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医道官途 > 212章 为改革的勇士点赞

212章 为改革的勇士点赞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乡卫生院医闹事件处置与问责尘埃落定。何玲事件虽然在市里县里闹出了很大的动静,但好在市县都支持乡里的行动,更是获得了民意的支持。

    这些事情告一段落,艾零的工作重心渐渐又转移到他之前提出过的机构改革上。

    之前的机构改革,已经通过党委会讨论,形成决议,但推进起来难度很大,几个月下来没有半点实质性的进展。而李贺这个分管的副乡长现如今又休了长期病假,这事自然就搁下了。

    让艾零真正下定决心推进机构改革的因素,是源于乡里财政所一个新入职事业编大学生的辞职。

    这人叫张武,大学毕业通过事业单位考试,考进青石乡财政所,工作才刚刚半年。

    乡镇事业编与县直单位事业编貌似一致,其实差异还是蛮大的。这主要体现在收入和工作环境上。

    青石乡的工作环境就不用说了。穷山僻壤,环境闭塞。出门是山,进门还是山。大山里的空气是不错,可呆得久了,就能让一些有野心的年轻人承受不了。

    还有收入。

    安化县是贫困县,财政收入不高,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凡是吃财政饭的,工资都不高,远远低于本市的其他经济发展强区县。

    以县里为例,机关公务员编制的普通科员月收入在800左右,事业编略低。副科级干部三千五,科级三千八,大概就是这么一个水平。

    而乡镇人员的工资水准,比县里又略低一个档次。

    这指的是公务员编制人员。事业编制尤其是自收自支的乡直单位收入就更低了。原因何在?因为除了编制人员之外,还有大量的不在编的聘任人员,反正县里给核定的工资总量就是这一些,人员越多,自然每个人的薪酬就越低。

    以张武来说,他拿到手的工资是00元。两千块钱在当下来说,对于一个正在谈恋爱的年轻人来说,应该是难以维持生存的。至少会活得很艰难,很狼狈。

    所以,张武的辞职信上,一句废话都没有,只列举了他每月的支出——

    每月往返市里四次,总计交通费支出80元。

    通信网络费支出每月100元。

    房租及水电费每月支出1000元。

    食堂伙食费每月400元。

    每月跟女朋友吃两次饭、看一场电影支出400元。

    每月基本生活用品(牙膏牙刷等)支出100元。

    就这样,张武在每月没有半点额外支出、不能随份子、不能陪女朋友逛街买东西、不能跟同事同学朋友聚餐的前提下,在保证最低生活水准的基础上,每月工资最多能存下两百元。

    张武在辞职信上最后这样写:尊敬的乡领导,各位同事,按照现在的收入状况,我一百年也买不起房、结不起婚,所以对不起,我辞职了。我宁可出去搬砖,也无法在乡里实现我人生的理想。

    张武在朋友圈里公开了这封辞职信,在乡里引起了轩然大波。

    抱怨乡里工资低的人轮流转发朋友圈,消息甚至在县里市里都传开了。

    “乡里工资这么低?怎么跟其他乡镇差距这么大?”艾零脸色凝重,扭头望着头上依旧缠绕着绷带的何玲。

    何玲苦笑:“咱们乡过去在县里是最贫困的乡镇,可人员却是最多的。再加上乡里没有乡镇企业,乡财政基本上就是一片空白,所以跟其他乡镇根本就没法比。”

    何玲将一份资料统计表推了过去:“我们乡机关编制10人,事业编制1人,工勤编制9人。可现在乡里领工资吃饭的人已经超过了70人。这样的状况,光靠县里给的钱,分到每个人头上,岂能不低?”

