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节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榆明天要去大同,正打算宣布散会,刘之纶突然对云荣说道:“你们和清国肯定做了交易,说,到底要干什么?别以为本官猜不到。”

    云荣红着脸看了看李榆,李榆马上低下头,鄂尔泰很坦然地挥挥手:“河洲,实话实说,这种事瞒不住,与其让大家胡思乱想,不如先说清楚。”

    云荣站起来,小声地把丰州与清国之间的密约讲了一遍,刘之纶勃然大怒,一拳砸在桌案上:“无耻、叛逆,你们竟敢出卖辽西!”

    “刘大人,言过了,疆土大小与国力相关,实力不济时放弃部分土地不算什么,”杜文焕起身走到墙前,指着地图大声说道,“赞画军务处认为,辽东连年灾荒、民生凋疲,清国为摆脱危机,实行以战求存的策略,只有把清军挡在关外,才能限制其继续依靠掳掠维持发展。但以明军的现状,根本守不住昌平、蓟镇、山海关三镇上千里边墙,抛出诱饵把清军吸引到关外是唯一的办法。辽西就是这个诱饵,关宁锦防线本身就是一个蠢主意,除了消耗钱粮没有任何意义,从三海关到宁远两百余里,从宁远到锦州又是两百余里,没有野战能力只能束手待毙,朝廷应该当机立断撤空辽西,所有的人口、牲畜一律入关,所有的城堡、村庄一律毁掉,所有的兵力加强京畿防御,让清国含着辽西这块肥肉,吞不下去、吐不出来,只能慢慢消化。有了喘息之机,明国可平息流贼以避免两线作战,可减轻加派以缓解民怨,这是最后的机会,朝廷下不了决心,我们就推一把,如果继续执迷不悟,那就等死吧,我们只保中国不保大明!”

    刘之纶捂着头一言不发,李榆轻声说道:“师傅,我把其中的利弊全写在专折中,皇上应该能明白的。”

    “皇上当然明白,所以才把你的奏折抛出来试风头,”刘之纶突然暴怒了,指着李榆大声斥责,“你是个傻瓜,现在你成了众矢之的,连我也要挨骂,去大同之前,你给我把广场上那帮人打发走。”

    李榆猛地站起来,大步向门外走去,官员们一窝蜂地跟在后面。

    天已经很晚了,士子们还在广场上吟诗作赋、谈古论今,顺带结交各地好友——归化真是个好地方呀,骂完人还有吃有喝,困了累了也有帐篷住,如果官府动手打杀,那就更好了,落第秀才转眼就成了闻名天下的义士,士子们喜欢这里,闹了十几天还没有走的意思。

    李榆突然到来扫了士子们的雅兴,那股气势太吓人,有几个家伙腿一软居然跪下了,不过他们很快反应过来,面前这个人就是他们天天骂的“北虏”、“卖国贼”,乱哄哄地叫嚷了一阵,几百人跑到李榆面前一起高唱《满江红》。

    “唱得好,本帅听了也振奋,大明有尔等这样的忠义之士何愁东虏不灭,”李榆使劲地拍手鼓掌,然后板脸厉声说道,“你们闹够了,也骂够了,该做正经事啦,本帅恰好与蓟辽总督洪承畴大人有交情,就给你们吃胡虏肉、喝匈奴血的机会,明天送你们都去山海关当兵。”

    “归化伯,读书人受朝廷的优免,不当差不纳粮,岂能与粗鄙武夫为伍。”

    “我们是圣学弟子,读书是为报效皇恩治国平天下,当兵轮不到我们。”

    士子们不干了,大喊大叫乱成一团,有人还捧出孔子的牌位,叫李榆向先师赔罪,李榆冷笑道:“也就是说你们只管喊打喊杀,流血的却是别人,岂有此理,到我的地盘就得守我的规矩,丰州从来无论贵贱一体当差一体纳税,你们要么马上滚,要么明天去山海关,我从一数到十,不走的立即送守备所报备。”

