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9话:人体经络2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的内部,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是细胞群、组织液之间交换的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了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于全书,那就是经络之学。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
早期的记载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是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东汉的方书之祖,有着救命活神仙之称的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经络学说。他认为人所生的病是通过一条通路从体外向内传输的,根据疾病所属的经络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比如最初的风寒感冒病在太阳经,则要用麻黄汤来治疗,他的《伤寒论》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了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
《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
《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是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所组成,它们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有关的脏腑,使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保持协调与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某一个经络功能异常时,就容易遭受到外邪的侵袭,生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到了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的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根据疾病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因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
经络学说被广泛用于临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
中药治疗也是通过经络这一个管道,使药达到病所,以发挥治疗的作用。麻黄入肺、膀胱经,所以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就是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躯干后的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
十二经脉按循行顺序分别成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它为正经。
在人体经络体系之中,最主要的是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循行于体表,联络脏腑,相互之间直接相连之外,也透过络脉更全面的相接。在十二正经以外,还有奇经八脉的存在,奇经八脉之中以任脉、督脉最为重要。(未完待续)
经的原意是纵丝,有路径的意思,就是经络系统中的主要路径,存在于机体的内部,沟通内外;络的原意是网络,就是主路分出的辅路,存在于机体的表面,纵横交错,遍布于全身。
将脉按大小、深浅的差异分别称为经脉、络脉和孙脉。经络的主要有,十二经脉、十二经别、奇经八脉、十五络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其中属于经脉方面的,以十二经脉为主,属于络脉方面的,以十五络脉为主。它们纵横交贯,遍布全身,将人脏腑、肢节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经络是细胞群、组织液之间交换的能量通道,并且形成了低电阻、神经信息和生物电信号的网络丛群。
在二千五百年前,中国诞生了第一部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在这部典籍之中,有一个重要的概念于全书,那就是经络之学。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古人发现人体上有一些纵贯全身的路线,称之为经脉;又发现这些大干线上有一些分枝,在分枝上又有更细小的分枝,古人称这些分枝为络脉。
早期的记载主要描述了经脉系统,并涉及了三种古老的医疗手段。一个是灸法,一个是砭术,是用石头治病的一种医术,另一个就是导引术,一种古老的气功,而经脉是这三种医术施用时借助的途径。
东汉的方书之祖,有着救命活神仙之称的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发展了经络学说。他认为人所生的病是通过一条通路从体外向内传输的,根据疾病所属的经络不同,要用不同的方法治疗。比如最初的风寒感冒病在太阳经,则要用麻黄汤来治疗,他的《伤寒论》也是中医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随着冶炼技术的发展,人们制成了金属针,称为微针,并用微针对经脉进行了治疗。《黄帝内经》分为两部书,其中之一叫做《灵枢经》,也称为《针经》,就是专门论述用微针治疗经络的著作。
《黄帝内经》对经络作了系统的总结,在经脉之外,增加了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和奇经等新的概念,它们共同组成了经络系统,成为古人心目中人体最重要的生理结构。
《黄帝内经》还阐述了经络的功能,即是运行气血、平衡阴阳、濡养筋骨、滑利关节、联络脏腑和表里上下以及传递病邪等。
中医把经络的生理功能称为经气,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沟通表理上下,联系脏腑器官;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人体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所组成,它们各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只有通过经络的联系作用,这些功能才能达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而使人体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必须通过经络才能输布周身,以温养濡润各脏腑、组织和器官,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经络有感应刺激、传导信息的作用,当人体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这个刺激就可沿着经脉传入人有关的脏腑,使发生相应的生理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可通过经络反应于体表。针刺中的得气就是经络感应、传导功能的具体体现。
经络能调节人体的机能活动,使保持协调与平衡。当人体的某一脏器功能异常时,可运用针刺等治疗方法来进一步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经络与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某一个经络功能异常时,就容易遭受到外邪的侵袭,生病之后,外邪又可沿着经络进一步内传到了脏腑。经络不仅是外邪由表入里的传变途径,也是内脏之间、内脏与体表组织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脏腑的络属,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根据疾病出现的症状,结合经络循行的部位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诊断的依据。如胁痛,多病因在肝胆,胁部是肝经和胆经的循行之处。
经络学说被广泛用于临各科的治疗,特别是针灸、按摩和中药处方。针灸中的循经取穴法,就是经络学说的具体应用。胃病,常循经远取足三里穴;胁痛则取太冲等穴。
中药治疗也是通过经络这一个管道,使药达到病所,以发挥治疗的作用。麻黄入肺、膀胱经,所以能发汗、平喘和利尿。金元四大家中的张洁古、李杲就是根据经络学说,创立了引经报使药理论。治头痛,属太阳经的用羌活;属少阳经的用柴胡。
经络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等,十二经脉是经络的主干,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腹及头部的内行支脉,奇经八脉具有特殊分布和一定的作用,十五络脉是指人体十二经脉加上躯干前的任脉、躯干后的督脉各自别出的一络和躯干侧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
十二经脉按循行顺序分别成为,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所以称它为正经。
在人体经络体系之中,最主要的是十二正经。十二正经循行于体表,联络脏腑,相互之间直接相连之外,也透过络脉更全面的相接。在十二正经以外,还有奇经八脉的存在,奇经八脉之中以任脉、督脉最为重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