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战争 第32章 巨人的软肋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直到被送进基尔港下属的海军医院里,42岁的恩斯特.林德曼少将还在为自己的不走运而懊恼,这位两周之前刚刚在海军宣传片中露脸的舰长,如今却因为一块肥皂而不得不暂时离开他心爱的军舰,那可是整个德国的骄傲、目前德国海军现役舰只中吨位最大的“格奈瑙森”号!
“我想我这点伤还不至于影响到日常工作吧,医生!”尽管头上缠着厚厚一圈绷带,倔强的林德曼还是满怀期待的问他的主治医生。
“不,将军,您必须好好休息至少两个月,否则这次受伤很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外罩白大褂、里面穿着军服的军医官指指自己的后脑勺部位,“这里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之一,虽然它摸起来很硬!”
“噢,两个月!我的军舰和舰员可等不了那么久!”林德曼咧着嘴、咬着牙,一大部分来自于事情本身。
就这样,战列舰(德国自称战列舰,但它更接近于战列巡洋舰)“格奈瑙森”号的首任舰长刚上任便因为一次令人哭笑不得的意外被迫离开自己的岗位,而这艘战舰出航在即,给它安排一位新舰长成了海军主力舰队司令部的当务之急。
“首先,副舰长卡斯奇上校经验不足,军衔也不够,担任代理舰长有些勉强!调任三艘德意志级装甲舰其中一位舰长倒是不错,但又得重新找人填补那里的空缺。噢,可怜的恩斯特,他洗澡的时候怎么就不能小心点呢?”被张海诺视为“猛将兄”的威廉.马歇尔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一直担任德国海军主力舰队——亦被称为战斗舰队的司令官,随着一艘艘新锐战舰的服役,他职位虽未改变,但权责却在逐年增加。
不过,十多年的空白期给海军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断层,在人员构成尤其是大型战舰指挥官方面有着同样的不利影响:一战时期的那些主力舰指挥官们,如今即便还留在海军也是年纪一大把了,像张海诺的“表舅”冯.劳伦茨早在20年代初就转入二线,现已年过六旬的他只在海军担任战史顾问这样的闲职;像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副司令古泽、战斗舰队司令马歇尔这些目前在德国海军担任重要职务的将领,也都没有担任大型军舰正职的经历,更不要说海耶、邓尼茨以及张海诺这样一战时期的“小兵”了!
“‘德意志’号的舰长洛恩资历和经验都很丰富,只是再有两年就到退役年龄了!”想起自己的老上司,张海诺就颇为怀念在“德意志”号上担任参谋官的那段日子,虽然远航海上的生活有时显得非常枯燥,但他在舰艇指挥方面的提升却是实实在在的!
趁马歇尔还在考虑人选,张海诺抱定主意:“司令官阁下,其实自考入基尔海军学员军官进修班起,我就梦想着成为一艘大型战舰的指挥官!如果您相信我的能力,不妨让我试一试!”
“你?”对于这个提议,马歇尔看来颇感意外,但他转念一想,便又放下手中的笔,说道:“可是你目前还兼任着战斗舰队参谋长和海军航空兵总监的职务,如果再担任‘格奈森瑙’号舰长,担子可是非常重啊!”
“若能得到您的首肯,我愿意向海军司令部提请解除现在这两个职务!司令官阁下,我想您也知道,参谋长和总监这样的职务实在不适合我这种耐不住寂寞的人担当!”
