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杀降乎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
一秒记住【笔趣阁 www.biquge.ac】,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第三百三十二章杀降乎
(诚挚感谢书友“无尽冥思”、“一浪”投出宝贵的月票,小生拜谢)
“这我王何意?”见赵王丹竟是这般答复,那大将乐乘喃喃着,登时心下忐忑不已,便依着上将军赵括之嘱咐,立马赶到到平原君府,找丞相平原君赵胜商议去了。
那平原君赵胜在书房中接见了乐乘,转悠了也是足足小半个时辰,方才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上将军所请,实乃天下第一难题也战国大争,天下纷乱,大赵四战之国也,外战、内事处处吃紧,哪里却能安置这三十万异邦精壮军卒?河套垦荒、修筑长城,这些杀伐惯了的老秦士卒们,能安心么?”
“况且,那河套、那石长城所在,乃云中、雁门、代北部三郡,更是赵国之屏障也,原本便得防着匈奴南下作乱,岂能再插一支曾经成军之降卒精壮?然则,分散安插吧,又无法善为监管,他们定然会悄悄潜逃回秦国。老秦士卒,人称誓死不降之锐士也。此时其降我大赵,乃是形势所迫,日后缓过劲来,谁人能保证其不生祸端乎?”
“唉何其难哉终不能将降卒再送回秦国吧,那真是天大的笑话,费时近三年这一仗,岂不是白打了?将军啊,三十万降卒如何安置,老夫实在也是无计了。你家上将军还是酌情处置吧”
“难、难、难哉——”平原君赵胜摇着头,无可奈何地苦笑着,便再也不说话了。如何处置秦军三十万降卒?着实兹事体大。在这一大事上,一向谨慎的平原君赵胜,明智地选择了回避,将这无比烫手之山芋又扔还了赵括。
大将乐乘皱着眉头思忖了一阵,心头甚为不安的他,便沉声将赵王丹的话说了一遍,请平原君赵胜代为参详。
平原君赵胜捋着那浓密的长须,沉吟片刻后,竟是如释重负地一笑道:“以老夫之见,我王此言只在八个字:生杀予夺,悉听上将军裁断。”
紧接着,平原君赵胜又是一声叹息道:“将军试想,你家上将军赵括,乃天赋奇才也其杀伐决断、谋虑深远世间之翘楚也这一战大决,杀得秦军毫无还手之力,极少以战场之事请示王命。降卒处置纵是兹事体大,难住了上将军,不过我王之说,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也。依老夫之见,将军不要再滞留邯郸了,速回上党,回报上将军去吧”
“平原君,这”大将乐乘心头微乱,待细细一想,他登时惊讶道:“平原君是说,我王不会再见我,也不会再有王命了?这这如何是好?”
平原君赵胜却是呵呵一笑,反问道:“王命已定也将军以为何如?”辞别平原君后,大将乐乘还是不甘心,他又等了两日,两次进宫求见,那王宫长史都说赵王丹不在宫中,要么说是秋狩围猎去了,要么说是巡视关隘去也。
此时,大军各种封赏事务早已经办妥,特使吴胜也来相催上路,大将乐乘再也找不出借口滞留邯郸,无奈之下,也就心有不甘地返回上党了。“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上将军赵括棱角分明的面庞登时一沉,大手啪啪地拍着帅案,便是怒吼道“这是寻常军务么?这是战场决断么?这也不能,那也不能,君王无断,丞相无策,本将却该如何处置真真气煞我也”“上将军莫急。”大将乐乘第一次见上将军赵括如此震怒,第一次如此不满地非议赵王丹和丞相平原君赵胜,连忙压低声音道“这一路归来,乐乘也是揣摩,如何处置秦军降卒?乐乘觉得我王与平原君之意,便只有一个字。”上将军赵括闻言,登时神色肃然,便急色问道:“一个字?却作何解?”大将乐乘大手猛地一劈,做了个斩首的动作,沉声道:“这一个字便是:杀”“什么?什么杀?杀降?杀了三十万秦军降卒?”上将军赵括突然心头一颤,竟是陡然间紧张起来,这种紧张在赵括身上并不多见,即使置身血腥大战阵前,赵括都不曾有过。
盖因这杀降之说,干系甚大,不仅仅干系着三十万秦军降卒之命运,更干系着上将军赵括之名声,更干系着赵国道义之途。于是乎,乐乘那杀字一出,着实让赵括心惊了大将乐乘往上将军赵括身前凑了凑,便接着沉声道:“正是。上将军且想,若是已有他说,我王、平原君何须此般含含糊糊,何须如此有说无断?早早安排下来就是了”上将军赵括闻言,顿时默然。杀降,真的竟如那原本的历史一般,就要残忍地杀了这三十万降卒,虽然是秦赵完全颠倒了个个儿,虽然杀的是令山东诸侯恨得咬牙切齿的秦军士卒,赵括依旧觉得心下不忍。
