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四章 清廷的准备(下)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怎么还是个样子?难到说商家军就是用这种火铳打败了我们的大清铁骑吗?”
多尔衮一身戎装,只是没有戴头盔,站在打靶场上,手里握着一支新造的火枪,一脸的不悦之色,而在他面前,跪着十余名工匠,人人低着头,不敢和多尔衮对视。有几个人的身体都在瑟瑟发抖。
见没有人回应,多尔衮更不悦了,道:“王天相、金世祥,你们以前督工造出的红衣大炮都很好啊,怎么造火铳就不行了呢,这是怎么回事?”
王天相和金世祥都是清廷的铸炮老工匠,早在皇太极天聪年间,出榜招募能铸炮之人,王天相、金世祥等十人揭榜应募,随后又有七人应募,帮助当时还是后金造出了第一门红衣火炮,皇太极赐名为“镇国龙尾大将军”。因此这十七人也成为满清的第一批铸炮工匠,并且都因铸炮有功,而得以入旗造籍,当然是汉旗。其中最差的也有个拜唐阿的职位。而为首的王天相、金世祥现在都己经是牛录章京了。仍然付责淸廷的火炮督造工作。
听了多尔衮的问话之后,王天相只好硬着头皮道:“回禀摄政王,这种火铳叫做自生火铳,和鸟铳不同,乃是靠燧石撞击打火,奴才也听说过明朝确是有这种火铳,到是比鸟铳方便。但奴才们确实是按照这个样品来制做的,一分也不差,但不知怎么,就是打不着火。而且就是用原来的样品,也一样打不着火。”
原来江淮战役失败之后,多尔衮也接授了洪承畴平南四策中的大部份意见,准备大量制造火器,来和商家军对抗,仿制商家军用的各种武器,包括火炮、火枪、手榴弹、霹雳火箭等等。
因为在与商家军的交战中,清军到是也抢到十几支商家军用的煫发枪,多尔衮听说这种火铳射速快,打得远,因此也命王天相、金世祥两人,以这样的燧发枪为样本,进行仿制,然后大量装备清军使用。那知仿制出好几次燧发枪,在试射的时候却根本就打不着火,而且就是用缴获的商家军的火枪,也同样打不着火。
因此多尔衮听了,也不禁有些奇怪,如果是仿造的不中用还情有可原,但原版的也没发用,那可就非常不能理解了,道:“有这种事情吗?拿来我看。”
王天相、金世祥赶忙一人递上来一支火枪,一把原版,一把是山寒版,多尔衮把两支火枪拿到手里一比较,确实仿制的几乎一模一样,随后让他们填上火药,装好煫石,果然两支火枪都没法打着火。多尔衮也不禁皱起了眉头,道:“这是怎么回事,商家军也是用的这样的火铳,怎么我们用就不行呢?难到是有什么邪术不成吗?”
金世祥忙道:“回禀摄政王,依奴才来看,应该是我们用的煫石不行,扣机的力量太小,因此打不出火来。”
听他这么一说,多尔衮这才发现确实是这样,扣机扣动的力量确实很小,因此又道:“难到商家军用的就不是燧石打火吗?”
王天相道:“也许商家军所用燧石,容易打火一些,只是没有见过,奴才也不敢妄言。但奴才们试过六七种常用燧石,都不行。”
其实金世祥说的到是没有错,清廷仿制的煫发枪的问题确实出在燧石上。用燧石打火,需要较大的撞击力量才行,早期的燧发枪发射成功率基本不超过八成,就是因为燧石打火极不稳定,但扣机的力量过大,又容易造成手指疲劳,因此还不如火绳枪好使,这也是早期燧发枪没有普及的原因之一。
而商家军的燧发枪是用雷汞为打火药的火帽打火,雷汞的灵敏度可比自然生成的燧石强多了,只用轻轻一击就能产生火花,因此扣机的力量也不大,成功率也极高,接近百分之百,而这种打火结构换上了用燧石作打火药,自然就打不着火来。
多尔衮虽然不懂什么雷汞火帽,但基本意思也明白了,心里不禁骂这些抢回火铳的清兵太粗心了,怎么不连燧石也一起抢回来呢,至少也有个样子去找,但现在怎么办呢?