“耐不住寂寞?哈哈!”对这个自嘲而又形象的用词,马歇尔爽朗的笑了起来。末了,他表示原则上同意张海诺暂时担任“格奈森瑙”号代理舰长,并向海军司令部提请了这一人事任命。
如今在海军部掌管军官人事的,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冈瑟.吕特晏斯,他在二战中先后指挥过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编队、俾斯麦和欧根亲王编队,同时也被誉为二战德国海军最优秀的水面舰艇指挥官,只可惜他和“俾斯麦”号的命运过于悲惨,这才给后来的军事爱好者留下无尽的遗憾。
以张海诺如今在海军的超高人气,接下来的事情基本上在预料之中。张海诺被吕特晏斯找去进行了一番交谈,也许是对这个资历尚浅的军官不太放心,也许只是想确定这个人选具备足够的资格,吕特晏斯问了许多有关大型舰艇指挥以及处理舰上大小事务的问题。这难不倒张海诺,他根据自己在海军进修班和“德意志”号担任参谋官所掌握的技能一一回答。
过了吕特晏斯这一关,雷德尔那里便没有太大问题,在被说服之后,他照例向张海诺叮嘱一番,告诉他这次“格奈森瑙”号入役以训练舰员和测试舰船性能为主——因为这是德国海军时隔近20年之后第一次建造如此大吨位的战舰,所以工程师们在许多技术细节上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最后,张海诺要求将自己的几个旧同僚调往“格奈森瑙”号,以协助自己工作。
在“格奈森瑙”号启航前的一周,新舰长的任命事务迅速完成。张海诺主力舰队参谋长的职务被解除了,海军航空兵总监的头衔却被保留下来,而他就任“格奈森瑙”号舰长也没有挂上代理二字——除了名气之外,他的履历表倒也具备足够的说服力:1913年以全年级第5名的成绩毕业于基尔海军学校鱼雷专业,一战时期战巡“塞德利茨”号鱼雷指挥官、战斗英雄;自1917年起先后担任U-171、U-9以及U-148指挥官,潜艇部队的王牌艇长;自1928年起海外项目部主管,1932年以基尔海军学校军官进修班第7名成绩通过考核,随“格森”号训练舰进行了为期8个月远洋,然后在装甲舰“德意志”号上担任参谋官直到1937年,之后任战斗舰队参谋长、海军航空兵总监。
多年来的梦想实现之时,张海诺的心情是激动而复杂的,但他并未来“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采用更为稳妥的安排:舰上原各部门军官职位不变,而前“德意志”号航海官雷蒙.冯.舒伯特、枪炮指挥官利奥波德.斯托恩以及从“柯尼斯堡”号抽调来的参谋官路易斯.里切罗——这三位都是张海诺在进修班时的同期学员,且一道参加了“格森”号训练舰的远航,则组成了一个直接向舰长本人负责的参谋班子,以协助舰上各部门的日常训练工作。
自此,张海诺拥有了自己担任指挥的第一艘大型军舰,连同一支优秀的幕僚团队。
“格奈森瑙”号此次出航,除1600余名舰员之外还额外带上了一支专业的工程师团队,他们将负责全称检测和评估这艘新型战舰的各项技术性能。在张海诺的印象里,历史上的这级战舰就一直为动力系统所困,而屡遭创伤的“格奈瑙森”号最后干脆长期在船坞里趴窝,这对于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建造的重型舰艇来说绝对是个浪费,他可不希望这样的遭遇在自己面前重演。
6月9日,一切准备妥当,在长长的汽笛声中,满载排水量3.9万吨的巨舰缓缓驶离基尔军港,向着波罗的海深处平缓前行。
利用出航前短暂的准备时间,张海诺迅速了解和熟悉了舰上各部门的负责军官,并在短短数天内走遍舰上各主要舱室,以此来了解自己新下属们的情况。全新的战舰配着平均年龄不足21岁的舰员,“格奈森瑙”号全舰上下可谓朝气蓬勃,而舰员们的士气显然没有因为“临阵换帅”受到影响。
试航过程中,在总工程师特奥波德.安迪斯的陪同下,张海诺带着技术军官们逐一检查了舰上的主副动力系统。众所周知,沙恩霍斯特级战舰是在特别强调军舰速度的基础上设计的。海军工程师们最初主张采用柴油机,柴油机耗油节省,并且续航力大,然而柴油机却难以获得30节以上的航速,而且在舰上占的空间太大。在安装何种动力装置问题上,德国海军内部出现了分歧,最后在雷德尔亲自出面干预的情况下采用了高压、高温蒸汽轮机。如今两艘沙恩霍斯特级上均安装12台燃油锅炉和3台蒸汽轮机,总设计功率136,000马力,且两舰的主机均能超载运行。在全速试航时,“格奈森瑙”号主力功率达到150,000马力,达到30.5节的极速!