他紧锁眉头苦思了一会儿,便粗重地喘息了一声,缓声道:“乐乘将军,如何处置秦军三十万降卒,兹事体大,本将须慎重处之此事切勿外泄,容本将想想,再说便是了。”大将乐乘拱了拱手,应诺后便闪身出了中军大帐。上将军赵括踱着方步,又思忖一阵,心下还是烦乱不已。于是乎,赵括便带着贴身侍卫刘侠,漫步到了将军岭山顶。
时下已是孟秋季节,连着几日间秋雨落下,已是一层秋雨一层凉,那夜来秋风已经是凉意渐浓、寒人肌肤了。一阵寒凉的秋风吹来,赵括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冷战。
“静气静气每逢大事要静气”上将军赵括站立在山顶上喃喃自语,紧接着便伸张双臂,深深地吸了数口清新的空气,让自己发热的头脑渐渐地冷却下来。
依着上将军赵括之本意,将三十万秦军降卒罚做苦役才是上上之策。要知在这战国之世,人口才是国强国弱之根本,人力才是第一资源。三十万降卒一举斩杀,不仅仅残忍、招骂,突然浪费掉大好之劳力,也是可惜得令人心痛。
然则,赵王丹、平原君赵胜所虑倒也并非全无道理。秦军恶名在外,其降卒更是不易安置,不管是集中安置以垦荒河套、修筑石长城,还是分散安置修葺关隘城防,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叛乱、逃亡之隐患。
纵使有些隐患,严加防备、徐徐化之便是,岂能因噎废食乎?那杀降可是要背上千古之骂名的,前思后想之后,上将军赵括愈发觉得此事绝不可为也然则,此事前前后后须得如何处置,上将军赵括还要冷静下来,细细地想一想。
人言:仰望星空,乃调节心绪之妙招也上将军赵括抬起头来,望向寥廓的星空,望了望苍穹中闪烁璀璨之星斗密布,再放眼俯视,看看方圆数十里灯火闪烁,赵括登时心头稍稍舒坦了一些。
“美景如斯,壮哉妙哉”上将军赵括捋着披肩之长发,昂声大赞着。
不久之前还是杀气腾腾、鲜血横飞之大战场,目下却已经成了平静之山谷营地,如此鲜明对比,乃拜上将军赵括所赐也。若非如何处置降卒——目下这揪心的难题纠结,上将军赵括原本是非常轻松的。
长平决战,他率领着五十多万大军,业已铸就了一场亘古未闻的大功业——此一战,彻底摧垮秦国五十八万大军,斩首二十余万,受降近三十万旷古至今,但凡兵家名将,何曾有过如此煌煌战绩?更何况此战之对手乃战神武安君白起也乃号称天下无敌之秦军锐士也
降卒,如何处置三十万秦军降卒?假如不是这突如其来的烫手山芋,他本当要与三军将士大醉一场,而后再原地筑营休整,稍歇数日便可大军直逼咸阳,一举灭了秦国,除去这死而不僵之大敌,从而为大赵一统天下奠定坚实之根基。
自穿越这战国之世以来,因了秦国,因了武安君人屠白起,因了那历史上长平大战之惨败,赵括五年来一直轻松不起来,那种时不我待感,一直如沉重的大山一般压在上将军赵括心头。
这五年以来,赵括内心深处便只有一个愿望:灭了秦国不灭秦国,赵括心头不安;不灭秦国,赵括甚至无法顾及家中之娇妻,河套之红颜知己;不灭秦国,赵括甚至觉得这穿越根本就是失去了意义。
这宏大之愿望,眼看便要变成事实了,上将军赵括心头便常常涌动出一种远道将至的感喟。那日眼见武安君白起湮没在箭雨之中,眼见秦军无奈出降,眼见长平大战生生被自己逆转过来,赵括心头的那道大堤便轰然决开了
大胜,实乃畅快淋漓之大胜也此时原本应是畅快无比,原本应是大军振作、乘势西进,可是可目下这降卒之难,却又在赵括心头猛然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竟使他心头陡增烦乱,一时间陷入两难之泥沼了。将在外,王命有所不受,举国兵权皆在手此乃历来为将者之所求。赵王但在赵括受命出征前,也确曾将赵括的兵权与战场决断权扩大到了无以复加。
五十余万赵军压在上党,举国之兵符授予赵括,这就是说,本当掌握在赵王手中之那部分兵权,都一并交给了赵括,还加了一句“得抗拒王命行事”当时连平原君赵胜都大为惊讶了。
即或在长平大战之前,赵括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就兵事与战场难题请命过赵王但,那时若赵王丹对战场事乱命,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奉行“将在外,王命有所不受”之准则行事。
然则,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打仗,为了战胜秦国。如今战事结束,降卒处置关涉诸方国政,赵王但与丞相平原君赵胜却是不置可否,让他一个将军全权独断,岂非滑稽?