这时跪在地上的工匠中有人跪爬了一步,道:“摄政王,奴才到是有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多尔衮看了他一眼,道:“你则说来听听。”
那工匠道:“奴才是见过明朝制造的自生火铳,扣力确实比这支火铳大得多,因此奴才想改变一下这支火铳的打火结构,加大扣机的力量,就是用一般的煫石,也能打着火了。”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工匠道:“回摄政王的话,奴材名叫王承烈。”
王天相忙道:“禀摄政王,这是奴材的犬子。”
多尔衮听了之后,也呵呵笑道:“哦,王天相,原来是你的儿子。王承烈,你说的有道理,我就把这事交给你去做吧,做好了,我重重有赏。”
王家父子赶忙又千恩万谢,其他工匠见终于有人接了榜,也都松了一口气。
但多尔衮却连连摇头,虽然清军现在仿制商家军用过的火器,但几乎每一项都进行得不顺利。一来是因为商家军使用的火器,多少都有一点超过这个时代的技术,也是清廷难以仿制的,而就是这么差一点技术,但在性能上相差了一大截,用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像这种山寨的燧发枪,基本就是失败。还不如鸟铳好使。
像在其他的火器中,手榴弹应该是最简单的,早在宋朝就有了类似的武器,也很快就能做出来,但不是商家军那种拉弦式的手榴弹,而只能造出点火式的。多尔衮当然清楚这里面的区别,点火式的手榴弹只是在守城时有用,在进攻中作用就不大了,因为士兵不可能一手拿着火把去作战,更别说是在两军混战的时候了。但商家军攻城战术基本都是先用火炮猛轰,等把城墙上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再派出攻城部队。估计这种手榴弹能发挥的余地也不大。
而地雷也一样,同样是只能造出引线点燃式的,做不出触发式的地雷来,实际的作用也不大。
另一方面,商毅从北京撤退时,把北京的火器工匠几乎全都打包带走,一点也没给清廷留下来。虽然清廷自身也有不少火器工匠,但清廷的火器基本属于畸形发展,过份的遍重于铸造火炮技术,连能造火铳的都极少,致于制造其他火器,基本就是沒有了。
就是清军最善长铸造的火炮,也无法在减轻重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射程。尽管清廷也掌握了铜体铁芯的铸炮技术,但还是用煤作燃料炼铁、炼铜,使造出来的火炮的膛壁较脆,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填充的发射火药都要少三成左右,因此射程也就难以提高了。
至于开花弹,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不过有的工匠到是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点火式的手榴弹集中在一起,用投石机投出去,到也能够扔出二百步左右,虽然在射程上远不如商家军的火炮,但总算也是个办法,在攻城守城时,到也能够用得上。
只有霹雳火箭也是这个时代早有的技术,原理也很简单,不用火器工匠,烟花师父都可以做得出来,但那些都是小尺寸,想做出三四尺长,不仅能够燃烧飞行,而且射程还要远,落地之后还可以爆炸,也要经过反复的试验才行,不是一两个月能够仿制得出来的。
因此多尔衮也觉得非常的郁闷,商家军到底是请了何方高人,能够造出这么多好用的火器来,而自己难以仿出来,后来才想起洪承畴也提到过,商家军里有一支西洋人的军队,大概是从西洋人那里学来的吧,于是多尔衮马上下令,招来传教士入宫面对。
清军进入北京之后,龙华民为首的外藉传教士并没有离开北京,都留了下来。而淸军见他们是西洋人,又是出家人,到也沒怎么为难他们,仍然允许他们住在北京,保留教堂,并且继续传教。而一些排斥天主教的原明官员则都忙着在新朝中抢占有利的位置,也沒顾得上管他们,结果这一年多来,龙华民等传教士到是很清静。只是传教的情况变得非常艰难。
接到多尔衮的招见之后,龙华民也赶忙进宫,面见多尔衮。其实外教士本来就不是兵器制造师,学过铸炮技术只是为了方便传教,但现在唯一掌握了这项技术的汤若望也跟着商毅去了南方,因此龙华民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不过尽管龙华民对火器的了解基本等于白痴级,但并不妨碍他吹牛,反正只用一句话来应付多尔衮就行了:“虽然我不懂,但欧州有这项技术。”
这个回答也使多尔衮深信不疑,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国人的观念中,西洋人的火器技术比中国高得多。因此多尔衮也舒心了不少,洋和尚虽然不会,但有洋人会就行了,商毅能请洋人教,咱也行啊。于是又和龙华民胡扯了一通,终于以封龙华民为通玄教师,换取龙华民帮助从澳门请几名火器师傅来指导清廷制造火器。
而另一个收获是把教堂里仅有的两架单筒望远镜也给多尔衮半抢半要,给弄到手了。
“怎么还是个样子?难到说商家军就是用这种火铳打败了我们的大清铁骑吗?”