    “为什么进来这么多人?扯淡的事情!”艾零皱了皱眉。

    何玲无奈耸耸肩:“穷乡僻壤,老百姓就没有别的谋生渠道,就千方百计找乡领导进乡里工作,至少混一个饭碗。每任乡领导安排一批,逐年累月下来,这就不是一个小数目了。彭书记在的时候,是进人最多的,我记得至少安排了二十多个。”

    艾零有些恼火,“这一点都不负责任!乱来!他就不想想,进来这么多人,给乡里造成多大的负担?一个最穷的贫困乡,却养了臃肿的机构和人员,这要是传出去,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所以,必须要机构改革,减员增效,也给在编和在岗的人员涨涨工资!”艾零断然挥挥手。

    何玲犹豫了一下:“艾书记,机构改革我没意见,只是这年头,涉及到人的切身利益,推进起来非常艰难。咱们乡刚稳定下来,我怕一改革,就会乱起来。是不是等等时机成熟再说?”

    艾零摇摇头:“什么时候时机成熟啊?你等,永远也等不到!壮士断腕,不得不为之!”

    见艾零神色坚决,何玲就不好再提反对意见了。她把机构设置和人员名单给艾零放下,然后就走了。

    望着眼前这份密密麻麻的机构和人员清单,艾零眉头越皱越紧。

    他突然发现,青石乡的机构之臃肿、人员之繁杂,不要说在安化县,就是放眼全市、全省都属于罕见。

    乡里的机构大体分为四大类:

    一是党群机构:党政办、纪检监察办、政法办、人民武装部、团委、妇联、工会;二是行政机构:派出所、国税、地税、工商所、计生办、社会治安综合管理办公室;三是司法机构:人民法庭、司法所;四是乡直下属企事业单位:计生服务站、农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财政所、粮管所、烟草站、社会事务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林业站、卫生院、中学、中心校、邮电所等。

    除了少数条管的单位之外,大多数都吃乡财政。

    区区一个计生办,竟然有在编不在编人员16人。这个数字看得艾零几乎要骂娘了。

    乡镇机构改革的推进肯定很难,这一点艾零心中有数。

    人员组成复杂,清退难。正如何玲所说,过去一些乡领导和乡干部把自己的七姑八大姨全部弄进乡里来吃铁饭碗,有些甚至转了正,成了国家正式的工作人员。这些关系户,背景复杂,很难清退,改革的成本很高。

    但是再艰难,也必须要做。否则随着时间推移,难度会越来越大。艾零不想把问题留给后任。他当初之所以弃医从政,主要就是想实现人生理想,做点实事。占着岗位、拿着权力,但是无所作为,在体制内混吃等死,并不是艾零的初衷。

    更重要的是,随着青石乡渐渐脱贫致富,一旦摘掉了贫困乡的帽子,来自上头的扶贫资金和政策资金会一股脑取消,到时候乡财政很难也无法养活这么多人。

    所以艾零必须要在贫困乡帽子摘掉之前完成机构改革。

    但整合机构容易,清退人员艰难。若是没有相应的配套政策,一味的撵人,估计会出大乱子。艾零对此心知肚明。

    ……

    整整一个下午,艾零躲在办公室里伏案疾书。临下班的时候,把党政办主任荀平喊了进来:“老荀,我写了一篇稿子,你让公众号发出来,大家转一转,乡里的同志看一看。”

    荀平毕恭毕敬地接过来,扫了一眼,略有些吃惊。

    稿子的题目叫《我们的工资为什么这么低?》

    单纯看文章的标题,会让人产生不小的歧义。作为一个县委常委、青石乡党委书记,艾零亲自执笔写这种文章,荀平岂不吃惊?

    但艾零安排了,荀平只能照办。只是他看完了稿子,才明白领导的真正意图。

    工资为什么低啊?因为人多。人浮于事,机构臃肿。

    而且工资以后会更低。为什么?因为青石乡摘帽在即,县财政给的补贴会统统取消,到时候人员工资尤其是不在编的聘任人员会更低。

    从头至尾,艾零都没有提机构改革半个字。但字里行间却都是这个意思。

    青石乡发布发表了这篇文章,在乡里自然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工资低、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是现实,但很少有人真正去反思问题的症结所在。艾零的文章就给了乡干部们一个讨论的支点。

    只是哪怕未来工资会更低,甚至发不出工资来,但所有的聘任人员也不愿意走。涉及别人就是问题,事关自己就不是问题。这就是华夏人的逻辑。

    艾零的这篇稿子也传到了县里。

    陈稳和副县长张朋在办公室讨论工作,张朋无意中从朋友圈看到,就顺手转给了陈稳。陈稳点开一看,忍不住苦笑起来:“老张啊,看来我们的小艾书记还是不甘寂寞,终于下定决心,要动这颗毒瘤了!”