此外,舰上还装有6台460千瓦涡汽轮发电机和2台150千瓦柴油机发电机,总发电能力为4,520千瓦,其中包括在战斗损伤时的900千瓦预备电力,这些设施在试航期间均运转良好。
曾在“德意志号”上呆了三年的张海诺,对这两艘战舰的航海性能有着较为直观的体会。“格奈森瑙”号全速航行时的那种驰骋大洋之感确实不是“德意志”号依靠柴油机所获得的26节航速所能比,且不会有柴油机大功率运转时震动过大的情况发生,但它全速航行时烟囱中喷出的滚滚黑烟却不只是污染环境的问题。因为采用传统的重油锅炉,“格奈森瑙”号在油料消耗上也是惊人的,尽管储备舱的容量是“德意志”号的三倍还多,但15节航速下的设计续航力却仅为9000海里,远远低于德意志级的16000海里。
6月13日,出航的第四天,“格奈森瑙”号在海上进行了第一次主炮齐射。三轮齐射过后,主炮设备以及舰上的射击指挥仪器工作正常,9门283毫米主炮齐鸣的场面也让年轻的水兵们振奋不已。
设计之初,德国海军部倾向于在这艘标准排水量3.5万吨的大战舰上安装15英寸(380毫米)主炮,以此来抗衡英法等国的现役主力舰,但希特勒担心过早采用15英寸大炮将刺激英国人,因而要求建造时采用和德意志级口径相同的11英寸(283毫米)炮,但主炮塔座圈大小以双联装15英寸主炮来设计。这样的话,一旦战争爆发,海军就可以很快换上15英寸巨炮。
张海诺并不清楚二战历史上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最终未能更换15英寸主炮的具体原因,就目前“格奈森瑙”号的火力配置来看,9门54.5倍径的283毫米炮齐射时声势浩大,但在行家眼里和战舰庞大的身躯不成比例。在更换大口径主炮之前,海军司令部希望通过提高射击速度和精度来弥补主炮口径上的不足,张海诺觉得暂时也只能这样委屈一下——若是一意孤行而引发了新的英德海军竞赛,那么英国在德国相继吞并苏台德地区和捷克斯洛伐克期间的绥靖政策恐怕就会有所变化了,这对德国的战略是极其不利的!
“格奈森瑙”号的火控系统仍然以世界一流的蔡司光学指挥仪为主:3部10.5米光学测距仪用来指挥3座硕大的主炮塔,副炮和高射炮也拥有与各自大小相适测距仪,而海军技术部门最新研制的FUMO雷达7米测距仪则首次安装在了大型军舰上,不过由于技术尚有待改进,它们现在仍扮演光学指挥仪的辅助角色,即纠正偏差以及在雨天和夜晚等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主炮射击提供数据支持。
在进入波罗的海的头一周,海面上状况良好,“格奈森瑙”号大小设备运转情况良好,尤其在航速和火控方面表现突出。然而随着风浪天气的到来,这级战舰干舷过低的缺陷还是暴露无疑:在逆浪航行时,它甲板上浪情况比德意志级还要严重,风大浪高时甚至无法保持主炮射击所需要的稳定性。以德意志级三倍排水量和相对大得多的体积换来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影响——在这级级战舰还处于设计阶段的时候,德国海军觉得要满足“装备9门283毫米主炮、能在近距离上抗击法国330毫米火炮的装甲防护”这两项要求,战舰排水量达到2.6万吨就够了,但到1936年军舰在建时,排水量却远远大于最初的估计。排水量的大幅度增加,反过来又影响舰船的稳性、适航性和防护性,因为完工时装甲甲板低于设计水线而不是高于设计水线,干舷的丢失则意味着舰船的稳性范围将相应减少。