    “是该送他们去见见血,免得吃饱了瞎胡闹,儿郎们,动手!”巡检司知事方咨昆正巴不得早点拿人,马上招呼巡检围上去。

    要动真的啦,士子们见势不妙,没等李榆数到十,吓得拔腿就跑,丰州官员哈哈大笑,刘之纶觉得太丢人,气得跺脚大骂。广场上清静下来,李榆瞟了一眼剩下的三四十人,竖起大拇指称赞:“好男儿,有血性,我送你们去当兵,咦,薛宗周、王如金,你们俩也在这儿,旁边的是你们那位姓傅的同窗吧?”

    “归化伯,在下傅山,傅青竹,我等愿意从军,但不去山海关,而是要当归化军。”傅山拱手答道。

    “归化军不是想当就能当的,须吃得苦,拼得命才行,再说我可是你们口中的北虏、汉奸呀。”李榆摆手答道。

    “归化伯,我们只骂过您是北虏,从未骂过您是汉奸,我们从山东回来就去蛮汉山投军,可没人理睬,只好在这等着您。”薛宗周笑嘻嘻地说道。

    “归化伯,收下我们吧。”王如金等人也大喊,他们大多随山西辅兵去过山东,铁了心要追随心目中的英雄。

    “归化伯,我想通了,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非一家一朝之天下,大明中国也,但中国非大明,在下愿随您保中国。”傅山挥拳说道。

    李榆有些犹豫,刘之纶却兴奋地为士子们说情:“汉民,军中正缺读书人,这些都是好男儿,你就收下他们吧。”

    “先去武选学堂呆三个月再说。”李榆扭头就走了。

    第二天,几位丰州主要官员又在大统领府碰了面,阳和转来的邸报抄录了朝廷最近的奏疏,杨嗣昌入朝之后似乎昏了头,完全失去以往在地方上的精明干练,加派剿饷已是民怨沸腾,再派练饷岂不火上浇油,流贼问题实际上流民问题,解决民生、整顿吏治才是关键,饮鸩止渴一味清剿只能乱上加乱。李榆打算找宣大总督和山西、大同、宣府三镇巡抚谈谈,再向三镇总兵打个招呼,实在不行就支持山陕联防总局和朝廷硬扛,无论如何也要保证山西稳定,这次入关可能会拖得久一些。

    “汉民是归化伯,宣大四镇文武官员以你的地位最高,稳定地方责无旁贷,你去吧,家里有我们。”鄂尔泰摆摆手说道。

    “天子求治心切啊,杨文弱恐怕也有不得已之处。”刘之纶仰天长叹,大明气数也许真的快到头了。

    李榆点点头说道:“家里的事我不担心,但却头疼蕺山先生从关内招来的那帮士人,这样吧,只要在桌面上谈,随他们吵随他们骂,闹够了自然会回家。”

    大家笑起来,刘宗周名头大,随便一招手就来了百十个关内有名望的士人,这伙人盘踞在丰州书院内高谈阔论,还经常去找丰州官员辩论,官员们辩不赢,只好躲着他们。

    李榆签了几份公文,又下令把被俘清军打发回家,急匆匆动身入关,官员们也各自散去,常书一把拉住云荣,笑嘻嘻说道:“河洲,想不想去丰州书馆看看,我给你介绍两位大才。”

    丰州书馆上个月才建成,实际上就是过去的宣教司藏书房,位置也紧邻宣教司,宣教司前后三任知事——那木儿、云荣和常书都是嗜书如命的人,十余年来一直千方百计收集各类书籍,如今总计藏书三万余册、刻板五千余块。家当多了,原先几间砖瓦房不够用,常书多次请求建一座大的藏书楼,度支局囊中羞涩始终不敢答应,有几个商人却主动提出合伙建书馆,条件是他们占股份,并且可以刻印馆内藏书,于是便有了这座三层楼的新建书馆,常书将其视为自己为官以来的最大政绩。