    “他这是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搞舆论宣传攻坚战了。不过,陈县长,我觉得这事不好搞,一个弄不好,会让我们的小艾书记很狼狈。”张朋耸耸肩。

    在处理崔彪的问题上,艾零给了张朋面子,张朋自然也心知肚明。

    “咱们县里乡镇机构臃肿,青石乡是最严重的。既然小艾书记有这个胆魄,就让他动一动,我们看看动静再说。如果可行,全县都可以推开。如果能做成,小艾书记功不可没。”陈稳叹息一声:“这年头,总是要有人第一个站出来吃螃蟹,第一个有牺牲自我的勇气,否则大家都畏首畏尾,坐着观望,我们什么事也做不成。”

    张朋点点头:“嗯,小艾书记有魄力,也有胆识,如果他都不敢干,估计县里也没有一个乡镇一把手敢动这颗毒瘤了。陈县长,我个人认为,县里应该给点必要的支持。”

    “比如说青石乡的摘帽,是不是可以先缓一缓?这个时候,小艾书记正在搞改革,一旦摘帽,会对他冲击更大,他要背负更大的压力。”

    陈稳摇了摇头:“这事的决定权在市里,县里只能被动接受。青石乡已经被树立为全省的扶贫工作先进单位,还正在申报全国脱贫试点模范乡镇,摘帽已经成为必然。当然这事也不可能太快了,估计还要有几个月的时间,这几个月,就是小艾书记练兵秣马的最后时间了。”

    说完,陈稳打开手机微信朋友圈,转发了艾零的文章,同时加了备注: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狭路相逢勇者胜,深化改革勇者赢。为改革的勇士点赞。

    县领导转发了,自然这事的影响力就更大了。

    一时间,虽然艾零并没有真正推开机构改革,但无论是乡里还是县里,都在紧盯着艾零,且看他如何做。

    晚上。

    艾零在乡里的办公室灯火通明。

    何玲苦笑着走进门来:“艾书记,整整一个下午,我的电话就没停过,不断有关系找上门来,生怕自己的人被咱们裁掉。”

    艾零笑了:“你怎么答复的?”

    何玲笑:“我能怎么说啊?我只能装糊涂,我说什么机构改革,我没听过啊?乡里现在没这回事!”

    “我这边呢,倒是没有关系找上门来,但县里一些领导给我打了电话,好像大家都觉得这事太艰难,咱们根本搞不了。”艾零深吸了一口气:“没有一个人看好我,但是我还是坚持要做,何乡长,你可知道是为什么吗?”

    艾零要做这事,自然没有半点私心,也不存在故意给谁难看,只是为了青石乡的发展和提升行政效能,降低财政压力。更不是为了出风头。

    “你是在为摘帽做准备吧?”何玲道。

    艾零点了点头:“不摘帽,青石乡就永远出头之日。可摘了帽,乡财政的压力更大。我们与其到时候焦头烂额,不如提前下手,理顺机构和人员,轻装上阵。”

    何玲苦笑:“理是这个理,但做起来不容易。大家谁都明白,但涉及个人利益,就都往后缩。而且,我担心这样搞下去,你会得罪人的。”

    “得罪人不怕,如果连得罪人都害怕,我也没有必要耗在青石乡里浪费时间了。何乡长,对于这件事,我有八个字:从长谋划,果断出击!”艾零目光坚决:“我们不动就不动,一旦动起来,就雷霆风暴,不给任何人留喘息之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