面对这样的情况,随船工程师们也表现得颇为担忧,他们深知这样的设计问题不是简单调整就能够解决的——要改变甲板上浪情况,通常采用的办法是更改甲板舷弧线和舷外飘,但这对于水线过低的沙恩霍斯特级来说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总工程师特奥波德的一个助手在和张海诺交谈时私下透露,即便是回到船坞进行大规模改装,“格奈森瑙”号的航海性能依然难以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因而不是一艘真正能够胜任远洋航行的战舰,但不管怎样,海军部在航速方面的要求是达到了,这也意味着“格奈森瑙”号至少是符合海军项目书要求的“合格产品”。
对于这一点,张海诺之前已经有所了解,但在这件事情上他所能做的并不多,何况海军部的官员并不是一群笨蛋,尤其是这级战舰还是在雷德尔的亲自监督下设计和建造的。海军部将航速和装甲放在第一位,也是和德国海军目前的战略姿态有着很大关系的。在吨位、数量大大少于对手的情况下,主力舰必须具备良好的生存能力,否则不要说以一换一,就算是以一换二、换三,德国海军也是拼不起的。
“格奈森瑙”号的测航持续到了酷热的7月,从波罗的海返回之后,该舰又通过基尔运河前往威廉港,并于7月下旬在赫尔果兰湾协同德国主力舰队的其他舰只进行了一次联合演习,结果表明在海况良好的前提下,这艘大型战舰能够胜任各种战术要求,并能大幅度提高德国海军的战术选择。演习结束之后,“格奈森瑙”号返回基尔港进行第一次入坞的常规检修,舰员们也获得了难得的半个月假期,而在假期结束之后,这艘军舰将在北海进行新一轮航测,而海军参谋部也需要这级战舰在北海各海区航行时的数据为将来可能的军事行动提供技术参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直到被送进基尔港下属的海军医院里,42岁的恩斯特.林德曼少将还在为自己的不走运而懊恼,这位两周之前刚刚在海军宣传片中露脸的舰长,如今却因为一块肥皂而不得不暂时离开他心爱的军舰,那可是整个德国的骄傲、目前德国海军现役舰只中吨位最大的“格奈瑙森”号!
“我想我这点伤还不至于影响到日常工作吧,医生!”尽管头上缠着厚厚一圈绷带,倔强的林德曼还是满怀期待的问他的主治医生。
“不,将军,您必须好好休息至少两个月,否则这次受伤很有可能留下后遗症!”外罩白大褂、里面穿着军服的军医官指指自己的后脑勺部位,“这里是人体最脆弱的部位之一,虽然它摸起来很硬!”
“噢,两个月!我的军舰和舰员可等不了那么久!”林德曼咧着嘴、咬着牙,一大部分来自于事情本身。
就这样,战列舰(德国自称战列舰,但它更接近于战列巡洋舰)“格奈瑙森”号的首任舰长刚上任便因为一次令人哭笑不得的意外被迫离开自己的岗位,而这艘战舰出航在即,给它安排一位新舰长成了海军主力舰队司令部的当务之急。
“首先,副舰长卡斯奇上校经验不足,军衔也不够,担任代理舰长有些勉强!调任三艘德意志级装甲舰其中一位舰长倒是不错,但又得重新找人填补那里的空缺。噢,可怜的恩斯特,他洗澡的时候怎么就不能小心点呢?”被张海诺视为“猛将兄”的威廉.马歇尔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一直担任德国海军主力舰队——亦被称为战斗舰队的司令官,随着一艘艘新锐战舰的服役,他职位虽未改变,但权责却在逐年增加。
不过,十多年的空白期给海军带来的不仅是技术上的断层,在人员构成尤其是大型战舰指挥官方面有着同样的不利影响:一战时期的那些主力舰指挥官们,如今即便还留在海军也是年纪一大把了,像张海诺的“表舅”冯.劳伦茨早在20年代初就转入二线,现已年过六旬的他只在海军担任战史顾问这样的闲职;像海军总司令雷德尔、副司令古泽、战斗舰队司令马歇尔这些目前在德国海军担任重要职务的将领,也都没有担任大型军舰正职的经历,更不要说海耶、邓尼茨以及张海诺这样一战时期的“小兵”了!