    云荣跟着常书到了书馆,走进三楼一间僻静书房,里面的人正忙着查阅、抄写书籍,其中的王徵老先生和邓若水神父长期在宣教司编译西学书籍,都不是外人,另外两个看打扮应该是读书人,一个三十上下面目白皙,一个六十来岁精神矍铄,从来没有见过。

    “河洲,那帮商人太过分,竟然借我们的名义刻印书籍赚钱,他们太无耻了,也许哪天还会卖我的《圣经》,我要向伯爵殿下告状,费力普却阻止我。”大胡子邓若水看见云荣,就指着王徵叫道。

    “维尼,他们也做了很多好事,而且还没有卖《圣经》呀。”王徵笑着说。

    “你是说那些的皇宫藏书吗,那是他们偷来的、骗来的,这次去抄写《崇祯历书》,他们一定会做同样的事,书籍是文明,不能让有钱人亵渎。”邓若水气呼呼地答道。

    常书低声向云荣解释,商人肯出钱建书馆当然有所图,丰州有印钞、印报的需求,造纸、印刷行当自然不差,尤其是改进了活字印刷术,印书效率高、收费低,商人们看中这一点,弄来不少关内的禁书,甚至雇人偷盗南北两京的宫廷藏书,美其名曰献书,实际上打算以丰州书馆的名义刻印发售,赚了钱揣进自己口袋,出了事让归化镇顶着。邓若水翻阅新收书籍时,发现其中竟然有***找到商人股东吵了一架,断定这几个家伙手脚不干净,便有了告状的心思。

    “太不像话了,赚的钱怎么能独吞,告诉他们,宣教司也得拿一份,”云荣也发火了,看到邓若水的表情不对,马上满脸堆笑说道,“当然,引起公愤的书还是不能印的,邓神父,我告诉您个好消息,大统领签发公文,聘任您为丰州政务学堂的西学教授。”

    “真的吗?伯爵殿下太英明了,不行,我要马上回教堂,把这个喜讯告诉教友。”邓若水兴奋得手舞足蹈跑了。

    常书微笑着摇摇头,向两位陌生人施礼,指着云荣说道:“这位便是云河洲,我丰州之大才,自由、平等、公民、一个皇帝两个朝廷、还有丰州公民国便是他提出来的。”

    “在下黄宗羲,字太冲,浙江余姚人氏,蒙恩师蕺山先生厚爱,前来归化探讨实学,不想归化正渐成一方之学,辽安兄大才已令在下汗颜,河洲兄的大名更是如雷贯耳,在下早有心向河洲兄请教。”那个年轻人抢先向云荣施礼。

    云荣马上向黄宗羲还礼,常书摆摆手,又指着年长者介绍:“这位是李天经大人,原任职京师光禄寺,奉旨来归化主持编译西学书籍,老大人为我们带来两千余册书啊。”

    云荣急忙深施一礼说道:“学生听说过老大人的大名,徐光启大人和您曾先后主持历局,编译《崇祯历书》一百三十余卷,实乃千秋不朽之功,请受学生一拜。”

    “老朽无用之身,不如你们年轻人敢作敢为啊,龙华民、汤若望两位神父一再说丰州大兴西学,老夫早想来看看,正好皇上派人到归化弘扬西学,便抢下这个差事,丰州的西学发展得好啊!老夫看着就振奋,琢磨着要能再干十年该多好。”李天经笑着答道。