多尔衮一身戎装,只是没有戴头盔,站在打靶场上,手里握着一支新造的火枪,一脸的不悦之色,而在他面前,跪着十余名工匠,人人低着头,不敢和多尔衮对视。有几个人的身体都在瑟瑟发抖。
见没有人回应,多尔衮更不悦了,道:“王天相、金世祥,你们以前督工造出的红衣大炮都很好啊,怎么造火铳就不行了呢,这是怎么回事?”
王天相和金世祥都是清廷的铸炮老工匠,早在皇太极天聪年间,出榜招募能铸炮之人,王天相、金世祥等十人揭榜应募,随后又有七人应募,帮助当时还是后金造出了第一门红衣火炮,皇太极赐名为“镇国龙尾大将军”。因此这十七人也成为满清的第一批铸炮工匠,并且都因铸炮有功,而得以入旗造籍,当然是汉旗。其中最差的也有个拜唐阿的职位。而为首的王天相、金世祥现在都己经是牛录章京了。仍然付责淸廷的火炮督造工作。
听了多尔衮的问话之后,王天相只好硬着头皮道:“回禀摄政王,这种火铳叫做自生火铳,和鸟铳不同,乃是靠燧石撞击打火,奴才也听说过明朝确是有这种火铳,到是比鸟铳方便。但奴才们确实是按照这个样品来制做的,一分也不差,但不知怎么,就是打不着火。而且就是用原来的样品,也一样打不着火。”
原来江淮战役失败之后,多尔衮也接授了洪承畴平南四策中的大部份意见,准备大量制造火器,来和商家军对抗,仿制商家军用的各种武器,包括火炮、火枪、手榴弹、霹雳火箭等等。
因为在与商家军的交战中,清军到是也抢到十几支商家军用的煫发枪,多尔衮听说这种火铳射速快,打得远,因此也命王天相、金世祥两人,以这样的燧发枪为样本,进行仿制,然后大量装备清军使用。那知仿制出好几次燧发枪,在试射的时候却根本就打不着火,而且就是用缴获的商家军的火枪,也同样打不着火。
因此多尔衮听了,也不禁有些奇怪,如果是仿造的不中用还情有可原,但原版的也没发用,那可就非常不能理解了,道:“有这种事情吗?拿来我看。”
王天相、金世祥赶忙一人递上来一支火枪,一把原版,一把是山寒版,多尔衮把两支火枪拿到手里一比较,确实仿制的几乎一模一样,随后让他们填上火药,装好煫石,果然两支火枪都没法打着火。多尔衮也不禁皱起了眉头,道:“这是怎么回事,商家军也是用的这样的火铳,怎么我们用就不行呢?难到是有什么邪术不成吗?”
金世祥忙道:“回禀摄政王,依奴才来看,应该是我们用的煫石不行,扣机的力量太小,因此打不出火来。”
听他这么一说,多尔衮这才发现确实是这样,扣机扣动的力量确实很小,因此又道:“难到商家军用的就不是燧石打火吗?”
王天相道:“也许商家军所用燧石,容易打火一些,只是没有见过,奴才也不敢妄言。但奴才们试过六七种常用燧石,都不行。”
其实金世祥说的到是没有错,清廷仿制的煫发枪的问题确实出在燧石上。用燧石打火,需要较大的撞击力量才行,早期的燧发枪发射成功率基本不超过八成,就是因为燧石打火极不稳定,但扣机的力量过大,又容易造成手指疲劳,因此还不如火绳枪好使,这也是早期燧发枪没有普及的原因之一。
而商家军的燧发枪是用雷汞为打火药的火帽打火,雷汞的灵敏度可比自然生成的燧石强多了,只用轻轻一击就能产生火花,因此扣机的力量也不大,成功率也极高,接近百分之百,而这种打火结构换上了用燧石作打火药,自然就打不着火来。
多尔衮虽然不懂什么雷汞火帽,但基本意思也明白了,心里不禁骂这些抢回火铳的清兵太粗心了,怎么不连燧石也一起抢回来呢,至少也有个样子去找,但现在怎么办呢?
这时跪在地上的工匠中有人跪爬了一步,道:“摄政王,奴才到是有个办法,不知可行不可行?”
多尔衮看了他一眼,道:“你则说来听听。”
那工匠道:“奴才是见过明朝制造的自生火铳,扣力确实比这支火铳大得多,因此奴才想改变一下这支火铳的打火结构,加大扣机的力量,就是用一般的煫石,也能打着火了。”
多尔衮点了点头,道:“你叫什么名字?”