可是,赵王丹这些年来渐变得心机深沉,那驭人之数更是信手拈来,那丞相平原君赵胜何等精明老练,这二人为何要如此含糊其辞呢?自己又为何对此等含糊,大是烦躁恼怒呢?一番深思熟虑后,上将军赵括已是完全清楚了,他清楚了赵王丹之意,清楚了平原君赵胜之意,甚至猜测着赵王丹和平原君赵胜是不是早就有了默契。说到底,这秦国三十万大军一进降营,杀这个谁也不愿触及的字眼,就在忽隐忽现了。
可以说,受降一开始,杀,这个字眼就已经在赵国君臣的心头蠢蠢欲动了。这战国大势大争之世谁都清楚,赵国无法万无一失地一举融化一支如此巨大的成军精壮人口,三十万秦军降卒,须得消耗多少粮食三十万降卒若是一旦叛乱,那平叛,又须得耗费多少国力
受降一毕,上将军赵括便派大将乐乘快马急报请命,也是害怕触及那个敏感的字眼;赵王丹含糊地不置可否,也是害怕触及那个字眼;平原君赵胜虚与委蛇,同样是害怕触及那个字眼。甚至,自己一听乐乘回报便烦躁恼怒,更是害怕触及那个字眼也。那人人回避、个个避而远之的可怕字眼,便是杀,杀降,杀尽三十万秦军降卒也杀降不详,从古至今“杀降不祥”都是深深烙印在天下人心头的一则不成文之军谚。虽然不是军中律法,却是比军法更为深入人心之人道常例,杀降天理难容。
自从盘古开天地,自三皇五帝始,为了财货,为了土地,甚至为了美色,人世间便不可避免地有了杀伐征战,人类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做你死我活的相互残杀。
然则,不管如何征战杀伐,不管大战如何血流成河、毁家灭国,有一原则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始终都是不变的,这便是不杀已经放弃任何抵抗之降卒战俘。(野蛮部族,也有杀降食肉以增强勇力之说,故此处冠以文明二字。)
战胜一方让战俘做奴隶做苦役,以种种方式虐待战俘,人们固然也会谴责也会声讨,然则仅此而已。弱肉强食乃人间至永恒法则也,人们对战胜者总是怀着敬畏之心,便也在道义上给予了更多的宽容。
然则,人世间的事不论如何纷乱难解,也总是有极限的,一旦你跨越了这道极限,即便强力不能将你立即摧毁,那骤然齐心的天道、人道,那指责、斥骂,那狂风暴雨一般的唾沫星子,也会将你永远地淹没是也
诸多的文明时代之极限中,战场不杀降,便是最为醒目之一条也。
自三家分晋以来,兵争无计其数,战国大战连绵,人口死伤无数。然则也是这战国大争之世,反战非兵之论,也随之大起,天下对杀伐征战的声讨,竟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大潮。
战争乃永恒之血腥,乃难以避免之武斗最高形式,正是各家征伐不休之话题。战国之世,那墨、儒、道三家显学,可谓杀伐对征战深恶痛绝。
“春秋无义战”、“善战者服上刑”便是大儒老孟子之警世高论。圣人老子则说:“兵者,不祥之器。”、“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更有墨子大师“兼爱、非攻”之说风靡天下,大斥兵争之不义,倡行以“义”为兵战之本。凡此等等,三家显学对征战尚且如此汹汹咒骂,更何况杀降乎?果真杀降,且一举便是斩杀秦军降卒三十万之众,天下便会祭起天道、人道之大旗,将你永远埋葬在可怕的诅咒之中,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那时,立下不世之功的名将赵括,必将变做受万众唾骂之狰狞屠夫;冉冉升起的新兴战神,将变做万劫不复之地狱恶魔。纵使“天赋奇才”又能如何处之?那千古功业安在?青史声誉安在?天道、人道何在?