    “长德,我七十多了还在干,你才六十不算老,跟我一起把老骨头留这儿算了。”王徵说道。

    众人大笑着坐下,云荣觉得奇怪,皇上怎么会关心起丰州的西学,李天经沉吟了一会儿,压低声音说道:“宫中信奉西教由来已久,如万历朝孝定太后便受洗入教,取教名玛利亚,对外称九莲菩萨,当今皇上原本躬行圣学,敬天勤政以图中兴大明,但事与愿违,国势反越显颓态。归化伯引入西学,苦寒之地竟也日趋强盛,自然引得皇上垂视,许归化抄录《崇祯历书》及宫中西学书籍,以及派老夫来归化都大有深意啊,依老夫看,皇上必是久治无果,以为治国之策有纰漏,有心引耶补儒,故借归化伯之手对比中、西之学,也好从中选择治国良策。”

    “引耶补儒在朝野早有共识,但多年来从未有所举动,只是编译了一些书籍供士人茶余饭后闲谈而已,皇上想变国策恐怕不易,”黄宗羲一脸狐疑,转过脸对云荣、常书说道,“皇上恩准归化抄录宫中西学书籍,机会难得呀,大内藏书甚多,其中不乏孤本、珍本,锁藏宫中任凭虫噬鼠咬甚是可惜,那日一把火烧了简直愧对后人,偷也罢骗也罢,只要把书拿出来散于民间便是大好事,邓神父不懂大明的事,可别听他的!”

    云荣、常书笑着点头,大家谈了一会儿,王徵、李天经要把时间让给年轻人,两个老头子结伴而去。

    常书与黄宗羲是不打不成交,来归化的士人都少不了去宣教司办事,常书这个满人降官招人厌恶,黄宗羲鸡蛋里面挑骨头也要找茬吵架,常书自然反唇相讥,两人见一面吵一架,谁看谁都不顺眼。不过两人却同是书痴,闲余时间几乎都能在书馆碰面,高雅的地方不好意思吵,偶尔还要搭几句话,黄宗羲惊奇地发现对方不仅精通汉学,还参与过辽金史的满文编译,史学功底极其深厚,常书也发现这个年轻举子才华横溢、学贯中西,而且求真务实,看问题一针见血,两人先是相互请教,然后坐在一起讨论学问,越谈越投机,渐渐地成了莫逆之交。

    “辽安兄比我强,仅凭精通汉、蒙、满文这一手,我就望尘莫及。”黄宗羲笑着说道。

    “太冲绝非寻常读书人,尤为精通经世济用之学,比如他对明国税政便分析得透彻。”常书对云荣说道。

    黄宗羲摆手道:“谈不上透彻,余在乡里见田赋日增,而民日困于前,人人皆称苦于‘暴税’,细思之乃觉本朝‘暴税’源于三大害:一曰积累莫返之害,本朝税制改革多次,初衷无不是减轻百姓负担,但每次仅使税赋短期下降,很快便上涨高过从前,屡次三番,一涨便改、越改越涨,百姓负担不减反重;二曰所税非所出之害,本朝折色征银,但银非田土所出,且非大明盛产,以田土所出折色稀少之银两,乃徒增税政之弊;三曰田土无第等之害,田土优劣不定,产出也不定,本朝不分土地之肥瘠一律依百年不变的定则征税,结果贫者越加贫,而富者越加富。有此三大害,‘暴税’也不足为奇,江南苏湖原本粮仓之地,如今农家种棉种桑而不种粮,不堪困于‘暴税’也!”

    云荣沉思片刻拱手问道:“太冲又如何看丰州税政?”

    “丰州已经化解‘三大害’——田赋下放地方,民治代替官治,绝对不会出现‘暴税’,凡自上而下改革,其结果无非两种,或人亡政息,或事与愿违,凡自下而上却无须改革,而是日拱一卒缓步渐进,最终必是善政,恰如总理府石碑上刻的‘顺天应民、与时偕进’,”黄宗羲淡淡一笑,随后严肃地说道,“归化的问题不在为政而在银钞,我不知归化存银多寡,也不知钱钞所发多少,但我猜得到维持银钞须依赖归化伯的赫赫武功,而这恰是归化命门所在。”

    云荣脸色微变,转脸对常书说道:“辽安,我要和太冲谈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