那工匠道:“回摄政王的话,奴材名叫王承烈。”
王天相忙道:“禀摄政王,这是奴材的犬子。”
多尔衮听了之后,也呵呵笑道:“哦,王天相,原来是你的儿子。王承烈,你说的有道理,我就把这事交给你去做吧,做好了,我重重有赏。”
王家父子赶忙又千恩万谢,其他工匠见终于有人接了榜,也都松了一口气。
但多尔衮却连连摇头,虽然清军现在仿制商家军用过的火器,但几乎每一项都进行得不顺利。一来是因为商家军使用的火器,多少都有一点超过这个时代的技术,也是清廷难以仿制的,而就是这么差一点技术,但在性能上相差了一大截,用起来就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像这种山寨的燧发枪,基本就是失败。还不如鸟铳好使。
像在其他的火器中,手榴弹应该是最简单的,早在宋朝就有了类似的武器,也很快就能做出来,但不是商家军那种拉弦式的手榴弹,而只能造出点火式的。多尔衮当然清楚这里面的区别,点火式的手榴弹只是在守城时有用,在进攻中作用就不大了,因为士兵不可能一手拿着火把去作战,更别说是在两军混战的时候了。但商家军攻城战术基本都是先用火炮猛轰,等把城墙上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再派出攻城部队。估计这种手榴弹能发挥的余地也不大。
而地雷也一样,同样是只能造出引线点燃式的,做不出触发式的地雷来,实际的作用也不大。
另一方面,商毅从北京撤退时,把北京的火器工匠几乎全都打包带走,一点也没给清廷留下来。虽然清廷自身也有不少火器工匠,但清廷的火器基本属于畸形发展,过份的遍重于铸造火炮技术,连能造火铳的都极少,致于制造其他火器,基本就是沒有了。
就是清军最善长铸造的火炮,也无法在减轻重量的情况下,依然保持射程。尽管清廷也掌握了铜体铁芯的铸炮技术,但还是用煤作燃料炼铁、炼铜,使造出来的火炮的膛壁较脆,重量相同的情况下,填充的发射火药都要少三成左右,因此射程也就难以提高了。
至于开花弹,更是想都不用想了。不过有的工匠到是想出一个办法,就是把点火式的手榴弹集中在一起,用投石机投出去,到也能够扔出二百步左右,虽然在射程上远不如商家军的火炮,但总算也是个办法,在攻城守城时,到也能够用得上。
只有霹雳火箭也是这个时代早有的技术,原理也很简单,不用火器工匠,烟花师父都可以做得出来,但那些都是小尺寸,想做出三四尺长,不仅能够燃烧飞行,而且射程还要远,落地之后还可以爆炸,也要经过反复的试验才行,不是一两个月能够仿制得出来的。
因此多尔衮也觉得非常的郁闷,商家军到底是请了何方高人,能够造出这么多好用的火器来,而自己难以仿出来,后来才想起洪承畴也提到过,商家军里有一支西洋人的军队,大概是从西洋人那里学来的吧,于是多尔衮马上下令,招来传教士入宫面对。
清军进入北京之后,龙华民为首的外藉传教士并没有离开北京,都留了下来。而淸军见他们是西洋人,又是出家人,到也沒怎么为难他们,仍然允许他们住在北京,保留教堂,并且继续传教。而一些排斥天主教的原明官员则都忙着在新朝中抢占有利的位置,也沒顾得上管他们,结果这一年多来,龙华民等传教士到是很清静。只是传教的情况变得非常艰难。
接到多尔衮的招见之后,龙华民也赶忙进宫,面见多尔衮。其实外教士本来就不是兵器制造师,学过铸炮技术只是为了方便传教,但现在唯一掌握了这项技术的汤若望也跟着商毅去了南方,因此龙华民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不过尽管龙华民对火器的了解基本等于白痴级,但并不妨碍他吹牛,反正只用一句话来应付多尔衮就行了:“虽然我不懂,但欧州有这项技术。”
这个回答也使多尔衮深信不疑,因为在这个时代中国人的观念中,西洋人的火器技术比中国高得多。因此多尔衮也舒心了不少,洋和尚虽然不会,但有洋人会就行了,商毅能请洋人教,咱也行啊。于是又和龙华民胡扯了一通,终于以封龙华民为通玄教师,换取龙华民帮助从澳门请几名火器师傅来指导清廷制造火器。
而另一个收获是把教堂里仅有的两架单筒望远镜也给多尔衮半抢半要,给弄到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