“‘德意志’号的舰长洛恩资历和经验都很丰富,只是再有两年就到退役年龄了!”想起自己的老上司,张海诺就颇为怀念在“德意志”号上担任参谋官的那段日子,虽然远航海上的生活有时显得非常枯燥,但他在舰艇指挥方面的提升却是实实在在的!
趁马歇尔还在考虑人选,张海诺抱定主意:“司令官阁下,其实自考入基尔海军学员军官进修班起,我就梦想着成为一艘大型战舰的指挥官!如果您相信我的能力,不妨让我试一试!”
“你?”对于这个提议,马歇尔看来颇感意外,但他转念一想,便又放下手中的笔,说道:“可是你目前还兼任着战斗舰队参谋长和海军航空兵总监的职务,如果再担任‘格奈森瑙’号舰长,担子可是非常重啊!”
“若能得到您的首肯,我愿意向海军司令部提请解除现在这两个职务!司令官阁下,我想您也知道,参谋长和总监这样的职务实在不适合我这种耐不住寂寞的人担当!”
“耐不住寂寞?哈哈!”对这个自嘲而又形象的用词,马歇尔爽朗的笑了起来。末了,他表示原则上同意张海诺暂时担任“格奈森瑙”号代理舰长,并向海军司令部提请了这一人事任命。
如今在海军部掌管军官人事的,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冈瑟.吕特晏斯,他在二战中先后指挥过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编队、俾斯麦和欧根亲王编队,同时也被誉为二战德国海军最优秀的水面舰艇指挥官,只可惜他和“俾斯麦”号的命运过于悲惨,这才给后来的军事爱好者留下无尽的遗憾。
以张海诺如今在海军的超高人气,接下来的事情基本上在预料之中。张海诺被吕特晏斯找去进行了一番交谈,也许是对这个资历尚浅的军官不太放心,也许只是想确定这个人选具备足够的资格,吕特晏斯问了许多有关大型舰艇指挥以及处理舰上大小事务的问题。这难不倒张海诺,他根据自己在海军进修班和“德意志”号担任参谋官所掌握的技能一一回答。
过了吕特晏斯这一关,雷德尔那里便没有太大问题,在被说服之后,他照例向张海诺叮嘱一番,告诉他这次“格奈森瑙”号入役以训练舰员和测试舰船性能为主——因为这是德国海军时隔近20年之后第一次建造如此大吨位的战舰,所以工程师们在许多技术细节上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最后,张海诺要求将自己的几个旧同僚调往“格奈森瑙”号,以协助自己工作。
在“格奈森瑙”号启航前的一周,新舰长的任命事务迅速完成。张海诺主力舰队参谋长的职务被解除了,海军航空兵总监的头衔却被保留下来,而他就任“格奈森瑙”号舰长也没有挂上代理二字——除了名气之外,他的履历表倒也具备足够的说服力:1913年以全年级第5名的成绩毕业于基尔海军学校鱼雷专业,一战时期战巡“塞德利茨”号鱼雷指挥官、战斗英雄;自1917年起先后担任U-171、U-9以及U-148指挥官,潜艇部队的王牌艇长;自1928年起海外项目部主管,1932年以基尔海军学校军官进修班第7名成绩通过考核,随“格森”号训练舰进行了为期8个月远洋,然后在装甲舰“德意志”号上担任参谋官直到1937年,之后任战斗舰队参谋长、海军航空兵总监。
多年来的梦想实现之时,张海诺的心情是激动而复杂的,但他并未来“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是采用更为稳妥的安排:舰上原各部门军官职位不变,而前“德意志”号航海官雷蒙.冯.舒伯特、枪炮指挥官利奥波德.斯托恩以及从“柯尼斯堡”号抽调来的参谋官路易斯.里切罗——这三位都是张海诺在进修班时的同期学员,且一道参加了“格森”号训练舰的远航,则组成了一个直接向舰长本人负责的参谋班子,以协助舰上各部门的日常训练工作。