然则,眼下却是两难之局。不杀降卒,便是无声地违逆了赵王丹之隐晦王命,不杀降卒便是君臣失和,自此将彻底失去赵王丹之宠信,不杀降卒,若是安置不当,降卒一旦叛乱那便是国家动荡、大赵危矣
可以说,若是不杀降卒,那局势复杂得难以掌控,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上将军赵括倒是有了青史盛誉,虽然不会被明着罢黜,但很可能自此就要彻底靠边站了。真的到了那时候,赵括便成了闲散之人,谁来打造大赵之科技体系,谁来管邦国兴亡?谁来管天下一统?谁来实现赵括未竟之心愿?“自古成大事者,皆非常人也但观此事,何其难哉”上将军赵括喃喃着一声长叹,只见那寥廓之夜空,还是那般碧蓝如洗,闪烁的星光却是渐渐黯淡了,稍后那山下竟传来了一阵消失已久的雄鸡长鸣。
初秋的将军岭起雾了,阵阵哗啦啦的秋风中,漫山遍野之灯光隐没在无边无际之黎明黑暗之中。夜色黑沉、大雾弥漫,天地万物全都淹没在一片混沌之中。
呼——突然,一股寒凉的秋风猛地吹来,吹得上将军赵括毛孔猛地一缩,竟是寒意难耐地连连打了数个寒战。黎明乃一日夜间最为寒凉时分,初秋黎明的寒凉,让苦思了大半夜的上将军赵括,竟是生生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阿嚏——”上将军赵括猛地打了一个喷嚏,秋夜寒凉,冥思苦想的赵括竟是不经意间便着凉了。紧接着,赵括只觉鼻腔中一阵干痒难耐,竟是接连打了十余个喷嚏方才止住。
第三百三十二章杀降乎
(诚挚感谢书友“无尽冥思”、“一浪”投出宝贵的月票,小生拜谢)
“这我王何意?”见赵王丹竟是这般答复,那大将乐乘喃喃着,登时心下忐忑不已,便依着上将军赵括之嘱咐,立马赶到到平原君府,找丞相平原君赵胜商议去了。
那平原君赵胜在书房中接见了乐乘,转悠了也是足足小半个时辰,方才长长的叹息了一声:“上将军所请,实乃天下第一难题也战国大争,天下纷乱,大赵四战之国也,外战、内事处处吃紧,哪里却能安置这三十万异邦精壮军卒?河套垦荒、修筑长城,这些杀伐惯了的老秦士卒们,能安心么?”
“况且,那河套、那石长城所在,乃云中、雁门、代北部三郡,更是赵国之屏障也,原本便得防着匈奴南下作乱,岂能再插一支曾经成军之降卒精壮?然则,分散安插吧,又无法善为监管,他们定然会悄悄潜逃回秦国。老秦士卒,人称誓死不降之锐士也。此时其降我大赵,乃是形势所迫,日后缓过劲来,谁人能保证其不生祸端乎?”
“唉何其难哉终不能将降卒再送回秦国吧,那真是天大的笑话,费时近三年这一仗,岂不是白打了?将军啊,三十万降卒如何安置,老夫实在也是无计了。你家上将军还是酌情处置吧”
“难、难、难哉——”平原君赵胜摇着头,无可奈何地苦笑着,便再也不说话了。如何处置秦军三十万降卒?着实兹事体大。在这一大事上,一向谨慎的平原君赵胜,明智地选择了回避,将这无比烫手之山芋又扔还了赵括。
大将乐乘皱着眉头思忖了一阵,心头甚为不安的他,便沉声将赵王丹的话说了一遍,请平原君赵胜代为参详。
平原君赵胜捋着那浓密的长须,沉吟片刻后,竟是如释重负地一笑道:“以老夫之见,我王此言只在八个字:生杀予夺,悉听上将军裁断。”
紧接着,平原君赵胜又是一声叹息道:“将军试想,你家上将军赵括,乃天赋奇才也其杀伐决断、谋虑深远世间之翘楚也这一战大决,杀得秦军毫无还手之力,极少以战场之事请示王命。降卒处置纵是兹事体大,难住了上将军,不过我王之说,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也。依老夫之见,将军不要再滞留邯郸了,速回上党,回报上将军去吧”
“平原君,这”大将乐乘心头微乱,待细细一想,他登时惊讶道:“平原君是说,我王不会再见我,也不会再有王命了?这这如何是好?”
