无稽之谈,苏颉无意中瞥到过玛丽的箱子里就有一顶红色的毛线帽。
走出航站楼,到达候机厅,一路无事。没有蜂拥而来的记者,也没有起来接机的粉丝,真是一路太平。
“看看吧,我说过不会有什么问题的。”苏颉就像一个得胜的将军,在玛丽面前炫耀着自己的胜利。
玛丽警惕的打量起四周,人群熙熙攘攘的到是不少,却没有人将视线停留在他们身上。确实,他们打扮的都很普通,不是那种特别吸引人眼球的装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