自此,张海诺拥有了自己担任指挥的第一艘大型军舰,连同一支优秀的幕僚团队。
“格奈森瑙”号此次出航,除1600余名舰员之外还额外带上了一支专业的工程师团队,他们将负责全称检测和评估这艘新型战舰的各项技术性能。在张海诺的印象里,历史上的这级战舰就一直为动力系统所困,而屡遭创伤的“格奈瑙森”号最后干脆长期在船坞里趴窝,这对于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建造的重型舰艇来说绝对是个浪费,他可不希望这样的遭遇在自己面前重演。
6月9日,一切准备妥当,在长长的汽笛声中,满载排水量3.9万吨的巨舰缓缓驶离基尔军港,向着波罗的海深处平缓前行。
利用出航前短暂的准备时间,张海诺迅速了解和熟悉了舰上各部门的负责军官,并在短短数天内走遍舰上各主要舱室,以此来了解自己新下属们的情况。全新的战舰配着平均年龄不足21岁的舰员,“格奈森瑙”号全舰上下可谓朝气蓬勃,而舰员们的士气显然没有因为“临阵换帅”受到影响。
试航过程中,在总工程师特奥波德.安迪斯的陪同下,张海诺带着技术军官们逐一检查了舰上的主副动力系统。众所周知,沙恩霍斯特级战舰是在特别强调军舰速度的基础上设计的。海军工程师们最初主张采用柴油机,柴油机耗油节省,并且续航力大,然而柴油机却难以获得30节以上的航速,而且在舰上占的空间太大。在安装何种动力装置问题上,德国海军内部出现了分歧,最后在雷德尔亲自出面干预的情况下采用了高压、高温蒸汽轮机。如今两艘沙恩霍斯特级上均安装12台燃油锅炉和3台蒸汽轮机,总设计功率136,000马力,且两舰的主机均能超载运行。在全速试航时,“格奈森瑙”号主力功率达到150,000马力,达到30.5节的极速!
此外,舰上还装有6台460千瓦涡汽轮发电机和2台150千瓦柴油机发电机,总发电能力为4,520千瓦,其中包括在战斗损伤时的900千瓦预备电力,这些设施在试航期间均运转良好。
曾在“德意志号”上呆了三年的张海诺,对这两艘战舰的航海性能有着较为直观的体会。“格奈森瑙”号全速航行时的那种驰骋大洋之感确实不是“德意志”号依靠柴油机所获得的26节航速所能比,且不会有柴油机大功率运转时震动过大的情况发生,但它全速航行时烟囱中喷出的滚滚黑烟却不只是污染环境的问题。因为采用传统的重油锅炉,“格奈森瑙”号在油料消耗上也是惊人的,尽管储备舱的容量是“德意志”号的三倍还多,但15节航速下的设计续航力却仅为9000海里,远远低于德意志级的16000海里。
6月13日,出航的第四天,“格奈森瑙”号在海上进行了第一次主炮齐射。三轮齐射过后,主炮设备以及舰上的射击指挥仪器工作正常,9门283毫米主炮齐鸣的场面也让年轻的水兵们振奋不已。
设计之初,德国海军部倾向于在这艘标准排水量3.5万吨的大战舰上安装15英寸(380毫米)主炮,以此来抗衡英法等国的现役主力舰,但希特勒担心过早采用15英寸大炮将刺激英国人,因而要求建造时采用和德意志级口径相同的11英寸(283毫米)炮,但主炮塔座圈大小以双联装15英寸主炮来设计。这样的话,一旦战争爆发,海军就可以很快换上15英寸巨炮。
张海诺并不清楚二战历史上两艘沙恩霍斯特级最终未能更换15英寸主炮的具体原因,就目前“格奈森瑙”号的火力配置来看,9门54.5倍径的283毫米炮齐射时声势浩大,但在行家眼里和战舰庞大的身躯不成比例。在更换大口径主炮之前,海军司令部希望通过提高射击速度和精度来弥补主炮口径上的不足,张海诺觉得暂时也只能这样委屈一下——若是一意孤行而引发了新的英德海军竞赛,那么英国在德国相继吞并苏台德地区和捷克斯洛伐克期间的绥靖政策恐怕就会有所变化了,这对德国的战略是极其不利的!