平原君赵胜却是呵呵一笑,反问道:“王命已定也将军以为何如?”辞别平原君后,大将乐乘还是不甘心,他又等了两日,两次进宫求见,那王宫长史都说赵王丹不在宫中,要么说是秋狩围猎去了,要么说是巡视关隘去也。
此时,大军各种封赏事务早已经办妥,特使吴胜也来相催上路,大将乐乘再也找不出借口滞留邯郸,无奈之下,也就心有不甘地返回上党了。“岂有此理岂有此理”上将军赵括棱角分明的面庞登时一沉,大手啪啪地拍着帅案,便是怒吼道“这是寻常军务么?这是战场决断么?这也不能,那也不能,君王无断,丞相无策,本将却该如何处置真真气煞我也”“上将军莫急。”大将乐乘第一次见上将军赵括如此震怒,第一次如此不满地非议赵王丹和丞相平原君赵胜,连忙压低声音道“这一路归来,乐乘也是揣摩,如何处置秦军降卒?乐乘觉得我王与平原君之意,便只有一个字。”上将军赵括闻言,登时神色肃然,便急色问道:“一个字?却作何解?”大将乐乘大手猛地一劈,做了个斩首的动作,沉声道:“这一个字便是:杀”“什么?什么杀?杀降?杀了三十万秦军降卒?”上将军赵括突然心头一颤,竟是陡然间紧张起来,这种紧张在赵括身上并不多见,即使置身血腥大战阵前,赵括都不曾有过。
盖因这杀降之说,干系甚大,不仅仅干系着三十万秦军降卒之命运,更干系着上将军赵括之名声,更干系着赵国道义之途。于是乎,乐乘那杀字一出,着实让赵括心惊了大将乐乘往上将军赵括身前凑了凑,便接着沉声道:“正是。上将军且想,若是已有他说,我王、平原君何须此般含含糊糊,何须如此有说无断?早早安排下来就是了”上将军赵括闻言,顿时默然。杀降,真的竟如那原本的历史一般,就要残忍地杀了这三十万降卒,虽然是秦赵完全颠倒了个个儿,虽然杀的是令山东诸侯恨得咬牙切齿的秦军士卒,赵括依旧觉得心下不忍。
他紧锁眉头苦思了一会儿,便粗重地喘息了一声,缓声道:“乐乘将军,如何处置秦军三十万降卒,兹事体大,本将须慎重处之此事切勿外泄,容本将想想,再说便是了。”大将乐乘拱了拱手,应诺后便闪身出了中军大帐。上将军赵括踱着方步,又思忖一阵,心下还是烦乱不已。于是乎,赵括便带着贴身侍卫刘侠,漫步到了将军岭山顶。
时下已是孟秋季节,连着几日间秋雨落下,已是一层秋雨一层凉,那夜来秋风已经是凉意渐浓、寒人肌肤了。一阵寒凉的秋风吹来,赵括情不自禁地打了一个冷战。
“静气静气每逢大事要静气”上将军赵括站立在山顶上喃喃自语,紧接着便伸张双臂,深深地吸了数口清新的空气,让自己发热的头脑渐渐地冷却下来。
依着上将军赵括之本意,将三十万秦军降卒罚做苦役才是上上之策。要知在这战国之世,人口才是国强国弱之根本,人力才是第一资源。三十万降卒一举斩杀,不仅仅残忍、招骂,突然浪费掉大好之劳力,也是可惜得令人心痛。
然则,赵王丹、平原君赵胜所虑倒也并非全无道理。秦军恶名在外,其降卒更是不易安置,不管是集中安置以垦荒河套、修筑石长城,还是分散安置修葺关隘城防,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叛乱、逃亡之隐患。
