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带雨的云文集 > 狗才报恩

狗才报恩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行祸天下史上最强帝后超凡兵王清明上河图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报恩”这个话题,本是街头巷尾大娘大嫂们“嚼舌头”的材料,但也和神圣的事业,和伟大的人物,和风云变幻的政治息息相关。

    据说十月革命伟大领袖列宁,弥留之际留下封信,极言对斯大林的不信任,打算削弱其权力。斯得知领导人之一的季诺维也夫看到过这封信后,央求季氏保密,以保住自己的位置。

    后来,季氏因“反革命联盟”被判了死刑,便求斯氏报答曾为其保密之恩,放自己一条生路。不料季遭到拒绝,便气愤地骂斯:“狗都知道报恩!”

    斯大义凛然的回答:“狗才报恩,找狗去”这可算作那时期“报恩”理念的活生生解释。

    报恩的说法古今中外都有。中国皇帝坐江山那会儿,讲的是皇恩,一切“恩”归皇上;“皇恩”的声音响遍朝廷和京城内外、大江南北。开恩、谢恩、恩赐、恩准、恩重如山、皇恩浩荡皇帝爷赏赐一个名字,也要跪地叩首、北拜谢恩。

    即便被降职左迁、充军发配,心里骂着“这老不死的何不快些断气”也要违心的叩首“谢恩”;已经关进囚笼到菜市口,巴不得皇上立即中风从龙椅栽下来,也还得假心假意高呼“谢主隆恩”;即便上了断头台,刀已经架在了脖子上,昏迷之中醒来的一刹那,也会挣扎着违心的“谢恩”还有父母妻儿攥在皇帝的手心里呵,不得不“心悦诚服”的“山呼万岁”

    一代代的皇帝造就了许多冤魂,得来了许多本不该得的“谢恩”刽子手仅凭一把大刀,若是能收子弹钱,还会增了不少库银哟!

    “恩”字虽然振聋发聩,皇帝从龙椅栽上下来不足百年,词书里竟找不着“报恩”一词;只有“报仇雪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血洗血”“血债要用血来还”我纳闷,翻看序文,原来是60年代产物。

    有社会存在便有恩仇概念,仅仅“报仇”一词入典,而无“报恩”的词入典,大概是因为风风雨雨不断,杀杀戮戮不停,编撰者见“仇”不见“恩”重“仇”不重“恩”的缘故吧。

    一社教工作队副队长,同是60年代,是这样向我讲解“报恩”概念的:“父母养育了你,如果他们是地主资本家,钱是从工人贫下中农身上剥削来的,该报答的是工人和贫下中农而不是父母。对父母的报恩就是站稳立场,划清界限,监督他们好好改造。”

    他还举个令人毛骨悚然的例子:某地土改有一土改队员,在群众大会斗争完他的老子后,亲手子弹上膛

    他又告诉我一古代故事:春秋年代,鲁人吴起曾娶齐女为妻。鲁君任吴起为将却信不过他,于是吴起毅然杀妻。他告诉我大是大非问题自古以来如此,吴起报鲁君重任之恩而杀妻,这是重“大义”而轻“小义”一起令人心凉的杀妻求官故事。

    那位副队长教育我说,按阶级分析,帮贫下中农解恨报仇就是报答他们“养育之恩”他的解释血丝呼啦,令人惊悸。这是革命报恩理念精辟的旁注,比大元帅的名句晚些年而已。

    屈原剧中也有句惊心动魄的台词:“你尽管是她的父亲,但如果不按她的意旨办事,她可以大义灭亲,明天便把你处死!”南后阶级立场坚定,杀父有理,为保江山,也许她觉得是报父“恩”

    我知道了,副队长的“报恩”理念,在于是不是符合“阶级”利益。

    一老哥那年平反:大会上庄严的宣布为他的右派帽子“平反”当场销毁“材料”刹那间,他不知所措,两条腿抖得比宣布戴帽子时还要厉害,上下牙打颤,机灵的脑袋瓜子突然麻木了,活络的舌头突然动弹不得了,不知道该如何报恩。

    感激涕零中,他不知不觉跪了下来磕头。他不记得磕了几下,回家后妻子发现他穿去的拖鞋才穿回一只。难过?高兴?感恩戴德?这种感恩戴德符合“阶级利益”不会有人反对的。

    后来有人告诉他大会前开过小会。怕他日后翘尾巴,打算在平反前敲一棒,打枝“预防针”没料到他竟如此俯首帖耳和感恩戴德,便骤然间鸦雀无声,准备好敲他的词无影无踪。

    一位无声电影时代的“明星”“十年浩劫”后一听到“解放”二字,立即伏地“北拜”额头磕在冰凉的水泥地上高呼“万岁”连声“感恩”是的,报恩还是要的,主要是看对谁报恩。

    一人错戴帽子,死前耿耿于怀,盼清清白白的见导师。算他运气好,正挨到了化冻之日。感激呀,遥遥千里外用他闭眼前的最后一口气感谢“挽救之恩”怎就只闻感恩,不闻歉意?怎么就从来没有哪位错发帽子的人说一句歉疚的话?

    “积谷防饥,养儿防老”是平常百姓的,天生的,朴素的报恩理念。父母劳心劳肺的生养儿女,父母老了,儿女应当孝顺,养老送终。

    有一段日子报恩二字是不能放开嗓门说的。父母如果教育孩子长大后要记得父母养育之恩,四、五岁的孩子会大着嗓门嚷嚷:“我是吃毛主席的!”哪一个亡命之徒敢说孩子说错了。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是中国传统报恩理念的核心,自古以来如此,从前年代不讲阶级性。即便恩人犯事送上断头台,也念念不忘人家滴水之恩,带上好酒好菜送恩人好好上路。如果不能在光天化日下,便深更半夜烧三炷香,祝恩人走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可以算作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