“格奈森瑙”号的火控系统仍然以世界一流的蔡司光学指挥仪为主:3部10.5米光学测距仪用来指挥3座硕大的主炮塔,副炮和高射炮也拥有与各自大小相适测距仪,而海军技术部门最新研制的FUMO雷达7米测距仪则首次安装在了大型军舰上,不过由于技术尚有待改进,它们现在仍扮演光学指挥仪的辅助角色,即纠正偏差以及在雨天和夜晚等光线较差的情况下为主炮射击提供数据支持。
在进入波罗的海的头一周,海面上状况良好,“格奈森瑙”号大小设备运转情况良好,尤其在航速和火控方面表现突出。然而随着风浪天气的到来,这级战舰干舷过低的缺陷还是暴露无疑:在逆浪航行时,它甲板上浪情况比德意志级还要严重,风大浪高时甚至无法保持主炮射击所需要的稳定性。以德意志级三倍排水量和相对大得多的体积换来这样的结果,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影响——在这级级战舰还处于设计阶段的时候,德国海军觉得要满足“装备9门283毫米主炮、能在近距离上抗击法国330毫米火炮的装甲防护”这两项要求,战舰排水量达到2.6万吨就够了,但到1936年军舰在建时,排水量却远远大于最初的估计。排水量的大幅度增加,反过来又影响舰船的稳性、适航性和防护性,因为完工时装甲甲板低于设计水线而不是高于设计水线,干舷的丢失则意味着舰船的稳性范围将相应减少。
面对这样的情况,随船工程师们也表现得颇为担忧,他们深知这样的设计问题不是简单调整就能够解决的——要改变甲板上浪情况,通常采用的办法是更改甲板舷弧线和舷外飘,但这对于水线过低的沙恩霍斯特级来说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的。总工程师特奥波德的一个助手在和张海诺交谈时私下透露,即便是回到船坞进行大规模改装,“格奈森瑙”号的航海性能依然难以得到本质上的提升,因而不是一艘真正能够胜任远洋航行的战舰,但不管怎样,海军部在航速方面的要求是达到了,这也意味着“格奈森瑙”号至少是符合海军项目书要求的“合格产品”。
对于这一点,张海诺之前已经有所了解,但在这件事情上他所能做的并不多,何况海军部的官员并不是一群笨蛋,尤其是这级战舰还是在雷德尔的亲自监督下设计和建造的。海军部将航速和装甲放在第一位,也是和德国海军目前的战略姿态有着很大关系的。在吨位、数量大大少于对手的情况下,主力舰必须具备良好的生存能力,否则不要说以一换一,就算是以一换二、换三,德国海军也是拼不起的。
“格奈森瑙”号的测航持续到了酷热的7月,从波罗的海返回之后,该舰又通过基尔运河前往威廉港,并于7月下旬在赫尔果兰湾协同德国主力舰队的其他舰只进行了一次联合演习,结果表明在海况良好的前提下,这艘大型战舰能够胜任各种战术要求,并能大幅度提高德国海军的战术选择。演习结束之后,“格奈森瑙”号返回基尔港进行第一次入坞的常规检修,舰员们也获得了难得的半个月假期,而在假期结束之后,这艘军舰将在北海进行新一轮航测,而海军参谋部也需要这级战舰在北海各海区航行时的数据为将来可能的军事行动提供技术参考。(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