纵使有些隐患,严加防备、徐徐化之便是,岂能因噎废食乎?那杀降可是要背上千古之骂名的,前思后想之后,上将军赵括愈发觉得此事绝不可为也然则,此事前前后后须得如何处置,上将军赵括还要冷静下来,细细地想一想。
人言:仰望星空,乃调节心绪之妙招也上将军赵括抬起头来,望向寥廓的星空,望了望苍穹中闪烁璀璨之星斗密布,再放眼俯视,看看方圆数十里灯火闪烁,赵括登时心头稍稍舒坦了一些。
“美景如斯,壮哉妙哉”上将军赵括捋着披肩之长发,昂声大赞着。
不久之前还是杀气腾腾、鲜血横飞之大战场,目下却已经成了平静之山谷营地,如此鲜明对比,乃拜上将军赵括所赐也。若非如何处置降卒——目下这揪心的难题纠结,上将军赵括原本是非常轻松的。
长平决战,他率领着五十多万大军,业已铸就了一场亘古未闻的大功业——此一战,彻底摧垮秦国五十八万大军,斩首二十余万,受降近三十万旷古至今,但凡兵家名将,何曾有过如此煌煌战绩?更何况此战之对手乃战神武安君白起也乃号称天下无敌之秦军锐士也
降卒,如何处置三十万秦军降卒?假如不是这突如其来的烫手山芋,他本当要与三军将士大醉一场,而后再原地筑营休整,稍歇数日便可大军直逼咸阳,一举灭了秦国,除去这死而不僵之大敌,从而为大赵一统天下奠定坚实之根基。
自穿越这战国之世以来,因了秦国,因了武安君人屠白起,因了那历史上长平大战之惨败,赵括五年来一直轻松不起来,那种时不我待感,一直如沉重的大山一般压在上将军赵括心头。
这五年以来,赵括内心深处便只有一个愿望:灭了秦国不灭秦国,赵括心头不安;不灭秦国,赵括甚至无法顾及家中之娇妻,河套之红颜知己;不灭秦国,赵括甚至觉得这穿越根本就是失去了意义。
这宏大之愿望,眼看便要变成事实了,上将军赵括心头便常常涌动出一种远道将至的感喟。那日眼见武安君白起湮没在箭雨之中,眼见秦军无奈出降,眼见长平大战生生被自己逆转过来,赵括心头的那道大堤便轰然决开了
大胜,实乃畅快淋漓之大胜也此时原本应是畅快无比,原本应是大军振作、乘势西进,可是可目下这降卒之难,却又在赵括心头猛然压上了一块沉重的石头,竟使他心头陡增烦乱,一时间陷入两难之泥沼了。将在外,王命有所不受,举国兵权皆在手此乃历来为将者之所求。赵王但在赵括受命出征前,也确曾将赵括的兵权与战场决断权扩大到了无以复加。
五十余万赵军压在上党,举国之兵符授予赵括,这就是说,本当掌握在赵王手中之那部分兵权,都一并交给了赵括,还加了一句“得抗拒王命行事”当时连平原君赵胜都大为惊讶了。
即或在长平大战之前,赵括事实上也从来没有就兵事与战场难题请命过赵王但,那时若赵王丹对战场事乱命,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奉行“将在外,王命有所不受”之准则行事。
然则,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打仗,为了战胜秦国。如今战事结束,降卒处置关涉诸方国政,赵王但与丞相平原君赵胜却是不置可否,让他一个将军全权独断,岂非滑稽?
