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三国之乱臣贼子 > 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成功

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一步成功

作者:秀才会武术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弃宇宙渡劫之王全职艺术家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天刑纪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青州骑军数量不多,堪堪保持着两千余骑的规模,然而,骑卒俱是精锐。

    乌桓骑军也好,青州本地骑卒也罢,他们随着赵云征战南北,磨炼出了常人难及的战技。

    从下邳赶赴青州,又从青州突袭冀州,若非骑军久经磨炼,他们绝对支撑不了如此强度的战事。

    当然了,骑军长途奔袭,离不开马蹄铁的功劳。

    如果没有马蹄铁,骑军一路跋涉,定会折损不少坐骑,骑军不同于步卒,坐骑调换之后,骑卒需要一段的时间才能够充分适用。

    长途进击,对战马,对骑卒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昨日之前,城外三十里尚且没有敌军迹象,今日,淳于琼怎么也没想到,青州军竟然就出现在城外。

    两千余骑呀,冀州的探马竟然一无所知,都是一帮白痴吗?淳于琼惊怒交加。

    现如今,敌军进犯,这可如何是好?

    滚木礌石、沸水熟油,种种防御手段都已经尽数施展,可是,青州骑军依旧一往无前。

    越来越多的守军奔赴而来,城头,冀州军连压箱底的招数都已经施展出来,可是,面对勇往直前的青州军,他们黔驴技穷,一筹莫展。

    每时每刻都有冀州军死于非命。

    城门洞中,赵云、陈武、张飞三人齐头并进,所过之处无人能敌。

    盾兵也好,枪兵也罢,只要敢于拦阻,赵、陈、张便会给他们留下终身难忘的教训。

    赵云枪术精湛,往往点到为止,不会多出一分力;陈武直来直往,招数简单粗暴;张飞长矛大开大合,轻者上臂断足,重者血肉飞溅。

    短兵交接,战将的勇武发挥到了极限。

    军将的神勇感染到了青州军卒,厮杀至今,他们已经有些力竭了,可是,赵云、张飞、陈武三人的勇猛却震撼人心,让人忘记疲惫,投入到激烈的厮杀中去。

    大军尚未抵达的情况下,赵云等人便连破战阵,所向披靡,等到青州精骑狂奔而来的时候,冀州军终于崩溃了。

    都是有血有肉的军汉,面对不知疲惫为何物的赵、张、陈三将,他们终于有些怕了。

    于是,当大军冲过城头的阻拦,急冲而至的时候,冀州军再也坚持不住。

    哪怕淳于琼歇斯底里地拦阻,这时候再也无人去理会。

    “拦住青州军,官升三级,赏钱百贯!”

    重赏不要钱一般抛出,可结果依旧不变,没有军卒愿意留下死战。

    “青州军太强,那三员大将太猛,快快逃命去吧”

    “逃吧,逃到冀州去,让使君为我等报仇”

    恐慌的情绪在瞬间蔓延开来,败势不可阻挡。

    “败了,败了”,大势已去,淳于琼瞬间筋疲力尽,他在人流的裹挟下一路狂奔,不知去了哪里。

    城中人马足有八千,而青州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千兵马,以三千对八千,若是守军严防死守,并未丢弃城门,守军绝对可以守住城池。

    可是,一开始,淳于琼便犯了大错,他误信“天子使者”,结果丢了城门。

    哪怕淳于琼再三挽救,也未能及时夺回主动权。

    正所谓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李贤以有心算无心,先胜一阵,夺了一份先机。

    不过,此处的战况想必很快就会传到袁绍耳中。

    以袁绍的秉性,绝对会疯狂报复。

    两万青州军如何才能挡住袁军的进击?

    后世里,伟大的军事家用胜利的经验告诉李贤,游击战、运动战是取胜的不二法宝。

    人数上的不对称,对于青州来说,既是劣势,又是优势。

    在冀州,太史慈所领两万大军主力,即可以据城而守,又可以在冀州军抵达之前及时退却。

    只要赵云的两千骑军随时保持机动性,这样以来,袁绍便无从防备,疲于奔命。

    袁军的大戟士犀利无比,他们俱是皮甲持戟的重步兵,攻坚破阵是他们的长处,可是,追剿敌军,这却超乎他们的能力之外。

    太史慈大举北上之前,李贤飞鸽传书,叮嘱了一句,让其务必保持骑军的独立性,不可过多干涉赵云的指挥。

    两千名精骑,这是李贤心目中的骑兵种子,他还指望以这些老卒为核心,快速建立一支骑兵队伍。

    以老带新,军卒的战力不会弱到哪里去!

    如今,李贤麾下战马极多,而连番获胜之后,多有骑卒来投。

    只要骑军归返,李贤有信心建立起一支六千人的骑军!

    历史上,刘邦也好,曹操也罢,就连李世民都不能例外,他们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少不了骑军的大力支撑。

    江东之地水网密布,不利大军奔袭,可是,在中原之地,却是骑军的天下。

    赵云奔袭千里,成功夺走天子,这便是明证。

    泽幕城之役,青州军大获全胜,俘虏两千多人。

    等到太史慈率军抵达之际,所有的战事已经结束了。

    太史慈又惊有喜,如果保持这种节奏,青州很快就可以反客为主,在冀州掀起一阵腥风血雨。

    不过,袁绍可不是摆设,袁绍麾下的十万兵马更不是摆设。

    青州军实力虽强,可是,异地而战,对后勤的补给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据城而守也就罢了,起码还有仰仗,若是野外对战,冀州军完全可以发挥人数的优势,以多欺寡,将青州军围的密不透风。

    如此种种,北上之前,太史慈便有过考量。

    夺城,只是第一步。

    青州军的第二步将根据泽幕城中的存粮来规划,若是存粮足够,青州军将会加固城防,据城死守;若是粮秣不多,青州军会在袁军抵达之前疯狂一回,极可能多的搜刮粮秣。

    民心,并不在太史慈的考虑范围。

    若是大军战败,再好的民心也无济于事,反之,只要大军大获全胜,青州有足够的时间来收敛民心。

    赵云突袭入城,速度太快,快到淳于琼来不及焚烧粮秣。

    一开始,谁也没想到冀州军既然会败,等到军将反应过来的时候,青州军已经抢占了要地,这时候,再想行事焚粮,显然绝无可能。

    战后,统计粮秣,计有米粟十万石,足够两万大军数月之用。

    太史慈听罢之后眉开眼笑,他做了坚守的决定。

    至于青州,自有田楷他们操心,就算袁绍用险,青州军也足以抵挡。

    想罢,太史慈将此处战报第一时间报与李贤知晓,李贤才是统揽全局之人,早些得知情报,他才能作出最准确的决断。(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