可是,赵王丹这些年来渐变得心机深沉,那驭人之数更是信手拈来,那丞相平原君赵胜何等精明老练,这二人为何要如此含糊其辞呢?自己又为何对此等含糊,大是烦躁恼怒呢?一番深思熟虑后,上将军赵括已是完全清楚了,他清楚了赵王丹之意,清楚了平原君赵胜之意,甚至猜测着赵王丹和平原君赵胜是不是早就有了默契。说到底,这秦国三十万大军一进降营,杀这个谁也不愿触及的字眼,就在忽隐忽现了。
可以说,受降一开始,杀,这个字眼就已经在赵国君臣的心头蠢蠢欲动了。这战国大势大争之世谁都清楚,赵国无法万无一失地一举融化一支如此巨大的成军精壮人口,三十万秦军降卒,须得消耗多少粮食三十万降卒若是一旦叛乱,那平叛,又须得耗费多少国力
受降一毕,上将军赵括便派大将乐乘快马急报请命,也是害怕触及那个敏感的字眼;赵王丹含糊地不置可否,也是害怕触及那个字眼;平原君赵胜虚与委蛇,同样是害怕触及那个字眼。甚至,自己一听乐乘回报便烦躁恼怒,更是害怕触及那个字眼也。那人人回避、个个避而远之的可怕字眼,便是杀,杀降,杀尽三十万秦军降卒也杀降不详,从古至今“杀降不祥”都是深深烙印在天下人心头的一则不成文之军谚。虽然不是军中律法,却是比军法更为深入人心之人道常例,杀降天理难容。
自从盘古开天地,自三皇五帝始,为了财货,为了土地,甚至为了美色,人世间便不可避免地有了杀伐征战,人类总能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做你死我活的相互残杀。
然则,不管如何征战杀伐,不管大战如何血流成河、毁家灭国,有一原则自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始终都是不变的,这便是不杀已经放弃任何抵抗之降卒战俘。(野蛮部族,也有杀降食肉以增强勇力之说,故此处冠以文明二字。)
战胜一方让战俘做奴隶做苦役,以种种方式虐待战俘,人们固然也会谴责也会声讨,然则仅此而已。弱肉强食乃人间至永恒法则也,人们对战胜者总是怀着敬畏之心,便也在道义上给予了更多的宽容。
然则,人世间的事不论如何纷乱难解,也总是有极限的,一旦你跨越了这道极限,即便强力不能将你立即摧毁,那骤然齐心的天道、人道,那指责、斥骂,那狂风暴雨一般的唾沫星子,也会将你永远地淹没是也
诸多的文明时代之极限中,战场不杀降,便是最为醒目之一条也。
自三家分晋以来,兵争无计其数,战国大战连绵,人口死伤无数。然则也是这战国大争之世,反战非兵之论,也随之大起,天下对杀伐征战的声讨,竟形成了史无前例的大潮。
战争乃永恒之血腥,乃难以避免之武斗最高形式,正是各家征伐不休之话题。战国之世,那墨、儒、道三家显学,可谓杀伐对征战深恶痛绝。
“春秋无义战”、“善战者服上刑”便是大儒老孟子之警世高论。圣人老子则说:“兵者,不祥之器。”、“乐杀人者,不可得志于天下。”更有墨子大师“兼爱、非攻”之说风靡天下,大斥兵争之不义,倡行以“义”为兵战之本。凡此等等,三家显学对征战尚且如此汹汹咒骂,更何况杀降乎?果真杀降,且一举便是斩杀秦军降卒三十万之众,天下便会祭起天道、人道之大旗,将你永远埋葬在可怕的诅咒之中,如此而已,岂有他哉
那时,立下不世之功的名将赵括,必将变做受万众唾骂之狰狞屠夫;冉冉升起的新兴战神,将变做万劫不复之地狱恶魔。纵使“天赋奇才”又能如何处之?那千古功业安在?青史声誉安在?天道、人道何在?
然则,眼下却是两难之局。不杀降卒,便是无声地违逆了赵王丹之隐晦王命,不杀降卒便是君臣失和,自此将彻底失去赵王丹之宠信,不杀降卒,若是安置不当,降卒一旦叛乱那便是国家动荡、大赵危矣
可以说,若是不杀降卒,那局势复杂得难以掌控,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上将军赵括倒是有了青史盛誉,虽然不会被明着罢黜,但很可能自此就要彻底靠边站了。真的到了那时候,赵括便成了闲散之人,谁来打造大赵之科技体系,谁来管邦国兴亡?谁来管天下一统?谁来实现赵括未竟之心愿?“自古成大事者,皆非常人也但观此事,何其难哉”上将军赵括喃喃着一声长叹,只见那寥廓之夜空,还是那般碧蓝如洗,闪烁的星光却是渐渐黯淡了,稍后那山下竟传来了一阵消失已久的雄鸡长鸣。
初秋的将军岭起雾了,阵阵哗啦啦的秋风中,漫山遍野之灯光隐没在无边无际之黎明黑暗之中。夜色黑沉、大雾弥漫,天地万物全都淹没在一片混沌之中。
呼——突然,一股寒凉的秋风猛地吹来,吹得上将军赵括毛孔猛地一缩,竟是寒意难耐地连连打了数个寒战。黎明乃一日夜间最为寒凉时分,初秋黎明的寒凉,让苦思了大半夜的上将军赵括,竟是生生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阿嚏——”上将军赵括猛地打了一个喷嚏,秋夜寒凉,冥思苦想的赵括竟是不经意间便着凉了。紧接着,赵括只觉鼻腔中一阵干痒难耐,竟是接连打了十余个喷嚏方才止住。